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淄博市十第一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山东省淄博市十第一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B.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C.人类超量碳排放及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参考答案:
C

2. 胡妥油(D)用作香料的原料,它可由A合成得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有机物A是由异戊二烯(C5H8)和丙烯酸(C3H4O2)加热得到的,则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加成反应
B. 有机物B既能跟Na反应放出H2,又能跟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C. 有机物C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有芳香族化合物存在
D. 有机物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
参考答案:
AB

3. 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

氦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B

4. 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Na2SO4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 sp大于c点对应的K sp
参考答案:
C
5. 氮化铝(AlN)广泛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Al2O3+N2+3C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
C
解:反应Al2O3+N2+3C2AlN+3CO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N2为氧化剂,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为还原剂,Al和O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该反应中每生成2molAlN,有1molN2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3﹣0)mol=6mol,
6. 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相应不同。

若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分别有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且(2)、(3)、(4)图中分别为:OA<AB,OA=AB,OA>AB。

则下列分析与判断正确的是(注:为方便计算与判断,不计CO2的溶解) ()
A.(2)图显示M中c(NaHCO3) >c(Na2CO3) B.(4)图显示M中c(NaHCO3) >c(Na2CO3)
C.M中只有一种溶质的只有(1) D.M中有两种溶质的有(2)和(4)参考答案:
D
【知识点】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解析:CO2与NaOH反应为①CO2+2NaOH=Na2CO3+H20,②CO2+NaOH=NaHCO3,如果溶液M中只有NaHCO3,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就产生气体,产生气体的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为图(1);如果溶液M中只有Na2CO3,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无气体产生,产生气体的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为图(3);(2)图溶液M中的溶质是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3)图溶液M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故答案选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钠的化合物的性质,理解CO2与NaOH反应,当CO2少量反应为:CO2+2NaOH=Na2CO3+H20,当CO2过量反应为:CO2+NaOH=NaHCO3。

7.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
B.0.1L 3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
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6.02×1023
D.4.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
参考答案:
答案:D
8. 下列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A.氯化铵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钾溶液 D.饱和石灰水参考答案:
A

9.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辛是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常温常压下乙为液态。

常温下,0.1mol·L-1丁溶液的pH为13。

上述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条件下元素A、B所形成化合物的状态一定是气态
B. 1.0 L 0.1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的总物质的量小于0.1mol
C. 1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约6.02×1023个电子
D. 元素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D)>r(C)>r(B)
参考答案:
【详解】0.1 mol/L 丁溶液的pH为13(25℃),丁是一元强碱,其含有的金属元素在短周期,则丁应为NaOH,发生反应:甲+乙=丁+辛,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甲、乙两种物质至少共含有H、O、Na元素,辛是由C组成的单质,由发生反应可知,辛不能是Na,结合原子数可知,A为H、C为O、D为Na元素,故辛为氧气,可知甲是Na2O2、乙是水,再根据反应:甲+丙=戊+辛,可知丙是二氧化碳,戊是碳酸钠,则B为碳元素,A.A为H、B为碳元素,碳氢形成的化合物烃中有气态、液态、固态,选项A错误;B.戊是碳酸钠,在碳酸钠溶液中,CO32-离子水解生成HCO3-离子和OH-离子,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大于0.1mol,选项B错误;C.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1mol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mol,约6.02×1023个电子,选项C正确;D.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Na>C>O,即:D>B>C,选项D错误;答案选C。

1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②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③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④K sp不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且还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⑤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少,正极质量增加
⑥Al和Fe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⑦干冰和氨都属于弱电解质
⑧汽油和花生油的主要成份都是油脂
A.①③④⑦⑧ B.②③④⑤⑧ C.③④⑤⑦⑧ D.①③⑤⑥⑦
参考答案:

