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舆论监督的优化
浅谈如何有效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浅谈如何有效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作者:张喜锋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20年第03期摘要: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媒体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职责,针对事件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新闻应具备真实性,更好地维护我国公民合法权益、积极弘扬正能量等。
关键词: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媒体;有效发挥构建新闻媒体长效监督机制,有利于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例如,通过微信、微博互动、电话、读者来信等多种方式,可以提高舆论监督力度。
同时包括:举报电话、设立新闻媒体曝光平台、新闻热线等方式。
当前信息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拓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管理机制渠道,可以逐渐优化舆论监督。
构建完善的反馈以及评估机制,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
民主监督以及舆论监督,通过不同渠道可以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
其中新闻舆论监督,在专业性和预见性方面存在着局限性,通常是对相关社会事件进行揭露,没有对责任主体进行相应的强制性措施。
人民政协可以有效监督事件的责任主体,将民主监督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进行有效结合,使监督作用具备广泛性、时效性以及连续性特征。
通过二者的结合,可以使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具备强制力和权威性,报道的信息更加准确。
逐渐优化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模式和内容,提高舆论监督效果。
通过二者的互相渗透,逐渐提高整体监督效果和质量。
当前社会逐渐意识到新闻媒体具备的舆论监督作用,为了推动新闻媒体更地发展,需要新闻媒体外部、内部加强管理,使新闻媒体自律。
通过新媒体更加自律,逐渐提高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有利于新闻媒体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记者需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加强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以及业务培训工作,明确自身职责,提升社会责任感,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逐渐提升新闻媒体队伍整体水平,提升新闻记者专业能力,更好地面对在进行新闻媒体工作时遇到的挑战。
逐渐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储备以及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可以提高舆论监督力度以及准确地对社会舆论导向进行把握。
融媒体中心新闻舆论监督的做法、成效和思路、计划,有好的典型案
融媒体中心新闻舆论监督的做法、成效和思路、计划,有好的典型案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舆论引导力建设,既是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也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和任务。
2018年以来,全国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县级融媒体中心成为基层舆论引导力建设体系的重要推动者,并从各个方面积极完善着自身的基层舆论引导力建设。
一、县级融媒体中心基层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现状目前,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舆论引导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及时宣传和准确解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基层舆论引导。
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宣传工作的前沿阵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性原则,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分析好、宣传好、阐释好、落实好,确保政策及时和顺利落地。
内容上,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和热点议题进行报道策划,做好重大主题宣传的策划和报道;形式上,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注重贴近性,让群众入耳、入眼、入心,力求提高传播效果,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旗帜引领的作用,确保政策方针的贯彻执行。
如长兴传媒集团精心打造“掌心长兴”APP,做好短视频、H5、融合直播等多样化产品,用新媒体渠道开展主题宣传,让新媒体平台成为基层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2.讲述本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故事。
作为县域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守土一方,充分凸显地域接近性,多角度、多形式报道本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活呈现好故事、好人物、好画面,切实发挥县级融媒体的教育、引导功能,真正做到公众在哪里,舆论引导就延伸到哪里。
如长兴传媒集团开设的民生栏目《小彤热线》,节目内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获评浙江省新闻名牌专栏,深受本地受众的欢迎。
3.在重大危机事件和突发性事件中承担媒体职责,筑牢舆论宣传阵地。
县级融媒体中心在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发声,及时准确报道信息,提供公共信息服务。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摘要当前,舆论监督已成为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人们翘首盼望舆论监督在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中以及反对官僚主义、行政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这一社会形势,我们要做好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克服舆论监督中的难点,拓展舆论监督的路子,不断提高在行政监督中舆论监督的透明度。
关键词: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策略。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行政监督的概念及其意义 (3)二、舆论监督的概念及其意义 (3)三、舆论监督的现状、重点及其特点 (3)(一)舆论监督是多种监督中的一种 (3)(二)舆论监督的重点 (3)(三)舆论监督的独特之处。
