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25:炔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5:炔烃
一、单选题
1. ( 2分) 下列分子中各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是()
A. 乙烷
B. 乙烯
C. 乙炔
D. 苯
2. ( 2分) 2010年,中国首次应用六炔基苯在铜片表面合成了石墨炔薄膜(其合成示意图如图所示),其特
殊的电子结构将有望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领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六炔基苯的化学式为C18H6
B. 六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具有平面型结构
C. 六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可发生加成反应
D. 六炔基苯合成石墨炔属于加聚反应
3. ( 2分) 含有一个三键的炔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简式如图,此炔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4. ( 2分) 将乙炔通入银氨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通过该实验可以区分乙炔和乙烯。
化学方程式为:
HC≡CH+2[Ag(NH3)2]+→AgC≡CAg↓+2NH4++2NH3。
乙炔银遇酸可放出乙炔。
下列分析或推测不正确的是()A. 乙炔与银氨溶液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 乙炔中C-H键的活性比乙烯中C-H键的活性强
C. 乙炔通入AgNO3溶液中也能发生类似反应
D. 2-丁炔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类似反应
5. ( 2分)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6. ( 2分)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检验乙炔发生加成反应:将电石制得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溴水褪色
B. 提纯含少量苯酚的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 制备少量乙酸乙酯: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用NaOH溶液吸收乙酸乙酯,除去乙醇和乙酸
D. 验证有机物X是否含有醛基: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
0.5 mL有机物X,加热煮沸
7. ( 2分) 与H2反应生成的单炔烃有()
A. 1种
B. 2种
C. 4种
D. 8种
8. ( 2分) 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起加成反应,也能起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 乙烷
B. 苯
C. 乙烯
D. 乙炔
9. ( 2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向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B. 实验室制备乙烯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插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液面以下
C. 在乙炔的制备实验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D. 制备新制Cu(OH)2悬浊液时,将4~6滴2%的NaOH溶液滴入2 mL2%的CuSO4溶液中,边滴边振荡
10. ( 2分) 0.5mol 气态烃A 最多和1 mol HCl加成,生成氯代烷B,1mol B与4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氯两种元素的化合物C,则A的分子式为()
A. C2H4
B. C2H2
C. C3H4
D. C4H6
二、实验探究题
11. ( 5分) 实验室中可用如图制备乙炔,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D名称________。
(2)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试管A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4)写出C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若没有A装置,观察到B褪色,且有浅黄色浑浊,请写出生成浅黄色浑浊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12. ( 10分) 实验室用乙醇制取乙烯,用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含少量CaS)制取乙炔。
(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可用于制取乙烯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选填编号)
(2)制备乙烯气体时,常因温度过高而观察到溶液变黑,同时能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在乙烯气体的制备过程中,浓硫酸没有体现的性质是________。
a 吸水性
b 脱水性
c 强氧化性
d 酸性
有同学设计下列实验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上图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的试剂分别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填标号):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A 品红溶液
B NaOH溶液
C 浓硫酸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室制乙炔时为避免电石和水反应过于激烈,除用分液漏斗控制滴速外,通常还可用________代替水。
为除去乙炔中混有的少量硫化氢杂质,可将气体通过________(选填编号)。
a酸性KMnO4溶液 b CCl4 c NaOH溶液 d CuSO4溶液
13. ( 5分) 某同学欲证明乙炔能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实验方案如下:将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褪色,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请回答:
(1)制备乙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该同学的实验方案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重新选择实验装置,备选装置如图所示.
