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强化训练1-2-2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第2节第2课时
1.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的增大而降低
②砹(A)是第ⅦA族,其氢物的稳定性大于H
③硒(S)的最高价氧物对应水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⑤铊(T)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钠溶液反应
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物对应水物,其碱性随原子序的增大而减弱
A.①③④
B.①③⑥
.③④⑤
D.②④⑥
【答案】 B
【点拨】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递减,氢物稳定性逐渐减弱,②错;第二周期中氮元素的氢物NH
3
溶于水后,水溶液呈碱性,④错;第ⅢA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铊只与盐酸反应,⑤错。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
B.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因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由1→8周期性变而引起的.半径由大到小、氧性由弱到强的是:+、Mg2+、A3+、H+,而还原性由弱到强的则是:I-、Br-、-、F-
D.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物式为:R
2O
5
,又知R的气态氢物中含氢的质量分为
88%,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
【解析】按相对原子质量,T1276,而I1269,两元素都有五个电子层,但T最外层电子是6个,而且I是7个。
如果按相对原子质量大小顺序排列,I 与T应该互换位置,而这又造成了元素性周期性变的改变。
因此,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顺序排列不是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的依据。
因此A项不正确。
B项正确。
项从离子结构分析:
故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r(Mg2+)>r(A3+)>r(H+)。
对比它们的氧性,根据过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它们原子的还原性由钾到氢逐渐减弱,反过它们离子的氧性逐渐增强。
命题信息是正确的,但题中后半部,I-、Br-、-、F-半径是逐渐减小。
I-、Br-、-、F-还原性应由强到弱。
而题中却说:“还原性由弱到强的
则是I-、Br-、-、F-”是错误的。
故项不正确。
D项某元素最高价氧物式为R
2O
5,
则R为+5价,负价应为-3价,其形成气态氢物为RH
3。
根据已知,错误!未定义书签。
×100%=88%,M(R)=31,排除D项。
【答案】 B
3.下列各元素的氧物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够与NOH溶液反应的是( )
A.元素:它的原子中M层比L层少2个电子
B.元素Y:它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与氩原子相同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ⅢA族
D.元素W:它的焰色反应颜色呈浅紫色
【解析】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够与NOH溶液反应的是铝元素的氧物A
2O
3,
而、Y、、W分别是S、、A、,故项符合题意。
【答案】
4.已知A、B、、D、E五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于该五种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若D的最高价氧物的水物是强酸,则E一定是活泼非金属
B.若A的最高价氧物的水物是强碱,则一定是活泼金属
.若B是金属元素,则一定也是金属元素
D.若是非金属元素,则D一定也是非金属元素
【解析】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的递增,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物的水物酸性增强;金属性减弱,最高氧物的水物碱性减弱。
A项中D是活泼非金属,E可能是稀有气体元素,所以A项不正确;B项中只能说明A是活泼金属,列于A之后的元素,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所以B项不正确;同样项也不正
确。
【答案】 D
5.下列说法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 )
A.F
2、
2
、Br
2
、I
2
和H
2
反应激烈程度递减
B.HF、H、HBr、HI热稳定性减小
.F
2、
2
、Br
2
、I
2
的氧性递增
D.F-、-、Br-、I-失电子能力递增
【解析】依据第ⅦA族元素的递变规律知,F
2、
2
、Br
2
、I
2
的氧性依次减弱。
【答案】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决定于元素原子序的变
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决定于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变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决定于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
D.元素所有的性质都随着元素原子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
【答案】
【点拨】并非元素所有的性质都随着元素原子序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如熔沸点、溶解性、密度等。
7.关于原子序从11依次增加到17的元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子层逐渐增多
B.原子半径逐渐减少
.最高正价值逐渐增大
D.从硅到氯负价-4→-1
【答案】 A
8.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呈周期性变
B.从N到Ar,随着原子序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变小
.11号到17号元素合价的变,与3号到9号元素合价的变完全相同
D.没有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就没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答案】 D
【点拨】元素的性质应是随着原子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故A选项不正确;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不包含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因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的测定与相邻非金属元素的依据不同,其字不具有可比性,故B选项不正确;11号到17号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而3号到9号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5,O和F没有最高正价,故选项不正确;由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才有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合价呈周期性变,故D选项正确。
9.、Y、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
若+、b Y+、c-、d R-四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
B.b-d=+
.>b>d>c
D.>b>c>d
【答案】B、D
【点拨】“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说明四种离子之间存在关系-=b-=c +=d+,B项正确,A不正确。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说明四种离子的核电荷中、b均大于c、d;又“>”,说明+与
Y+中>b,c-与d R-中c>d。
b
10.元素的以下性质,随着原子序的递增不呈周期性变的是( )
A.合价
B.原子半径
.元素的失电子性和得电子性
D.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 D
【点拨】元素的合价、原子半径等许多性质都随元素的原子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但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决定因素是原子中质子、中子及同一元素的同位素原子在自然界中的物质的量分,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不呈周期性变。
11.下列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
A.LI
B.NBr
.
