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沟通。
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案例,用于教学示例和分析。
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思考。
2. 讲解:讲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原则和技巧,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沟通。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角色扮演中的体会和感悟,总言表达的技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沟通,并写下自己的体会。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了解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表达是否简明、连贯、得体,并讨论为何如此。
2. 角色扮演:设计不同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在特定情境下使用得体的语言。
3. 小组竞赛:设立小组竞赛环节,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语言表达,增加课堂互动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是否简明、连贯、得体。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专题16 语言文字运用(准确、简明、连贯、得体)-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手册
语言文字运用(准确、简明、连贯、得体)一、准确(一)辨析歧义1看相关词语是否存在多义。
如:(1)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2)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分析:(1)句中“批评的人很多”,一种可以理解为指他在文章中批评了很多人,一种可以理解为指文章发表后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
(2)句中“自己”,一种可以理解为指句中的“老师”,一种可以理解为指句中的“我”。
2看重音是否可以落在不同字眼上,如:(3)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4)你为什么打他。
分析:对(3)来说,如果读时重音落在“就”上,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产量太少了。
如果重音落在“五百台”上,句子表达的意思则是产量真不少。
对(4)来说,重音落在“打”上,句子的意思是不该打“他”,而该好好教育。
重音落在“他”上,句子的意思则为该打的是“我”。
看来,重音位置不同,同一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因此,这两个句子都含有歧义。
3看是否可以在不同位置停顿,如:(5)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6)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分析:对(5)来说,在“礼品”后停顿,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送祝福,别送礼品;在“别”后停顿,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礼品祝福都不要送。
对(6)来说,在“来”之前停顿,就是把水留给晚上上来的人喝;在“晚”后停顿,就是把水留给晚一步上来的人喝。
这里的“批评的人很多”、“自己”都存在多义,从而导致句子含有歧义。
4看同一成分是否能够修饰不同词语。
如:(7)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了。
(8)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分析:对(7)来说,“身体瘦弱”可以修饰“水生”,也可以修饰“祖父”,这样,这个句子有歧义。
对(8)来说,“数百名”可修饰“死难者”,也可修饰“亲属”,从而造成句子有歧义。
5看是否因为标点的关系产生歧义。
如:(9)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食宿费和路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纲解读】“简明、连贯、得体”是从三个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更高要求,能力层级为E级。
“简明”的具体要求是:第一,表达必要的信息, 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词句;第二, 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
高考侧重考查考生能删掉赘余的语句,能消除歧义。
“连贯”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连贯”指表达的观点、角度、风格一致,读起来自然顺畅。
表达连贯要求话题要一致,叙述角度要一致,内容要照应,情境要一致,句式要一致,语言要和谐,顺序要合理。
“得体”中的“符合语境要求”,即根据表达对象、场合、目的及表达方式正确使用语言;语体包括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书面语语体又有政论语体、文学语体、科技语体和应用语体等。
不同的语体,语言要求不尽相同,表达也要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语言表达“准确”是指语意表达准确,语法合理规范。
主要指用词准确,搭配准确,筛选准确,转换准确。
“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和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
主要指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鲜明的态度。
“生动”是指具体形象,活泼多变,有声有色,而且感情充沛,散发着生命的活力。
【考情分析】1.试题类型以主观题为主,而连贯题的命题形式则向着主观题、选择题等多种形式并举的方向发展。
2.语言材料则选用那些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对学生语言操作综合能力的考查逐年加强。
4.本考点注重语言具体应用能力的提高。
【命题展望】1.选择题的衔接、排序,主观题的简明得体仍可能是高考的热点。
