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三化学上册期末达标模拟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高三化学上册期末达标模拟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 沸点:HF > HCl > HBr > HI
B. 熔点:金刚石 > 晶体硅 > 二氧化硅 > 碳化硅
C. 稳定性:HF > HCl > HBr > HI
D. 酸性:HClO₄ > H₂SO₄ > H₃PO₄ > H₂SiO₃
答案:A
解析:A. HF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反常地高,沸点应为:HF > HI > HBr > HCl,故A错误;
B. 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则熔点:金刚石 > 碳
化硅 > 二氧化硅 > 晶体硅,故B错误;
C. 非金属性:F > Cl > Br > 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
稳定性:HF > HCl > HBr > HI,故C正确;
D. 非金属性:Cl > S > P > 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
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HClO₄ > H₂SO₄ > H₃PO₄ > H₂SiO₃,故D正确。

2.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在无色溶液中:K⁺、Cl⁻、Fe³⁺、SO₄²⁻
B. 在强酸性溶液中:Na⁺、K⁺、HCO₃⁻、Cl⁻
C. 在碱性溶液中:Na⁺、K⁺、NO₃⁻、CO₃²⁻
D. 在含有大量Fe³⁺的溶液中:NH₄⁺、Na⁺、SCN⁻、Cl⁻
答案:C
解析:A.Fe3+为黄色,与无色不符,故A错误;
B. 强酸溶液中含大量H+,H+与HCO3−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 碱性溶液中含大量OH−,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
D.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钠与水反应剧烈,可用于制造高压钠灯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
C.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于去除油污
D. 氯化铁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腐蚀铜制线路板
答案:A
解析:A. 钠的焰色为黄色,透雾性强,可用于制造高压钠灯,与钠与水反应剧烈无关,故A错误;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与浓硫酸的脱水性无关,故B错误;
C. 碳酸钠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可溶性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所以可用于去除油污,故C正确;
D. 氯化铁溶液呈酸性,可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可用于腐蚀铜制线路板,故D正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mol乙醇和2mol二氧化碳
B.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D. 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答案:C
解析:A. 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故A错误;
B. 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故C正确;
D. 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蛋白质遇重金属盐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故D
错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 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C. 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D.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答案
二、多选题(每题4分)
1.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再滴加几滴碘水,溶液未变蓝,说明淀粉
已完全水解
B. 实验室用苯和溴水在FeBr3催化下制备溴苯
C.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D. 溴乙烷在NaOH的水溶液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答案:AC
解析:
A. 淀粉遇碘变蓝,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再滴加几滴碘水,溶液未变蓝,说明溶液中没有淀粉,则淀粉已完全水解,故A正确;
B. 苯与溴水不反应,制备溴苯应选液溴,故B错误;
C. 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钠反应,然后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故C正确;
D. 溴乙烷在NaOH的水溶液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应先加入足量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否则氢氧根离子与银离子反应,干扰了溴离子的检验,故D错误。

2.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除去溴苯中的溴,可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分液
B.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时,将浓硝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 实验室制备乙烯时,加热到140∘C时生成的是乙醚
D.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导管末端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下
答案:AC
解析:
A. 溴苯与NaOH溶液不反应,溴与NaOH溶液反应,则除去溴苯中的溴,可加入足
量的NaOH溶液后分液,故A正确;
B. 浓硫酸密度大,易溶于水且放热,制备硝基苯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浓硝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错误;
C. 实验室制备乙烯时,加热到140∘C时生成的是乙醚,加热到170∘C时生成乙烯,故C正确;
D.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导管末端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下,防止倒吸,故D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苯酚和NaHCO3
B. 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反应与苯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原理相同
C. 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D. 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答案:D
解析:
A. 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但比碳酸氢根离子强,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苯酚和Na2CO3,故A错误;
B.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但可萃取溴水中的溴,发生萃取现象,故B错误;
C.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故C错误;
D. 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D正确。

4.下列关于有机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烯和甲烷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B.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C. 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乙酸乙酯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答案:AD
解析:
A. 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
取代反应,故A正确;
B.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但可萃取溴水
中的溴,发生萃取现象,故B错误;
C.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聚乙烯不含碳碳双
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
D. 乙酸乙酯和油脂都属于酯类,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故D
三、填空题(每题3分)
1.填空题(3分)
将10 mL 0.1 mol/L的BaCl₂溶液与10 mL 0.2 mol/L的H₂SO₄溶液混合,充分反应
后,溶液中c(H⁺)为_______mol/L(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

