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周末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共46分1-4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5-9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多选
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从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边向碗底滑动,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 ,若物块滑到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是f ,则物块与碗的动摩擦因数为( B )
A .f mg
B .2f mv mg R +
C .2f mv mg R -
D .2f
mv R
2.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O 点,O 点的正下方有一光滑的钉子P ,把小球拉到与钉子P 等高的位置,摆线被钉子挡住,如图所示,让小球从静止释放后向右摆动,当小球第一次经过最低点时(线没有断),则( B )
A .小球的角速度不变
B .小球的线速度不变
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增大
D .悬线的拉力变大 3.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某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
抛出,小球均落在斜面上,当抛出的速度为v 1时,小球到达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α1;当抛出速度为v 2时,小球到达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α2,则( C ) A .当v 1>v 2时,α1>α2
B .当v 1>v 2时,α1<α2
C .无论v 1、v 2关系如何,均有α1=α2
D .α1、α2
的关系与斜面的倾角θ无关
4.如图,水平路面出现了一个地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AB 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一辆行驶的汽车发现情况后紧急刹车安全停下,但两颗石子分别以V 1、V 2速度从A 点沿AB 方向水平弹飞出,分别落于C 、D 两点,C ,D 两点距水平路面分别为圆半径的0.6倍和1倍.则V 1:V 2的值为( C )
A .
B .
C .
D .
5.如图所示,一飞行器围绕地球沿半径为r的圆轨道1运动.经P点时,启动推进器短时间向前喷气使其变轨,2、3是与轨道1相切于P点的可能轨道.则飞行器( D)
A.变轨后将沿轨道2运动
B.相对于变轨前运行周期变长
C.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经P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D.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经P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多选
6.如图所示,两根长度相同的细线分别系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细线的上端都系于O点.设法让两个小球均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L1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L2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细线L1和细线L2所受的拉力大小之比为:1
B.小球m1和m2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
C.小球m1和m2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3:1
D.小球m1和m2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1
7.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光滑地面上运动,前进一段距离之后速度大小为v,再前进一段距离使物体的速度增大为2v,则(AB)
A.第二过程的速度增量等于第一过程的速度增量
B.第二过程的动能增量是第一过程动能增量的3倍
C.第二过程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第一过程合外力做的功
D.第二过程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第一过程合外力做功的2倍
8.在赤道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三颗卫星m1、m2、m3,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r3,且r1>r2>r3,其中m2为同步卫星,若三颗卫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相等,则(BC)
A.相同的时间内,m1通过的路程最大B.三颗卫星中,m3的质量最小
C.三颗卫星中,m3的速度最大D.m1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小于24小时
9.位于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P和地球的同步通信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仅利用以上已知条件不能求出(ABC)
A.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行速率
B.第一宇宙速度
C.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D.万有引力常量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64分。

计算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
10(1)(9分)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的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3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试根据纸带上各
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本题计算结果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a)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_m/s;
(b)整个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计算的表达式为:;
(c)整个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 ____m/s2
(2)(9分)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9所示,纸带上O、A、B、C、D、E、F、G为计
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由图可知纸带的加速度为a=,在打D点时纸带的速度为v D=(保留两位有效数字),O到G的距离为s OG =。

11.(18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飞机离地面224 m水平飞行,运动员离开飞机在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开伞后运动员以12.5 m/s2的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最大不超过5 m/s.(g取10 m/s2)求:
(1)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多少?
(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12.(18分)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直线一前一后作用同向匀速运动,甲车在前,速度V1为8m/s,乙车在后,速度V2为16m/s,当两车相距16m时,为避免两车相撞,乙车驾驶员赶紧刹车减速,则乙车刹车加速度至少应为多大?
13.(10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下端与一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相接,
连接处用一光滑小圆弧过渡,斜面上距水平面高度分别为h1=5 m和h2=0.2 m的两点处,各静置一小球A和B。

某时刻由静止开始释放A球,经过一段时间t后,再由静止开始释放B球。

g取10 m/s2。

(1)为了保证A、B两球不会在斜面上相碰,t最长不能超过多少?
(2)若A球从斜面上h1高度处自由下滑的同时,B球受到恒定外力作用从斜面底端C点
以加速度a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则a最大为多大时,A球能追上B球?
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实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0.(1)(12分)(本题计算结果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速度为 0.56m/s _m /s ; 计算的表达式为:2
1
234569T s s s s s s a ---++=;
加速度大小为____ 0.80__m/s
2
(2) (9分) 0.75 m/s 2 0.40 m/s 25.55 cm
三、计算题:11题. (18分)
(1)设运动员张开伞时离地高度为h ,此时竖直速度为v , 有v 2=2g (H -h ) (4分)
v 2-52=2ah , v =50 m/s , h =99 m (6分) (2)联立解得(自由落体阶段) t 1=v
g =5 s (3分)
匀减速阶段(取向下为正,a =-12.5 m/s 2): v t =v +at 2得:t 2=v t -v a =5-50
-12.5 s =3.6 s .(3分)
t 总=t 1+t 2=8.6 s .(2分)
12.乙车减速到和甲车速度相同时,如果刚好相遇,则不会相撞。

设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经t 后与甲车速度相同并相遇,有:
⎪⎩⎪⎨

=-=--)2(V at V )
1(t V at 21t V 1
2122 (各3分共6分) 由(2) ,a
8
a V V t 12=-=
3分 由(1)得
016t 8at 2
12
=+-
016)8
(8)8(212=+-a a a 2/2s m a = ( 以上共9分)
13(10分)解析 (1)两球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相同,设加速度为a 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ma 0------------------------------------------1分 解得a 0=5 m/s 2-----------------------------------------1分 设A 、B 两球下滑到斜面底端所用时间分别为t 1和t 2,则有
h 1sin θ=12a 0t 21,------------------------1分 h 2sin θ=12a 0t 2
2 -----------------------1分 解得t 1=2 s , - --------------------1分 t 2=0.4 s ------------------------1分
为了保证A 、B 两球不会在斜面上相碰,t 最长不能超过t =t 1-t 2=1.6 s---1分 (2)设A 球在水平面上再经过t 0追上B 球,则1
2a (t 1+t 0)2=a 0t 1t 0-----------1分
A 球要追上
B 球,上述方程必须有解,即(2a -10)2-4a 2≥0---------------1分 解得a ≤2.5 m/s 2-------------------------------------------------------------------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