2.客观排序题有一定难度。
3.命题语言材料仍将选用现实生活性强的鲜活材料。
【真题演练】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语言表达
2、填入文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B
)
雁门关在晋北崇山峻岭中。它虽说早已只剩下颓墙断垣, 但雄风不减当年。___________,如血的残阳给它涂上了一 抹无可言状的朦胧. A.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龟裂的古道在 关前向西拐去 B.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默不语;关前,龟裂的 古道向西拐去
消除歧义的方法
(1)变换词语法(包括单音词变双音词)
例: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前”可根据实际情况改为“以前”。)
(2)调序消除法
例:两个朋友送的花瓶。(可变为:“朋友送的 两个花瓶” 。)
(3)语境消除法
例:我要热饭。(可改为: ①我要热饭,不去洗 菜。 ②我要热饭,不是冷饭。)
▲
六、“短语类型一致”类 型
★根据其上句或下句的提示,
利用结构上的对称性,来选择所 填的语句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 一项是( B)
在众多的杰出人物中, ,使国家面貌 民族命运改变之巨大、形同乾坤再造的人,无疑是 罕见的巨人、伟人。 ①踣而屡起 ②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 ③能集文治武 力于一身 ④扶大厦之将倾 ⑤挽狂澜于既倒 ⑥既 继承又开拓
A.潮声先是有点含混,像孩子牙牙学语,待到清晰时, 又可辨高与低,颤与滑,无一不清亮而和谐。 B.它咆哮着,猛烈地向岸边袭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 隙里,拨刺着岩石的壁垒。
C.月光下,海面织出朵朵银色的浪花,美丽地跳动着。
D.从天边微微粼粼直卷到岸边,触着礁石,更欣然的 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C.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关前,龟裂的 古道向西拐去
D.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默不语;龟裂的古道 在关前向西拐去
2023高考语文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含答案)
专题21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1.下列句子中,适合写在中国援助海外抗疫物资上,作为“寄语”的一项是()A.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B.以生命守护生命,把白衣作为战袍。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他冻毙于风雪!【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冬天”“春天”使用了借喻的修辞,能够使用的语境比较宽泛,用于鼓励人们战胜困境(疫情)、迎接希望(胜利)。
B.用于医护人员合适,不适合写在中国援助海外抗疫物资上。
C.一般用于对自己国家的努力与付出。
D.一般用于对社会民众有贡献的人,对其应该珍惜、保护。
故选A。
2.请结合文本与自身感悟,谈谈你对“不设限”的理解,不少于50字。
“小时候戴红领巾,长大披五星红旗。
”苏翊鸣说创造新纪录就是对祖国最诚挚的感激。
8岁演电影,17岁拿世界冠军,网友口中“开挂的人生”,是他眼里的幸运:“对每一份心中所爱,都能去试一下拼一把,是这个时代给我们青年人的礼物!不设限是我们这代人的特质!”【答案】①我们在选择奋斗领域时应该不设限,尝试各种角色,追寻自己的天命。
②我们在选定奋斗领域后应该不设限,努力拼搏,不断提高,刷新记录。
③我们在评估奋斗年龄时应该不设限,可做少年英豪,也知老当益壮。
④我们在向前向上向善时应该不设限,切不可解作无视底线、为所欲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观点鲜明的能力。
首先理解“不设限”,即不给自己套上枷锁,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多种可能性,保持永远前进的态度,保持一颗永远向上的、积极进取的心。
然后理解材料内容,材料讲述的是苏翊鸣“不设限”的人生,他8岁演电影,17岁拿世界冠军,对每一份心中所爱都要试着拼一把。
正因为“不设限”,所以苏翊鸣的人生才有无限可能,所以才能永不止步。
从中可以看出,“不设限”有其重要的积极意义,从而可以谈自己对其的理解:奋斗的领域不设限,奋斗的年龄不设限,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
得体
表达得体的基本要求
四、把握语体,用语准确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言要求,要做到量体裁衣, 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严密,注意修饰语的使用。
实用性文章语言讲究平实: 新闻稿简洁、扼要,概括性强; 广播、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歧义词; 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 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 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
①日常生活用语
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
口头语体 ③广播
亲切自然, ④演说辩论
语 生动活泼
体
①公文事务语体
明确、简要、平实,程式化
书面语体
庄重、严谨
②文艺语体
讲文采,语言生动形象,句式灵活
③科技语体
客观,平实,有逻辑性,多用长句
④政论语体
逻辑性与形象性并重,准确严密
表达得体的基本要求
要学会面陈和转述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
斗胆加 以斧正。
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解析: 1.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
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 2.斧正:敬辞,用于请人改文章 3.垂询:敬辞,表示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4.赐教:敬辞,给予指教
次见到她,这个学生问:“冰心奶奶,您今年几岁了?”
