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哲学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动哲学课堂
摘要:哲学课总让人觉得深奥、枯燥、乏味,若我们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经典文学资源,引入生活实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巧妙设疑,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定能让我们的哲学课堂化体抽象为具,化枯燥为生动。

关键词:哲学课堂;生活实例;文学经典;师生互动;多媒体
一说起哲学,学生认为抽象、深奥、枯燥、脱离实际生活,很难学。

教师教学也是从理论到理论,远离生活实际。

师生都感觉哲学课堂索然无味。

哲学本来充满智慧,学好它,会使自己更睿智豁达,对人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要让哲学课堂生气盎然,智慧交锋,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智慧、文学修养和生活体验等,千方百计化抽象为具体、枯燥为生动。

下面我来谈谈怎样让哲学课堂生动起来,血肉丰满。

一、布设情境,巧妙设疑,诱生入课堂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要在教学中充分激发起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需要布设情境,巧妙
设疑,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促使学生学习于最佳心理状态。

特别是在新课导入时,设疑构设悬念,可让学生对新课内容充满好奇期待,利用好奇解读悬念,激发学生情绪,唤醒注意,激活思维,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把学生诱入课堂,让学生沉浸在课堂中。

如在学习量变与质量原理引入时,就借用了故事《宰相的麦子》,这里通过多媒体展示故事,然后设问,宰相的要求高吗?这故事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让学生带着疑问先自主学习本框内容,交流探讨,表达他们对本故事的原理解读。

课堂设疑也可以利用一些观点的对比碰撞让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课堂布景设疑后,先让学生先充分探究交流,然后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深化知识。

二、巧用实例,生活点亮课堂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提出:“生活即教育”,强调了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

我们应让生活走进哲学课堂,让我们的哲学知识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在教学中引用生活实例,可让学生感受哲学就在生活中,在生活中感受哲理,让哲学开出生活的花来。

如在用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时,引用了笑话《少了两千克》:妻子站在秤上高兴地对丈夫说:“亲爱的,快来看,我体重少了两千克。

”“亲爱的,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化妆。

”这则笑话中,妻子化妆前后竟然体重不一样,它辛辣地讽刺了妻子平时化妆涂抹的脂粉实在
是太多了。

学生在哄笑中明白了: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原则。

在讲矛盾观点中统一性与斗争性关系,可用事例: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他们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从而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

学生在事例中感受,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由此深刻感受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由此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道理,无须长篇大论,水到渠成,从课本自然地走进生活。

三、借用经典,感性与理性相融,文学丰满课堂
中国很多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可使学生感受其中的感性美与理性美,在文学中感悟哲理。

如在讲量变与质量原理时,可用多媒体展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篇》。

在讲量变引起质变情形中,讲解事物成分数量不变,事物的构成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时,可采用文学中的对联例子: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然后让学生去探究,对联断句排列产生的意境,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了其中的哲理。

适时地穿插些文学作品,既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学的魅力,也能深刻明了其哲理,实现情与理的和谐统一。

四、互动探究,碰撞交流,激活课堂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享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相长,互动探究的教学氛围,强调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亲历问题探究过程,生成知识。

教师作为组织、合作和引导者,为学生创设探究时空,让学生思考交流,沉浸其中,用心感悟体验,引发个性化思考和感受。

教师用包容心对待“奇谈怪论”,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见。

长期如此,对师生互动交流产生积极影响,激活课堂。

如学习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时,设问: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拥有幸福人生?引导学生一起探讨,谈自己的理解和人生设计,老师引导,让学生在差异中走到自己人生的幸福路上。

课堂在生生和师生互动中,轻松愉悦收获哲理。

五、借助多媒体,丰满课堂
多媒体课件汇集了文字、图形、特殊效果等,包含了无限想象空间,以其形象直观等特点推动了课堂效率提高和学习方式转变。

多媒体教学,运用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通过视、听、触、想等方式,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学、爱学。

如在讲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时,用多媒体展播视频《地球的形成》,用动态展示地球的形成,生物物种的进化及人类的出现过程。

从中学生理解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
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

课堂还可利用多媒体表格来展示知识对比,让学生在直观对比中,区分知识点,从而准确掌握知识,比如在学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基本形态时,可通过表格让学生探究每种形态的差异与各种形态的共同点,知识对比鲜明,帮助学生准确区分各种形态,从而直观鲜明的掌握知识点。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要想让哲学课堂生动丰满、生机盎然,教师需启用智慧,巧设情境、妙构课堂、走进生活、引进文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构建探究课堂……哲学教学是一门大学问,要想让哲学课堂生动鲜活起来,让哲学课堂化抽象为具体、枯燥为生动,还需在教学路上不断尝试、不断感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寻找、不断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