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全生产)安全规则代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安全生产)安全规则
代码
细解释如下:
化学品容器上粘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

这些标志含有以下意义:
符号说明
E易爆
T有毒
O氧化剂
Xn有害
F++极易燃
Xi刺激
F+很易燃
C腐蚀
F易燃
N危害环境
T+极毒
化学品数据表含有标志某种“危险信息”的代码,比如R23、R45等。

这些危险信息代码有以下意义:
R1干燥时易爆。

R2遇到震动、摩擦、火焰或者其它引燃物有爆炸危险。

R3遇到震动、摩擦、火焰或者其它引燃物有极端爆炸危险。

R4生成非常敏感的易爆炸金属化合物。

R5加热会引起爆炸。

R6接触空气或者未接触空气会爆炸。

R7会导致起火。

R8遇到易燃物会导致起火。

R9与易燃物混合会爆炸。

R10易燃。

R11非常易燃。

R12极端易燃。

R13极端易燃的液化气体。

R14遇水会猛烈反应。

R15遇水会释放出极端易燃的气体。

R16与氧化物质混合会爆炸。

R17在空气中能够自燃。

R18使用时可能生成易燃易爆的蒸汽-空气混合物。

R19可能生成易爆的过氧化物质。

R20吸入有害。

R21与皮肤接触有害。

R22吞咽有害。

R23吸入有毒。

R24与皮肤接触有毒。

R25吞咽有毒。

R26吸入极毒。

R27与皮肤接触极毒。

R28吞咽极毒。

R29遇水释放出有毒气体。

R30使用时可能转化为高度易燃物质。

R31与酸接触释放出有毒气体。

R32与酸接触释放出毒性很高的气体。

R33有累积作用的危险。

R34会导致灼伤。

R35会导致严重灼伤。

R36刺激眼睛。

R37刺激呼吸道。

R38刺激皮肤。

R39有非常严重的不可挽回的作用的危险。

R40有限证据表明其致癌作用。

R41有严重损伤眼睛的危险。

R42吸入会产生过敏反应。

R43皮肤接触会产生过敏反应。

R44密封下加热有爆炸危险。

R45可能致癌。

R46可能引起遗传基因损害。

R47可能引起生殖缺陷。

R48长期接触有严重损害健康的危险。

R49吸入会致癌。

R50对水生生物极毒。

R51对水生生物有毒。

R52对水生生物有害。

R53对水生环境有长期的有害作用。

R54对植物有毒。

R55对动物有毒。

R56对土壤生物有毒。

R57对蜜蜂有毒。

R58对环境可能导致长期有害的作用。

R59对臭氧层有危害。

R60可能降低生殖能力。

R61可能对未出生的婴儿导致伤害。

R62有削弱生殖能力的危险。

R63可能危害未出生婴儿。

R64可能导致伤害脯乳期婴儿。

R65若吞咽可能伤害肺部器官。

R66反复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干燥或皴裂。

R67蒸汽可能导致嗜睡和昏厥。

R68可能有不可挽回的作用的危险。

R20/21:吸入及与皮肤接触有害。

R20/21/22:吸入、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有害。

R20/22:吸入和不慎吞咽有害。

R21/22: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有害。

R23/24/25:吸入、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有毒。

R23/25:吸入和不慎吞咽有毒。

R26/27/28:吸入、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极毒。

R26/28:吸入和不慎吞咽极毒。

R36/37: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R36/37/38: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R36/38: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R37/38:对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R42/43:吸入和皮肤接触会导致过敏。

R48/22:长期接触或不慎吞咽会严重损害健康。

R50/53:对水生生物极毒,可能导致对水生环境的长期不良影响。

R51/53: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导致对水生环境的长期不良影响。

R52/53:对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导致对水生环境的长期不良影响。

安全代码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化学品数据资料里面被普遍使用。

这些代码意义如下:S1保持封闭。

S2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S3存放在凉爽的地方。

S4存放在远离居住区的地方。

S5保存在...中(一种液体的名称)。

S6保存在...气氛下(一种惰性气体的名字)。

S7保持容器紧密封闭。

S8保持容器干燥。

S9保持容器在一个有良好通风放的场所。

S12不要将容器封死。

S13远离食品、饮料和动物饲料。

S14远离...(列出不相容的物质)。

S15远离热源。

S16远离火源。

S17远离可燃物质。

S18搬运及打开容器时要当心。

S20使用时,不得同时饮食。

S21使用时不得吸烟。

S22不要吸入粉尘。

S23不要吸入蒸汽。

S24避免接触皮肤。

S25避免接触眼睛。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S27立刻除去所有污染衣物。

S28接触皮肤之后,立即使用大量皂液洗涤。

S29不要将残余物倾入排水口。

S30千万不可将水加入此产品。

S33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静电发生。

S35本物质残余以及它的容器必须用安全方式处置。

S36穿戴合适的防护服装。

S37使用合适的防护手套。

S38在通风不良的场所,佩戴合适的呼吸装置。

S39佩戴眼/面防护装置。

S40清理被该物质污染的地面和物体,使用(合适的清洁材料名称)。

S41当发生火灾和/或爆炸时,不要吸入烟雾。

S42灭火时佩戴合适的呼吸装置。

S43灭火时使用...(某种合适的灭火装置名称)。

S45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立刻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最好带去产品容器标签)。

S46万一发生不慎吞咽,立刻寻求医生的建议(展示产品容器或者标签)。

S47保持温度不要超过...。

S48用…保持其湿润(一种物质的名称)。

S49只能保存在原来的容器当中。

S50不要与...混合。

S51只能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使用。

S52不建议在大面积内部空间使用。

S53避免暴露——使用前先阅读专门的说明。

S56在专门指定的废物收集点丢弃该残余物及包装容器。

S57使用合适容器避免环境被污染。

S59回收时参考生产商和供应商提供的信息。

S60本物质残余物和容器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理。

S61避免排放到环境中。

参考专门的说明/安全数据表。

S62如果不慎吞咽,不要催吐;立刻找医生诊治并出示产品容器或标签。

S1/2:保持密封,保存在远离儿童的地点。

S24/25: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

S36/37: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手套。

S36/37/39: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并使用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S37/39:使用合适的手套和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