(4)四、加强行政权力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4)五、进行舆论监督所存在的问题 (4)一、记者的心态、素质和舆论监督的需要不相适应 (4)二、机关报体制和实行舆论监督的不相适应 (4)(三)媒体的关注与民众的关注产生错位 (5)(四)媒介对行政权力监督的依赖 (5)(五)缺乏健全的舆论监督机制 (5)(六)媒介报道消息的真实性 (5)六、加强我国行政舆论监督的实施路径 (6)(一)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舆论监督 (6)(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 (6)(三)减少行政权力对舆论监督的干预 (6)(四)优化舆论监督环境 (6)(五)健全舆论监督机制 (7)(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化 (7)结论 (7)参考文献: (7)一、行政监督的概念及其意义行政监督是指对行政管理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监督,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否遵从规章、法律进行检查,约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行为,以防止和纠正管理中的失误和偏差,保证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
它既包括专业行政监督机构对其他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内部上级行政机构对下级行政机构的监督、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监督和行政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监督,也包括行政机关以外的政党组织、国家机关、大众舆论、社会团体和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依法所进行的监督。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探讨
新闻视界55视界观.2021.01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探讨徐展力 周建辉(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山东,青岛 266071)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广播在传统媒体中国的舆论监督地位受到了挑战。
广播行业在传统媒体形式中具有较强的受众基础和技术优势,但是目前广播媒体的舆论监督水平很难和自媒体以及互联网技术相抗衡,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广播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动力,所以在当下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广播行业需要积极配合受众需求,对当前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职能进行重新审视,实现广播媒体舆论监督和引导效用最大限度的发挥。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舆论引导新闻传播舆论引导和监督职能对于当前的中国新媒体行业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内容,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结合社会发展特色,根据当前的社会受众群体需求以及特定时期的发展标准进行优化创新。
特定时期具备时代性特征的广播新闻传播才能具备更强的舆论监督能力,为大众的舆论方向做出正确的引导。
一、舆论监督主题多元化发展舆论监督主题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多元化发展,传统媒体形式影响下,广播新闻内容过于笼统,而且播放形式缺乏创新要素,无法反映出当前的舆论监督主导地位。
这样的发展态势不利于广播新闻传播途径应用网络创新技术,自身的竞争优势也会逐渐被互联网创新媒体形式中的自媒体或者其他形式所消耗,所以当前广播新闻传播过程中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当前的舆论监督主题进行专业角度的分析,从科学发展态势的角度进行分析才能保证舆论监督职能正确发挥效用,引导受众群体具备正确的思维和对新闻内容的理解方法[1]。
广播新闻传播过程中想要实现主题的多元化发展需要积极开拓创新,把握舆论监督的发展机遇。
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前提下,新闻传播途径在不断转换,广播新闻媒体需要迅速跟进,在热度较高的平台入驻自己的账号,吸引更多受众群体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开拓自己的网络媒体平台,“喜马拉雅”平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中新闻信息内容和其他娱乐性内容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同时形成一个更广泛的受众基础条件,这对后续的舆论引导和监督有重要的意义[2]。
舆情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舆情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舆情管控是当今社会管理领域中的关键任务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舆情传播具有了更快捷、广泛和影响深远的特点。
然而,在舆情管控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主要问题分析1.信息时效性不足面对大量即时新闻和社交媒体上涌现的各类消息,舆情管控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信息反馈,并进行及时干预。
这使得不良舆情迅速扩散并产生负面影响。
2.人工处理效率低下目前大部分舆情管控工作还依赖人工监测和处理,耗费人力物力且容易出现疏漏或误判。
对于海量数据的整理和归纳困难重重,制约了有效信息过滤和应急处理能力。
3.跨部门协同不畅在某些机构和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跨部门沟通和协同机制。
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共享数据和资源的效率低下,导致信息处理不系统、不连贯。
4.反舆情应对手段欠缺在应对舆情报道中,过度强调传媒职业道德、法律手段等,而忽视了舆论引导和积极宣传的作用。
仅仅通过单方面否定或封锁不利言论,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更大的舆情风波。
三、对策建议1.建立智能预警机制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构建全面、高效的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
通过自动化分析和筛选,可以实时获得关键信息,并迅速发现并回应潜在危机。
这将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并减少信息响应时间。
2.加强专业培训与团队建设组建专业化的舆情管控团队,并加强相关岗位人员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敏感性、专业性和判断力,在防范负面舆情威胁方面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
3.优化内部协同机制建立跨部门联动的舆情管控工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提高舆情应对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同时,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加强部门之间沟通交流,打破信息孤岛。
4.引导公众参与舆论监督鼓励公众参与舆论监督,并及时回应关切。
积极进行信息发布、解释和解答疑问等多种途径,在获取多维度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更加全面客观的舆论反馈。
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
20 0 9年 1 第 2 1月 6卷 第 6期
J un l f e i nv r t ( o i ce cs o ra o f ies y S c l i e ) H eU i aS n
NO .2 O 12 o 6 V O 9 Vo . 6 N .
