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力的分解(备作业)(解析版)-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力的分解(解析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将一个4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下列各组值不可能为()
A. 4N和4N
B. 6N和10N
C. 10N和5N
D. 3N和1N
【答案】C
【解析】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是大于等于两个力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两个力之和,根据该规律判断选项的正确与否。
解决本题的关键的掌握两个力的合力范围,知道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解答】
A、4N与4N的合力范围是0N≤F≤8N,可能为4N;
B、6N与10N的合力范围是4N≤F≤16N,可能为4N;
C、10N与5N的合力范围是5N≤F≤15N,不可能为4N;
D、3N与1N的合力范围是2N≤F≤4N,可能为4N。
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C。
2.物体放置在水平面上,用大小相等的力F,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分别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则物体对水平面压力最大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力的正交分解,基础题。
将拉力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然后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到压力大小。
本题关键是将压力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列方程求解。
【解答】
A图将拉力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设拉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压力为:N=mg−Fsinθ;B图压力等于重力,即N=mg;
C图压力为:N=mg+Fsinθ;
D图为:N=mg−F;
故C图压力最大,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下列图中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根据各图分析重力的作用效果,从而得出作用力的方向,确定图示是否正确。
将一个力分解有无数个解,而按力的效果分解只有一解。
两个分力与重力只是效果上等效。
同时注意垂直于斜面的分力与对斜面的压力是两个不同的力。
【解答】 A.物体重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G1和沿斜面向下使物体向下滑的分力G2,故A正确;
B.物体的重力分解为沿两条细绳使细绳张紧的分力G1和G2,B正确;
C.物体的重力应分解为垂直于两接触面使物体压紧两接触面的分力G1和G2,故C错误;
D.物体的重力分解为水平向左压紧墙的分力G1和沿绳向下使绳张紧的分力G2,故D正确.
4.图中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根据弹力垂直于接触面,图A中力F的两个分力垂直于斜劈的表面,A正确;图B中小车重力的另一分力应垂直于竖直挡板;图C中F沿水平细绳的分力应沿细绳背离手,沿倾斜杆的分力应指向手;图D中竖直向下的重力应分解为水平向左和倾斜向下,B、C、D错误。
故选A。
5.如图所示为斧头劈柴的剖面图,图中BC边为斧头背,AB、AC边为斧头的刃面.要使斧头容易劈开木柴,需要()
A. BC边短些,AB边也短些
B. BC边长一些,AB边短一些
C. BC边短一些,AB边长一些
D. BC边长一些,AB边也长一些
【答案】C
【解析】
如图所示:斧头的重力形成对木柴两端的挤压力,两力与斧头的AB、BC边相互垂直;则可知当BC边短一些,AB边长一些时两力之间的夹角更大,则两分力更大;故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在劈柴时,斧头的重力通过斧面对木柴的积压形成对木柴向外的力,由分解方法可知如何更容易劈开木柴.
在受力分析时一定要注意平行四边形的作用,根据图形才能正确的找出力的变化关系.
