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之浅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中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之浅见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过硬的护理技术对被尊重,获得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护理工作者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
笔者就本校中职护生人文素质的现状提出了分析,并陈述了提高的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1 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内在品质。
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1],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人文素质要求现代医护人员具有广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积极而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良好的沟通技巧、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2]。
2 护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1)中职院校迫于招生的压力,基本上是零门槛录取。
文化层次,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2)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
据笔者对在校200名学生进行“为何选择护理专业?”进行问卷调查得知:35%的学生认为是奉父母命读书,41%的学生回答是因为将来好就业,只有20%是自己志向成为一名护士,还有4%的学生是因其它原因。
(3)缺乏责任感、同情心。
由于中职这一年龄层次的护生部分是独生子女,易造成她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做事不敢担当责任,对长辈缺乏恭敬心的性格特征。
(4)部分护生言谈举止过于粗鲁,穿着打扮不得体,过于追赶潮流,忘记自己学生的身份,与“白衣天使”的形象相差甚远。
(5)操作时面对模拟病人缺乏沟通,甚至不会沟通,只知道机械地完成护理操作流程,成为“哑巴”护士,离整体护理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3 提高护生人文素质的对策
现代护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基本文化素质教育,社会护理学教育[1]。
3.1 首先必须狠抓思想道德教育
面对护生年龄偏小,辨别是非能力差,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
我们应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多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可通过每晚组织学生看《新闻联播》了解时事政治,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习《弟子规》学习圣贤文化,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每月在班上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等形式提高护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端正学习态度。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造良好的素质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陶冶情操,激发人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
学校可利用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例:举行各种体育竞赛增加学生的团结互助及集体荣誉感;织组开设各种学术及文艺培训班,培养学生业余情趣、爱好,陶冶情操。
开展护理操作技能比武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忱;节假日开放图书阅览室,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关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书籍,帮助她们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簇的文化风情,增加多元文化护理的知识。
3.3 改变教学理念,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之中
据了解目前我国中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课时只占总学时的8%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15%~25%的比例[3]而且内容结构单一。
为了很好的与国际护理教育模式接轨,我们应改变教育理念,改革课程设置。
为此我们应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一些人文课程如《多元化文化护理与沟通艺术》,增加各类选修课及知识讲座如《中外名著欣赏》《美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等增加学生文化知识。
在护理教学中,要注重将人文精神和人性化护理方法贯穿整个教学始终。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护生创造人际交往的环境,有目的地锻炼护生的交流技巧,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
使护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去尊敬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
将人文护理的精神渗透进护理操作技能。
在操作考核中也应注重对护生情感、心理及综合能力的评价。
在理论考试中改变以往只注重理论和操作知识,很少贯穿伦理、心理、法律等知识的运用。
可仿效近年来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命题形式,将人文精神融入护理知识考点之中。
这样可促使护生积极学习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也可由开始被动学习到逐渐养成。
3.4 注重护理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师资是影响人文素质教育水平质量的关键。
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学生。
为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学生心中树立好榜样,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可采取以下措施:(1)引起高层次的双师型护理人才作为学科牵头人。
(2)对现有教师进行轮修和在职学习,多到临床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3)教师自身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完善和提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
3.5 注重护生礼仪教育的培养
护士礼仪作为一种职业礼仪是护士职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素质、道德、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表现,已成为护理教育中提高护生人文素质不可缺少的部分。
也越来越成为现代护理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我们应强化礼仪训练和形体训练,为护生进入临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可采取以下措施:(1)上好护理礼仪和形体训练第一堂课。
通过电教片的欣赏和老师的示范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合格的护士应做到“站要有站姿,坐要有坐姿”训练有素。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检测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向标准护士的行为靠拢。
(2)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带教老师要时时提醒护生礼仪的规范,如进入实验室要衣帽整洁,操作时注意礼貌用语,动作要轻稳,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等。
(3)定期举行《护士礼仪风采大赛》让护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美,把端庄、稳重、温柔、大方的护士风采展示在观众面前。
护理学是一名极富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学科。
为适应护理学发展的趋势和培养出高层次的护理人才,在对护生的教学中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育护生怎样利用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来发挥自己的护理水平,去解除患者生理、心理、精神上的痛苦,成为21世纪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1] 张亚男,林彦山.论现代护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护理学杂志,2004,19(1):29.
[2] 贾艳玲,朱丹.人文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6,21(17):76-77.
[3] 朱慧全,赵光.关于开设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