。 4 在 当前 的腐 败发 现 时 间过 迟 且 发 现率 不 高 、 统舆 受 众 中具 有 深 远 影 响 的媒 介 自身 魅 力 ” l 网络 舆 传 论 监督群 众参 与率低 和权力 监督 机关 怠于调 查处 置 论 监督 的公 信力不 高 主要 体 现在 网络舆论 监督 的权
的情况 下 , 网络舆论 监督却 为 完善腐败 发现 机制 、 威 性不 足 。首先 , 体 现在 权 力 监督 机 关 对 网 络舆 拓 它
宽群众 参与 反腐 平 台和增 加权力 监督 机关压 力 开辟 论 所提 供 的举报信 息 持 怀 疑 态度 , 至 明知 举报 信 甚
了一条新 的有 效途径 。
息 是真 实 的 , 都不愿 意 去调查 处理 。其次 , 它体 现在 网络舆论 监督 的信 誉度不 高 。根据 中 国互 联 网络信
1 目前 网 络舆 论 监 督存 在 的 突 出 问题
息 中心( N I ) C NC 发布 的《 十六 次 中国互 联 网络 发 第
1 1 网络舆 论监 督疏 于 浅 表化 浅 表 化 意味 着 只 展状况统计报告》 . 显示 : 受众 中对互联 网持“ 非常信 看到事 物 的表面现象 , 没有看 到事物 的本 质属 性 。 任 ” 度 的只 有 6 1 , “ 而 程 .% 持 比较 信 任 的 ” 4 .% 有 46 网 民行 使 网络 舆论监 督浅 表化 的表现 是 只注意 到官 的 , 这说 明 依 然 有 将 近 一 半 的人 对 互 联 网持 怀 疑 [ 员 的 日常生 活行为 , 如吃 、 、 、 穿 戴 住和 行 。这 可 以通 态 度 。 ] 过 网民的两 个 帖子 为 例 进行 说 明 。一 个 是 2 0 0 8年 1 3 部分 网 民滥 用 网 络舆 论 监 督 . 滥 用 网络 舆论 底 网友上传 南京市 江 宁区房产 局局 长周久 耕 的会 议 监督 是指 网 民采 取错误 的态 度 , 淆事 实 、 淆舆论 混 混 照 , 点圈 出其所抽 的烟 , 配 以 文字 说 明。l 一 监督 的对象 , 而达 到 其非 法 的 目的或 造 成 侵 权行 重 并 _另 从 个 也是 同年 1 1月 , 网友发 帖披露 铁岭 市竞有 9个 副 为等不 良后 果 的现 象 。其 重 要 表 现 是 随 意 捏 造 事 市长 ,0个 政府 副 秘 书长 。2这 两 件 典 型 的 网络 舆 实 , 意扩 大监督 对 象 。 比如 姜 岩 事件 ,0 8年初 , 2 _ 故 20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监督问题与优化对策
融媒研究第3卷第23期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监督问题与优化对策吴迪董宁(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辽宁大连116000)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电子科技手段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互联网 交流设备,我国迎来了新媒体时代。
在新媒体横行的当下,信息新闻等内容的传递方式受到了广泛的拓宽,其多元化、便捷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大量重视,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上网”,但是,伴随而来的各种舆论负面数量剧 增,为我国的社会矛盾产生了不良影响。
相关企业部门就应该对这些舆论内容进行监督管理,使我国的社会的发展能 够变得更加和谐。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问题;优化对策;新媒体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23-0042-02在当今网络化社会的不断深化改革下,人们日常的信 息获取来源主要是互联网络,多媒体设备的广泛运用在人们 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都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但是随着 互联网的大幅运用,各种舆论传播问题也变得愈发严峻。
跟 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所具备更加快速的信息传播能力,所 以各种参差不齐的信息很容易对我国社会的公众情绪造成 干扰,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不利于社会的安全稳定发展。
本文 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监督和优化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相关的整改对策。
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中存在的问题(一) 网络暴力的潜伏在当今各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人们能够在网 络上获取和发布各种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 活,也为工作学习提供了有效的便捷渠道。
但是伴随而来的还 有形成集结性舆论的可能,若是没有良好的监管企业进行监 督管理,那么就很容易发展成为网络暴力。
所谓网络暴力,就 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通过语言、图片或视频等形式 进行人身攻击,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对当事人造成的 各种损害己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伴随着各种违法行为。
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监督问题及应对思路
第13卷第08期 Vol.13 No.082022年4月 April 2022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监督问题及应对思路康丽琳(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北京100053)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新媒体成为公众接收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
在便捷公众生活、带给公众丰富新闻信息的同时,新媒体也加大了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力。
互联网中隐含大量良莠不齐的新闻信息,这些信息会给公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带来消极影响。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引导舆论正向发展尤为重要。
基于此,文章立足新媒体视角,阐述了新闻舆论监督的价值、特点,剖析了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索了相应的应对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舆论监督;特点;问题;应对思路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8-0119-03舆论监督是公民宪法权利(监督权)的体现和常见形式。
舆论监督常与新闻媒体联系在一起,不过新闻舆论监督只是舆论监督的一种。
新闻媒体承担着传播新闻、正向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并成为最适合实施舆论监督的“操盘手”,新闻舆论监督也自然成为舆论监督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发布的门槛大大降低,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这导致网络存在大量不良信息,给公众价值观带来消极影响。
新媒体让新闻舆论监督面临严峻挑战,只有不断完善优化新闻舆论监督思路,才能维持正常社会秩序。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价值新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舆论监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缓冲矛盾、社会预警这两个方面。
在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民众需要借助平台来发表意见、宣泄情绪,而新闻媒体可充当民众的泄气阀,让民众能够顺利实现为自己、为他人不幸发声的愿望。
这里的缓冲矛盾主要是指新闻舆论监督可通过倾听民众心声、解决民众之急难愁盼等方法,舒缓民众的负面情绪,减少因民众不满、愤懑情绪较多而给社会造成的一系列恶劣影响,进而达到缓冲、减少与化解矛盾的目的。
舆论监督:主流媒体的弱化与自媒体的激进
舆论监督:主流媒体的弱化与自媒体的激进1. 引言1.1 舆论监督的重要性舆论监督是一个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监督和评价社会事件、政府行为等,能够有效地促进政府的廉洁性和公正性,帮助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舆论监督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舆论监督可以促使政府更加透明和负责。
