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画飞行训练及飞行执照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画飞行训练及飞行执照分类
民航局今年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运输航空公司飞行训练改革的指导意见》,里面提出了不少新词和概念。
本篇用图画给大家解释下其中一部分。
61部训练
就像我们学骑自行车,小时候骑儿童车,上学骑24、26的车,之后还可能骑28的那种大车,从开始到最后历经多年,兄弟姐妹在关键阶段帮个小忙。
—这就是61部执照训练的过程,经历为主,辅以少量培训。
141部训练
找个老司机直接学大车,这时候不再需要几年的历练,通过系统而大量的训练从师傅那里直接获取经验,这就是141部培训,也就是通常说的航校。
机型训练
进入航空公司后,学员还需要接受机型训练,这类训练分两种,同组类的称转机型,跨组类的称初始训练(螺旋桨飞机和喷气分别属于组类一、组类二)。
同组类-转机型训练
跨组类-初始训练
CBT
全称是基于能力的训练,或者基于胜任能力的训练。
看到这个中文词,老司机们纷纷迷惑,难道以前我们训练的不是能力?
没错,我们一直在训练能力,但是CBT有一个关键理念,你训练的到底是不是需要用到的能力?如果不是,减掉就好了。
例如下图这种80年代少年最拉风的能力,现在已然没有需求,不再有人训练此技能。
今天的航线飞行,天文领航已经不再需要,NDB导航也迅速退出舞台,“三脱”飞行也不是所需能力,在很多新机型上,液压失效、
FCU失效已经不再算什么有难度科目,反而需要增加路由知识。
因此,对所需能力的分析,是CBT的关键。
CBT常见的种类有:
ACPC:航校学生去航空公司初始训练前,需要一种过渡训练,以往都是安排高性能飞机训练(飞机不是很大,但是能飞高空、马赫数以及增压舱),以减少改装大型喷气飞机的压力。
但是实践发现,这个阶段学生需要花很多时间学习这个飞机本身的知识,掌握很多不必要的技能,因此经过改革,去掉不需要的能力,只训练所需要的高空、马赫数以及增加舱等能力,而且在模拟机上完成,属于典型的CBT。
MPL:把ACPC向前扩展到私照、商照训练,去掉低空巡航、单驾驶员机长等能力,加强大飞机所需要的机组配合、标准程序等内容,都是对能力的取舍。
此类训练也是面向航空公司需求的CBT。
这也是为什么ICAO把MPL作为CBT的主要应用来讲。
CCQ/STC:属于转机型训练范畴,全程是缩减时间的转机型课程。
有些机型属于不同型别飞机,但操作相似度高,例如320/330,或者777/787,可以对相同操作能力进行删减,训练330时如果飞行员飞过320,直接法则、备用法则就不用训练了,从而缩减训练成本。
对能力取舍的训练,都是CBT。
EBT
全称是基于实证的训练,或者询证训练,不管怎么叫,都令人费解。
实际上,EBT就是对经验教训的培训,就像南方老司机骑车碰到路面结冰,也可能会摔跟头,而北方新司机却不一定摔。
这属于经验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
摔的多就会增长经验,经验来自教训。
别人吃一堑,你长一智,靠别人的教训长自己的经验,这就是EBT。
LOSA:既然吃一堑,长一智,如何能长n智呢?我们把自己摔过的跟头、别人摔过的跟头、自己差点儿摔过的跟头收集起来分析,就称为LOSA,目的就是长自己的智,让别人爱说啥说啥。
复训:每年的复训,最大的误区就是反复对能力训练,而忽视了经验教训的培训。
优秀的航空公司,会不断收集自己的、其他公司的、甚至国外的近期案例,分析研究后纳入复训中,可以是知识学习,也可能是科目练习,从而避免类似事情发生在本公司。
这个动作属于EBT。
VR/AR:当然,除了融入复训,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发展,EBT 也可以用虚拟现实来实现,用增强现实来帮助理解。
