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女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女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
摘要本校高中学生体育课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规定采用选项教学,即在可支配的时间内,自由选择老师,自由选择
项目。
经过实验证明,该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最大限度
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满足学生的兴趣和身心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体育课选项教学兴趣
1.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下,制约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学
习兴趣,教师对学生学法分析的少,学生常常是在被动学习,致使体育教学出现
了随意教、厌学的不良局面,严重影响学校体育的发展。
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
体育课,很多学生反映:体育项目很多,但课时很少,一个项目还没有学会,就
得学下一个项目,导致学完,考完,忘完。
三年高中下来,什么都学了,可什么
都不会。
尤其处在青春期的高中女生,心理特征处在不稳定、不成熟的时期,她
们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表现在体育课上为情感内倾、懒动、对
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等等。
有相当一部分女生对体
育课教学没兴趣,在与其他学校的体育教师交流过程中发现该问题具有普遍性。
甘肃省从2010年开始推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主要以选项教学为主。
我校是从2011年秋季开始,在体育课上实
行选项教学,一年来女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所变化,下面就进行了调查、分析。
2.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理论
2.1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
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
标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突出课程的健康和教育
价值,是学校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
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2.2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
康的意识和体魄;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
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
终身体育的基础。
2.3所谓“选项教学”,就是把过去按统编大纲规定的、统一教材、统一的教学
顺序、统一的教学时间、统一的教学规定和要求进行固定模式的授课形式,变为
由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按专项编班分组进行教学,也可以叫做“专项体育课”。
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允许学生从自己的原有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在一定范
周内自主选择运动项目。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实验对象: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中学高二、高三女生,共308人。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本课题通过学习《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
育教育展望》等有关课程理论专著,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教育、体育的教材等相关
文献。
3.2.2 问卷调查法:参照《体育心理学》有关问卷调查法的原则编写问卷
内容。
2012年9月1日对学生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2012年9月10日回收。
发放308份,回收有效调查表295份,回收率95.8%。
见附表一。
3.2.3 访谈法、观察法:根据研究任务,通过有目的的座谈、访问和课内外的观察,了解学生兴趣特征。
3.2.4 数理统计法对实验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数理分析。
对学生兴趣项目进行调查统计。
4.研究结果与分析
选项教学在实施了一年之后,通过对我校高二、高三的女生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对选项教学的认识与态度,结果显示有88.4%的女生认为开设选项教学非常有必要和比较有必要,而认为没必要的则只有极少数。
对“开设体育选项课是否符合你的体育愿望”一项,有93.5%学生认为符合她的愿望,只有6.5%的学生回答不符合。
“体育选项课能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的问答中,有84.8%学生回答是“能”,认为“不能”的只有3.6%,回答“不确定”的11.6%。
我校体育选项课的内容通常是在学生自由选择的基础上确立的,是学生最喜爱或者比较喜爱的项目。
再由教师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情况而决定哪些可选项目。
所以上课时学生表现出积极热情的情绪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欲望,而且在课堂上表现出自觉主动,组织纪律好。
实践证明,体育选项课有利于培养我校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体育选项课能否培养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在回答中,有82.5%学生认为“能”,有4.8%认为“较能”,有12.8%学生认为“不能确定”。
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持肯定态度。
以竞技为主线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很难再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方面起到作用,在这一
表二学生对实施选项教学的认识调查表(%)
调查项目 A B C
1.在高中开设选项体育课是否必要 80.4 8 11.6
2.开设体育选项课是否符合你的意愿 85.1 8.4 6.5
3.体育选项课能够培养你的运动兴趣 84.8 11.6 3.6
4.体育选项课能否培养你进行终身锻炼的习惯 82.5 4.8 12.8
5.体育选项课能否增强你的身体素质 72.3 18.3 9.4
6.体育选项课是否更具有娱乐性 76.8 11.2 12
7.体育选项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 74.2 17.2 8.6
8.你对选项体育教学模式是否欢迎 92 4.2 3.8
9.你对选项教学模式下的体育课是否有兴趣 91.6 4.2 4.2
10.选项课是否符合你的主体需要 79.2 9.1 11.7
注:A 是 B一般 C不
点上,选项课可使全体学生在某项体育项目上产生强烈、浓厚的兴趣,形成终身的爱好和习惯,并自然将这种爱好延伸到整个体育活动中。
体育选项课能否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调查中,有90.6%学生认为可以增强身体素质。
由于选项课大大激发了个体的体育兴趣,使每个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大幅增加,所以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提高便是很正常的。
体育选项课是否更具有娱乐性,有76.8%学生持肯定态度,有11.2%学生认为还可以,有12%的学生持否定态度。
在选项课中,通常内容是单一的,但项目却是学生最喜欢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喜欢的基础上,把单一的内容变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
在课堂上,使教学内容变成具有娱乐性,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娱乐学生的身心,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使需要掌握的技术技能领会于欢快的氛围中。
如
教学中以游戏的方式组织课堂,通过游戏不但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使课堂内容
变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
所选项目的娱乐性与学生兴趣的保持是相辅相成的。
在高中实施体育选项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的调查中,认
为符合和基本符合的占91.4%,认为不符合的只有8.6%。
在对体育选项教学模式
是否欢迎的调查显示92%的学生受欢迎,认为一般的有4.2%,不欢迎的只占
3.8%。
对选项教学模式下的体育课是否有兴趣的调查表明91.6%的学生认为很有
兴趣,4.2%的认为一般,没兴趣的只有4.2%。
对选项课是否符合你的主体需要调
查显示88.3%的学生持肯定态度,持否定态度的只有11.7%。
这表明开设体育选项课是符合大部学生的愿望。
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选项教
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运动兴趣的培养;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
的改进:有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符合学生的主体
需要。
这是跟当前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相符合的,也是开设选项教学的核心所在。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采用选项教学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改变了学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导他们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一两种喜欢的运动项目进
行较系统的学习,发展运动能力。
5.1.2实施选项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模式,最大
限度地激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探索教学方法。
5.1.3开设兴趣选项教学,能体现学生的主观愿望,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利于提升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效果、技术水平以及自我
锻炼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5.1.4通过比较,选项教学的效果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在我校
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5.2建议
5.2.1 实践证明,体育课选项教学符合学生的需要,但还应继续设法增加
适合学生的运动项目,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更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
还应该加强选项教学中对传授知识与学会学习、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关系的研究
与探索,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完善体育课选项教学。
5.2.2 在选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女生本身不喜欢运动,对任何体育
项目,都表现麻木,不感兴趣。
自己不知道什么项目适合自己,不知道选择什么
项目好.于是跟从大部分同学随意胡乱的选择。
针对这样的同学,体育教师应多
进行分析,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培养她们的体育兴趣,树立信心,引导教育他
们加强练习,再经过一段时问的练习后,帮助他们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项目。
5.2.3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仅仅涉及了学生在选项目方面的统计,事
实上,还有诸如情感、性格和社会因素等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很大的影响,
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有待于其他教师进行这几方面的调查研究,使我们获得更多
的信息和启示。
参考文献
【1】沈宇波,实施分项选修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探讨,体育教育2004(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3】季浏、胡增牵.《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杨文轩、季浏《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