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阶段《图形的运动》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阶段《图形的运动》专项训练
练习一
1.按要求画图,并填空。

A
①②


(1)画出图①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图②中,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将图②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将图③向右平移4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4)图④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图中是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边,请将平行四边形补充完整,并画出指定边上的高。

2.按要求画一画,填一填。

(1)把三角形向左平移5格。

(2)把平行四边形绕O点逆时针旋转90°。

(3)画出右边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1.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A(2,8)、B(2,5)、C(4,5)。

(1)在方格图中画出这个三角形,并把三个顶点A、B、C分别标注出来。

(2)把这个三角形绕C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0,用虚线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把旋转后的三角形按照2:1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2.按要求画一画,填一填。

O

A
C B D


(1)把①号图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如果②号图形中,A点可以用数对(4,3)表示,那么C点可以用数对(,)表示;将②号图形向右平移6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1.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在下面的方格图中,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2)在图上标出点B (5,2)、点C (5,4)和点D (3,4)的位置,顺次连接A 、B 、C 、D 、A ,围成的是( )。

(3)将围成的图形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º,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4)画出右边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按要求完成操作。

B A O 1234567812111098
7
6
5
4
3
2
1
(1)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4格的图形。

(2)画出三角形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3)在图中,找到点C ,连接AC 和BC ,使三角形ABC 成为一个等腰三角形。

当点C 与AB 边的距离最远时,点C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1.按要求画图。

(2)(1)1
2
3
4
5
6
7
161514131211109876543210
(1)画出图(1)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

(2)画出图(2)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3)在方格图中标出点A (12,3)、B (13,1)、C (15,1)、D (15,
3),并顺次连接A 、B 、C 、D ,围成的是( )形。

(4)画出图形ABC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下面每格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厘米,按要求画图并填空
(1)一个三角形A 点的位置若用数对(5,1)表示,B 点的位置是( , );C 点的位置是( , )。

(2)画出三角形ABC 按3:1放大后的图形.
(3)画一个与三角形ABC 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并把这个长方形涂上阴影。

1.按要求填一填,画一画。

A 1
2
3
4
5
6
7
8
09
13121110987654321
(1)三角形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把三角形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按1∶2的比画出梯形缩小后的图形。


(3)上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画一个长方形,面积是8平方厘米,长和宽的比是2∶1。

再画出这个长方形的所有对称轴。

2.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给图①添上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将图②绕A 点逆时针旋转90°。

(3)将图②旋转后的图形向下平移6格,再向左平移4格。

1.按要求画图,并填空。

(1)如果点O的位置用(4,6)表示,那么点B的位置用()表示。

在三角形AOB中,点B在点O的()偏()()°方向。

(2)画出将三角形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图形。

(3)将三角形AOB按2:1的比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2.按要求画图。

(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过点A画出它的两条不同的高。

(2)将三角形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将平移后的图形绕点E顺时针旋转90°一次,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下图中的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直角三角形ABC中,B、C两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B( , ),C( , )。

(2)把直角三角形ABC绕B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以后的图形。

(3)直角三角形ABC在旋转过程中,A点经过的路线长是()厘米。

(4)以点O(3,4)为圆心,在长方形DEFG中画一个最大的圆。

(5)以点F为观测点,圆心O在点F的()偏()()°方向2.画一画。

(1)把左图中的长方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度,并画出来。

(2)画出左下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1.在图示中,已知A、B的位置分别用数对表示为(4,2)与(2,2);
(1)用数对表示C、D的位置:C ( , );D (,)。

(2)把长方形ABCD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把旋转后的长方形向右移动5格,再向上移动2格。

画出二次平移后的图形。

2.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厘米。

(1)把平行四边形按2:1的比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放大后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来面积的比是( )。

(2)把三角形绕点B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在点C的南偏东45°方向画一个直径2厘米的圆,圆心O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4)如果把三角形以BC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3.按要求填空并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

(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cm。


(1)画出图①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分)
(2)将图形②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3)按2︰1的比画出图形③放大后的图形。

(2分)
(4)点O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在平面图中,如果以点O为观测点,点B在点O的( )偏( )( )°方向( )厘米处。

练习九
1.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1)把图中的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旋转后,B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2)按2︰1的比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放大后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画一画,填一填。

(1)把图①绕M点逆时针旋转900,旋转后P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2)把图②按2:1的比放大,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面积比是()。

(3)图③中O点是圆心,BC是圆的直径,AO=AC。

如果每个小方格表示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那么A点在0点的()偏()()0方向()厘米处。

1.画一画,填一填。

(1)先把图1中的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5格。

(2)用数对表示图2中点A、B、D的位置。

A ( , )
B ( , ) D( , ) (3)在图2中标出点C(3,1)、E(8,4)的位置,顺次连接A、B、
C、D、E、A,并画出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按要求画图,并填空。

(1)把圆移到圆心是(6,8)的位置上,同时按1:2缩小,画出缩小后的图形。

变化后的圆面积是原来的()。

(2)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画出右侧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1.按要求画图并填空。


201913141516171812111012345678901
2
3
4
5
6
7
8
9
10
(1)画出将圆O 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

(2)画出点E 到直线a 的距离。

(3)画一个圆,使正方形的四个顶点落在圆周上,那么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提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图中小方格的边长为a 厘米。


(4)把梯形绕P 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再把原梯形按照1:2缩小,缩小后的P 点位置为(19,3)。

(5)描出A (16,9),B (19,9),C (18,7)三点并顺次连接,然后过A 点作BC 边上的高。

(6)以A 点为观测点,那么C 点在A 点的( )偏( )方向。

2.在下面方格纸上画一个底5格,高3格的三角形,再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8格,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并用数对表示平移后三角形3个顶点的位置。

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7
6
5
4
3
2
1
0 ★表示平移后三角形3个顶点位置的数对分别是:( , );( , );( , )。

3.按要求画图,并填空。

(1)用数对表示点A ( , ),点C ( , );
(2)把梯形绕C 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再把旋转后的图形向右平移5格;
(3)按2:1的比画出梯形变化后的图形,变化后的梯形的面积与原来梯形的面积的比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