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干预对 64排螺旋 CT冠状动脉 CTA
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析在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中,实施个性化、全方面、优质的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选取该时间段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共计24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分别是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全方面、优质的护理干预。
尤其是图像质量等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
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经过观察发现,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比较成像质量,干预观察组成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研究表明,干预组可明显的提高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图像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影响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选取该时间段在我院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共计24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到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n=120例)、干预组(n=120例)。
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各占一部分,其比例为(70例:50例),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下:年龄最大的患者81岁,年龄最小的患者34岁,中位年龄为(64.32±7.23)岁。
干预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各占一部分,其比例为(75例:45例),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下:年龄最大的患者80岁,年龄最小
的患者35岁,中位年龄为(64.41±7.09)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资料之间有明显的可比性。
设备与方法:
扫描设备采用日本东芝Aquilion64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高压注射采用德国Medtron双筒高压CT注射器,扫描范围为气管隆突下至心脏隔面,采用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350mgl/ml),常用剂量为65—75ml,流速为4.5—5.5ml/s,扫描前嘱患者签知情同意书,告知患者潜在风险,选择患者粗、直、无静脉窦的(右)上肢静脉,留置20G的静脉留置针,并做碘过敏试验,推注1mI碘造影剂原液观察20分钟,结果阴性者方可进行检查。
1.3护理措施:
使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对患者检查前的护理。
首先,检查前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材,注意掌握检查的适应证,认真了解患者的病史,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注意高危因素(如:甲亢、哮喘、肾功能不全)等。
其次,进行血管造影剂注射时,为了避免发生渗流现象,合理的选择血管,对患者的心率进行控制。
干预组在对照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全方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针对性心理护理。
一般情况下,许多患者对检查时的情况不了解,而且设备和相关仪器会使患者产生一定的陌生感,从而导致患者产生恐惧心理。
此时护理人员应该细心询问、耐心给患者讲解各种相关问题,包括检查流程、注意事项、检查造成的不适以及碘造影剂注射时发热、有尿意等正常反应情况等。
从而减少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检查过程中的配合。
第二、加强心率的控制。
若患者的基础心率≥75次/min且小于80次/min,则选择25mg倍他乐克给患者口服。
若患者的基础心率≥80次/min,则根据患者的体重使用给倍他乐克[1]。
如果患者的血压情况正常,可根据情况适当的减少药量。
当患者服用药物30分钟后,进行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测量,避免患者的血压快速下降。
在此基础上,患者的心率会在50次/min-70次/min之间符合扫描要
求。
在该时间段内对患者的心率进行测量,如果患者的心率仍然没有降低,选择
阿替洛尔进行服用,两种药物的使用最高不能超过4片。
当患者的心率符合检查
的最佳要求后,再进行扫描检查,以此提高成像的成功率。
第三、指导患者呼吸训练。
患者的呼吸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效
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提前对患者展开有效的呼吸训练,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使用平和且温柔的语气以及和蔼的态度,指导患者吸气、憋气、
呼气的几个程序进行呼吸,同时指导患者呼吸程度与正常情况下相同,在患者屏
气时要坚持10至15s左右。
第四、检查中,护理人员通过观察窗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及异常情况
发生,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应立即停止检查,迅速给予相对应的处理措施。
第五、检查结束后,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如无发现异常反应,可将留置
针头拔出,需要观察患者30分钟,避免迟缓性变态反应的发生,并嘱咐患者在
24小时内充分水化,以促进碘造影剂的排泄。
1.4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的护理,分别是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加个性化、全方面、针对性护理干预。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对其临床检查的状况进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尤其是图像质量等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
数据进行比较。
1.5统计学处理
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数据较多,想要对数据仅分析和处理,需借助计算机统
计学软件SPSS 23.0完成。
计数资料使用n(%)进行描述,计数资料数据比较时,使用X2检验。
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据表1所示,采用常规护理加个性化、全方面、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成像质量,干预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CTA成像质量(n)
组别
例
数
1级2级3级4级5级
对
照组
12028121880
干
预组
12000111594
3讨论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医学水平和医疗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临床检查中许多新型的成像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64排螺旋CT,该设备能够通过一次扫描检查获取高空间、高时间分辨率的多幅图像。
同时该技术不仅具有心电门控技术,还具有图像处理的功能,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体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
在冠状CTA检查的过程中,将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信息与64排螺旋CTA扫描相比,能够有效的将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还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且在扫描的过程中具有时间短、速度快、后续出来强度、无创性等特点,而且还能够使临床中进行多视角观察,这在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
综上,在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贯穿整个过程,并且科学、全面、有效的护理工作是检查图像质量及检查成功率提高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蔚,林少环,黎杏桃,刘卫军,刘春杏. 护理干预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病人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8,16(06):706-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