由于媒体的报道和舆论的关注,政府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更加谨慎,避免恶意行为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政府也会更加主动地向社会公开信息,接受监督和批评。
舆论监督可以帮助提高政府的执行效率和工作质量。
在面对舆论监督的时候,政府部门会更加注重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以便回应社会的呼声和期待。
这样一来,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执行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舆论监督有助于减少权力滥用和不当行为。
政府部门在受到舆论监督时,会审慎行事、遵守法律和规章,避免违法乱纪和滥用权力的行为。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舆论监督对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政府改革都具有重要作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信息时代,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1.2 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传统的主流媒体逐渐失去了以往的垄断地位,而自媒体则在这个新时代崭露头角。
主流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包括电视台、报纸、广播等,曾经是舆论监督的主要阵地,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和广泛的传播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开始崛起,成为了一个新的舆论监督力量。
自媒体的激进表现在其对事件报道的敏锐度和主动性上。
相比于主流媒体的官方报道和传声筒作用,自媒体更加注重事件的热点和争议,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和互动。
自媒体的报道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更贴近受众的需求和习惯。
这种激进的报道方式使得自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具有了更高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随着主流媒体的弱化和自媒体的崛起,舆论监督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舆论监督生态论
舆论监督生态论作者:牟冬生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牟冬生(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北恩施 445000)摘要:舆论监督是媒介的基本功能,舆论监督生态是在媒介生态视角下研究舆论监督与其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
舆论监督生态平衡对媒介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和谐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舆论监督生态应遵循限制性因子规律与独立性、依存性规律。
目前,我国舆论监督生态现状不容乐观。
社会、公众和媒介自身都有必要增强环保意识,优化舆论监督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的舆论监督生态。
关键词:舆论监督生态;媒介生态;生态环境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4074(2009)02-0127-05作者简介:牟冬生(1975-),男,湖北利川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硕士。
监督生态是在媒介生态的视角下研究媒介舆论监督这一信息功能与媒介生态环境之间的依存、互动、协调的动态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对媒介生态甚至对社会生态的影响。
从媒介生态这一视角审视舆论监督,对于我们从宏观层面整体、系统地把握舆论监督生态平衡的意义以及有效地对舆论监督生态进行控制大有裨益。
一、媒介生态与舆论监督生态平衡媒介生态(media ecology)概念最早见于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的《媒介即是讯息:效果一览》一书:以环境作为特定的比喻,来帮助我们理解传播技术和媒介对文化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所起的生态式影响。
真正将媒介生态进行学科建构的是美国纽约学派的学者波茨曼,他将媒介生态学定义为把“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
从此,媒介生态学借用生态学的一些概念例如环境、系统、适应、平衡、群落、生态位等,使之转移到传播研究之中,试图从生态想象的语境内部透视人、媒介和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栖关系,寻找媒介环境的改变与人的行为及感觉方式的改变的关联性。
[1](P2)西方学者的研究以人为中心,围绕着技术或者媒介技术对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把媒介本身作为一种生态环境,整个文化系统的一个部分。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一、引言行政监督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舆论监督作为行政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增强相关部门透明度、提升行政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舆论监督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入手,探讨舆论监督在行政监督中的重要性,并分析舆论监督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最后,提出加强舆论监督的对策和建议。
二、概念与特点1. 舆论监督的概念舆论是指社会公众对于某一具体事件或问题所形成的共同意见或看法。
而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媒体等途径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共事务进行评价和约束,推动其依法履职并提供改进建议。
2. 舆论监督的特点(1)公众性:舆论是由社会公众形成并表达出来的,因此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2)及时性:媒体等传播媒介能够迅速传达信息,使得舆论能够及时形成和传播。
(3)多元性:舆论的形成和表达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4)影响力:舆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能够引起公众对行政机关行为的关注和讨论。
三、舆论监督在行政监督中的重要性1. 促进相关部门透明度舆论监督能够通过媒体等途径公开行政机关的信息,推动相关部门透明度。
公众对于相关部门信息的获取和知情权要求日益增长,通过舆论监督可以促使行政机关主动公开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提高决策透明度。
2. 提高行政效能通过舆论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行政机关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公众对于行政工作质量、效率等方面提出质疑或批评,可以迫使行政机关及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决策效果。
3. 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舆论监督有助于发现并揭露违法违纪等问题,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通过媒体等渠道的曝光,可以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关切,推动有关部门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舆论监督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 舆论监督主体不足舆论监督主体主要包括媒体、公众和社会组织等,但目前存在舆论监督主体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媒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公众对于行政事务的了解程度有限,参与舆论监督的能动性较低。
优化新闻舆论监督环境
不少地方新 闻舆论 监督环境不够宽松
的 情 况 ,应 该 从 哪 些 方 面 去 优 化 舆 论
监督 环 境 呢?
