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汕尾市名镇名村示范村总体发展规划》的通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汕尾市名镇名村示
范村总体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汕尾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2.03.28
•【字号】汕府办[2012]19号
•【施行日期】2012.03.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村镇建设
正文
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汕尾市名镇名村示范村总
体发展规划》的通知
(汕府办[2012]1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汕尾市名镇名村示范村总体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农业局反映。

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汕尾市名镇名村示范村总体发展规划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粤府[2011] 68号)精神,为使我市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顺利开展,现制定我市名镇名村示范村总体发展规划。

一、基本概况
汕尾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粤东沿海,毗邻港澳。

汕尾市是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是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之一,彭湃烈士的故乡。

海丰、陆河分
别是中国水乌之乡和中国青梅之乡。

汕尾市下辖市城区、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红海湾开发区、华侨管理区。

全市共有44个镇,10个街道办事处,718个村委会,土地面积527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55.2公里,耕地总面积9.3万公顷。

全市总人口340.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0万人。

201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2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15元。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跨越发展、建设幸福汕尾和争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排头兵,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基础,以实施农村环境和景观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发掘和拓展各地资源禀赋、整合提升特色优势为基本路径,大力开展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活动,形成一批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全市农村地区更好地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农村宜居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是规划先行,典型示范。

注重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结合,认真编制名镇、名村、示范村发展建设规划。

选择基础较好的镇村开展试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成熟一个,认定一个,逐步扩大全市名镇名村示范村比例。

二是立足实际,保持风貌。

坚持实事求是,从各地实际条件出发,从解决最迫切、最基本的环境问题入手,不脱离实际盲目求大、求新、求洋、求全,不搞大拆大建,不“以城代乡”,片面追求镇村“城市化”。

三是突出特色,分类指导。

依托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开展创建工作,因地制宜、打造不同主题和类型的名镇、名村,防止千篇一律。

四是以人为本,幸福宜居。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发挥群众在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着眼加快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引导广大农民共建宜居村镇,共享幸福家园,实现安居乐业,提升幸福感。

三、目标任务
2011年开始试点,全市选择两个基础较好的镇和2 7个行政村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发展建设;在试点基础上,2012年建成一批名镇名村。

到2015年底全市完成10%名镇建设,力争完成30%示范村建设和10%名村建设。

四、选点布局
名镇建设方面:围绕“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旅游名镇”、“生态山水名镇”、“特色工农业名镇”、“商贸中心名镇”、“农田水利名镇”等分类,2011年开始抓试点创建工作,选择海丰县公平镇、陆丰市大安镇两个基础较好的镇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发展建设。

其中海丰县公平镇将创建为特色工农业名镇,陆丰市大安镇将创建为历史文化名镇。

在试点基础上,争取到2015年底建成市城区捷胜镇、陆河县螺溪镇、海丰县可塘镇、陆丰市碣石镇等名镇,推动全市名镇建设迈上新台阶。

名村示范村建设方面:选择一批农村环境条件较好、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管理较完善的、具有一定示范作用的宜居村庄作为示范村建设。

同时,在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围绕做强个性特点,突出特色优势,推进名村建设。

名村建设将围绕“人文历史名村”、“乡村旅游名村”、“自然生态名村”、“农业特色产业名村”、“渔业渔港渔村方面名村”、“农田水利名村”、“基层建设和社会管理名
村”“民居风貌名村”等分类,从2011年开始,着力规划建设51个名村、96个示范村。

五、内容特色
名镇名村示范村的创建将围绕省政府《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精神,依托我市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开展创建工作,因地制宜发掘内涵、培育特色,形成亮点、形象和品牌效应,打造不同主题和类型的名镇、名村。

结合我市实际,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入手,大力挖掘和整合各地独特
资源,促进各方面的资源向发展优势转化:一是历史文化名镇和人文历史名村型;二是特色旅游名镇和乡村旅游名村型;三是生态山水名镇和自然生态名村型;四是特色工农业名镇和商贸中心名镇型;五是示范村及农业特色产业名村名村型;六是渔业渔港渔村方面名村型;七是农田水利名镇名村型;八是基层建设和社会管理名村型;九是民居风貌名村型。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

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切实把创建活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

市将建立汕尾市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骆金堤副市长为总召集人,市农业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局等17个单位的有关领导为成员。

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市委农办),负责全市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统筹组织和协调指导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对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合力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

2、加大投入。

从2011年起,一共五年,市财政在整合现有支农资金的基础上,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名镇名村示范村的创建工作。

各级政府也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实行市、县、镇、村四级联动。

3、完善规划。

根据省政府《意见》精神,县级人民政府是打造名镇名村的责任主体,各县(市、区)要结合目标任务认真编制好本地区名镇名村示范村总体发展规划。

对每个拟建的名镇、名村、示范村,要逐一编制具体详实、操作性强的建设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管理。

4、突出重点。

重点围绕镇村环境“四整治一美化”,进一步整治镇村生活垃圾脏乱现象、整治镇村生活污水乱排放现象、整治农村禽畜污染、整治镇村厕所卫生设施和全面提高农村绿化美化水平,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

5、广泛动员。

加大对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力支持的良好氛围。

6、加强管理。

加大对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检查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汕尾市每年对“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活动进行考核评比,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内容。

定期组织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各地的示范创建工作进行检查评比,检查验收结果作为兑现“以奖代补”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