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节约下料十三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节约下料十三法
钢筋节约下料十三法
钢筋是建筑业用量较大、价格较高的原材料,能否合理的利用、节省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曾经担任过钢筋班长20多年,通过长期施工实践,总结了一些节约钢筋的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应用,使钢筋的损耗由预算的3%降低到0.5%左右,整体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现将钢筋下料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钢筋选择进料法
一般来讲,钢筋的进料长度越长越好,这样不仅在下料时少出短料,减少废短头降低焊接量,而且在连续接长时能较少接头。
但实际工程中,需要的钢筋接头千差万别要求用较短的整尺钢筋下料后废料头最少或者为零,所以应在购买或领取钢筋是,针对下料单及工地实际情况,对钢筋的长度进行选择。
例1:某综合楼大梁需用ф25钢筋,料长9.83米,显然进10米的钢筋废料短头最少。
例2:某大型住宅楼基础桩主筋需用ф12钢筋,料长2.23米,2.23米×3=6.69(米),2.23米×4=8.92(米),2.23米×5=11.15(米),显然,应进9米长钢筋。
其具体做法是,以每根柱筋长为9米/4=2.25(米)下料,其中1层柱钢筋缩短2厘米即可。
例3:某商厦基础主梁主筋均为ф25钢筋。
因大梁主筋在同一截面内的焊接接头不允许超过50%,因此大梁主筋的起头除进12米长的钢筋以外,还应进一半9米或10米长的钢筋。
二、钢筋短料合理搭配下料法
在钢筋制作过程中,同一种钢筋往往有多种下料尺寸。
不应按下料单中的先后顺序下料,而应先截长料,所余钢筋往往能作短料,反之就会浪费钢筋。
这就是钢筋下料的一项原则。
例:某框架梁需用以下负弯矩筋,现场有9米长ф25钢筋。
○1号筋 4.2米…………
○3号筋 4.7米
如果按下料单中的顺序分别下料,在截○1号筋时会有600毫米短头出现;而如果截○3号筋时,剩余4.3米钢筋,用搭配法下○1号料,只有10厘米短头出现。
另外在钢筋放样或计算钢筋下料时,应对短料的用处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住宅楼的预制过梁、梁垫、烟道、管道侧面的附加筋、框架梁端头的负弯矩筋等。
三、相乘计算钢筋下料法
例:某商厦标准层主梁需用Ф8箍筋3000个,单个箍筋长度为1.9米。
在调直机普遍使用之前,盘条的一般加工时,用绞磨或卷扬机调直后用大剪子截成8~10米的长条,堆放备用。
但这样做再截取箍筋时往往会出现大量的短头。
在该商厦工程中,盘调采用卷扬机调直,正确的做法是,先计算1.9×5=9.5(米),在调直后的钢筋上截取600根9.5米长直条,然后在截取1.9米长箍筋,不会有短头出现。
四、相加计算钢筋下料法
例:某商厦基础大梁需用以下两种长度的ф25钢筋,,其数量相近。
现场有9米长条钢筋。
○1ф25 3.9米
○2ф25 4.9米 3.9+4.9=8.8(米)
显然,在一根9米长钢筋上可截取3.9米和4.9米长钢筋个一根,比分别截取两种钢筋,可减少短钢筋头,避免焊接。
五、混合计算钢筋下料法
例如:某框架楼需要以下两种长度的ф20负弯矩筋,现场有12米长钢筋。
○1ф20 3.8米
○2ф20 4.2米2.8×2+4.2米=11.8(米)
在一根12米长的钢筋上截取2根3.8米长钢筋和1根4.2米长钢筋为最佳下料方案。
在钢筋下了时为了减少钢筋短头,需要经常采用相加法和混合法下料。
