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0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人民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20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启蒙思想家们深信:启蒙必须依靠科学,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这说明( )
A.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B.科学技术是走向理性的唯一条件
C.自然科学推动理性发展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解析:从“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可知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利用自然规律和科学方法促使人们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故C项正确。
答案:C
2.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
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
解析:启蒙运动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基础之上提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一系列构想,实现国家主权在君向主权在民让渡,符合材料“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故C项正确。
答案:C
3.康德生活在严格实行新闻检查制度的普鲁士的统治之下。
他一再强调,必须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认为,“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这表明( )
A.启蒙的目的就是获取言论自由
B.普鲁士人无法进行真正的思考
C.康德将宣扬理性与反对专制相结合
D.康德为争得自己的自由而倡导启蒙
解析:必须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说明启蒙的目的是获得运用理性的自由;“康德生活在严格实行新闻检查制度的普鲁士的统治之下”却仍强调“理性的自由”,说明了康德将宣扬理性与反对专制相结合,故C项正确。
答案:C
4.德国歌德指出:“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而俄国赫尔岑则坦率地指出:“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
”他们的评价是针对( ) A.伏尔泰提倡开明专制,卢梭提倡人民主权
B.伏尔泰提倡三权分立,卢梭提倡平等自由
C.伏尔泰提倡社会契约,卢梭提倡科学民主
D.伏尔泰提出“公权”设想,卢梭提倡开明专制
解析: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但希望通过开明君主的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卢梭主张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
故选A项。
答案:A
5.安徽合肥某高三学生在课外阅读康德的《什么是启蒙》一文时遇到了两个字迹模糊的文字:“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必定是 ( ) A.知识B.信仰
C.理性D.权利
解析: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康德认为启蒙的核心就是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故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
6.康德对卢梭“人生而自由”的观点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理性精神B.主权在民
C.社会契约D.思想自由
解析:康德赞成卢梭有关“人生而自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思想的自由。
故选D项。
答案:D
7.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
”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 )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解析:题干材料中“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表明人类理性思考有助于“理性王国”的建立,引领社会进步。
B、C两项从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来。
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D项说法错误。
故选A项。
答案:A
8.在历史课上,关于欧洲的浪漫主义,引起了一场争论。
下列哪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
A.甲说:浪漫主义是由卢梭开始,他是浪漫主义之父,我喜欢卢梭
B.乙说:卢梭认为原始社会最美好,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照这个说法,你回到原始森林去好了C.丙说:你们两个不要吵了,科学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你们都只看到了一面
D.丁说:我也喜欢浪漫主义,但我认为浪漫主义并不排斥现代科技
答案:D
9.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这表明他主张 ( ) A.制定契约防止官吏滥用职权
B.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个人意志凌驾于公共权力之上
解析:由“只要人民愿意……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只是服从的问题”可以看出,官吏行使权力时需要接受人民的监督,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0.下列对于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中更能体现出其“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的是 (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
C.“人生而自由,主权在民”
D.“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解析:比较四个选项,能体现出“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的是C项。
答案:C
11.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
“超越”主要表现在 ( )
①以“理性”为核心
②抨击教会的腐朽
③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④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这是对文艺复兴的“超越”,故①正确;抨击教会的腐朽是二者的共同点,不能体现出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的“超越”,故②错误;启蒙思想家提出人民主权学说,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是一种“超越”,故③正确;文艺复兴反对封建教会的束缚,启蒙运动则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在反封建的道路上比文艺复兴更近一步,故④正确。
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2.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
这些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欧洲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此题可用排除法解答,B、C两项不符合工业革命,D项不符合文艺复兴。
故A项正确。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材料二:人,实际上一切有理性者。
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
因此,无论人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或是对其他有理性者的,在他的一切行为上,总要把人当作目的。
——康德《伦理学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材料三: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
我作了一番大概从无先例的最热情、最真挚的探询之后,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请回答:
(1)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8分)
(2)概括材料二中康德的观点并指出其意义。
(8分)
(3)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卢梭对理性的质疑?(10分)
答案:(1)理性主义(人独立的思考和自主的判断),强调凡事都依靠人的思考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
目的: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2)观点:“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他在卢梭“人生而自由”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思想的自由。
意义:康德对理性做了哲学的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3)积极:指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凸显了人的情感和个性,形成了浪漫主义思潮;重新确立了对自然的尊重态度;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是对理性主义的补充,是对人文精神的发展。
局限:使个人主义膨胀,为张扬个性而造成混乱和无序,排斥现代科技,文学作品中的无病呻吟和情感泛滥等。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理性是激情的奴隶。
——[英]大卫·休谟材料二:自由啊,你的旗帜虽破而仍然飘扬天空,招展着,就像雷雨似的迎接狂风;你的号角虽已中断,余音渐渐低沉,依然是暴风雨后最嘹亮的声音。
——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材料三:柏克认为卢梭是极端理性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中最典型的一个……其他批评卢梭的人……怀疑卢梭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两个卢梭;一个极端理性主义者卢梭,一个是邪门歪道的卢梭。
(1)如何理解材料一的这句话?(8分)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潮流?这一潮流有何特点?(8分)它与启蒙思想有何关系?
(3)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有两个卢梭。
邪门歪道的卢梭对启蒙思想产生了怎样积极的影响?(10分)
解析:第(1)问从理性与激情二者的辩证关系来回答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综合材料二即可看出是浪漫主义潮流;第二小问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三小问分析其和启蒙思想的关系则要从补充和否定两个侧面分析。
第(3)问第一小问对两个卢梭的分析可以从卢梭思想的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方面进行;第二小问回答浪漫主义的积极影响即可。
答案:(1)理性与激情是矛盾而统一的整体,理性可以羁押激情,激情也能奴役理性。
这表明他认识到了理性的局限性,思想倾向于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既是对理性主义的否定,也是对理性主义的补充。
(2)浪漫主义潮流。
特点:具有情感至上的倾向、凸显人性的情感和个性。
与启蒙思想的关系:浪漫主义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它虽然是对理性主义的否定,但它推崇个性和情感,又是对理性主义的补充,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
(3)因为卢梭既推崇“主权在民”的政治理性、是理性主义者,又认为生活中许多问题靠情感和个性更可靠,是浪漫主义者。
积极影响:指出了理性的局限性;揭示了科学对人类是“双刃剑”的道理;丰富发展了人文主义、凸显了人的情感和个性,使人从冷冰冰的理性统治下解放出来;重新确立起对自然的尊重态度;对不同文明确立起宽容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