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学生应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观看课本的有关插图《罗塞塔石碑》《罗林生发现铭文的岩壁》《字母演进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字的特点,感知古老文字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了解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创立人、基本教义,理解三大宗教的世界性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课的学习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等方面入手。
教师的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建议教师和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之前通过查阅资料和收集信息对本课所涉及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师生的互动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本课的学习方法,从学生的角度讲,应体现阅读与理解的结合;从教师的角度讲,应体现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1)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罗塞塔石碑上的一些古老文字的解读成功,打开了古埃及历史宝库的大门。
(2)宗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在我国受到法律保护。
重点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亚洲文明的标志之一。
佛教的产生及其传播:(1)产生的时间早:公元前六世纪。
(2)随着佛教的向外传播,其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在许多国家形成各具特色的教派。
东汉明帝时,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以后佛教逐渐同中国传统的伦理、宗教观念相结合。
佛教与中国的道教、儒家孔子的伦理思想并称三教(释、道、儒),深入广大人民的思想、生活领域,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都有深远的影响。
难点
基督教的产生与基督教性质的演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大屏幕显示金字塔图片,提问:金字塔是哪一文明古国的象征?(学生回答)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开始使用文字了。
有了文字,人类的历史才变得容易理解。
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揭开古老文字的神秘面纱。
[大屏幕显示课题]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A、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指导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及小字内容,回答问题。
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使用的文字为什么被叫做象形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是用符号把客观物体的形象描摹下来的,即所谓“画成其物”,所以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象形文字。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
教师强调:我们中国在商朝盛行的甲骨文,也属于象形文字。
[大屏幕显示]如“马”就是根据马匹奔跑的形状描摹下来的。
2.(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回答问题:楔形文字是由哪里的古代居民创造出来的?此后又被哪些民族所采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
)
(2)让学生动手实践:在一个泥板上用小木棍写上一句话或几个字,来体会一下什么是“楔形文字”。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7页小字内容,回答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创造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古代腓尼基人创造了世界第一套拼音字母,这是他们对人类文化的最大贡献。
虽然腓尼基字母中没有元音,但它们却是形成阿拉米亚字母和希腊字母的基础。
希伯来字母、古波斯字母、安息字母、阿拉伯字母等东方文字,又是从阿拉米亚字母演化而来的。
而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又共同构成了现代欧洲各国字母文字的基础。
)
4.教师运用课件演示字母文字的演变(根据47页《字母演进示意图》制作),引导学生总结文字的演变过程。
(1)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后来经过多次演变,外形逐渐简化,向字母文字过渡。
它的24个单辅音的符号类似字母。
(2)公元前2000年,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
(3)古代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
(4)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的拉丁字母。
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练一练:根据第49页“活动与探究”看图分析:三种古文字各属哪种古文字?各产生于什么时间地点?(它们分别是楔形文字中的“山”,象形文字中的“哭”,字母文字中的“A”。
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代埃及,差不多同一时期,在古代两河流域产生了楔形文字,字母文字起源于腓尼基人的文字。
)
教师讲述:“圣诞节”大家并不陌生,圣诞节被定为12月25日,是源于基督教关于耶稣的传说。
当今世界有三大宗教,下面我们一一学习。
B、世界三大宗教
[大屏幕显示]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看课文第47页内容,在书上标出佛教的创始者、形成的时间及地理范围。
佛教是怎样形成的?基本教义是什么?后来如何传播开来?
佛教为什么宣扬“众生平等”?(种姓制度使得当时印度社会矛盾尖锐,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都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
运用课件展示课文第47页《佛教教义》图,鼓励学生用英语朗读,然后讨论回答:国王们为什么大力扶持佛教?(佛教要求人们“忍耐服从”以脱离苦难,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国王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
运用课件动态演示课文第48页《佛教的传播》路径:
北→中亚→中国→朝鲜→日本
南→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我国境内傣族地区
2.基督教:基督教会形成于什么时候什么地区?它的教义与佛教有何相似之处?现行“公元元年”是根据什么传说定下来的?(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时的巴勒斯坦一带,其教义要求人们忍受苦难,与佛教相似;根据“耶稣出生”的传说,把他诞生之年定为公元元年;11世纪基督教会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
3.伊斯兰教:从课本中找出伊斯兰教的创始者、形成时间、地点、主要教义和经典。
4.指导学生阅读第50页“自由阅读卡·宗教‘圣地’耶路撒冷”,补充介绍“圣石”的传说:图中的圆顶清真寺是著名的岩石圆顶清真寺。
大殿地上有一块巨石。
相传穆罕默德有一次在夜间骑马来到这里,
骏马在石头上腾空一蹬,将他送到天上,因此这块巨石被认为是穆罕默德升天之处。
[练习巩固]
根据课本第49页“动脑筋”:你能说出与世界三大宗教有关的节日和习俗吗?
答案:佛教的“浴佛节”“成道节”“涅槃节”,基督教的“复活节”“圣诞节”,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宰牲节”。
在时间许可的条件下,建议介绍“腊八粥”和“浴佛节”的关系。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互动课堂”习题。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古代文字的特点,了解了古老文字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了三大宗教的世界性影响。
懂得了宗教信仰、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六、开放练习,拓展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习题。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古代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创造的文字为欧洲的字母 文字奠定了基础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教义:“众生平等”“忍耐服从”传播:东亚、东南亚地区基督教⎩⎪⎨⎪⎧1世纪,耶稣创立教义:“救世主”,忍受苦难,死后升 入“天堂”伊斯兰教⎩⎪⎨⎪⎧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教义:信仰唯一的神“真主”作用: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