11.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CD

12. 向100mL的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Cl2 5.04L,Cl2全部被还原,测得溶液中c(Br-)=c(Cl-),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75mol/L B.1.5mol/L C.2mol/L D.3mol/L
参考答案:
D
13. 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微粒是
A.常温下,c(H+)= 10—14mol/L的溶液中,Na+、NO3--、Al(OH)4--、CO32--B.加入Al能产生气泡的溶液中:Fe2+、NO3--、NH4+、Cl--
C.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Mg2+、Ba2+、F--、I--
D.加入石蕊变红的无色溶液中:Na+、K+、MnO4--、SO42--
参考答案:
A

14. 用一种试剂将NaCl、MgCl2、AlCl3、(NH4)2SO4四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该试剂是A.Na2CO3溶液B.AgNO3溶液C.NaOH溶液D.BaCl2溶液
参考答案:
C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

15.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H2SO3+I2+H2O 2HI+H2SO4②2FeCl3+2HI
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 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I-> H2SO3> Fe2+>NO
C.Fe2+> I-> H2SO3>NO D.NO> Fe2+> H2SO3> I
参考答案:
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2分)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 Na+、Al3+、Mg2+、Ba2+、Fe3+和五种阴离子Cl-、OH -、NO3-、
CO32-、X中的一种。

(1)某同学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和__(填化学式)。

(2)为了确定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和B,含X的物质记C,当C 与B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C与A的溶液混合时产生棕黄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人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最后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

则X为____。

A.SO32- B.SO42- C.CH3COO- D.SiO32-
(3)B的水溶液显性,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将0. 02 molA与0.0 1molC同时溶解在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最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保留一位小数)。

(5)将Cu投人到装有D溶液的试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则物质D一定含有上述离子中的(填相应的离子符号)。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利用上述已经确定的物质,可以检验出D、E中的阳离子。

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5分)现有A、B、C、D四种物质,B、D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C是一种强酸的酸式盐,将C加入BaCl2溶液有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生成,D晶体在干燥空气中容易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

对A、B、C、D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和记录如下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略去),请回答:
(1)X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D溶液pH值大于7,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写出C与过量B反应(加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若B、C的稀溶液混合后(不加热)溶液呈中性,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5)Y在同主族的同类物质中分子稳定性最强(),也是沸点最高的()。

(判断正误填"是"或"否")
(6)若向三份足量的B的稀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稀醋酸、稀硝酸、浓硫酸,均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分别为△H1 ,△H2,△H3 ,则三者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l(OH)3+OH— = AlO2—+2H2O(3分)
(2)CO32—+ H2O HCO3—+OH—(3分)(3)NH4+ +H+ +2OH—NH3↑+2H2O (3分)
(4)C(Na+)>C(SO42-)>C(NH4+)>C(H+)= C(OH-)2分)
(5)是,否(各1分)(6)△H1 >△H2 >△H3 (2分)
18. (15分)有机物E与铜(Ⅱ)的配合物是一种可发光的发光材料,在发光器材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其合成E的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B生C的反应类型有。

(2)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符合以下条件的共有种。

①分子中含有吡啶环()且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②只含有一种官能团,且核磁共振氢谱只有四种峰;
③吡啶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2种。

(3)C生成D的过程中有一种温室气体生成,则D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5)结合题给信息,以和为原料合成西佛碱N-苯基苯甲亚胺(),请你拟出合成路线:。

参考答案:
19. (18分)Heck反应是合成C--C键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反应
化合物II可由以F合成路线获得:
(1) Heck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反应;V→II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反应
(2)化合物II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1 mol化合物III最多可与_______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3)若化合物IV分子结构中有甲基,写出由化合物IV反应生成化合物V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化合物II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l mol化合物II完全燃烧消耗5 mol O2
B.化合物II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化合物II难溶于水
D.化合物II分子问聚合,反应生成的高聚物结构为
(5)化合物III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I,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VI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除苯环上的氢外核磁共振氢谱还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1:3,V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反应后有机产物的
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