D.F
【解析】第ⅦA族元素阴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I->Br->->F-,第ⅠA族元素阳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N+>L+,故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LI。
【答案】 A
【点拨】本题考查了同主族元素离子半径大小的递变规律。
下面总结一下规律:在中要求范畴内可按“三看”规律比较粒子半径的大小:一看电子层:在电子层不同时,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1)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如r(F)<r()<r(Br)<r(I)。
(2)同主族元素的离子从上到下,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如r(L+)<r(N +)<r(+)<r(Rb+)<(+)。
二看核电荷:在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越多,半径越小,原子序()和半径可互推。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
(2)同周期元素的阳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
(3)同周期元素的阴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
(4)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随着核电荷的增多,离子半径减小,如
r(S2-)>r(-)>r(+)>r(2+)。
三看电子:在电子层和核电荷相同时,电子越多,半径越大。
(1)原子半径小于相应的阴离子半径,如
r()<r(-)。
(2)原子半径大于相应的阳离子半径,如
r(N)>r(N+)。
(3)当元素原子可形成多种价态阳离子时,价态高的半径小,如r(F)>r(F2+)>r(F3+)。
12.甲、乙两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都是其他电子层总的2倍,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甲乙处于同一周期
B.甲乙处于同一主族
.甲乙的单质都是气体
D.甲与乙的原子序之和为偶
【答案】 D
【点拨】L层最多可有8个电子,当其他电子层共有4个电子时符合题意,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Mg符合条件;当L层未填满电子时,层的2个电子已填入,此时L层共有4个电子,碳符合条件,则甲、乙指的是碳和镁,D选项符合题意。
13.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为15的元素的最高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和中子一定为6
④原子序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
B.①③
.②④
D.③④
【答案】
【点拨】15号元素为P,其最高合价为+5;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第二周期ⅣA元素为,核电荷为6,但因同位素的存在,中子有6,7,8三种情况;12号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ⅡA族。
14.元素、Y、原子序之和为36,、Y在同一周期,+与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
子层结构。
下列推测不正确
...的是( )
A.同周期元素中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Y,离子半径+>2-
.同族元素中的氢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解析】由“元素、Y、原子序之和为36,+与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知元素为N元素,元素为O元素,故Y元素原子序为36-11-8=17,
故Y元素为元素。
离子半径+<2+,因此B项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5.元素的某种原子和元素Y的某种原子,质量相等,两者的质子之和为34,但前者比后者核内多2个中子;又知元素Y的该种原子核内质子与中子相等,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符号分别是:________,Y__________。
【解析】设元素原子的质量为A,质子为(),中子为N()。
则Y元素原子的质量为A,质子为(Y),中子为N(Y)。
依题意,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将①+②得()+N()=36,代入④中得A=36,由③和⑤求出(Y)=N(Y)=18,所以,Y是氩元素,是硫元素,它们的质子和质量分别为18和36、16和36。
【答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S 错误!未定义书签。
Ar
16.
(1)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周期律,即元素的性质随着________的递增呈现________的变。
(2)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中失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
(3)短周期元素、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则
Y
①Y、元素的气态氢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填式)。
②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是________(填式)。
【解析】(2)依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性可得出前四周期元素中失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是为第四周期第ⅠA族的元素,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是第二周期第ⅦA族的F元素。
(3)依题意及题目所给的部分周期表知,元素是H,
S;三种元素形Y元素是F,元素是S。
因此,Y、元素的气态氢物的稳定性HF>H
2
成的单质中S单质常温下是固态,故它们中熔点最高的是S。
【答案】(1)原子序;周期性;(2);F;
(3)HF>H
S;S
2
17.A、B、、D四种元素,它们原子的核电荷均小于18,且依次递增。
A原子核内仅有1个质子,B原子的电子总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相等,A原子与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之和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相等,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次外层电子的3倍。
试推断它们各是什么元素,并写出其元素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
【解析】A原子核内仅有1个质子,A是氢元素;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次外层电子的3倍,D是氧元素;B原子的电子总为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即6,为碳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5,且在第二周期,为氮元素。
【答案】氢(H) 碳() 氮(N) 氧(O)
18.A、B、 3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B的核电荷比A大1,原子的电子总比B原子的电子总多5;1A的单质跟盐酸反应可置换出112L(标准状况下)氢气,这时A转变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试回答:
(1)A是__________元素,B是__________元素,是__________元素。
(2)分别写出A、B最高价氧物对应水物分别与的气态氢物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已知金属元素D和元素A、B在同一周期。
分别向B,D最高价氧物对应水物中滴人A的最高价氧物对应水物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钠镁氯(2)OH-+H+===H
2
O
Mg(OH)
2+2H+===Mg2++2H
2
O
(3)将NOH溶液滴入Mg(OH)
2中无现象,将NOH溶液加入到A(OH)
3
中固体溶
解得无色溶液
A(OH)
3+NOH===NAO
2
+2H
2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