6.为了行车的方便与安全,上山的公路都是很长的“之”字形盘山公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小上山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B. 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
C. 减小上山车辆对路面的压力
D. 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平行于路面向下的分力
【答案】D
【解析】
很长的“之”字形盘山公路,增加了路面的长度,从而减小了路面的坡度,将重力按效果正交分解后根据平衡条件判断即可。
本题关键将重力正交分解后,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压力和重力的下滑分量,然后对结果联系实际情况讨论即可判断。
【解答】
B.对车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阻力,物体重力不变,故B错误;
D.重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使物体沿斜面下滑,使物体紧压斜面,设斜面倾角为θ,将重力按照作用效果正交分解,如图:
由几何关系可得平行斜面分量为:G1=mgsinθ,由于公路越长,坡角θ越小,G1越小,故D正确;C.垂直斜面分量为:G2=mgcosθ,压力等于重力垂直斜面分量,N=mgcosθ,故C错误;
A.θ变小,压力变大,故摩擦力变大,故A错误。
故选D。
7.一大力士用绳子拉动汽车,拉力为F,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则拉力F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为()
A. F
sinθB. F
cosθ
C. Fsinθ
D. Fcosθ
【答案】C
【解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并掌握三角知识的运用。
【解答】
解:将F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竖直方向上分力F x=Fsinθ.故C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8.如下列各图所示,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固定于地面上,挡板垂直于斜面.四个相同的小球靠着挡板静止在斜面上,则球对斜面压力最小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将小球的重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和垂直于挡板,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垂直斜面的分力。
本题考查了力的分解,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解答】
设斜面的倾角为θ,将小球的重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和垂直于挡板,如图所示。
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等于F1=Gcosθ
斜面倾角越大,压力越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用斧头劈木柴的情景如图甲所示。
劈的纵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劈背的宽度为d,劈的侧面长为l,当在劈背加一个力F时的受力示意图如乙所示,若不计斧头的重力,则劈的侧面推压木柴的力F1为
A. l
d F B. d
l
F C. l
2d
F D. d
2l
F
【答案】A
【解析】
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几何关系得解。
本题主要考查力的分解,知道力F的两个分力及方向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一般。
【解答】
由力的矢量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几何关系可得:
F
2
F1
=
d
2
l
,解得劈的侧面推压木柴的力F1为:F1=Fl
d
,故A正
确,BCD错误。
故选A。
10.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10N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成30°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N,则在分解时()
A. 有无数组解
B. 有两组解
C. 有唯一解
D. 无解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力的分解,属于基础题.
设方向已知的分力为F1,如图所示,则F2的最小值F2min=Fsin30°=5N.而5N<F2<10N,F1、F2和F可构成如图所示的两个矢量三角形,故此时有两组解,B正确.
11.如图为农村小水库大坝的几种设计方案,从力学角度考虑比较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大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能抗压,而钢筋能抗拉伸,总体来说钢筋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好于抗拉性能。
本题更多地是出现在物理竞赛中,学生可以从拱桥的道理上来理解更直观些。
【解答】
A.水对大坝有个向外的压强,即对大坝有个很大的压力,A方案坝体在水平方向受力,如果坝体抗拉强度不足就容易发生危险。
故A不合理;
B.B方案,坝体全长受压,两侧的岩体也受压,符合坝体和岩体材料抗拉强度低、抗压强度高的特点,比较安全,故B比较合理;
CD.方案坝体在水平方向受拉,使两侧的岩体受拉,不符合坝体和岩体材料抗拉强度低、抗压强度高的特点。
故CD不合理。
故选B。
12.小明想推动家里的衣橱,但使出了最大力气也推不动,他便想了个妙招,如图所示,用A、B两块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字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衣橱被推动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小明根本没有用力去推衣橱
B.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如何小明的力气也没那么大
C. 这有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有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
D. 这有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不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
【答案】C
【解析】
这个要从力的分解角度来解释,将重力分解为沿人字形架斜向下的两个力。
由于底角较小,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得A板的作用力明显大于重力。
