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篇】新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篇】新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课外阅读。
夸(kuā)父逐(zhú)日
古时候,北方有一个巨人,名叫夸父。
他双耳挂着两条黄蛇,手里拿着两条黄蛇,住在一座荒凉的山上。
夸父生性喜欢探求。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夸父死的时候,丢掉了手中的拐杖,拐杖落下的地方,变成了一片桃林。
(1)找出描写夸父性格的句子。
(2)写近义词。
喜欢——________ 荒凉——________
【答案】(1)夸父生性喜欢探求
(2)喜爱
;荒芜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
第一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掌握。
从文中可以找出:夸父生性喜欢探求。
第二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掌握,喜欢,喜爱。
荒凉,人烟少;冷清,近义词是荒芜。
【点评】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的能力是一定的提升。
2.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________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1)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①奇奇怪怪②奇形怪状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________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2)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描写“猴子”动作的字词。
(3)根据意思猜词语。
①山势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________
②一点儿也不移动。
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它们”是指________。
(5)黄山的奇松、云海、温泉和文中介绍的________被称为“黄山四绝”。
【答案】(1)②
(2)抱、蹲、望。
(3)陡峭;一动不动
(4)叫不出名字的岩石
(5)奇石(怪石)
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坐)山峰上的几块(巨具)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dūdōu)峰不住地啼叫。
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象;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tán dàn)琴”。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读音和字词。
(2)用下划线字写一句话。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每当________,就________。
【答案】(1)座;巨;dū;像;tán
(2)我见到那条手链;就想起了你
【解析】
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妈妈睡了。
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蛋上。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
妈妈微微地笑着。
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挂满笑意。
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
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1)这篇课文讲的是________时,妈妈在哄“我”入睡时,________先睡了。
(2)文中从三个方面写了睡梦中的妈妈的样子:
一是睡梦中的妈妈________;
二是睡梦中的妈妈________;
三是睡梦中的妈妈__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先——________ 外——________ 弯——________
(4)仿写:
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
【答案】(1)午睡;妈妈
(2)美丽;慈祥;好累
(3)后;里;直
(4)苹果笑红了脸。
【解析】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办法不行了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时,在村中遇到了一只猴子。
猴子告诉他:“村子的井里有水。
”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到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啦!”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1)本文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发生的事。
(2)本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第________自然段写乌鸦用老办法喝水,第________自然段写乌鸦喝到了水。
(3)乌鸦的老办法是什么?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4)老办法为什么不行了?
(5)读完这篇短文,我明白了()
A. 乌鸦喝不到井里的水
B. 做什么事都不能用老办法
C. 不能做什么事都用老办法,要懂得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变通
【答案】(1)乌鸦;猴子
(2)4;二;四
(3)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
(4)因为井很深很深,把石子扔进去,水面即使上升,也不能升到井口。
(5)C
【解析】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青蛙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回答________ A.dá B.dā
②弄错________ A.lóng B.nóng
(2)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
条口句位
一________井一________话一________路一________朋友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
A. 看问题要全面,眼光放远,不要坐在井里看天,那样是错误的。
B. 青蛙不爱动脑筋。
C. 天是无边无际的。
【答案】(1)A
;B
(2)口
;句
;条
;位
(3)A
【解析】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1)划线字“都”共有两个读音,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在文中读________。
(2)选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3)与“金光闪闪”意思相似的词语是________
①闪闪发光②灰灰沉沉③色彩缤纷
(4)选文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怪石。
找出描写“仙人指路”的句子。
________
【答案】(1)dōu
;dū
;dū
(2)2
(3)①
(4)“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解析】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镇的早晨
桃源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交通工具只有小船。
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
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
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
河水清得透明,静静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
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
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
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
船驶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上轻轻荡漾。
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
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
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
沿街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土特产。
那刚从地里拔下来的小白菜、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小羊、长毛兔、大鹅……真叫人目不暇接。
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
学生背着各色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妇女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篮子从集市上回来,街道两旁卖早点的店铺不停地招呼着过往行人。
河对岸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农家姑娘。
她们衣着鲜艳,步态轻盈。
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
如今,这里办起了自己的缫丝厂、丝织厂、服装厂。
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
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1)第四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第三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请抄写在下面。
(3)从文中找出下面的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________ 冷淡________ 后退________
(4)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5)小镇的早晨是________,________,更是忙碌的。
【答案】(1)6
(2)目不暇接
(3)安静
;欢闹
;前进
(4)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5)安静