①将装置编号按顺序填在横线上________→B→________。
②B装置中所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
三、综合题
14. ( 10分) A(C2H2)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由A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B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⑦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C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异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填结构简式)。
(6)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
________。
15. ( 6分) 烃A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 g·L-1,以A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有机物B、C、D、E、F,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F为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请回答:
(1)A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D+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有机物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有机物E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
B.有机物E与金属钠反应的产物可以与水反应重新生成E。
C.有机物D,E,F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上述转化关系图中共涉及3次加成反应。
16. ( 8分) 以苯和乙炔为原料合成化工原料E的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有关苯和乙炔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
a.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
b.苯和乙炔在空气中燃烧都有浓烟产生
c.苯与浓硝酸混合,水浴加热55~60℃,生成硝基苯
d.聚乙炔是一种有导电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2)A的名称________。
(3)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C的分子中一定共面的碳原子最多有________个。
(5)与D同类别且有二个六元环结构(环与环之间用单键连接)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请写出其中2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乙炔和必要试剂合成环丙烷的路线: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炔炔烃,苯的结构与性质
【解析】【解答】A. 乙烷是烷烃,分子中各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内,A符合题意;
B. 乙烯是平面形结构,分子中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B不符合题意;
C. 乙炔是直线形结构,分子中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C不符合题意;
D. 苯是平面形结构,分子中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碳碳双键、苯环为平面结构,碳碳三键为直线结构,含甲基、亚甲基等为四面体结构,以此解答该题;
A. 乙烷可以看成由两个甲基构成;
乙烯、乙炔、苯所有原子共面;
2.【答案】D
【考点】有机物的合成,乙炔炔烃,加成反应
【解析】【解答】A、根据六炔基苯的结构确定六炔基苯的化学式为C18H6,A不符合题意;
B、根据苯的平面结构和乙炔的直线型结构判断六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具有平面型结构,B不符合题意;
C、六炔基苯和石墨炔中含有苯环和碳碳三键,都可发生加成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由结构可知,六炔基苯合成石墨炔有氢气生成,不属于加聚反应,根据六炔基苯和石墨炔的结构判断六炔基苯合成石墨炔属于取代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六炔基苯含有18个C原子、6个H原子;
B.苯为平面结构,乙炔为直线型结构;
C.含有不饱和键的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
D.加聚反应除了聚合物,没有小分子生成。
3.【答案】B
【考点】乙炔炔烃
【解析】【解答】炔烃与氢气加成后,相邻的每个碳上至少连有2个氢原子,满足此条件的碳碳三键的位置有2种(图中2个乙基对称),如图:,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炔烃含有碳碳三键,加成后,相邻的碳原子上最少含有两个氢原子,同时也要注意,基团的等效性。
4.【答案】C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乙炔炔烃
【解析】【解答】A.乙炔与银氨溶液的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乙炔通入银氨溶液,产生乙炔银白色沉淀,而乙烯不能发生该反应,说明乙炔中C-H键的活性比乙烯中C-H键的活性强,因此通过该实验可以区分乙炔和乙烯,B不符合题意;
C. AgNO3溶液中Ag+与银氨溶液中银元素存在形式不同,因此不能发生类似反应,C符合题意;
D. 2-丁炔的不饱和C原子上无C-H键,因此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类似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B.三键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而双键却不能,因此乙炔中C-H键的活性比乙烯中C-H键的活性强;
C.硝酸银中不存在银氨离子,不能与乙炔发生银镜反应;
D.2-丁炔的两个不饱和碳原子都未与氢原子相连,因此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5.【答案】B
【考点】乙炔炔烃,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乙醇的消去反应,消去反应