这两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多个下料尺寸的较粗钢筋的下料,是框架结构中经常采用的下料方法。
在框架结构的钢筋工程施工中,一般安排两个小组分别制作大梁
的主筋。
一组负责钢筋
成形后的下了长度大于现场整尺长度的钢筋制作;另一组负责钢筋下料长度小于现场整尺长度的钢筋制作。
后一小组在下料前应把有多个成型及下料尺寸的某一种钢筋下料单抄写在一起,然后运用加法和混合法进行比对计算,设计出节约钢筋的最佳方案。
六、上下柱结合钢筋下料法
例:某框架楼层高为4.2米,现需要对焊第二层柱筋。
二层地面已留出650毫米长ф22柱筋。
按一般作法柱筋截取同层高尺寸相等的长度,经对焊后在第二层、第三层顶板上均匀露出略小于650毫米长的钢筋柱头,但在常见的9米和12米整尺上截取4.2米柱筋你,均有大量的废短头和焊接出现。
如果把第二层柱与第三层柱结合起来推算,这两根柱筋加起来总长为4.2米+4.2米=8.4米,如果设计第二层柱筋取4.5米(易从9米长整尺钢筋上取得),第三层柱筋取4米(易从12米钢筋上取得),则4.5米+4米=8.5(米),经过焊接后在第三层顶板上露出650毫米+100毫米-2×30毫米=690毫米长的钢筋柱头。
结果既没有短头出现,也避免了短头钢筋在接长的焊接。
但第二层柱筋不宜设计太高,否则就会影响本层主梁钢筋的放置。
七、报批代用钢筋下料法
例:某框架楼标准大梁中需用4550毫米长ф25负弯矩筋。
现场有9米长钢筋。
显然,易从9米长整尺钢筋上截取4.5米长钢筋比需用长度短5厘米。
考虑此处负弯矩筋取用4.5米对结构的强度影响很小,可向设计人员提出申请代用,在征得设计人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这样可以省大量得钢筋避免焊接。
八、一步到位钢筋下料法
例:某新建小区的每幢住宅楼外围均设有66根明柱,柱顶端在一层檐子底部标高为2.050米处封顶,且每根柱子配有6根ф16钢筋,现需要在基础工程中下料。
基础工程的柱子下料时,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每根柱子的柱筋甩出防潮层以上,并错开搭接再进行一层施工时再另下料接长,因为住宅楼结构图不象框架楼结构图那样出示柱子的剖面图,所以人们不太注
意防潮层以上柱子的情况而按以上习惯性合作法下料。
如果认真查看柱子防潮层以上的情况就会发现,在防潮层以上甩出的较高柱筋的柱头距柱子顶部只有1.36米。
所以考虑柱筋下料从基础直接到顶端,总共只有3.4米,可以一步到位。
这样不仅减少了接头,而且省去了加密箍筋,预先绑扎柱骨架时一次把箍筋绑完,不仅节省人工,而且工程质量有保证。
另外,在一层标高2.400米处封顶的还有内墙构造柱GZ 2、GZ 3 、GZ 4,其截面尺寸分别为370毫米×570毫米、370毫米×700毫米、370毫米×900毫米,主筋分别为10根ф14、10根ф14、12根ф14。
其柱筋下料也可采用一步到位法。
由此可见,柱筋采取一步到位法下料,其综合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原来担心柱筋按照一步到位法下料,其绑扎成形后的骨架较高,将妨碍回填土,但实际问题不大,而且只有当两根柱子受到碰撞时才稍有变形。
GZ 2、GZ 3 、GZ 4因骨架宽大,稳定性很好。
九:短尺定做钢筋下料法
有的钢筋经销处能进长短不齐但质量合格的钢筋,长度大多在7米以下,可以根据需要截到各种长度的短料,价格也不贵。
进这种钢筋短料,不仅无短头,而且省去了机械切割费用,所以当工程中所需要钢筋短料时,可以根据钢筋下料但提前呈报、定做。
十、改接头钢筋下料法
住宅楼在圈梁主筋接长常常采用绑扎搭接,如果采用焊接方法接长,既节省了绑扎长度的钢筋也节省了加密箍筋。
综合来看,焊接钢筋需要人工费、电费及焊条,与绑扎搭接需用的接头费用大致相抵,但可以节约箍筋。
框架楼大梁的底筋在柱子两侧往往有搭接接头。
