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抚远大将军胤祯在驱准保藏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7
论抚远大将军胤祯在驱准保藏中的作用
康熙五十六年时(1717年)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在西藏地区挑起了叛乱。
康熙派遣色楞率两千六百精兵以及额仑特作为后援等大举进军西藏。
然而因仓促行事及轻敌等原因,大军于喀喇乌苏之役大败。
面对这种严峻事态,康熙任皇十四子胤祯为抚远大将军王,出征西宁以平叛乱。
作为战时统帅,胤祯的一举一动都时刻关系着战事的进展情况,他的任上所为都对驱准保藏战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稳定军心
因第一次入藏作战失利,此次派出兵更应做好相关及抚恤事宜,安抚好阵亡将士家属及兵丁,稳定军心。
经康熙授意,胤祯亲自祭奠了战时阵亡的将领,“于阵亡总督额伦特及众官兵之尸骸前诵经,四月初三日晨,臣亲往相会,备猪、羊、悖之案,奠酒。
”“在此王亲蒙谕旨,率领大军前来安慰生者、亡魂,消灭逆贼,又以我等之父、夫阵亡……不胜感激涕零,纷纷望闭合掌谢恩为此谨具折奏闻。
”不仅稳定了军心、也向前线兵丁们传达了皇恩,军心的安定及对遇难将士家属情绪的安抚对战事的顺利进行起着积极的作用。
同时,这也是战时的战略部署及行军作战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
正军纪军法
为确保军纪军法的严格执行以及行军部署的顺利进行,胤祯在出征之前便弹劾了行事不利的相关人员,“癸丑。
议政大臣等议覆、抚远大将军允禵、疏参正红旗副都统祖维新奉上谕日将所送军前炮位、推诿不前除另将炮位委员送去外祖维新、应行革退…祖维新革退副都统。
授为三等侍卫、仍着于军前效力。
”到达西宁后更是采取一些列的行动对相关工作失职人员进行弹劾,可见于《参劾都统胡什图贻误戎机折》《参劾吏部侍郎色尔图督饷失职折》及《参劾甘州守备胡文维扰害人民严责巡抚绰启折》等。
由此不仅看出胤祯严于军纪军法,同时其也具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及主见,并未像如今一些观点所言,胤祯乃由着大将军王的名头,徒揽功绩,并未有实际的执行能力。
同时,对于驻地盗取军用物资现象严重胤祯采取严厉警告,“大将军王会见青海众台吉后,向伊等晓示:尔等将去年盗我军马,劫掠行抢者,务必查出送来,以军法处置而傲众人。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有力的指挥调度及保障后勤
这次的入藏行动并不止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次政治与外交的活动,胤祯作为军队主帅不仅需要对大局有所掌控以进行有力的指挥调度,同时也应对后勤工作加以保障。
强有力的指挥调度离不开后勤保障的支持。
胤祯大军驻青海后,对原驻兵丁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也对各兵丁减少部门进行相应增补,对所涉及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合理的调度。
“原驻之青海蒙古兵,若有逃减者,则飞咨各处补驻。
绿营兵有减少者,亦查之,将木鲁乌苏护米之绿营兵携回,如数补驻。
”同时,对于对战马及后勤方面也进行了完善,“恐因驿站之马畜减瘦,吴迪燕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8)
摘 要:康熙末年发生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事件,为了稳定西藏地区军政的安定,康熙派选十四子胤祯为抚远大将军出征西宁以平叛乱。
胤祯任上统揽大局、运筹帷幄,最后护送小呼毕勒罕入藏坐床,收复西藏,维护了统一,在驱准保藏上作出了一定贡献。
关键词:抚远大将军;胤祯;驱准保藏;小呼毕勒罕
稍有迟延,臣又著领催、蒙古向导办理壮马四十匹后,赏茶银凛
羊,交付新满洲牛录章京奥其尔。
”
据《抚远大将军允禵奏稿》所整理,可以看出其中很大一部分奏折都是关于粮饷物资、后勤储备等内容,所呈内容事无巨细。
由此可见胤祯在驻军期间审慎而合理的指挥调度,以及在后方对后勤工作的尽心。
谒见及护送小呼毕勒罕坐床
护送小呼毕勒罕坐床是此次重要任务之一,它关系着能否获得藏地民心以确保战事顺利进行。
胤祯在争得康熙首肯后以康熙六十六大寿应为其诵经祈福为由,与小呼毕勒罕进行了恰当而得体的会见。
“臣为增皇父万寿事,以古木布木庙小呼毕勒罕为首,集喇嘛四千五百名……顺便礼拜小呼毕勒罕。
”之后胤祯于三月初到达西宁卫驿站时,小呼毕勒罕遣使向胤祯献哈达。
在三月二十一日,胤祯率弘曙、弘晊及弘曦谒见小呼毕勒罕,并在沿途受到隆重的欢迎。
进禅房拜会时,胤祯对小呼毕勒罕行尊礼“尔呼毕勒罕为黄教,披裁袈裟履行佛礼,遵旨向尔致礼,我务以礼待尔。
小呼毕勒罕语,大将军王乃主人,我本不应受礼。
惟大圣主既有旨,我欲站立而言,臣率子弘曙、弘智、弘曦礼拜,献哈达。
”因胤祯对小呼毕勒罕表现出的尊敬及频繁交流,致使小呼毕勒罕更臣服于清廷,在其临走时甚至感言“满洲佛主养育之恩,仰王爷慈恩,小人实不忍离别,言时垂泪。
”这都为获得藏地民心以及青海王公和百姓支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四月二十二日时,胤祯派兵护送小呼毕勒罕前往西藏布达拉宫进行坐床仪式,一路由八百满洲兵八百绿骑兵护送。
时年八月,在胤祯的亲自指挥下,各路清军奋勇前进一举攻克拉萨,收复了西藏地区,顺利护送小呼毕勒罕入藏进行坐床仪式。
笼络各部、协调内外部关系战事的顺利进行,也离不开青海蒙古王公的支持。
除迎小呼毕勒罕入藏坐床以得青海蒙古民心外,对王公们的笼络与相互协调也至关重要。
胤祯面对先亲王罗卜藏丹津、郡王戴青和绍齐察罕丹津、贝子丹忠人彼此相互攻奸一事,胤祯对其进行了教诲与周旋,“我亲蒙皇父之旨,率大军前来,承办诸凡调遣应行之事,尔等家内因稍不睦,我即唤尔等前来……各由内心发出,方利于事。
倘被迫当面和好,而内心不和,不仅不利,敌国仰胜闻之,亦至耻笑尔等,”并以此笼络各部一致对外。
通过胤祯的努力协调,“王察罕丹津等,固什汗之子孙,皆为一体,凡事应一心一意勤劳有为。
”青海蒙古的支持,对清廷孤立及瓦解在藏地区的准噶尔的势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保证战事顺利进行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纵观他在抚远大将军任上的行事,从安抚军心、正军纪军法、指挥调度保障后勤,到护送小呼毕勒罕坐床及笼络各部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表现,这都为收复西藏、保卫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直接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驱准保藏、保护西藏和平、维护清廷对藏地直接统治等事件上做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