“几岁”是问小孩子的话,用问小孩子的话来询问一个德高望 重的老奶奶,不得体。如果说成“您多大年纪了”,就比较得体 了。
下面是张华同学写给老师的请假条,其中有些 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他修改。
李老师: 因我不慎感冒发烧,不能到校上课,务必准我一天
假,特此声明。
最新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二 简明、得体
考点二简明、得体一、怎样才能表达简明?语言“简明”的本质要求是:能够删掉赘余的语句,消除歧义,做到简要明晰。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就是表达尽可能简洁;“明”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
“简明”的考查主要有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和辨析有歧义的语句,常结合语病的辨析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具体操作中要避免晦涩、歧义、啰嗦,做到井井有条,表达清晰。
[例]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
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清晨7时,重庆的①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8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②。
为即将开始的③2018年重庆④马拉松赛热身。
在起点处,参加比⑤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⑤慢跑,拉伸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
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⑥尚在安排之中⑦,但空气中已经诱露出一丝如箭在弦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知识精讲]语言表达简明的方法(1)去次留主:此法常要求考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
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此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的语句。
(2)辨识歧义:要注意表达时不出现歧义,使意思表达得简要明白,避免误解,实际上强调的是语言的清晰性,解答简明题时要本着“必须保留”原则,可有可无的就无。
答题时可从句中有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
(3)删除繁冗:多出现在改错题里。
找到题目中的重复、繁冗的词语并删除掉。
[跟踪快练]1.下面一段话中有重要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三个。
一个人之所以①会变坏的原因②.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③.更重要的④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⑤.受了坏人的影响⑥,才逐渐变坏的⑦: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⑧,能抵制多方面的⑨各种⑩坏的⑪影响,那么⑫.他还会变坏吗?删除部分:、、。
2.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纲解读】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从不同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更高要求,能力层级为E。
所谓“简明”,即语言要简要清楚,不要重复累赘,让人产生歧义。
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
所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得体,恰如其分,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等。
所谓“准确”,要求用词能完全表达概念的内涵,切合语境与对象,涉及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所谓“鲜明”,是指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它是就表达观点、态度而言的。
所谓“生动”,是就表达效果来说的,它要求用语具体形象,注意炼字炼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运用灵活的句式。
【“安徽考试说明”解读】(见“优化”P15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指能通过删除多余语句、消除歧义等方式,达到表意简洁明确的目的;语言表达“连贯”,要求调整或选用语句,做到过渡自然、前后照应、衔接合理;语言表达“得体”,要求根据语境和语体特点恰当地使用语言;语言表达“准确”,要求用词造句能客观、恰当地阐明道理,说明特征,传达思想感情;语言表达“鲜明”,要求用富有感情的词语和不同语气的句子表明观点和态度;语言表达“生动”,要求用传神、鲜活的词句表情达意。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对考生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能力层次为E级,占3~6分。
“简明”要求语言表达简洁、明确、清晰。
它的具体要求是:第一,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词句;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
知识讲解_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编稿:李静考点透视考点明确新课标《考试大纲》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E级。
“简明、连贯、得体”既是对语言表达的要求,又是语言表达的效果,连同“准确、鲜明、生动”有力地说明了本考点考查的综合性。
“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的要求;“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目的;“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不含糊;“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语言表达富有表现力。
命题趋势1、应用性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占主要地位;2、复合性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单纯性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越来越趋向弱势;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考查与修辞方法运用题相结合越来越紧密;4、全面性、文明性、开放性、实用性、时代性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越来越受到出题者的青睐。
大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往往融“简明”“连贯”“得体”和病句修改、句式变换、选用或扩展、压缩于一体。
知识讲解【高清课堂:语言表达答题技巧 ID 384741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简明语言表达的“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
“简”即“简练”,就是话语力求简练,不能啰嗦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晰”,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准确理解其含义,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
简明,考查主要有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内容和无关的信息、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和辨析有歧义的语句。
简明的基本要求去次留主。
要求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原文意思。
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此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语句。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五部分 专题七 第一节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本着语言得体与逻辑严密的要求,第一句中“事情传 来”搭配不当,应将“事情”改为“消息”或“喜讯”;“ 顷刻”用在这里不合逻辑,“顷刻”指极短的时间,多用于 写天气或行动,且从语境来看,“流下了眼泪”说的是过去 的事,用于叙述过去的事情多用“顿时”。第二句“预想” 指事先料想,事前推想,重在“想”,不合语境,这里应是 “本来”“原本”之意。第三句“用力”指使力气,使劲, 根据语境,“攻坚”是花精力、下功夫的事情,因此应改为 “努力”。最后一句中“难点”使用有误,一是语言不得体, 二是“面对难点”搭配不当,“难点”应改为“困难”。
.