一
、
新 闻 舆 论 监 督 是 新 闻 媒
进 度 。做 到 既 锋 芒 毕 露 , 又有节有据 。
二 要 认 真 选 题 。如 中 央 电视 台 的 《 焦
体 的 天职和 责任
新 闻 媒 体 在 新 闻 舆 论 监 督 体 系 中
处 于 中介 地 位 .它 主要 是 对 被 监 督 对
二 、尽 快 出台维 护新 闻工 作 者 合法 权益 的相 关法律
为 切 实 维 护 新 闻 工 作 者 合 法 权 益 , 应从 法 律 上 给 新 闻 舆 论 监 督 提 供
人 民 的 利 益 放 在 首 位 ,坚 守 对 党 和 国
家负 责 、 对人 民群众负责 、 对 社 会 与 公
和 提 高 收 视 率 的 重 要 方 法 。基 于 目前
闻工 作者在红包 、礼品面前失 去了原
则, 做起监督 性报道来避 重就轻 、 不 痛 不痒 , 有 些 记 者 甚 至 偏 听偏 信 , 混 淆 是 非。 新 闻工 作 者 的 职 业 道 德 不 过 关 , 别 说 实 施 强 有 力 的舆 论 监 督 ,就 连 一 般
点访 谈 》 栏 目选 题就 遵循 “ 政府 重视 、 群众 关心 、 普遍存 在 ” 的标 准 . 深 入到
社会 生 活 中去 . 聚 焦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关 心 的热 点 问 题 , 引起政府关 注 , 取 得 了
象的行为通过媒体 传递给监督者—— 人 民 群 众 .尤 其 是 将 那 些 见 不 得 人 的 “ 黑箱作业 ” 向社 会 公 众 曝 光 。人 民 群 众 通 过 对 被 监 督 对 象 行 为 信 息 的判 断
浅析新闻舆论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1]
浅析新闻舆论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在日常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现实生活的深刻变化,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舆论监督越来越高度关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通过新闻媒体这一特殊形式,大力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为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本文将阐述舆论监督的意义,分析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问题;对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这表明舆论监督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新闻舆论监督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监督形式,指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公共政策和社会权力中的偏差行为进行评说、披露和制约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是一种软性的社会监督。
它是当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制约机制,具有保障社会良性运转的作用。
通过新闻媒体这一特殊形式,大力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为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关于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我国市场经济尚未发育成熟,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这给新闻媒体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阐述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分析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一)新闻舆论监督缺乏法律保障我国现有的法律尚没有直接界定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力,只是以相关的法律依据间接地确认其各项权利,支持和保护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机制仍不够完善。
越来越多的新闻也官司表明,新闻舆论监督已经成为诉讼的热点。
我国的司法机关在审理这类案件时,由于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法律根据掌握标准不尽一致,导致案件审理结果千差万别。
由于缺少专门的法律规定新闻媒介无法得到授权性的法律规范的有效保护。
新闻记者遭到威胁、谩骂、殴打的事件在各地也时有发生。
浅析我国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浅析我国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作者:李晨曦来源:《活力》2012年第17期[摘要]新闻媒体的胜诉率一直不高,这不仅影响到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降低了新闻舆论监督本身的公信度,更暴露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自身缺乏应有的法律规范和制约的先天不足。
本文结合我国当代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深刻剖析我国当代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关使得我国新闻舆论监督走向法制化、透明化、健康化。
[关键词]我国当代新闻舆论;政治方面;经济方面;社会生活方面;监督一、我国当代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就目前而言,我国社会新闻舆论监督是得到较大发展的,特别是从改革开放至今,无论是党和政府还是媒体自身,都在新闻舆论监督这一块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其中成效也是特别显著的,而其中推动了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的主要有社会政治因素、公众因素和媒体自身因素。
但另一方面,当前的新闻舆论监督也存在不少问题,追究其原因,首先是新闻舆论监督常常为各种力量所阻扰,在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其次媒体掌控话语霸权,常常对监督对象产生伤害;同时,新闻舆论监督也常被异化为新闻寻租的工具和吸引受众眼球的手段。
1.在政治方面的监督。
在我国,新闻媒体对政治权力方面的监督主要指传媒或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新闻传媒对政府部门行政行为与公务员的个人品质所进行的监督与批评。
新闻舆论监督是制衡权力,预防腐败的重要力量。
政治权力需要制衡机制,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会滋生腐败。
在制衡权力的各种因素中,新闻舆论监督是一种力度强、影响广的重要因素,对政治权力机构起着“防腐剂”的作用。
腐败固然可恶,但媒体在报道这类事件是要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不能因社会舆论“判死刑”就直接嫁接过社会观点,在司法机关为定罪之前直接下定结论,这是不客观的行为,也是不理智的行为,不利于社会的反腐倡廉建设。