【解析】【解答】A、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生成的乙炔气体中可能含有还原性气体H2S,乙炔与H2S都能与溴水反应,故不能用溴水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A不符合题意;
B、乙醇与浓硫酸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等,通入NaOH 溶液中吸收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再通入Br2的CCl4溶液中可检验乙烯,B符合题意;
C、将溴乙烷与NaOH 的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乙醇蒸气,乙烯和乙醇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不符合题意;
D、醋酸易挥发,向纯碱中滴加醋酸,产生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和醋酸蒸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浓溶液,溶液出现浑浊,不能证明酸性:碳酸>苯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注意乙炔的制取会产生杂质气体;
B、CH3CH2OH CH2=CH2↑+H2O;
C、乙醇易挥发;
D、醋酸易挥发,必须除去醋酸杂质。
6.【答案】B
【考点】乙炔炔烃,苯酚的性质及用途,乙酸乙酯的制取,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用电石制得的气体中含有乙炔,还混有硫化氢气体,硫化氢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A不符合题意;
B. 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苯酚钠能溶于水,苯不溶于水也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分开,B符合题意;
C.乙酸乙酯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不符合题意;
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基时,必须是在碱性条件下,该实验中硫酸铜过量,导致NaOH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不是碱性,所以实验不成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由电石制得的乙炔中含有H2S,也能使溴水褪色;
B.苯酚能与NaOH反应,苯不溶于水;
C.乙酸乙酯能与NaOH反应;
D.新制Cu(OH)2悬浊液,需在碱性条件下才具有氧化性;
7.【答案】A
【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乙炔炔烃
【解析】【解答】结构对称,如由炔烃加成生成,则烷烃分子中相连的碳原子至少含有2个H原子,则碳碳三键只能位于-CH2CH3对应的碳原子上,只有一种位置,
,
故答案为:A。
【分析】烯烃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碳链结构不发生变化,只是碳碳三键的位置可以发生变化,结合碳原子的四价特点进行判断即可。
8.【答案】B
【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炔炔烃,苯的结构与性质
【解析】【解答】A。
乙烷不含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故A不符合题意;
B.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与氢气加成反应,也能与卤素、混酸等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符合题意;
C.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并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故C不符合题意;
D.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并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化学键,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起取代反应,但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9.【答案】B
【考点】氯离子的检验,乙炔炔烃
【解析】【解答】A.溴乙烷在NaOH溶液、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r-,检验Br-应先加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可以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用浓硫酸和无水乙醇在170℃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制取乙烯,温度计水银球用于测定反应物的温度,应该插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液面以下,故B符合题意;
C.电石跟水反应比较剧烈,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可以得到较平稳的气流,所以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故C不符合题意;
D.制备新制Cu(OH)2悬浊液时,将4~6滴2%的NaOH溶液滴入2 mL2%的CuSO4溶液中,NaOH溶液的量不足,不能得到Cu(OH)2悬浊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溴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B、实验室制备乙烯时温度计水银球用于测定反应物的温度;
C、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与电石反应速率减慢;
D、根据Cu(OH)2悬浊液的制备方法分析解答。
10.【答案】B
【考点】乙炔炔烃
【解析】【解答】0.5mol 气态烃A 最多和1 mol HCl加成,说明反应中含有1个碳碳三键或2个碳碳双键。
1mol B与4 mol Cl 2发生取代反应,说明B中含有4个氢原子,其中2个氢原子是和氯化氢加成得到的,这说明A中含有2个氢原子。
故答案为:B。
【分析】0.5mol 气态烃A 最多和1 mol HCl加成,生成氯代烷B, 是1:2完全加成,所以该有机物中可以是一个碳碳三键或是两个碳碳双键。
又因为1mol B与4 mol Cl 2发生取代反应,所以该氯代烷中有四个氢原子。
所以为乙炔与氯化氢完全加成。
二、实验探究题
11.【答案】(1)分液漏斗
(2)CaC2+2H2O→Ca(OH)2+C2H2↑
(3)有黑色沉淀出现
(4)CH≡CH+2Br2→CHBr2CHBr2
(5)2MnO4-+5H2S+6H+=5S↓+2Mn2++8H2O