答案:0.3
2.填空题(3分)
将1.00 g含镁、铝、铜的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0.112 L H₂(标准状况下)。

另取等质量的该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生成0.672 L NO(标准状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则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_______g。

答案:2.54
3.填空题(3分)
在反应2A + B = 3C + 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 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_______ 。

答案:2:17
4.填空题(3分)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

有以下步骤:
①盛装0.2000 mol/L盐酸标准液50 mL的酸式滴定管;
②用蒸馏水洗涤锥形瓶;
③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后,盛装碱液;
④滴定,并记录数据;
⑤加2~3滴甲基橙指示剂。

请按正确操作顺序填写下列空格: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答案:②;①;③;⑤;④
5.填空题(3分)
在标准状况下,11.2 L的某气态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13.5 g水和
44 g二氧化碳。

则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 。

答案:C₄H₁₀
四、解答题(每题8分)
1.(8分)
已知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下的转
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略):
①A+B→C+H2O②C+H2SO4→D↓+H2O③E+Ba(OH)2→C+BaSO4↓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_ ,B _______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3)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_ 反应。

【答案】
(1)NaOH(或KOH);H2SO4(或HNO3)
(2)CuO+H2SO4=CuSO4+H2O(合理即可)
(3)复分解
【解析】
(1)根据②C+H2SO4→D↓+H2O,D是沉淀,则C可能是碱或金属氧化物,生成的D可能是硫酸钡或硫酸铜等;根据③E+Ba(OH)2→C+BaSO4↓,C是碱或金属氧化物,则E可能是硫酸铜等盐,C是氢氧化铜等碱;根据①A+B→C+H2O,C是碱,则A、B可能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或者是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则A、B可能是NaOH(或KOH)和H2SO4(或HNO3)等。

(2)若C是氢氧化铜,则反应②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合理即可)。

(3)反应①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2.(8分)
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v(N2):v(H2):v(NH3)=1:3:2
C. 容器内各气体的浓度保持不变
D. 单位时间内消耗0.1molN2,同时生成0.2molNH3【答案】
C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证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v(N2)∶v(H2)∶v(NH3)=1∶3∶2始终成立,所以不能证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容器内各气体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单位时间内消耗0.1molN2,同时生成0.2molNH3,都体现正反应方向,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不能证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3.(8分)
将23.4g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得到100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加入100mL1.00mol⋅L−1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1)求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答案】
(1)设NaCl的物质的
五、综合题(每题10分)
1.(10分)
【题目】
已知A、B、C、D、E五种物质,存在下列关系:
①A + B → C + H₂O
②C + KOH → 蓝色沉淀+ D
③B + D → 白色沉淀+ E
④E + BaCl₂ → 白色沉淀+ KCl
推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写化学式):
A _______ ,
B _______ ,
C _______ ,
D _______ ,
E _______ 。

【答案】
A: CuO 或 Cu(OH)₂或 Cu₂(OH)₂CO₃;B: H₂SO₄;C: CuSO₄;D: K₂SO₄;E: BaSO₄【解析】
① A和B反应生成C和水,A可能为氧化铜、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等含铜化合物,
B可能为酸,如硫酸;② C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D,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则C为硫酸铜,D为硫酸钾;③ B和D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E,硫酸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不能得到沉淀,因此B是硫酸,E为硫酸钡;④硫酸钡与氯化钡不反应。

2.(10分)
【题目】
实验室需要480mL 0.4mol/L的Na₂CO₃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₂CO₃固体_______g。

(2)若在称量样品时,药品放在天平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上,天平平衡时,则实际称量的碳酸钠固体是 _______g(1g以下用游码)。

(3)配制Na₂CO₃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 _______、_______ 等。

(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是偏高还是偏低: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
B.忘记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_______
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_______
D.定容后摇匀,液面低于刻度线:_______
【答案】
(1)10.6
(2)9.4
(3)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偏高;偏低;无影响;无影响
【解析】
(1)需要480mL 0.4mol/L的Na₂CO₃溶液,应选用500mL容量瓶,则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0.5L × 0.4mol/L × 106g/mol = 10.6g;
(2)若药品放在天平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上,天平平衡时,实际称量的碳酸钠固体质量 = 10g - 0.6g = 9.4g;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
(4)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
B.忘记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
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
D.定容后摇匀,液面低于刻度线,属于正常操作,溶液浓度不变。

3.(10分)
【题目】
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²⁺、Cu²⁺、H⁺、K⁺、OH⁻、Cl⁻、CO₃²⁻、SO₄²⁻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1)滴加BaCl₂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

(2)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