2.在经济方面的监督。
中国的新闻舆论监督承载着公众的巨大利益和高度期待,但是,市场经济主要通过广告方式对媒体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持,媒体商业运作的结果是自身成为企业,在这种背景下,媒体从事舆论监督的动机也会受到质疑:虽然公众普遍承认,就从事新闻舆论监督的记者而言,动机纯正者显然是居于多数。
舆论监督环境优化研究——以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为例
— —
以 中 小 企 业 安 全 生 产 为 例
梅 强 叶俊 宇
221) 10 3
( 江苏大学工 商管理 学院, 江苏镇江
摘要 : 文章从权利制 约权 力的视角 , 中小企业安全生产 舆论监督环 境进行理论上 的分析 , 出 了 对 提 舆论监督实现的两个基本条件 , 剖析 了权 利告知 和 自由博 弈。在这两 个立论基 础上 , 出了 实现舆 论 提 监督环境优化的制度设计 。 关键词 : 舆论监督 ; 安全生产 ; 监管 ; 制度
民社 会的权利制 约作用 ( 图 1 示 ) 如 所 。而舆 论正
是权 利组织 的一种 现实有效 的工具 。
有广泛影响力的媒 体来为个体的权力呼 吁。另
一
方 面 , 体 则 通 过 为 媒 体 提 供 大 量 丰 富 的素 个
材 , 之 成 为 媒 体 监 督 内容 的 重 要 来 源 。 因此 , 使 舆论 监督 既不 能认 为 只是 新 闻界 的事 情 , 也不 能
弈, 即若 博 弈 各 方 的 自 由度 受 限 , 能形 成 真 实 不 的博弈 格 局 , 么 舆 论 的 监 督 作 用 必 打 折 扣 , 那 甚
至夭折 。
政 府与企业 的监 管关 系 、 业 与员 工 的雇 佣 关 系 , 企 员 工或社 会 对 政 府 的监 督 关 系却 相 对 较 弱。而 “ 强一弱 ” 两 的约束 关 系 是不 健 全 的 , 易 合谋 出 容
13 3
舆论监督环境优化研究
不惜炮制虚假信息和谣言在 网络上传播。这 就 更加剧了网络信息的真实性 的质疑 , 也对整个 网 络言论的权威性 和受众 的信任建立产生 了极为 不利 的影 响 。
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所指的网络舆论监督,更多的是在网络这个媒介的影响之下,通过人民群众的言论自由方式来形成一个巨大的舆论影响作用,从而对社会当中的不良行为,政府的失德行为等等进行一定的监督和控制,这是一种存在于道德层面的监督方式。
但是,随着近些年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工作的全面铺开,也逐渐进行了相关的立法建设,通过法律法规,网络舆论监督逐渐带有了一些法律的强制意味。
然而,目前我们不能总是停留于现状、满足于现状,而是需要积极地去思考网络舆论监督工作的内在价值,与其目前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提升对策。
使得网络舆论监督能够真正的祛除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改变政府工作的态度,真正的构建以人为本的、为人民服务的阳光政府,也能够构建风清气正的和谐现代社会主义社会。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笔者展开了此次研究,着重围绕网络舆论监督进行了对策的探讨和问题的分析。
综合采取了文献查阅和实际调查走访相结合的研究办法,希望能够探讨出目前网络舆论监督工作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一、网络舆论监督工作的价值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
(一)拓宽了反腐败渠道在传统模式下,如果我们想要对政府机关单位的种种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话,那么往往需要借助纪检监察的力量,也可以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发挥主流媒体在这方面的监督职能。
这种方式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也不能够起到全面监督的作用,甚至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非常巨大的,是不符合现阶段我国发展需要的。
而网络舆论监督恰恰将这方面的不足之处予以弥补,通过网络,通过这条纤细的网线,目前的监督工作当中已经打破了现存的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和地域限制,所有的人民群众都已经承担起了监督工作的重要主体,他们都是国家政府履行各项职能、开展执法行为的重要监督人。
优化舆论环境实施方案
优化舆论环境实施方案在当前信息社会,舆论环境的优化已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优化舆论环境,不仅能够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水平,还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为了实施优化舆论环境的方案,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舆论引导,引导公众理性表达意见,建立健康的舆论氛围。
通过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引导公众理性表达意见,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
同时,加强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度,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加强舆论监督,监督舆论传播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督,严格审核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
同时,加强对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确保舆论传播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三、加强舆论引导,引导公众理性表达意见,建立健康的舆论氛围。
通过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引导公众理性表达意见,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
同时,加强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度,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加强舆论引导,引导公众理性表达意见,建立健康的舆论氛围。
通过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引导公众理性表达意见,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
同时,加强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度,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五、加强舆论引导,引导公众理性表达意见,建立健康的舆论氛围。
通过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引导公众理性表达意见,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
