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中心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沉浸在真实或虚构的情境中,积
极参与问题解决和知识探究的教育方法。
它把学生从传统的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使他们
能够主动积累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抽象概念,提高道德意识、法治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以下是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的具体应用。
1. 制定虚拟情境
小学生往往缺乏对现实社会的深入理解,很难理解道德与法治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通过制定虚拟情境,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融入其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
道德准则、法治法律等知识。
例如,在一个环绕课程设计的逃生虚拟情境中,学生需要根
据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准则和法律法规,自主采取合适的措施,逃出危险现场。
2. 建立短故事情境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述短故事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直接、更深入地理解道德
和法律的内涵。
这些故事可以是小学生熟知的童话、寓言或生动的故事,也可以是相关刑
事案例或公共安全警示案例。
在听完故事之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故事情节和内涵,从而加
深对道德和法律的理解。
3. 设计道德决策情境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小学生往往需要学习
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设计道德决策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将知识
学以致用。
例如,让学生根据一个涉及诚信问题的案例,自主判断、分析并探索如何进行
适当的行为,从而提高其在实际生活中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
4. 模拟法庭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法庭的方式来了解和讨论法律案例。
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
检察官、辩护律师、证人、陪审员和法官等,亲身体验、感受、考虑和展现法律知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对法律的理解和法治观念的认识。
5. 视频演示
通过视频演示的方式可以给学生多角度的感受。
这种小学道德法治教学方式可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道德和法律方面的知识。
例如,展示一些关于安全、食品卫生、灾难等方面的视频,引导学生探讨应对这些情境的应对方法和策略。
通过多媒
体的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条款,从而加强他们的道
德和法治素养。
6. 实地考察
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可以直接将学生带入生活中,让他们接触和观察广泛的社会现象,增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对于小学道德和法治教育而言,实地考察是一种特别实用的
教育方法。
例如,可以到社区、学校或其它公共场所调查道德问题的情况,检测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
这样既可以把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也更能传递道德和法律观念。
总之,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可以从实践上让学生更好
的理解和掌握道德和法律知识,并加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