答案:(示例)①“事情”改为“喜讯”;②“顷刻”改为“ 顿时”;③“预想”改为“原本”;④“用力”改为“努 力”;⑤“难点”改为“困难”。
.
4.(2014·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5 分) 徽菜发端于南宋 ,兴盛于清代,如今更是 享誉海内外。徽 菜 地 方色 彩鲜 明 ,文 化底 蕴深 厚, 具 有三 大特 色。 一 是 甲 。徽州地处山区,林木葱茏,溪流遍布,盛产山珍 野味、河鲜家禽,为徽菜制作提供了丰富多样、四时常鲜 的食材。二是精于 烧炖,讲究火功。①常以木材为燃料 , 或柴禾急烧,或树块缓烧,充分呈现食材的特点。②加以 木炭火单炖 ,原锅上桌,可以最大程 度地保持汤汁的鲜美。
第五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七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
明、生动
.
第五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2016高考导航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解读 ①简明——简洁明确,不啰嗦,不赘余;②连贯—— 话题统一、语脉贯通,不易辙,不隔断;③得体——看对象、 分场合、察情感、用谦敬。④准确——观点态度表述不含糊; ⑤鲜明——范围界限程度分清楚;⑥生动——遣词造句有文 采。能力层级为E。
2024届 中职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说课PPT
三、“得体”是根据交际的具体语境选择恰当的语言来表情达意。
1“家”字族: 用于对别人谦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
家父、家严、家尊、家君: 称自己的父亲。 家慈、家母: 称自己的母亲。
称自己的兄长、姐姐。 家兄、家称姐自:己的叔叔 家叔:
2.“舍”字族:对别人谦称比自己辈分低、年龄小的或者 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称自己的侄子:称舍自侄己的弟弟、
妹妹:
舍弟、舍妹
拙贱老鄙敝愚 须在自己头上加
敬辞
1.“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
询问对方的年龄:
贵庚
称对方的身体:
贵体
别人的家、学校或国家:贵府、贵校、贵国
别人要干什么:
贵干
别人的姓:
贵姓
2.“大”字族
称别人的作品: 大作 称对方的书信: 大札 对方的名字: 大名 称对方的寿辰: 大庆
3.“高”字族
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高指就老人家 年龄:指对方的高见龄解、:高寿
例: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B )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2.句子的顺序是否合理、条理是否清晰
句序安排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 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 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第一章:简明表达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简明表达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明表达的定义和特点简明表达的重要性简明表达的技巧和方法1.3 教学活动:引入简明表达的概念,举例说明。
分组讨论,让学生练习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和改进。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达是否简洁明了。
学生提交简短的文章或句子,评估其简明表达的能力。
第二章:连贯表达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连贯表达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运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连贯表达的定义和特点连贯表达的重要性连贯表达的技巧和方法2.3 教学活动:引入连贯表达的概念,举例说明。
分组讨论,让学生练习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和改进。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达是否连贯。
学生提交文章或句子,评估其连贯表达的能力。
第三章:得体表达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得体表达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运用得体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得体表达的定义和特点得体表达的重要性得体表达的技巧和方法3.3 教学活动:引入得体表达的概念,举例说明。
分组讨论,让学生练习用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和改进。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达是否得体。