我们应该知道两个分力的合力可以远小于两个分力,也就是说用一个较小的力可以产生两个较大的分力。
【解答】
开始小明是推不动衣橱的,说明小明的推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站在人字形架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分别向左右两侧推墙壁和衣橱,如图;
小明的重力可以分解成沿A,B两个方向的力,由于底角较小,所以A,B方向的力会很大。
A对衣橱的力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力,而水平方向的力会远大于小明的重力,可能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故C正确。
故选C。
13.如图所示AB,AC两光滑斜面互相垂直,AC与水平面成30°.如把球O的重力G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A. 1
2G,√3
2
G B. √3
3
G,√3G C. √2
3
G,√2
2
G D. √2
2
G,√3
2
G
【答案】A
【解析】
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力图,然后解矢量三角形.本题考查了力的分解,关键运用平行四边形作力图,然后解矢量三角形,基础题.【解答】
已知重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力图,如图所示,由图得到:
G1=G⋅sin60°=√3
2
GG2=G⋅sin30°=
1
2
G
故选:A。
14.如图,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A. μmg
B. μFsinθ
C. μ(mg−Fsinθ)
D. Fcosθ
【答案】D
【解析】
物体匀速运动,说明物体是处于受力平衡状态,由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平衡条件分别列方程,加上滑动摩擦力的公式,就能求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木块匀速运动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mg、推力F、支持力F N、摩擦力F f,
受力分析图如下:
即F f=Fcosθ,故D正确;
F N=mg+Fsinθ,又F f=μF N,解得F f=μ(mg+Fsinθ),故选项ABC错误。
故选D。
15.如图所示,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F沿实线方向,大小为F=10N,分力F1沿虚线方向,与F成37°角。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sin37°=0.6,cos37°=0.8)
A. F2不可能大于10N
B. 若F2=10N,则F1=16N
C. 若F2与F垂直,则F2=6N
D. 若F2与F1垂直,则F2=7.5N
【答案】B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结合几何关系求解即可。
力是矢量,合成和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解答】
AD.当F2垂直F1时,F2取到最小值,为,故AD错误;
B.若F2=10N,由几何关系可得,故B正确;
C.若F2与F垂直,由几何关系可得F2=Ftan37°=7.5N,故C错误。
故选B。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
16.如图所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重为220N的木箱,在大小为10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37°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sin37°=0.6,cos37°=0.8,)求:
(1)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
(2)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
【答案】
解:(1)对物体受力分析并分解如图:
竖直方向上:N+Fsinα=G
所以:N=G−Fsinα=220N−100×0.6N=160N (2)水平方向:f=Fcosα=100×0.8N=80N
由:f=μN得:
μ=f
N
=
80
160
=0.5
【解析】本题是四个力的共点力平衡问题,关键是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并采用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平衡,竖直和水平方向的合力均为零,利用竖直方向合力为零求出支持力;利用水平方向合力为零求出摩擦力,应用滑动摩擦力公式进行计算。
17.绳OC与竖直方向成30°角,O为质量不计的光滑滑轮,已知物体B重1000N,物体A重400N,物块A 和B均静止.求:
(1)物体B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分别为多大?
(2)OC绳的拉力为多大?
【答案】
解:(1)由于物体A保持静止,故:T=G A=400N;
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如图所示:
由于T OB=T OA,则OC必为∠AOB的角平分线,故T O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
根据平衡条件,有:N+Tsin30°=G B,Tcos30°=f
得:N=800N,f=200√3N
(2)对滑轮受力分析,受三个拉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T OC=2Tcos30°=400√3N;
答:(1)物体B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200√3N,支持力为800N;
(2)OC绳的拉力为400√3N.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
(1)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
(2)同一根绳子张力处处相同,对滑轮受力分析,受三个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OC绳的拉力。
18.如图所示,轻绳OA一端系在天花板上,与竖直线夹角37°,轻绳OB水平,一端系在墙上,O点处挂一重为40N的物体.
(1)求AO、BO的拉力各为多大?
(2)若AO、BO、C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0N,则所吊重物不能超过多大?(COS37°=
0.8,Sin37°=0.6)
【答案】
解:(1)对结点O的受力如图,运用合成法,得
T AO=
G
cos37∘
=
40
0.8
N=50NT BO=Gtan37∘=30N
(2)由图可知,AO绳承受的拉力最大,当AO绳的拉力为100N时,F=G=T AO cos37∘=80N.
答:(1)OA、OB的拉力各为50N、30N.
(2)所吊重物重力最大不能超过80N.
【解析】(1)对结点O受力分析,通过共点力平衡求出A0、BO绳的拉力.
(2)根据受力判断哪根绳承受的拉力最大,结合共点力平衡求出重物的最大重力.
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