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发展现状
摘要:城市水系统的关键设施之一就包括污水处理厂。

因传统式的地上污水
处理厂在运行阶段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如:产生臭气,影响大众生活、生产;噪音较大,对环境产生负面效应等,均会对污水治理工作秩序开展造成阻碍。

对此,经我国各地区的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加大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力度,地面上的配套设施也逐渐下沉到地面以下,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还对生态
环境进一步的美化,以新的建设模式促进现代化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发展趋势
引言: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行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现
阶段我国各地区开展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均以地下式为主,主要目的是节省地面
使用面积,按照功能逻辑、空间布置等对各处理单元有机整合,功能强大,既能
保证水质处理标准,又能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创造较大的综合效益,与生态化城
市发展目标相符。

一、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要点
(一)布置形式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开展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在布置形式方面主要是
根据地形、地势开展特异性的设计工作,能与生态系统存在密切关系,最低程度
地控制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及范畴,不再单一化地覆盖
绿化,而是对农场、绿地、公园等有机整合,提高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的利用率。

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性地完善基础设施,为综合化、功能化的市政打造提供有利
条件,实现城市用地性质的跨界与融合目标。

例如: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顶部双层加盖,完全埋在地下,地面依
然可以正常使用,比如开展绿化项目、其他设施建设等,并使地下空间得到有效
的利用,土地利用度明显提高[1]。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是把设备、构筑物等设置
在室内,便于日常操作与管理,设有工作平台、起吊设备,厂区地面可用面积多。

关于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通风换气处理较常用的是设置专用的风道及通风口,
与人工照明方式辅助处理,所产生的臭气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

(二)工艺优化
MBR工艺优势较多,主要是脱氮除磷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
可全程自动化控制、剩余污泥产量少等,只需MBR工艺处理,就能高质量地净化
水源,并直接应用在景观河道补水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例如:MBR膜过滤工艺对废弃二沉池的污水深度处理,能明显地增强生化池
中的污泥浓度,地下污水处理效率较高。

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是MBR工艺质量
控制需投入大量新进设备与技术手段,整体投资成本较高,因各类设备均在地下
空间中,会在设备维护、故障处理等方面有较大的难度。

尤其是除臭设备系统的
运行,整体耗电量是常规设备的30-50%。

对此,关于MBR工艺的质量控制及作业
效率的提升,还需依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要在前期规划阶段就能做好控制工作,避免对后续工作开展造成阻碍。

二、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问题
与传统地面式污水处理厂的综合成效对比分析,地下污水处理厂的综合优势
较突出,但在设计、系统融合性、要求等方面均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建设、运营
等方面均需对目前的建设问题细致分析,了解各类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把工作
重心落实在根本阶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措施,才能提升综合成效。

对此,针对目前我国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问题分析,建议从三方面考虑:
第一方面,整体投资成本与施工难度较大。

开展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深基坑开挖施工,建设成本较高,与同规模的地面污水处理
厂的建设成本对比,远远高出2-3倍。

再加上基础设施的投入也有较高的要求,
无论是耗能还是各类费用等,均会增加整体建设成本。

第二方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及风险。

污水处理后会产生硫化氢、硫化铵等,均属于有机化合物,噪音较大,不仅会对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
的危害,还会影响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2]。

此外,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
中存在安全隐患,如果遇到特殊环境会存在淹水风险。

再加上地下建筑采用封闭
式的结构,一旦发生火灾后就会产生较大的危害。

第三方面,运营管理难度较大。

依然是与地上污染处理厂对比,在目测预检、取样检测、运营维护、定期检修等方面均有较大的难度。

对此,关于地下式污水
处理厂建设,还需对建设地区的综合需求全面分析,要编制适用性强、可推广、
可复制的实践体系,才能确保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成效与运营效果。

还有部分
城镇的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成效会受人为因素影响,综合效益不明显,实践成
效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浪费大量的资源及财力。

三、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发展策略
通过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问题的分析,能了解地上与地下式污水处理厂
的不同优势与不足,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前还需对地质条件、自然环境、运
营管理要求等综合考虑,提出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化体系,才能保证地下式污水处
理厂优势最大化地发挥,还能在建设阶段对常规问题或不足缺陷及时处理,避免
影响后续运营成效。

先是优化设计理念,以智慧低碳、集约生态设计理念为主,对有限的空间最
大化地利用,可以根据不同功能做好竖向集约设计或一体化封闭设计等,减少对
地上面积的占用,并在地下对臭气装置、污水处理装置、污泥装置等集中化设置
与管理,降低建设难度,在此基础上提升周边环境效益,与低碳节约的设计目标
相符。

其次,工艺处理力度加大,以控制出水水质为前提,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需建设单位能在工艺创新方面特别处理,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强化,在新技术、新设施的综合化推广下提升工艺质量[3]。

再加上专业化技术队伍、建
设队伍、管理队伍等主动参与,经协作能力的提升降低建设及运营管理难度,也
能控制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成效。

最后,探析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地下污水处理单元、地上景观环境设计等理论,能从景观生态化方面入手,在园林景观技术、综合生态农村技术的应用方面强调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与周围环境有较强的协调性。

再加上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改变传统化的设计方式,强调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有较强的观赏性、景观艺术性,也能提升综合效益与建设效果。

四、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发展趋势
分析新形势下背景下我国各地区的发展实况,开展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工
作较迫切,尤其是城镇化发展速度的较快,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较被动,综合
成效待提升。

对此,在还需引起各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重视,要在此方面加大投
资与管控力度,无论是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时间还是工艺质量控制,都能有完
善的标准及规范要求,避免盲目性地开展建设工作浪费大量资源[4]。

在此基础上,还会对常规化的问题、影响因素禁锢等细致处理,建设阶段就能综合考虑建设定位。

比如在工艺处理方面以高标准为主;照明系统、除臭系统等均有较强的节能
效果,与降耗、节约理念相符,在多个角度中进行全方位地优化,才能明显地降
低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效。

在此基础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运营阶段的安全风险也
会持续降低,控制维护成本,在规范运营阶段主动优化、升级,与景观设计要求
相符,减少占地面积,强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平衡性,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而促进我国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稳定发展。

结语:
为明显提升我国总体经济能力,还需从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入手,详细
分析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要点、工艺要求等,本着“因地制宜”建设原则保证
各类资源高效应用。

再加上现代化技术手段综合应用,也能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占
地面积,在地下空间最大化地开挖、利用,设置完善的基础设施,组建专业化的
工作队伍,均会在实践阶段保证污水治理效果明显提高。

再加上现代化建设理念
的优化,全面渗透节约、环保、绿化等建设理念,扩大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面
积与影响范畴,从而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一烽,杜炯,张欣.国内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分析[J].净水技术,2021,40(10):101-106+117.
[2]庄修伟.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规划设计的三种形式及其优缺点分析[J].特种结构,2021,38(04):47-49+84.
[3]房阔,王凯军.我国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给水排水,2021,57(08):49-55.
[4]黄海伟,赵尤阳,谢祥.城市更新背景下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探索[J].建设科技,2021,42(06):55-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