同时,加强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度,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总之,优化舆论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媒体、公众等多方共同参与。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舆论环境的优化,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建立起一个积极向上、理性健康的舆论环境,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舆论监督的优化摘要:舆论监督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维护社会正义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舆论监督还存在着监督不力、监督范围过窄、监督“腐败化”等问题,它的功能并未得到有效发挥,针对这些问题,转变意识、健全法律体系、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当前我国优化舆论监督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舆论监督;信息公开;监督意识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2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影响面大、时效性强等特点,它对推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极大地作用。
任何一个健全的社会都应当拥有完备的舆论监督机制。
近年来,我国在舆论监督机制优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舆论监督”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话题,在我国,舆论监督既是人民群众言论自由的体现,也是人民民主专制实现形式之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舆论监督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更好地引导和优化舆论监督,保证其发挥有效科学的监督,成为当前我们党和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我国舆论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舆论监督环境的不断改善,监督空间的逐渐扩大以及监督力度的日益加大,舆论监督很快在党政机关刊物、报刊杂志、电视和老百姓中间得到广为传播。
但是,就当前的复杂的形势下,我国的舆论监督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舆论监督不力。
舆论监督的力度一般表现在数量和层次上,充足的数量是形成强力度的条件,层次的高低则显示着力度的大小。
当前我国的舆论监督更多的是对社会现象予以曝光和批评,但是对涉及到我国法律的实施、政策的贯彻和党政领导工作生活的监督总是会因各种原因而力度不够。
具体说来就是,监督重大性问题少,监督领导机关少,事前监督少。
总结其原因,主要是对高层批评过多担心会引起党和政府机关的威信和社会的稳定,步入“批评就是一切”的误区。
(二)监督对象范围过窄。
当前行政模式下,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地方保护主义猖獗,政府官员对舆论监督采取敌视态度并动用各方力量对其进行打击阻碍,导致监督重重受阻,舆论监督的范围逐渐萎缩。
比如某省电视台开展了一个舆论监督类节目,但是随着其影响力的扩大,各方压力也接踵而至,栏目的监督范围被迫从最初的市级以下缩小到县级、镇级以下,最后只能监督村一级干部,栏目逐渐失去最初的意义,最终被迫关闭。
(三)舆论监督“腐败化”。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认为:“舆论监督是传媒的一种职能,但是媒体也是一个利益单位,有时候传媒很可能把舆论监督作为追逐利益的一个方面。
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想传媒的公信力就会遭到质疑。
”当前部分媒体人为了获得效益,借拉广告、刊发有偿新闻等,甚至帮人制造舆论声势来收取好处的有偿监督。
这些媒体人严重忽视了一个事实,舆论的公共权力沦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其本该监督公共权力失范行为,却在这种腐败化的交易中丧失了立场。
比如2006年11月,中国投诉网记者李凌在调查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时,向该公司北京分公司经理孙波发了一条索要380万元的短信,经过协商,李凌在该公司刘某处取得10万元,最终被抓获,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二、我国舆论监督优化的具体原因舆论监督是依法行政、从严执政的重要保障,它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因此,舆论监督的有效发挥将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
为了加大舆论监督的影响力,使其正确为人所用,针对目前它存在的问题对其原因做如下分析:(一)舆论监督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
现代法治国家,任何社会力量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法律的保护。
目前我国舆论监督监督不力、监督“腐败化”等问题反映出我国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体系的缺失。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来支持舆论监督,但这些文件和规定大都比较抽象,操作难度大,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无法从法律的角度明确舆论监督的地位、性质、权力等。
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所以舆论监督过程中缺乏目的性和全面性。
(二)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沟通不畅。
舆论监督与满足公众知情权是分不开的,信息公开也是舆论监督。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还带有浓厚的行政行为的政策性特征;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与内容狭窄;信息公开的手段落后、渠道少、方式单一、缺乏可操作性规范。
监督部门与公众信息沟通不畅影响公众对政策的认知与反馈,这样监督部门就无法通过公众信息来检验信息的可行性,最终导致舆论监督的监督范围萎缩。
(三)舆论监督缺乏自主性。
舆论监督阻力不小、压力不轻、动力不足、效力不强,这是目前舆论监督的现状。
我国舆论监督由于受到来自被监督单位、部门及其上级机关领导的干预过多,导致媒体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甚至不能监督,在实行监督的过程中丧失自主权,常常出现失语现象。
