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百日维新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百日维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维新变法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

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这说明()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析:选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依据题干史料分析可知:B、C、D三项没有准确反映教材知识和题干材料之意,符合题意的是A项。

2.戊戌政变后,百日维新措施中唯一被保留下来的是()
A.鼓励官民上书言事B.京师大学堂
C.改革科举制D.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

京师大学堂是唯一被保留下来的新政成果。

3.新政开始不久,慈禧太后逼迫光绪帝免去支持变法的“帝党”首领的一切职务,驱逐回籍。

“帝党”首领是()
A.张之洞B.谭嗣同
C.翁同龢D.袁世凯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

新政开始不久,慈禧太后便解除了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

4.我们之所以称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因为戊戌变法()
A.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
B.主张爱国救亡,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C.提倡新学,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颁布了《定国是诏》,实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改革
解析:选C思想解放应从引进或宣传新思想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方面去思考,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5.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措施是()
A.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B.准许臣民上书言事
C.派人赴日本留学等D.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
解析:选A A项措施使一部分旧官僚失去了“铁饭碗”,因而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
势力。

6.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它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戊戌变法运动是()
①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②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③一场贯穿着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理解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其中③虽然在教材中没有明确列出,但以慈禧为代表的守旧势力和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之间的斗争贯穿变法的始终。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

三权立,然后事体备。

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官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自台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

陈涉辍耕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

……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4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持怎样的态度?(4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所体现的根本缺陷。

(6分)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局限性。

第(1)问应注意概括材料一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的政治主张。

第(2)问应结合材料分析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的态度。

第(3)问应从维新派对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农民阶级的态度中概括其根本缺陷。

答案:(1)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2)利用变法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不敢发动农民阶级,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约180条。

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在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

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了一些强行封查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

光绪帝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

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止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

9月5日,康有为连上两折,提出剪发辫,改穿西装,改元迁都,许多人认为这是改朝换代之举,难以接受。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历史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的除旧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4分)
(2)根据材料,指出戊戌变法有何失误之处?说明了什么?(4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变法措施实施的历史意义。

(4分)
解析:第(1)问,仔细阅读材料,即可提炼出相关措施,其积极作用联系教材知识即可回答。

第(2)问,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会发现存在“操之过急”“措施失当”等问题;这说明资产阶级力量还弱小,政治上还不成熟。

第(3)问,联系教材中戊戌变法运动的意义即可回答。

答案:(1)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裁撤绿营;剪辫易服。

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

(2)改革操之过急,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未能稳步进行。

说明了维新派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

(3)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