【考点】乙炔炔烃,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D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2)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3)生成的乙炔中含有硫化氢,硫化氢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则试管A观察到的现象为有黑色沉淀出现。
(4)乙炔和溴发生加成反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H+2Br2→CHBr2CHBr2。
(5)若没有A装置,观察到B褪色,且有浅黄色浑浊,这说明产生的沉淀是单质硫,因此生成浅黄色浑浊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S+6H+=5S↓+2Mn2++8H2O。
【分析】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乙炔,利用硫酸铜溶液除去杂质,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验证乙炔的性质,据此解答。
12.【答案】(1)CH3CH2OH CH2=CH2↑+H2O;b
(2)d;A;B;A;D
(3)CaC2+2H2O→Ca(OH)2+HC≡CH↑;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cd
【考点】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乙炔炔烃,实验装置综合
【解析】【解答】(1)实验室用乙醇制取乙烯,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CH2=CH2↑+H2O;该反应属于液液加热的反应,反应中应使温度迅速升温到170℃,防止副反应发生,实验时应使用温度计插入反应液控制反应温度,
故答案为:装置b制备乙烯,故答案为CH3CH2OH CH2=CH2↑+H2O;b;(2)制备乙烯气体时,浓硫酸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温度过高使乙醇脱水炭化而观察到溶液变黑;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加热条件下与脱水炭化生成的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浓硫酸没有体现的性质是酸性;确认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时,应注意二氧化硫会干扰乙烯的检验,则①中盛有品红溶液,检验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硫;②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硫;③中盛有品红溶液,确认二氧化硫已经完全除去;④中属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混合气体中的乙烯,故答案为d;A ;B;A;D;(3)实验室用电石与水反应制备乙炔,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实验室制乙炔时为避免电石和水反应过于激烈,除用分液漏斗控制滴速外,通常还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达到获得平稳乙炔气流的目的;可利用硫化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性质,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除去乙炔中混有的少量硫化氢杂质,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HC≡CH↑;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cd。
【分析】(1)实验室用乙醇制取乙烯,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反应中应使温度迅速升温到170℃,防止副反应发生,实验时应使用温度计插入反应液控制反应温度;(2)制备乙烯气体时,浓硫酸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还表现了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确认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时,应注意二氧化硫会干扰乙烯的检验;(3)实验室用电石与水反应制备乙炔,电石中的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制备时,可用分液漏斗控制滴速,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达到获得平稳乙炔气流的目的;可利用硫化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除去乙炔中混有的少量硫化氢杂质。
13.【答案】(1)CaC2+2H2O→Ca(OH)2+HC≡CH↑
(2)电石含有杂质,反应产生其他还原性气体,干扰乙炔的检验,应除杂
(3)C;D;硫酸铜溶液
【考点】乙炔炔烃
【解析】【解答】(1)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是CaC2+2H2O→Ca(OH)2+HC≡CH↑;(2)电石中含有硫化钙杂质,反应产生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干扰乙炔的检验,所以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前,要除去硫化氢杂质;
(3)①碳化钙与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乙炔,选择C装置制备乙炔;B中盛放硫酸铜溶液可以除去乙炔中的硫化氢;D在盛放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乙炔气体,所以仪器的连接顺序是C→B→D。
②B装置中所盛放的试剂是硫酸铜溶液。
【分析】(1)电石的主要成分是CaC2,能与H2O反应生成Ca(OH)2和C2H2,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电石中含有CaS杂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H2S杂质气体;
(3)①根据实验过程确定装置连接顺序;
②结合装置B的用途确定其所含试剂;
三、综合题
14.【答案】(1)乙炔;碳碳双键和酯基
(2)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3);CH3CH2CH2CHO
(4)11;
(5)CH3CH(CH3)-C≡CH、CH3CH2CH2C≡CH、CH3CH2C≡CCH3
(6)
【考点】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乙炔炔烃
【解析】【解答】(1)A的名称是乙炔,B为CH2=CHOOCCH3,B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和酯基。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①是加成反应,反应⑦是消去反应。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为,D
