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期中考试历史免费试卷带答案和解析(2024年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
今天称山东为齐鲁,湖北为荆楚,这种表述的制度因素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A
【解析】
“齐、鲁、楚”是西周时期分封诸侯国,故A正确。
宗法制是维护分封制基础,B错误。
郡县制是秦朝按照地域划分的制度,C错误。
行省制是元朝实行,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选择题
(题文)下图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礼乐制
【答案】A
【解析】
上述图示中的天子、诸侯、大夫、士和平民都通过嫡长子继承来实现身份和地位的传承,而嫡长子继承是宗法制的核心,故选A;分封制不涉及士和平民,故排除B;郡县制不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故排除C;礼乐制是在宗法制和分封制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故D题意不符。
选择题
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郡县长官的产生方式主要是
A. 世袭
B. 中央任命
C. 恩荫
D. 科举选拔
【答案】B
结合所学可知,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秦朝没有科举。
故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
选择题
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的皇帝制度首创于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朝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秦始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故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
选择题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定都于
B. 建康
C. 咸阳
D. 洛阳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秦统一后的都城在咸阳,故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
选择题
元朝为了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A. 分封制度
B. 宗法制度
C. 郡县制度
D. 行省制度
【答案】D
【解析】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控制,D正确。
分封制是西周实行地方制度,A错误,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基础制度,B错误。
郡县制是秦朝推行制度,C错误。
为了广泛搜罗,管理人才,汉朝选官主要实行的制度是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答案】A
【解析】汉朝实行察举制,故答案为A项。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排除B项;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排除C项;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且三省六部制不是选官制度,排除D项。
选择题
魏晋时期,读书人贾五,被家乡所在郡的中正评为“下上品”,推荐到怀远县作县令。
这表明当时中国的选官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军功授爵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由“魏晋时期”、“中正”等信息结合所学古代选官制度的内容可知,这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故选C;世官制是先秦时期贵族世袭为官的制度,所以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军功爵制是以军功大小授予爵位的制度,故B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故D也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
选择题
下列属于唐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A. 察举制
B. 三省制
C. 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C正确。
A是西汉时选官制度。
B三省制的表述不完整,排除。
D是选官制度。
故排除ABD。
选择题
下列属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①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②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③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
④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北宋吸收前朝教训实行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立通判监督地方长官,同时设立转运使消除地方财政基础,. ①②③正确;九品中正制选官是魏晋时期实行,北宋是科举制度,选择A项正确。
选择题
元朝为了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A. 分封制度
B. 宗法制度
C. 郡县制度
D. 行省制度
【答案】D
【解析】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控制,D正确。
分封制是西周实行地方制度,A错误,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基础制度,B错误。
郡县制是秦朝推行制度,C错误。
选择题
下列属于明成祖朱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A. 废除宰相制
B. 设内阁
C. 票拟制度
D. 南书房
【答案】B
【解析】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度,帮助皇帝处理政事,B正确。
A是明太祖行为。
C是明英宗时期,D是清朝康熙皇帝实行制度。
故排除ACD。
选择题
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 设立内阁
B. 取消世家大族的特权
C. 南书房
D. 废除丞相制度
【答案】C
【解析】
康熙帝时期设立南书房,是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C正确。
A是明朝时期实行。
B是科举制影响。
D是明太祖时期实行。
故排除ABD。
选择题
古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其最高权力机关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执政官
D. 元老院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主要政治机构中,公民大会是雅典政治中的最重要决策机构,雅典国家重要的决策都通过公民大会决策,A项正确。
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排除B。
雅典执政官是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与材料不符,排除C。
雅典民主政治时期元老院的权利不断削弱,后来权利几乎被取消,排除D。
选择题
下面漫画反映改革措施的制定者是
A. 梭伦
B. 克利斯提尼
C. 伯利克里
D. 苏格拉底
【答案】B
【解析】漫画显示的是陶片放逐法,是克利斯提尼时期改革措施,B 正确;其他改革者不符合题意。
排除。
选择题
公元前5世纪,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人物是
A. 苏格拉底
B. 梭伦
C. 克利斯提尼
D. 伯利克里
【答案】D
【解析】
伯利克里改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D正确。
苏格拉底是雅典民主政治衰败时期,A错误。
B是雅典民主政治奠基时期。
C是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时期。
故排除ABC。
选择题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取拾”“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
这体
现出罗马法
A. 维护平民利益
B. 限制贵族特权
C. 保护私有财产
D. 消除阶级对立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取拾。
”可知,自家庄稼的种植必须在自家领地,反映了罗马法中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与平民利益无关,也没有限制贵族特权,故AB项错误,C项正确。
《十二铜表法》没有提到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也不可能消除阶级对立,故D项错误。
选择题
罗马《十二铜表法》中的第八表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术的,每棵均处25阿司(古代罗马货币单位)的罚金。
”这说明当时罗马
A. 法律只保护富有者的利益
B. 注重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C. 法律规定具有一定教条性
D. 公共利益高于私人的利益
【答案】C
【解析】“砍伐他人树术的,每棵均处25阿司(古代罗马货币单位)的罚金。
”中不管什么类别的均罚款相同数目,说明罗马法极具教条性,C正确;材料没有说明保护富庶的利益,A错误;公民意识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D说法显然错误。
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万民法
D. 《民法大全》
【答案】B
【解析】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故答案为B项。