学生提交文章或句子,评估其得体表达的能力。
第四章:语言表达的实践与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将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技巧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实际情境中的语言表达技巧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方法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情境,练习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和改进。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是否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语文基础知识课件PPT(52页)
01.“令”字
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或与对方有关系的人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 “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 “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语言连贯
“连贯”需注意的要求:
06 要有必要的过渡、交代、衔接、照应
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和前后呼应的词语可以使表达的 层次更加清晰,使句子前后照应,使句间关系更加紧密, 从而使语意更加连贯。
通读文段, 把握中心。
对题目所给的一 组文段,做整体 通读,大体把握 文段表述的话题 或中心。
语言连贯题解答技巧
习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教导我们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知识延伸
谦辞与敬辞
用于 自己
用于 对方
谦辞举例
01 “家”字
用于对别人称呼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用于称呼 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用于称呼自己的母亲。 “家兄”,用于称呼自己的兄长。 “家姐”,用于称呼自己的姐姐。
PART. 1
语言简明
语言简明
“简明”是指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最多的信息,
但不能忽视表达的准确性和表达效果。
“简”即“简洁”,要求提炼内容,排除冗余信息;推敲 语句,删除多余的词语。这是对“量”的要求。
“明”即“明了”,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要求表达清楚、 明确,没有歧义。
语言简明
做到“简明”需注意以下几点:
语言连贯
课 堂 练 习
A 填入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应用(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语段修改)一、考纲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较高的要求。
二、知识要点(一)关于语言表达的简明“简明”的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最大的表达效果。
简即简要,就是话语要尽可能少,不能哕唆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
“明”即明白,就是意思表述得清楚,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
简明遵循的准则:交际的双方具有共同的背景知识时,这部分内容就应该简化或者省略,通俗地说,即对方已知的耍不讲或少讲,对方不清楚的要讲明白。
尽量做到如下几点:1.不啰唆句子里不要有表意作用完全相同的成分,能省略的虚词尽量省略,可以用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尽量用指示代词。
2.不费解不滥加省略,不滥用关系复杂的长句。
3.没歧义要用词准确。
特别是多义词,在句内的意思要确定;句内短语结构要明确,不要让人去猜疑;词序要合理;句中指代词的指代对象要明确;句子不要缺少应有的结构成分;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要正确。
4.不杂糅不要把两个不同意思糅合在一个句子里,使两种句子结构错杂在一起,纠缠不清。
总之,简明就是语言表达简练而意思明确,不说废话,不要让人难以理解。
(二)关于语言表达的连贯语言连贯,是指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连接得紧密妥帖,前后呼应,语意畅达,试卷命题着眼于语言的线性特点:内容(语境)的一致,角度(话题、陈述对象)的一致、思想情调的一致、句式结构的一致等,也兼及语言的衔接和呼应。
(三)关于语言表达的得体语言得体指的是语言运用与语言环境保持和谐一致,恰如其分。
命题往往着眼于: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分清目的,恰当用语;⑤注意文体,把握语体。