为CH3CH2CH2CHO。
(4)异戊二烯结构简式为CH2=C(CH3)-CH=CH2,分子中含有2个C=C键,与C=C 键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甲基有1个H原子与C=C键也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则共有11个原
子共平面,如图所示:。
聚异戊二烯是1,4—加成反应,四碳链中间有一个双键,按照
顺反异构的知识写出顺式结构为。
(5)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
体应含有C≡C键,可能的结构简式有CH3CH(CH3)-C≡CH、CH3CH2CH2C≡CH、CH3CH2C≡CCH3等。
(6)乙炔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C≡CCHOHCH3,然后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2C=CHCHOHCH3,在氧化铝作用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CH=CH2,该题最好的方法是使用逆推法,合成路线为
【分析】由分子式可知A为HC≡CH,结合乙炔(C2H2)和乙酸(C2H4O2)的分子式可知B(C4H6O2)为A
与乙酸发生加成反应所得,生成B为CH2=CHOOCCH3,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水解生成C为
,由聚乙烯醇缩丁醛可知D为CH3CH2CH2CHO,HC≡CH与丙酮在KOH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在氧化铝的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异戊二烯,异戊二烯在催化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以此解答该题。
15.【答案】(1)CH≡CH
(2)酯化(取代)
(3)CH≡CH + H2O CH3CHO
(4)B,C,D
【考点】乙炔炔烃,乙酸的化学性质,乙酸乙酯的制取,醛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烃A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 g·Lˉ1,则A的摩尔质量=1.16 g·Lˉ1×22.4L/mol=26g/mol,则A为乙炔;F为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F为酯,则D为乙酸,E为乙醇;因此C为乙烯,B为乙醛。
(1)根据上述分析,A为乙炔,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CH≡CH;(2)D+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故答案为:酯化反应;(3)A(CH≡CH)与水加成生成B(CH3CHO)的化学方程式为CH≡CH + H2O CH3CHO,故答案为:CH≡CH + H2O CH3CHO;(4)A.乙醇中的羟基上的氢原子没有水中的氢原子活泼,与金属钠反应没有水与金属钠反应剧烈,故A不符合题意;
B.有机物E与金属钠反应的产物为乙醇钠,乙醇钠可以与水发生水解反应重新生成乙醇,故B符合题意;
C.乙酸与碳酸钠反应放出气体,乙醇与碳酸钠溶液互溶,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分层,现象各不相同,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故C符合题意;
D.上述转化关系的加成反应有乙炔与氢气的加成,乙炔与水的加成,乙烯与水的加成,共3个加成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烃A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 g·Lˉ1,则A的摩尔质量=1.16 g·Lˉ1×22.4L/mol=26g/mol,则A为乙炔,乙炔分别与氢气,水加成。
其中与氢气加成为不完全加成,因为C还要与水加成,所以C为乙烯,则E为乙醇。
乙炔与水加成直接生成乙醛,乙醛被氧化产生乙酸,所以B为乙醛,D为乙酸,最后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16.【答案】(1)bd
(2)苯甲醇
(3);取代反应
(4);7
(5)任意2种
(6)
【考点】有机物的合成,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乙炔炔烃,苯的结构与性质,苯的同系物及其性质【解析】【解答】(1)a.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前者为萃取,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发生加成反应,为化学变化,故a错误;
b.苯和乙炔的最简式相同,含碳量高,在空气中燃烧都有浓烟产生,故b正确;
c.苯与浓硝酸混合,水浴加热55~60℃,生成硝基苯,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故c错误;
d.聚乙炔是一种有导电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2)A为,名称为苯甲醇;(3)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取代反应;(4)C的结构简式为
,苯环连接2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碳碳双键连接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旋转碳碳单键可以使羟基连接的碳原子处于碳碳双键平面内,由苯环与碳碳双键之间碳原子连接原子、基团形成四面体结构,两个平面不能共面,最多有7个碳原子都可以共平面;(5)D
()其分子式为C12H16,只能形成2个六元碳环。
书写的同分异
构体与D同类别且有二个六元环结构(环与环之间用单键连接),D属于芳香醇,则同分异构体中,也有一个苯环,此外—OH不能连接在苯环上,则同分异构体有:
;(6)环丙烷为三元碳环结构,在D中也存在三元碳环结构。
中有碳碳三键,乙炔分子中也有碳碳三键,模仿
到D的过程,则有以乙炔和必要试剂合成环丙烷的路线:。
【分析】(1)掌握苯与乙炔的理化性质,结合共价键的特征进行判断;
(2)根据A的前后产物,结合醇羟基的性质,推断出A是苯甲醇;
(3)根据B与C之间的物质进行综合分析,B为苯丙炔;
(4)结合C前后反应的分子式,反应了1mol氢气,碳碳三键变成碳碳双键,结合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最多共面的碳原子为7个;
(5)根据D的分子式确定六元环(必要时尝试苯环);
(6)根据目标产物,结合题目信息,综合利用正逆合成分析法,注意不要忘记反应条件。
试卷分析部分1. 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2. 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3. 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4. 试卷知识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