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税务流程如何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理税务流程如何操作?
代理税务流程的操作流程,⾸先应当获取案件的相关资料,然后分析涉及到的税收的相关事项以及具体的争议性问题,前期⼯作完成之后,需要承接公司税务业务,与公司的财务⼯作⼈员完成交接,向税务机关申报税务缴纳。
⼀、税务流程如何操作?
代理税务流程的操作流程,如下:
案件承接与确认
(⼀)获取案件资料
在案件谈判签约初期,需要当事⼈提交初步的案件资料,为分析涉税争议事项及选择采取何种法律救济⽅式奠定基础。
建议在与当事⼈会见前把当事⼈需要携带的材料制作清单并告知当事⼈,以便当事⼈在会见时能够直接将材料提供,或者可以要求当事⼈将有关材料的电⼦版在会见前提前提供。
所需资料包括但不限于:(1)当事⼈⾝份信息证明资料:(2)涉税争议的经济业务证明资料;(3)涉税争议的会计、税务处理证明资料;(4)税务机关出具的税务事项告知书、通知书等程序性⽂书;(5)税务机关出具的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6)当事⼈补缴税款、滞纳⾦及缴纳罚款信息或证明资料
(⼆)分析涉税争议类别
取得当事⼈提供的初步的涉税争议案件材料后,需要初步分析涉税争议的焦点,涉税争议的类型。
代理⼈可以从程序法与实体法这⼀维度对当事⼈的涉税争议类型进⾏分析,以便于为评价税务⾏政⾏为和选择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救济程序奠定基础。
1、常见的税收程序性争议
通常较为多发的程序性争议主要包括:(1)税收强制措施争议;(2)税收争议;(3)税收保全措施争议;(4)其他税收征管程序争议。
2、常见的税收实体性争议
通常较为多发的税收实体性争议主要包括:(1)纳税争议;(2)税务争议;(3)税收撤销权争议;(4)税收代位权争议;(5)税收⾏政赔偿争议;(6)特别纳税调整争议。
⼆、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
纳税争议是指当事⼈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为不服,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及退税、适⽤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以及税款征收⽅式等具体⾏政⾏为和征收税款、加收滞纳⾦及扣缴义务⼈、受税务机关委托征收的单位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为;以及当事⼈对税务机关不予审批减免税或者出⼝退税、不予抵扣税款、不予退还税款不服。
在当代社会现在税收业务它也是由专业的机构来进⾏代理了,很多的公司,他们由于⼯作是⾮常的繁忙的,所以没有精⼒去打理⼀些税务,就会将这些税收交给专业的⼈⼠来进⾏⼀定的操作,所以在操作流程⽅⾯也是需要⾮常的谨慎的,否则会出现⼀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