有的钢筋工按100%接头搭接率绑扎搭接,在下料时以两个柱子为一段分别截取钢筋,这样不仅会有大量的短头钢筋出现,而且大大的增加了钢筋焊接量,其损失较大。
如果通长焊接,不仅避免了上述弊病,也减少了搭接接头,其综合经济效益也很可观。
十一、废钢筋头降格使用下料法
例:某框架梁端头需用ф20负弯矩筋,料长1.88米;现场有直径ф22、长2米左右的短钢筋头。
可以截取长1.88米ф22短钢筋头代替ф20钢筋使用。
考虑这种做法会增大构件配筋率,为避免过量使用,具体实施时易降低一个规格使用。
十二、无短头起头钢筋下料法
例:某住宅基础网片为ф12钢筋绑扎搭接。
现场有12米长钢筋。
施工规范规定:绑扎接头在同一截面内的百分率不大于25%,所以网片钢筋起头至少要四根相差1.3倍搭接长度的钢筋为一组,然后平排列。
为避免出现短头,可以按以下方法起头:先截取长度+后余长度=12米
(1)2米+10米=12米
(2)3米+9米=12米
(3)4米+8米=12米
(4)5米+7米=12米
可取2组,并成一组,也可以把12米整长钢筋作为每一组的第五根。
但制作时并不与每组起头捆在一起而在单在布筋时时单独排列。
这种起头方法没有短钢筋头。
在框架楼大梁起头时,如果现场只有一种长度的整尺钢筋,可以把整尺钢筋一分为二,与整尺钢筋各50%起头。
十三、短头钢筋对接下料法
工地上往往堆放着一些暂时不用的短钢筋头,有时经过焊接后能作短料,但是这些钢筋头长短不奇,如果每两根进行对比,速度太慢。
现在介绍一种便捷的对比方法。
现在地上划出两道平行的所需钢筋短料的尺寸线,然后把钢筋短头在地上对齐后,分别沿两道尺寸线平行平行摆放,在站在与钢筋垂直的一侧查看,如果两个钢筋两个端头的重叠量等于或略大于焊接预留量,可以把这两根钢筋拿出进行焊接,之后截成所需的短料。
这种方法不仅快捷,而且废短头钢筋很少,但不能作为受力钢筋使用。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钢筋焊接区段内,即两倍的35d(动荷载时2×45d)或2×500毫米范围内的短钢筋是不能用来连接焊接使
用的。
摘自陕西建筑报2006年10月17日版。
柱主钢筋配料节约成本效果好
西安市西郊某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二层,框剪结构,标准层层高为3.3米,梁柱主筋均为Ⅲ级钢,采用滚轧制螺纹连接。
按照常规配料方法,层高3.3米,下料3.3米接头错开及应设位置根据规范要求应在插筋时就考虑好。
市场上供应的原材料多为9米定尺,一根9米料若下根3.3米,还剩2.4米,这2.4米的钢筋很难利用。
如果用直螺纹连接,接上0.9米,接成3.3米,这样的话,直螺纹连接的成本就会增加1/3。
同时,每层1/3的柱主筋,一根钢筋1层上有2各接头,质量保证系数也会降低。
因此这种方法不可取。
如何解决此问题?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和对施工规范的理解,提出3.3米×5=4.5米+3米×4米的柱筋巧配施工方案。
即把原本每层下成的3.3米的料,改成每五层中一层下成4.5米,其余四余层下成3米。
这样9米的原材料下4.5米一根的料正好下两根,下3米的料正好下三根,没有钢筋损耗。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保证直螺纹的质量,在9米原材料两端用砂轮切割机切掉10~20毫米,柱柱筋的损耗率仅为0.4%,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该工程共有标准层19层,每层主筋为750根,按3.3米×5=4.5+3米×4米的柱筋巧施工方法来配筋,每层可减少直螺纹250个,每个直螺纹接头平均价格按10元计算,可降低成本4.75万元,从质量角度考虑,接头减少了,质量保证系数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