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中的生命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恨歌»中的生命意识
2013级汉语言文学10班2013101421 张驰麟
王安忆凭借对时代和人生的感知,调整创作思路和写作视角,构建自己的艺术世界。

长恨歌引起人们的重视,靠的当然不是女人的纯粹故事,王安忆不止一次的说过:“长恨歌是一部非常写实的东西,那里面我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只不过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写的其实是一个城市的故事。

”这样的创作取向决定了她的历史观:“我个人认为,历史的面目不是由若干重大事件构成,历史是日复一日点滴生活的演变。

”“我觉得无论多大问题,到小说中都应该是真实具体的日常生活。

”正是王安忆这种写作视角,在她的作品中渗透了历史生命意识。

王安忆之所以会写这部作品,是因为发生在上海的一个偶然的事件触动了她。

据她说:“曾经听说一件事情,这个事件特别震撼我,说一个上海小姐在七十年代中期被一个上海小流氓杀了。

使我感到特别奇怪的是,他们怎样结识的。

他们结识的道路是非常漫长的,我做的工作非常简单,就是王琦瑶怎样一步步认识了小流氓。

因为只是一个偶然事件,所以我必须要写王琦瑶的女儿,他怎样和下一代接触,只有通过她的女儿是最自然的。

故事带有一点传奇性质。


王琦瑶命运的思考
王琦瑶一生与四个男人同居,她19岁委身于政界人物李主任,住进“爱丽丝公寓”,开始寂寞的生活,最终以李主任留个她的一箱金条告终。

概括这段感情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在这之前钟情于她的程先生,被看做牺牲自己的典型,他为王琦瑶拍摄的过程中,发现他的美,并将其作为真爱苦苦追求。

程先生和王琦瑶这一段应该是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正确的人。

应该说,是程先生和好友蒋丽莉把他扶上“上海三小姐”的宝座,也由此开始漂泊的一生。

离开“爱丽丝公寓”,回到弄堂底层生活,认识了康明逊。

康明逊与王琦瑶相处的日常琐碎的生活中感受到了他=她吸引自己的风采魅力。

这又正好弥补了王琦瑶生活中的空虚。

然而,康明逊的家庭根本不会接受曾是交际花的她。

因此,最终无法走在一起。

康明逊和王琦瑶这一段情可以说是在正确的时间遇上了错误的人。

后来王琦瑶为他生下女儿薇薇,康明逊不敢认自己的女儿,更加不能承担责任。

当为薇薇寻找名义上的父亲时,王琦瑶再次牺牲身体,让萨沙作这个名份上的父亲。

萨沙很了解女人,所以他在明知这种情况下还是与其发生关系,或许只是报复吧。

当他担当了这份屈辱的名分时,带着她去做人流,任务未完成就逃离了。

到风烛残年与老克腊的畸形恋爱,对于王琦瑶而言,她的欲望本应受到理性的制约,但她想拴住老克腊。

当老克腊满足了猎奇和欲望后,王琦瑶就失去了吸引力。

他必须从这出戏中抽身,所以他选择了仓皇而逃。

这段黄昏恋可说是是“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此时,王琦瑶已经变成了一个风干的历史人物。

她终身以美貌换取的身份和李主任留个她的金条被视为她的命根,而这些随着时间的流逝失去了意义。

纵观王琦瑶的一生,我们体会到它对男人的依靠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王安忆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命运的曲折,渗透了悲剧意味。

她所遇到的每一个男人似乎都无法让她可以永远的依靠下去。

王安忆是一个关注女性生存状态和价值取向为主旨的作家,对女性有切入肌肤的体验和感受。

城市女性的执着与热忱
王安忆在谈到长恨歌时,曾说:“我要写一个城市的故事,城市的街道,城市的气氛,城市的思想和精神。

”作家把目光集中于上海这个大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关注女性命运。

在王琦瑶结实严师母、康明逊、萨沙后,一起打牌度过无聊时光,王琦瑶精心为他们准备食物,对生活很热心。

在展示日常生活时,他们看到女人的平常心。

王琦瑶正因为有这颗平常心,使她能平衡好各自家庭地位和交往态度的反差。

她与蒋丽莉交往做到有礼有节。

同时她与严师母等人也相处得很好,很快融入弄堂小市民阶层。

这颗平常心让她能在各种闲言碎语中生养一个私生女,使她度过一道道难关。

在王安忆笔下,王琦瑶这种生存态度展现了都市女性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城市女性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们无须对这种态度做出或褒或贬的评价。

因为这是大多数女性的生存状态。

女性对日常生活的感受比男人细腻,这在王琦瑶身上表现很突出。

作家欣赏他们在困难时期,依然挖空心思寻找日常生活点滴之美。

这种以物质为生存载体的女性,表达的不是时代声音,而是悠远的历史见证。

女性生命意识的展现
王安忆写女人在城市中成长,这是城市小说的创新之处,也是创作的重要动力。

王安忆认为城市比人类出生地更富有生存源泉,因而也更适合女性的生存与发展。

城市不再像农业社会那样渴求女性向男性一样具有强健的体魄,而是更为看中女性的灵巧和智慧。

透过城市,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的幸福与苦涩。

王安忆曾说:“我觉得女性更为情感化,更为人性化,比男性更具有审美价值。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把自己的眼光聚焦于城市女性,是一种自觉地选择。

王安忆女性意识的彰显是试图把男人和女人放在同一平台上来展现。

在她写男女恋情时的作品,男女大多没有名字,暗示性别泛化。

长恨歌中王琦瑶的命运显得飘逸不定,但却展示了她在历史的变迁中一种坚韧的生命意识。

王安忆的创作始终真诚的面对社会和人生,她笔下产生了许多具有坚韧生命力的女性形象。

在解读«长恨歌»的过程中,我么么看到了城市女性对待生活的赤子之心,同时也清晰于作家在创造人物形象时所彰显的生命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