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红外光谱g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红外区:12820 ~ 5000 cm-1 远红外区:400~33cm-1
中红外区:5000 ~ 400cm-1
2020/8/15
分子的总能量
一个分子的总能量包括核能(En)、分子的平动能 (Et)、电子能(Ee)、振动能(Ev)、和转动能(Er)
E≈ En+ Et + Ee + Ev + Er 分子在辐射作用下能量的变化ΔE为
2020/8/15
表 某些键的伸缩力常数(毫达因/埃)
键类型 力常数 峰位
—CC — > —C =C — > —C — C —
15 17 9.5 9.9
4.5 5.6
4.5m
6.0 m
7.0 m
非极性的同核双原子分子如:O2,N2等无红外吸收
2020/8/15
偶极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任何一个分子中都可以找到一个正电荷重心和一个负 电荷重心,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的距离称为偶极 长,偶极距为分子的偶极长和偶极上一端电荷的乘积。
+HCl
+-C=O
+H-O-
2020/8/15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分为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两类
2020/8/15
B:多原子分子振动模型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要比双原子复杂,有3n-6(非线性分 子)或3n-5个振动(线性分子)自由度,对应于3n-6或 3n-5个振动,并不是每个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只有偶极距 发生变化的振动才会产生红外吸收,这样的振动为红外活性振 动,振动过程中偶极距变化越大,吸收向高频移动,并且强度 增加。偶极距不发生改变的振动为红外非活性振动,不产生红 外吸收。
2020/8/15
红外图谱
2020/8/15
2.1.2 分子振动模型
A:双原子分子:伸缩振动
B
A
K:化学键的力常数;v:伸缩振动的频率
2020/8/15
结论: (1)因K叁键>K双键>K单键,因此红外振动频率: ν叁键> ν双键> ν单键
(2) 通常情况下,折合质量越大,红外波数越小. (3) 弯曲振动比伸缩振动容易,K值要小,因此弯曲振动吸 收在低波数区,伸缩振动位于高波数区. (4)与氢原子相连的化学键的折合质量都小,红外吸 收在高频区。 如;VC-H:~3000cm-1; VO-H:3000~3600cm-1;VN-H:3300cm-1
内在因素
3.空间效应
4.氢键
5.振动的偶合
外在因素
2020/8/15
(1)质量效应
分子中键的振动频率与化学键力常数成正比,与折合 质量成反比。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X基的电负性增大,X-H键力常数 增大,振动波数增高。
同一主族,至上而下,X-H键力常数依次下降,折合 质量增加明显,振动波数减小。
HF,HCl,HBr,HI H-O,H-F,H-N,H-C
第二章 红外光谱
2020/8/15
本章主要内容
1. 红外光谱基本原理 2. 影响红外吸收频率的因素 3. 红外光谱的分区 4.各类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光谱 5. 红外光谱仪 6. 红外的应用
2020/8/15
2.1 红外光谱基本原理
2.1.1 红外光谱的产生
红外吸收:一定波长的红外光照射被研究物质的分子, 若辐射能等于振动基态的能级与振动激发态的能级 之间的能量差时, 分子可吸收红外光能量,由基态向激 发态跃迁。 红外的吸收也遵守Lamber-Beer定律。
面内弯曲振动的频率>面外弯曲振动的频率
2020/8/15
S=C=S S=C=S
+-
++ -
++-
S=C=S
+-
S=C=S
++-
2020/8/15
CS2的基本振动方式
+-
+-
甲基的振动形式
伸缩振动
甲基: 对称 υs(CH3) 2870 ㎝-1
不对称 υas(CH3) 2960㎝-1
变形振动 甲基
对称δs(CH3)1380㎝-1
2. ΔV=±2或±3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为倍频峰,出现在强基 频带频率的大约两倍处,为弱吸收。
3. 合频带:基频峰之间相互作用,形成频率等于两个基频之 和或之差的峰。 合频带和倍频峰统称泛频峰
2020/8/15
4. 费米共振:基频和它自己或与之相连的另一化学键的 某种振动的倍频或合频的偶合。
5. 振动偶合:当分子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基团与同 一原子连接时,其振动发生分裂,形成双峰,有伸缩 振动偶合,弯曲振动偶合,伸缩与弯曲振动偶合。
ΔE= ΔEe +ΔE v+ ΔEr
2020/8/15
2020/8/15
电子能级
3 2 1
2020/8/15
振 动 能 级
v
e-
e-
e-

3 2
动 能
j
e-
e-
1 e -

e-
振动、转动跃迁示意图
振动光谱选律的几点说明
1. 简谐振动光谱选律为ΔV=±1的跃迁发生地几率最大,吸 收强度也最强,为本征跃迁,本征跃迁产生的吸收带为基频 峰。
75~200 25~75 5~25
0~5
强度 很强 强 中等 弱 很弱
符号 vs s m w vw
2020/8/15
影响红外吸收强度的因素
• 强度与偶极距变化有关,偶极距变化越大,吸收强 度越大。一般来说,基团极性越大,在振动过程中 偶极距变化幅度越大,吸收强度越大。
• 诱导效应会影响基团极性,因此影响吸收。诱导效 应使基团极性增强 ,吸收增强,反之则降低。
• 氢键影响基团的极化程度,因此吸收峰变宽增强。 • 振动偶合、费米共振
2020/8/15
2.3. 红外光谱的吸收频率及其影响因素
化学键的振动频率不仅与其性质有关如成键原子的
杂化方式,质量效应等,还受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相同 基团的特征吸收并不总在一个固定频率上。影响因素有关 :
1. 质量效应
2.电子效应
A 伸 缩 振 动
2020/8/15
沿轴振动,只改变键长,不改变键角
C
对称伸缩振动(νs) (2853 cm-1)
C
不对称伸缩振动(vas) (2926 cm-1)
B 弯曲振动
+
+
+ +
C
C
C
C
剪式振动(δs)
面内摇摆振动(ρ) 面外摇摆振动(ω)
扭式振动(τ)
面内
面外 弯曲振动只改变键角,不改变键长
不对称δas(CH3)1460㎝-1
2020/8/15
小结
红外振动分为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伸缩振动频率高于 弯曲振动,对称振动频率低于不对称振动频率,只有偶 极距变化的振动才有红外吸收,反之则无。键的振动频 率与键常数、折合质量有关。
2020/8/15
2.2 红外光谱的吸收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摩尔吸光系数 >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