总结:CBT是基于所需能力的训练,是训练的减法;EBT是在能力基础上对已有教训的补充训练,是训练的加法。
下面继续描述飞行训练的管理,适合POI、飞管人员及飞行员阅读了解。
训练层次
这张著名的需求层次图,来自心理学家马斯洛。
他认为,人类的需求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由低级的需求开始,逐级向上发展到高级层次的需求。
换句话说,就是下一层踏实了,上一层才能实现,一层一层向上发展,最终超越自我。
同样的,在飞行训练管理中,也有层次问题,分清层次,可以简化管理,按阶段实现目标。
这是参照需求层次理论,为飞行训练画的层次图,作为管理者或者监督者,可以先分析目前企业的飞行训练在哪个层次,然后实施精准管理,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
第一层形式
一个航空公司,或者一个航校,训练搞的如何,首先看其形式,也就是到底训练了没有,到底按时、足额训练了没有,如果这些都没满足,例如没真正单飞、上模拟机晃一下就下来、飞3个报8个等,那就没法谈训练质量了。
要想保证这一层没问题,就需要查台账,如训练计划、训练记录,去现场观察,查看录像录音或者发动机记录、模拟机记录等等,确保训练的形式满足预期。
简单一句话:第一层说的是训练到底干了没
第二层内容
既然确定训练确实足额做了,就要看训练是怎么做的。
121部给出了比较明确的指导:
1、明确训练要求
2、提供良好设备
3、制订明确课程
4、安排教员考官
管理航校的141规章也有同样的指导。
任何一种飞行训练,都将
遵从这四项内容开展,缺一不可。
如果出现管理层官僚,只提要求不定课程,训练就变得杂乱;模拟机经常故障,训练就会变得进展缓慢;教考不分,或者变成为应试而培训,会使训练走样。
出现这些混乱,一般是管理团队能力不足。
简单一句话:第二层说的是训练干的对不对
第三层质量
管理团队尽了力,效果如何,关键看质量。
训练质量不是考试通过率,而是实际运行中的飞行品质。
品质可以通过不安全事件数量/占比来考核,也可以用QAR数据分析得出,各类内外部的检查结果也可以作为输入,综合以上几类结果,就能得出训练质量的评价。
注意,这些都是针对整体而非个体,针对个体的分析通常会毁掉一个人,针对整体的分析则可以拯救一个公司。
航校对质量的评估要困难些,因为自己不是用户,所以需要航空公司协助,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成才率、成长速度、整体FOQA对比等形式获取结论,改进训练。
针对质量出现的问题,应该重新审视第二层,甚至回到第一层,打牢形式层,反复完善内容层,使得飞行质量不断提高。
简单一句话:第三层说的是训练干的好不好
第四层扩展
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最高阶,是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飞行训练也一样,底下三层都很扎实的话,就可以考虑自我超越自我扩展了。
121部专门有一章说高级训练大纲,就是在这一层,注意,前提是基本训练已经搞的很好,有些管理团队一上来就谈AQP,对基础训练的三层一问三不知,通常可归为诈骗团伙。
关于训练的扩展和超越,可以看一下上一篇的介绍,大致有两类,CBT是基于所需能力的训练,可以对训练做减法,例如MPL、ACPC、CCQ等课程;EBT是在能力基础上对运行中教训的补充训练,是训练的不断补充。
简单一句话:第四层说的是训练的创新
最后,我们复习一下:第一层,说的是干没干;第二层,说的是干的对不对;第三层,说的是干的好不好;第四层,说的是有没有创意。
训练管理不复杂,训练搞的好,安全有保证,训练搞的精,效益有进步。
在空中驾驶航空器飞行,具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伤到自己,也可能伤到别人,因此世界各国都要求考取飞行执照,方可在空中飞翔。