;热闹
【解析】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鸟的家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先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
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非常茂密。
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湛蓝的天空。
天空中还飘荡着一朵朵洁白的云。
接着,我在森林里画
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很有趣。
最后,我给图画取了个名字:《小鸟的家》。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我在白纸上画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4)照样子写词语。
碧绿碧绿、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5
(2)森林
;天空
;小鸟
(3)绿色、碧绿、湛蓝、洁白、黄黄的
(4)雪白雪白
;金黄金黄
【解析】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镇的早晨
桃源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交通工具只有小船。
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
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
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
河水清得透明,静静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
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
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
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
船驶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上轻轻荡漾。
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
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
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
沿街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土特产。
那刚从地里拔下来的小白菜、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小羊、长毛兔、大鹅……真叫人目不暇接。
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
学生背着各色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妇女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篮子从集市上回来,街道两旁卖早点的店铺不停地招呼着过往行人。
河对岸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农家姑娘。
她们衣着鲜艳,步态轻盈。
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
如今,这里办起了自己的缫丝厂、丝织厂、服装厂。
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
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1)第四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第三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请抄写在下面。
(3)从文中找出下面的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________ 冷淡________ 后退________
(4)写出文中的中心句。
(5)小镇的早晨是________,________,更是忙碌的。
【答案】(1)7
(2)目不暇接
(3)安静;热情;前进
(4)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5)安静的;热闹的
【解析】
11.重点段落品析。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
牛马有,鸟有翅膀。
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
(1)按照原文填空。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________。
牛马有________,鸟有翅膀。
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________?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________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________。
(2)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知道牛马靠________ 旅行;鸟儿靠________ 旅行;蒲公英靠________旅行。
(3)你还知道哪写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答案】(1)四海为家;脚;办法;只要;出发
(2)脚;翅膀;风
(3)略
【解析】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1)雾去了________,把________藏了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请写出来:________。
(2)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呢?仿照课文说一说。
雾把________藏了起来。
无论是________,还是________,都不见了。
(3)我知道,________的时候,雾藏起来的东西就能再现。
【答案】(1)海上;大海;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2)山;树木;石头
(3)太阳出来的时候
【解析】
13.阅读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回答问题。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1)找出表示小蝌蚪动作的词。
(2)找出写小蝌蚪妈妈样子的词语。
(3)小蝌蚪把谁当作了妈妈。
【答案】(1)游、追、叫
(2)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3)乌龟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小蝌蚪动作的词语有游、追、叫等。
小蝌蚪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小蝌蚪把乌龟当成了自己的妈妈。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学生需要仔细理解。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
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
(1)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从这两段话中,我认识了( )的雪孩子。
①知错就改②勇敢善良③诚实守信④勤奋刻苦
(3)雪孩子为什么救了小白兔以后变得水淋淋的?
【答案】(1),,?
(2)②
(3)融化了
【解析】
15.根据课文《大禹治水》内容,完成练习。
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这段话有____句。
(2)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用“________”画出有关句子。
(3)这段话中有两个成语,你能找出来吗?
【答案】(1)3
(2)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3)千辛万苦、千山万水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赏析;这段话共3句话。
第二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掌握,大禹治理洪水的过程是: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第三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这两个词语是千辛万苦和千山万水。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赏析,学生需要细心理解课文内容。
16.读课文《狐假虎威》选段,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
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
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
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里写出了________很厉害,你是从哪些词读懂的?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两个词。
________“窜过”说的是狐狸很________。
(2)“眼珠子一转”说明狐狸________,正在想鬼主意。
“扯着嗓子”是说狐狸心里很怕,但它装成________的样子。
狐狸第一次使鬼主意后,老虎________了。
狐狸说自己是老天爷派去管百兽的,老虎被________了。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 狐狸挺厉害
B. 老虎挺厉害的
C. 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狡猾。
【答案】(1)老虎
;扑,逮
;灵活
(2)狡猾
;威风
;愣住
;蒙住
(3)C
【解析】【分析】第一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赏析,扑、逮字体现了老虎的威风;第二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需要学生揣摩人物(动物)的心里;第三题考查学生对中心思想的掌握,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狡猾。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赏析,学生需要细心理解课文内容。
17.按课文《坐井观天》内容填空。
青蛙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
(1)“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
”这句话中的“落”能换成“停”吗?为什么?