重在考查学生能否根据语体的不同、对象差异、说话场合、表达方式、目的要求等调整语言。
三、命题特点(一)语言表达的简明从内容上看,在中考中,对语言的简明的考查通常结合应用文去考查,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时代感很强,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年份 2009
试卷 全国卷I
考点信息
题干信息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分值 3分
2009
2009
重庆卷
四川卷
简明、连贯 语段中,必须删去的一处和不能 删去的一处。 简明、得体、图文转换题,要求简明得体、鲜 鲜明、生动 明生动。
4分
6分
④处开始明显是另一个层次,且与后文的“有 时”相呼应,此处答案自然就没有什么灵活性 了,只能是合乎“文理”(行文、说话为大家所 通用的“固定句式”)的“有时……有时……”, 所以只能用“有时”。 ⑤处是处于转折复句之 后,且与上句有递进关系,因此可以选 “还”“仍”“还是”“仍然”等,考虑到音 节,用一个字的词比较好,所以给出参考答案 “还”“仍”“则”。 【答案】 ①凡 ②必定 ③其中 ④有时 ⑤ 则(每答一处给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 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
2.命题形式。本考点的命题形式是主观题和客观题互现。对 “连贯”的考查,我们应当重点关注客观题。对“简明、得体、准 确、鲜明、生动”的考查,毫无疑问,仍会以主观表达题为主,如 2011年的全国卷、重庆卷、湖北卷、四川卷、山东卷、安徽卷等, 2010年的重庆卷、湖北卷、课标全国卷、广东卷、浙江卷等都单独 设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对语言表达进行了考查。客观选择题主要考 查语句的连贯、句子的衔接,如2011、2010年全国大纲卷、课标卷、 广东卷等均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了句子的排序与衔接。相对来说, 主观题往往综合考查,难度更大一些,更能体现考生语言运用的实 际能力;客观题的考点单一,难度较小。
分值
2010
2010 2011
山东卷
全国卷I 全国卷
得体
4分
3分 3分
2011
2011 2011 2011
课标卷
辽宁卷 安徽卷 湖北卷
连贯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简明、得 体 简明、生 动、得体 连贯、得 体
【答案】 示例一:书香何需烟草香 示例二:祖国花朵正娇嫩,请君勿用烟草 熏 【解析】 关键话题是“公共场所实行禁 烟”,场景是校园中“禁烟提示牌”的温馨提 示语,拟写时一定要体现这两点。可以用一句 话或两句话来表达。
3 [2011· 广东卷] 班上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 会,李明同学先介绍了“元宵节”(正月十五),接 下来韩梅同学将介绍“中秋节”,这时班会主持人 需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绍串联起 来。请你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 自然、语意连贯,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专题三 │ 技法点拨
(2)明确。明确指意思要说清楚,不让人 产生误解或歧义。语言表达不明确主要表现 是存在歧义。消除歧义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补充语境法。如:“我要热饭”,后 面再加一句“不要冷饭”,即可消除歧义。 ②更换词语法。主要用于因多义词的词 义不确定或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造成的歧义。 如:这个人好说话。把“好”改成“喜欢”, 意思就单一了。 ③调整语序法。如:两个中学的老师。 除了更换词语,把“个”改为“所”或者 “位”之外,还可以调整语序为“中学的两 个老师”,也就没有歧义了。
【答案】 (示例一)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团圆甜美 的元宵,还是圆如明月的月饼,都无法化解游 子的羁旅愁绪。重温了李明介绍的“元宵节”, 下面再由韩梅引领我们去回味那寄予了无限思 念之情的“中秋节”。 (示例二)亲爱的同学们,中华传统节日意蕴 丰富。李明介绍的“元宵节”寄予了人们对一 元复始,大地回春的期盼,下面再由韩梅同学 为我们展示“中秋节”中蕴涵的浓浓的思乡之 情,团圆之意。
2 [2011· 湖北卷] 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在 室内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请你为校园的 “禁烟提示牌”编写一条温馨提示语。要求: ①符合场景;②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 ③不超过20字。(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思维轨迹】 指代词强调就近指代原则。 ①直接用“苏泽广”与上文重复,应该删去或 改为“他”。③用“他”表意不明,让人搞不 清是指哪个人,改为“合图”。④用“合图”, 让人感觉跳下椅子和吹灭蜡烛不是一个人的行 为,应删除或改为“他”. 【参考答案】 ①删除或改为“他”,③改 为“合图”,④删除或改为“他”.