忽视民众的口头舆论,民众议论纷纷的“焦点、难点”问题,舆论媒体很少提及,即使有相关的报道,但与民众对事件期望值和关注度相差甚远,导致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与群众关心的议题产生错位,出现舆论监督“打苍蝇多,打老虎少;打死老虎多,打活老虎少”。
[1](四)舆论监督的手段异常。
突出表现在舆论监督目的不明确、舆论监督“度”把握不好、舆论监督方式方法不当、舆论监督后果预测不够、舆论监督内容不全面。
一篇舆论监督稿件如果不能对监督的后果有全面准确地预测,那么它的作用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这样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由于监督的内容不够具体全面,所以经常会出现以偏概全甚至失实的情况,最基本的事实没有弄准确,在舆论监督中出现“跑偏”,这些失实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五)舆论监督权力滥用。
现实生活中,个别监督主体把这些监督工具当成谋求私利的工具,把舆论监督权当成私人权力,收受贿赂,勒索钱财。
由于我国舆论监督环境差强人意,至今未制定出“新闻法”,记者的权力范围及其人身安全无法从法律的角度来规范和保护,因此记者权力滥用和遭到暴力袭击时有发生。
这些直接促使舆论监督失去其公正性,滋生出大量的新闻腐败,大大降低了舆论监督的公信力。
有的则是少数大众传媒和监督主体对监督事实和分寸尺度把握得不好,逐渐受到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舆论监督逐渐偏离正常轨道。
三、当前舆论监督需要优化的措施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热点难点问题层出不穷,舆论监督具有“揭短”、“亮丑”,督促监督对象修正错误、改正缺点的作用,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因此做好舆论监督优化工作意义重大。
(一)增强监督意识。
即增强各级党委政府、舆论媒体对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世界媒体峰会上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媒体发展,支持舆论监督。
温家宝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我省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指出“只要舆论监督能够客观准确反映存在的各种问题,那么它就是正面报道。
现在舆论监督不是过的问题,而是不够的问题;不是要削弱,而是要加强”。
这说明当前党的舆论监督意识已经有所提高,并为我们进一步展开舆论监督工作提供了契机。
这就要求我们在监督过程中、树立“四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有利于大局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实现对舆论监督工作意识的优化。
(二)健全法律法规。
首先,制定出相关的舆论监督法规。
当前,各级地方政府都在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和规定来保障舆论监督,从党纪党规的角度探索来逐渐完善舆论监督的权利保障体系,积极推动我国舆论监督保障体系的建设。
其次,制定信息公开法。
事实表明,目前我国的信息公开是舆论监督的一大难题,因此应当通过政府信息立法来改变如今公共信息的传播状况。
因为有法律来规定哪些信息是应该公布的、哪些是应该保密的,这样才能保障民众知情权。
另外在信息公开法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党政机关需要进一步发挥其职能,加大工作的力度,健全政务公开制度,继续扩大政务公开的广度与深度,以此来保证公开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及时性。
(三)拓宽信息渠道。
拓宽信息渠道,有利于舆论监督的各方有效的沟通,便于实现监督的时效性。
艾尔波特和波茨曼曾经提出一个计算传闻流量的公式,并分析传闻流量与两个因素有密切关联:一个是所传事实与公众相关程度成正比;另一个是跟这一事实公开的权威渠道所发布信息的充分程度和清晰程度成反比。
2]也就是说,传闻事实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关程度越高,传闻的流量越大;越是小道消息,越是政府的权威信息不畅,传闻的流量越高。
它从反面告诉我们,政府是信息控制和信息传播的权威力量,政府如果能及时信息公开,就可阻止流言、抵消传闻,从而更好地树立政府形象,更有效地实现舆论引导。
(四)改进舆论监督手段。
监督过程中,舆论媒体应到把握好时机和“度”以及正确的方式方法,这意味着媒体在舆论监督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宜性、平衡性、适度行的报道。
尤其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力求舆论监督与服务群众的最佳结合点,因此在监督过程中需要理清思路,分清事情轻重缓急,然后决定采用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并对报道后的社会效果进行全面预测,确保舆论监督收到实效。
(五)把握舆论导向。
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舆论监督导向,提高民众参与舆论监督的水平和新闻工作者的素养这是最主要的方面。
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监督导向需要做到:加大对舆论监督工作的宣传力度,政府加强舆论导向的引导,掌握正确的监督技巧和艺术。
只有不断宣传并进行积极引导,使用正确合理的方法那么民众的参与积极性必然会调动起来,那么舆论监督的导向才能正确的;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养的目的是使其更有效地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能。
新闻工作的特殊规律要求每一个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在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中迅速而又准确地判断出哪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如同恩格斯所说:“一个新闻工作者善于从适当的方面迅速抓住问题”。
[3]因此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加强学习和研究,打好政策、法律、自然科学和业务知识基础。
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工作水平。
舆论监督是实现人人监督政府的有效方式之一,它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政治走向的重要力量之一。
要优化舆论监督,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舆论媒体转变认识,立法机关要加大舆论监督立法建制的力度,舆论媒体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唯有如此,才能切实地提高公信力和影响力,增强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1]舆论监督调查组.河北省新闻舆论监督状况调查报告[j].新华文摘,2000,(4):10-11.[2]王梅芳.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j].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