(2)“青蛙笑了,小鸟也笑了。
”青蛙笑小鸟________,小鸟笑青蛙________。
【答案】(1)不能。
因为小鸟是从天上飞下来的,所以用“落”。
(2)说大话
;坚持错误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练程度,学生需要掌握课文的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
”这句话中的“落”不能换成“停”,因为小鸟是从天上飞下来的,所以用“落”,这点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青蛙笑了,小鸟也笑了。
”青蛙笑小鸟说大话,小鸟笑青蛙坚持错误。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学生应该熟练掌握。
18.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A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B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话,其中第________句写了葡萄种植的地理位置。
(2)文中的“准”字可用________来代替。
()
A. 准备
B. 一定
C. 准确
(3)写葡萄多的词语是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写出“五光十色”的意思。
(5)文段中画横线的A句子是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6)仿照文段中画横线的B句子写一写。
山脚下的野花都开了,有________。
【答案】(1)四;一
(2)B
(3)一大串一大串
(4)指葡萄的颜色很多,十分美丽。
(5)向四面展开的茂密的枝叶;绿色的凉棚
(6)红的、紫的、黄的、白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解析】
19.阅读下面的段落,完成后面的练习。
开始泼水了。
周总理________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________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________欢呼,________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周总理________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________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________欢呼,________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2)文中写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他们祝福的情景是哪一句?请画上横线。
(3)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话。
主要写________和________互相泼水祝福。
【答案】(1)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2)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3)三;周总理;傣族人民
【解析】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等妈妈
我趴在阳台的栏杆上,等妈妈下班回家。
天上“沙沙”地下着小雨。
大街上出现了好多好多彩色的大“蘑菇”。
有火红的,有天蓝的,有翠绿的,有紫色的……多么美丽的大“蘑菇”呀!那一朵朵彩色的大“蘑菇”在大街上(流动飘动)。
啊,我看到妈妈了!那白底蓝花的大“蘑菇”,就是我妈妈撑的雨伞呀!不一会儿,我听到妈妈上楼梯的脚步声,噔、噔、噔……
我赶紧躲在阳台的门背后,跟妈妈藏猫猫。
我等到了妈妈,真高兴。
但是,如果妈妈看不到我,会不会(着急伤心)呀?
(1)写出短文中括号内搭配恰当的词语。
(2)短文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写的是________。
(选一选)
A.我等妈妈下班回家。
B.大街上出现了好多好多彩色的大伞。
C.我跟妈妈藏猫猫。
(3)读句子,完成填空。
大街上出现了好多好多彩色的大“蘑菇”,有火红的,有天蓝的,有翠绿的,有紫色的……
这句话中,“我”把________想象成大蘑菇。
我也会仿写这样的句子:
①秋天到了,苹果树上结了许多红彤彤的“________”。
②天空中________
【答案】(1)流动;着急
(2)7;B
(3)大伞;笑脸;天空中挂着一个又大又圆的火球
【解析】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张衡的故事
儿时的张衡天资聪明,特别喜欢思考问题。
有一次,他和母亲一起到田野中挖野菜。
出去的时候,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
他不经意间看见自己的影子是那么长。
他想,我要是长得像影子那样高大多好哇。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母亲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
他跟在母亲后面,一蹦一跳地走着。
“咦!影子哪里去了呢?”他惊奇地叫道。
低头一看,影子缩成了一团,踩在脚底下。
张衡赶忙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说这是由于中午到了,太阳升得最高,影子就会变短缩成一团,到了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影子还会变长的。
(1)读短文,完成填空。
________的张衡 ________地叫道
(2)短文讲述的是张衡小时候到________挖野菜时看到________的故事。
(3)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张衡看到自己的影子________;中午,他看到自己的影子________。
妈妈告诉他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文中写下来。
(4)读了短文,你觉得张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选一选,可多选)
A. 善于观察
B. 勇敢
C. 乐于思考
【答案】(1)天资聪明;惊奇
(2)田野中;影子
(3)长长的;缩成一团,踩在脚下
(4)A,C
【解析】
2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越飞越远的断线的风筝。
几个过路人见了这番情景,大声嘲笑这两个孩子。
“我们为什么
不能长一双翅膀?”一个飞向空中的梦想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萌发了。
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飞翔时双翅的变化。
长大后,他俩仍然继续研究飞行的原理。
美丽的梦想经过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
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
这架飞机的发明者,正是20多年前奋力追赶断线风筝的两名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自然段讲了莱特兄弟小时候追赶风筝的故事。
(2)莱特兄弟留心观察________,不断地研究飞行的原理。
()
A. 风筝断线的原因
B. 鸟类飞翔时双翅的变化
(3)莱特兄弟是()
A. 美国人
B. 法国人
(4)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于________年,发明飞机的人是________。
【答案】(1)三;一
(2)B
(3)A
(4)1903;莱特兄弟
2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游八达岭长城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游览了八达岭长城。
长城真伟大!高高的城墙建在山上,起伏弯曲,伸向远方。
妈妈告诉我:“长城全长约一万里,所以叫万里长城。
我们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
我们沿着台阶登上长城。
城墙上面很宽,能并排跑五六匹马。
妈妈告诉我:“长城是古人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
如果发现了敌情,就在烽火台上点起烽火。
远处的人见到烽火,就知道敌人来了。
”
我站在高高的长城上,向远处望去,长城就像一条巨龙。
我不禁高声赞美:“长城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