│
【答案】 ①④⑤⑦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 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能否删除的前提是会 不会产生歧义,表述的意思是否清楚而又最为 简洁。①后面的“重庆马拉松赛”已经交代了 “天空”是“重庆”的,因此,①可蒙后省; ④则可承接前文省略掉;⑤与前面的“热身” 和后面的“慢 跑,拉神韧带”表意重复,可删 除;⑦与⑥中的“还没有开始”意思重复,删 除。
写一条温馨提示语。要求:①符合场 景;②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 ③不超过20字。
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话,要求衔接自 然、语意连贯,不少于60字。
2011
广东卷
6分
专题三 │ 考情分析
从近几年高考题可以看出: 1.命题思路。本考点的命题思路,仍将 是关注生活,贴近生活,语言形式也应该是现 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语言应用的量化只 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实现,所以命题还会设 置特定的情境,要求考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恰当 地选择语言内容和形式,并且考虑相关的情感 因素。语言运用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单独考查 准确、鲜明、生动、简明、得体的题目较少, 多是同时或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
考查注重综合运用,如结合广告语、衔接语、 祝贺语、图表转换、手机短信、论坛留言点评、 临别赠言、画外音、开场白、综合改错等形式 进行考查,如2011年湖北卷的禁烟的温馨提示 语、2011年湖南卷的短信、2011年安徽卷的电 话预约、2011年广东卷的串台词就具有很强的 综合性、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
4 [2011· 全国卷]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 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5分) 从读大学到当老师,我跟随郭先生十几年了。这十几 年间,每每有不懂的问题,就去先生家,①有问,必有答。 先生偶有记不清楚的,②亲自去图书馆查来,抄得整整齐 齐地给我。这些年来,问的问题不计其数,③也不乏幼稚 之处。④张开嘴后自己都悔之不已,但是先生却认认真真 地为我解答;有时先生才说两句我就表示懂了,先生⑤要 我说出来,看我想得对不对。 答: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示例三)谢谢李明同学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元 宵节的历史、传说、习俗以及有关元宵节的诗 词等知识。是啊,在这样一个“宝马雕车香满 路”“花市灯如昼”的夜晚,家家户户团团圆 圆吃元宵,其乐融融,皓月当空,彩灯万盏, 多么美妙的画卷。其实,在我国还有一个节日 也同月亮、团圆相关,那就是中秋节!下面就 有请韩梅同学为我们介绍中秋节!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既然是串联词,就应该把前后的节日连起来。 应该先回顾上一个节日,概括一下元宵节的情 况,然后,再过渡到下面的节日。
2010
四川卷
生动
扩展语段题,要求生动、简明。
6分
8分
2010
课标卷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简明、连贯 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 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 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年份
试卷
考点信息
题干信息 下面一则稿约四处画线部分中有两处 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的得体。A 项,有两个错误,一是“拨冗”是敬词,意思是 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 事情),不用于自己;一是“特此通知”不妥,此 信息是回复校庆联络办老师的,不应用“通知” 一词,因为“通知”通常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 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 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 事项、任免人员等等,是一种向特定受文对象告 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此处可用“告知”。 B项,“光临”是敬词,敬称他人的来访,宾 客来到。 C项,“列席”指作为旁观者出席,从题干来 看,回复短信的校友是受到邀请,作为主体来参 加的,此其一;其二,“奉告”是敬词,告诉。 语言的得体需考虑对象、场景、目的、语体等各 种要素。
在2012年高考中,“连贯”应多关注客 观题;“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考查多关注主观题。本考点是高考命题改革 的试验田,有创意的新题不断出现。要关注 新题型,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 培养灵活的思维,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真题演练 │ 真题演练 1 [2011· 重庆卷] 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以删 除。(只填序号)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4分) 清晨7时,重庆的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 ① 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为即将开始的 2011年 ② ③ ④ 重庆马拉松赛热身。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 ⑤ 准备,慢跑,拉伸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虽然比赛还 没有开始,尚在安排之中,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的 ⑥ ⑦ ⑧ 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道题侧重考查现代汉语虚词的正确 使用,采用主观题型。①处根据“文理”(语 言表达的内在规律),只能填入一个字的词, 所给答案“逢”也可,但不如虚词“凡”,既 满足了一个字的要求,又能与后面的“必”对 仗。②处应该是“顺承关系”,依照“文 理”(语言节奏),可以用“必定”“就”等。 ③处承前而来,是对这些年来所问问题的一个 总结,故用代词比较好,所给答案“其中”就 很好,也可以用“有的”;但从所问问题的质 量来考虑,也可以使用表达肯定语气的副词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