国际民航组织(ICAO)负责协调统一各国的执照规章,其公约的附件一即是《人员执照》。
ICAO把执照分为私照、商照、航线照等,对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而对于很少跨国飞行的航空器,ICAO要么不管(例如自转旋翼机),要么简单规范一下(例如气球和滑翔机)。
我国的飞行执照管理师承FAA,借鉴多国做法,按照国情修改,历经多次修订,形成了目前的体系,规章编号CCAR-61R4,说明是第四次修订版,该版本2014年9月1日生效。
执照管理是由飞行标准部门来负责的,然而“飞行标准”这个词往往被误解为负责GB、ISO这些内容,而实际上和这些不沾边,最接近的部门应该是车管所,只是国际上都用了Flight Standard这个词,所以就这么沿袭了。
那么我们先看看车管所是怎么管驾照的:
和车管所类似,飞行执照大概也这么分。
先说说四个轮子的,大家知道,A、B、C照之间有互通关系,C 照可以一步步升级到A照,但摩托车不行。
同样的,航空器里面的大家伙也有类似关系:
航班上的机长,需要持有航线运输执照,缩写ATPL;
通航的机长,需要持有商用驾驶员执照,缩写CPL;
自用自娱的,需要持有私用驾驶员执照,缩写PPL;
还有一种比较少见,叫MPL,专门用于多人制机组副驾驶。
大家伙包括飞机、直升机、倾转旋翼机和飞艇,每一种称之为执照上的类别等级,飞机类别下面还分四个级别等级。
下面我们看看这些大家伙都长什么样:飞机-单发陆地
飞机-多发陆地
飞机-单发水上
飞机-多发水上
直升机
倾转旋翼机
飞艇
除了类别和级别,还有型别等级和仪表等级。
像这种起飞全重大于5.7吨的固定翼,或者大于3.18吨的直升机,执照上还会签型别等级才能飞,不能通吃。
至于仪表等级,专门对付复杂天气的,天气好的情况下私用飞行和通航作业飞行都不需要,天气不好都需要。
航线的天气好不好都必
须要,以防万一。
以上说的是大家伙,包括四个类别,也是ICAO所统一要求的执照类型,全世界的规章都基本一样,也可以互相认可、转换。
只是倾转旋翼机和飞艇(4600立方米以上)在我国都没出现,大家关注飞机和直升机就好。
然后我们说说摩托。
摩托比汽车廉价,而且使用方便,只是风险略高,不可以用于出租车业务。
运动驾驶员执照(缩写SPL)也是类似概念,这些航空器适航要求低,风险略高,不得用于商业载客,但因为廉价和方便,对第三方风险较小,所以不再区分私用商用,仅持有运动照即可,和D照一样,没有也不需要升级。
运动照包含了五个类别:初级飞机、自转旋翼机、滑翔机、气球、小飞艇(4600立方米以下):
初级飞机
自转旋翼机
滑翔机
气球
小飞艇
运动执照体检要求较低,培训价格低廉,适合娱乐、比赛和少量商业飞行活动。
我国还有一类飞行执照,不是民航局颁发的,而是ASFC颁发,ASFC是航空运动协会的缩写。
看到他们的区别了吧?那么ASFC管什么呢?
是的,航空运动协会为滑翔伞、动力伞、三角翼、动力三角翼颁发执照。
对于这些航空器,各国管理模式不同,美国、加拿大是收归民航局管理,欧洲、澳洲和我国则是交给协会管理。
如果你是玩家,出国飞行之前需要搞清楚对方国家是什么政策,如何互相认可执照。
最后我们来说说自行车。
我们知道每年自行车也有致命事故,应该不少于10人。
然而车管所不再给自行车发执照,虽然三十年前也干过这事儿。
其原因,在于事故比例太低,社会危害性太低。
电动自行车也一样,只要速度低于20公里/小时。
同样的,对于无动力且重量小于71KG,或有动力重量小于116KG的,速度限制在100公里/小时的,则无需持有执照,无需体检,即可飞行。
详细内容不在CCAR-61部,而在CCAR-91部O章。
驾驶这样的飞行器,需要的是勇气。
上面介绍了私照、商照、航线照,以及各种等级;也介绍了5种运动照;还有协会发的4种执照;以及不需要执照的情况。
总之就是要不要办证、去哪里办证、办什么证的总结。
祝大家飞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