习惯法与成文法相对,排除A项;万民法是根据适用范围所作的分类,与成文法按照表现形式的分类不同,排除C项;《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排除D项。
选择题
公元3世纪,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是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答案】D
【解析】
试题本题设问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符合题意,因此选D。
ABC都有一定的限定范围,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
选择题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沉淀的精华。
追溯当今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源头应是
A. 《人权宣者》
B. 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和罗马法
C. 《权利法案》
D.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源头应是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和罗马法,故B项正确;AC项晚于B项,排除;D项是东方文明的源头,排除。
选择题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由此确立了
A. 君主立宪制
B. 总统制共和制
C. 责任内阁制
D. 议会制共和制
【答案】A
【解析】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定基础,A正确。
B是美国代议制特点。
C是18世纪确定。
D是法国政体特点。
故排除BCD。
选择题
为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美国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原则是
A. 人民主权原则
B. 三权分立原则
C. 两党制原则
D. 联邦制原则
【答案】D
【解析】
美国独立之初是邦联制,为加强中央政府权力颁布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D正确。
A不属于中央集权特点。
B属于中央政府运作特点。
C属于政党政治问题。
故排除ABC。
选择题
1787年颁布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是
A. 德国
B. 美国
C. 法国
D. 英国
【答案】B
【解析】
1787年宪法属于美国,美国是典型三权分立制国家,B正确。
A和D 是君主立宪制国家。
C是议会共和制国家。
故排除ACD。
选择题
美国联邦党人弗希尔曾说:“州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们对其它州态度冷漠,往往还带着仇视、恐惧和厌恶。
”1787年宪法中解决这一问题的制度设计是
A. 三权分立制
B. 民主共和制
C. 责任内阁制
D. 联邦制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州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们对其它州态度冷漠,往往还带着仇视、恐惧和厌恶。
”反映独立之初的美国各州相对独立的弊端。
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权威,美国实行联邦制,故选D。
三权分立制反映的中央政府权力之间的关系,排除A;民主共和制是美国的政体,,与材料无关,排除;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民主政治的特点,排除C。
选择题
下图漫画中,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蒙着双眼,手提一个天平,天平的一侧放着“美国宪法”,另一侧坐着杜鲁门总统,载有宪法的一端显然更有分量。
该漫画反映出美国
A. 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B. 总统对最高法院负责
C. 总统与最高法院相互制衡
D. 最高法院拥有司法解释权
【答案】D
【解析】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实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根据“天平的一侧放着‘美国宪法’,另一侧坐着杜鲁门总统,载有宪法的一端显然更有分量”,说明总统的权力受到法院的制约,最高法院拥有司法解释权,D正确;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立法、司法、行政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A错误;总统对宪法负责,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总统对法院的制约,C中“相互制衡”表述错误。
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掌握国家行政大全的是
A. 国会
B. 最高法院
C. 总统
D. 国王
【答案】C
【解析】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
故答案为C项,排除AB项。
美国实行共和制,不存在国王,排除D项。
选择题
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部分。
这主要体现了
A. 邦联制原则
B. 联邦制原则
C. 三权分立原则
D. 中央集权原则
【答案】C
【解析】
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部分,体现出三权分立特点,C正确。
A和B属于管理地方体制制度问题,排除。
D 属于中央集权问题,不符合材料主旨。
选择题
谈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很多人认为“光荣革命”是一次完美的政治设计。
其“完美”体现在
A. 确立责任内阁制
B. 以妥协方式确立民主制
C. 实行了议会主权
D. 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
【答案】B
【解析】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妥协而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故选B;英国要到18实际初才确立责任内阁制,排除A;光荣革命时,英国尚未颁布《权利法案》,排除CD。
故选B。
宰相制度是古代中国传统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
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三宰相之权,兵财之外,官人进贤,最其大者,而宋之相权,于此亦绌。
——(明)吕邦耀《续宋宰辅编年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并指出秦朝中央官制的名称。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初宰相制的弊端及其成因。
唐太宗对宰相制进行了怎样的改进?
(3)据材料三指出宰相权力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职能: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官制:三公九卿制。
(2)弊端:行政效率低下。
成因:程序繁琐;相互牵制。
改进:设政事堂或三省长官合署办公。
(3)变化:宰相权力大大削弱。
原因:加强皇权的需要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三公九卿制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可知行政效率地下;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分析回答;第三小问依据所学从设立政事堂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而宋之相权,于此亦绌”可知权力下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加强皇权的需要回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500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式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处
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式选出,主要从事审判工作。
——臧嵘主编《历史•必修Ⅰ》
材料二美国政治体制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
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
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法国1875年宪法的主要规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美国政治体制结构示意图”指出美国权力运行体现的原则。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875年宪法的主要特点。
【答案】(1)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处理日常事务;陪审法庭负责司法事务;议事会议员和陪审法官由抽签方式选举产生。
(2)①总统(或行政)②国会(或立法)③最高法院(或司法)原则: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或三权分立)。
(3)确立共和政体;议会是权力中心;实行责任内阁制;体现权力制衡原则;总统权力受到内阁制约。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500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式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式选出”的信息从雅典民主政治机构和运作方式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表格信息从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三权分立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7年”的信息和所学从政体特点、总统权力以及责任内阁制等角度思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