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矩形灌注桩施工工法的几个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矩形灌注桩施工工法的几个环节【摘要】根据我国目前矩形混凝土灌注桩的截面特征,而且国内还没有专用成孔设备,在施工中我们利用液压成槽机进行矩形混凝土灌注桩造孔,通过在试桩和施工过程中对矩形混凝土灌注桩成孔工艺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总结归纳了砂砾石地层矩形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在对矩形混凝土灌注桩的推广应用积累了施工经验,并形成了典型的矩形灌注桩施工方法。
【关键词】矩形灌注;混凝土工艺;工法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混凝土施工工艺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有了较大的改变。
本文中提到的矩形灌注桩施工工艺和传统的泥浆护壁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基本相似,但在成孔设备和施工方法上与传统的混凝土灌注桩有所差别。
我国目前尚无专业的成孔设备,通过对实际施工过程中试桩和矩形混凝土灌注成孔工艺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矩形灌注桩的施工方法,为此项工程工艺的推广和应用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
本文将结合某工程施工实例对矩形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几个重要环节作出基本探讨和浅要研究。
1.造孔
1.1 成槽机的造孔
首先成槽机应该按规定的造孔路线安装,为了在成槽机的运转过程中遭到破坏,所以成槽机在途径的路线过程中,混凝土的导向槽先应该采用砂砾石回填。
然后先调整大臂升降将抓斗垂直对准导
向槽口,慢慢入槽,完毕后就张开抓斗。
由于初始成孔精度对成孔的精度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在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入槽和出槽过程中要匀速缓慢运行。
1.2 造孔的方法
造孔按照抓斗的工作形式可分为三种:平挖法、冲挖法、侧挖法。
其中平挖法是利用了导板和抓斗的自身重量来切削入土,在工程中比较适用于开孔段地层比较松软的施工。
而冲挖法是利用了抓斗和导板的快速下降的冲击力来切削入土,此法较为适用于开孔段地层稳固且土体比较坚硬密实的施工。
侧挖法主要是利用了左右两边液压推板使导板略微向两侧倾斜来切削入土,这种方法一般使用于矩形灌注桩短边侧偏、地层含有孤石和带有倾斜的岩石的施工。
2.矩形灌注桩的清孔
对于矩形灌注桩的清孔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清孔一般采用的是潜水泵排渣法。
在对终孔检查完后,应马上进行清孔作业,然后进行检查清孔,而且清孔后的泥浆指标和回淤厚度等等,并要求让清孔后的指标要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标准。
如果超过要去范围,应再次对设备进行清孔,直到达到规定的要求和设计标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3.混凝土的灌注
3.1 浇注机架的安装
在工程施工中,液压成槽机的构造与传统的带有起重设备的灌注桩成孔机械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对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必须采用
简易的浇注机架。
简易的浇注机架主要由机架、卷扬机、门架、导向滑轮等组成,它主要应用在导管的安装和提升等操作,同时也对混凝土进斜漏斗起支撑作用。
这样按照规定的操作要求对教主机架进行安装就位。
3.2 导管的安放
对于混凝土的灌注一般采用导管法。
首先,在导管安装前我们应先对导管好坏、连接丝扣和密封圈的完好进行认真的检查。
然后再利用简易浇注机架把导管依次逐节吊起来,再按照原先确定的匹配长度进行逐节安装。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确保导管居中问题。
但在施工工艺上还有“满管法”和直接跑球法。
其中“满管法”是要求导管的底口范围应控制在10~20cm以内。
当采用“满管法”时,由于管底到孔底的距离很小,所以球塞一定不能直接逸出管底,要等到管内混凝土满后才能用逸出的开浇方法完成此项操作。
而直接跑球法是要求导管的底口到桩底的距离范围在30~40cm以内,所以当管底到孔底的距离比较大的情况下,才能直接用球塞逸出管底的开浇方法。
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适当分析工程情况,选用合适的开浇方法来保证工程的质量。
3.3 混凝土灌注
在上述过程完成后开始进行对混凝土的灌注。
首先在混凝土的灌注之前应该放置一个较导管内径略小的球塞来将导管里的混凝
土和孔内的泥浆进行隔离,再进行向导管里注入混凝土。
在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质量,以防导管被直接堵
塞。
并在灌注过程中要注意计算好导管长度和混凝土顶面的高程等。
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完后,要马上观察导管内的混凝土位置,用来判断开浇的正常。
避免在过高时造成的导管堵塞和过低时导致导管直接破裂或导管直接脱开混凝土面的工程事故。
在混凝土灌注后,导管内的混凝土的压力下球塞被压倒孔底,混凝土将注满整个导管后,应该适当将导管匀速缓慢提升25~30cm。
这样就使球塞成功逸出。
在导管内混凝土会注入孔中埋在导管底部,此时要确保对混凝土的持续灌注,再迅速加大对导管的深埋程度。
但如果采用的是“满管法”时,导管就不能被提升的太高,导管内混凝土面开始下降后就应马上将导管放回原来的位置。
然后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迅速将导管深埋,且立即拆除原先防止在顶部的短导管,及时的将导管保持顺畅的状态。
而且每次在拆除导管之前要求用测锤对孔内的混凝土面进行严格的测量,在测量达到要求时才能对导管进行提升。
最后对混凝土的浇筑进行测量,当测量结果达到设计的超过浇筑高程后,应匀速将最后一节导管缓慢提起来,终止浇筑,即浇筑完成。
在所有浇筑过程中应要求混凝土是按照严格的配比,定时对混凝土进行抽样调查,做好每次检查记录。
确保整个混凝土浇筑过程顺利完成。
4.总结
总之,我们在矩形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务必要求自己牢牢的把握住施工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操作方式,合理的利用现有设备、条件已经相关积累的施工经验,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来进行
施工。
采用液压成槽机来进行矩形灌注桩的造孔和施工虽然在我国比较少见,但是其包含了施工进度快、效率高、质量过硬等优点,而且成槽机时采用强制切割土体成孔的施工技术,施工过程无震动,噪音小,所以我们应该抓住现有机会和利用现有条件去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成熟施工经验,使得先进有效,快捷便利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得以广泛的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黎国安.《关于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新报,2010,(02)
[2]单慧平.《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4)
[3]沙文军.《试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咨询导报,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