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 和倍、差倍问题(教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年级六年级学科数学
上课时间年月日教师姓名
课题第10讲和倍、差倍问题
教学目标1、掌握差倍问题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2、加强巩固数形结合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如图,AE=ED,BC=3BD,S△ABC=30平方厘米。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连接DF,三角形ABC的面积=5倍三角形BDF的面积
30=
⨯
÷(平方厘米)
5
12
2
2、两条对角线把梯形ABCD分割成四个三角形,(如图所示),已知两个三角形的面
积,求另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三角形DOC=4;三角形AOD=2
3、计算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正方形边长4)。
÷
⨯(平方厘米)
4=
4
2
8
1、一个长方形操场,周长是78米,已知长是宽的2倍,这个操场长 26 分米,宽 13 分米.
2、甲除以乙的商是10,甲乙的和是77,甲是70 ,乙是7 .
3、父亲现年50岁,女儿现年14岁,( 5 )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5倍.
4、育才小学有教师108人,其中女教师人数是男教师的3倍.男教师有多少人?
男教师:108÷(3+1)=27(人)
答:男教师有27人。
5、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和一个熨斗共540元.已知一张椅子的价格比一个熨斗多60元,桌子单价是椅子的2倍.请问一张椅子多少元?
(540+60)÷(2+1+1)=150(元)
答:一张椅子是150元。
6、六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做游戏的人数比打球的人数的3倍多2人。
已知做游戏的比打球的多38人,打球和做游戏的各有多少人?
打球:(38-2)÷(3-1)=18(人)
做游戏:18+38=56(人)
答:打球的有18人,做游戏的有56人。
7、玩具厂二月比一月份多生产玩具2000个。
三月份比二月份多生产3000个,三月份生产的玩具个数是一月份的2倍,每个月各生产多少个?
一月份:(3000+2000)÷(2-1)=5000(个)
二月份:5000+2000=7000(个)
三月份:7000+3000=10000(个)
答:一月份生产5000个,二月份生产7000个,三月份生产10000个。
➢考点一:典型和倍问题
1、和倍问题概念: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
2、和倍问题的特点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大数是小数的几倍,要求两个数,一般是把较小数看作1倍数,大数就是几倍数,这样就可知总和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了,可求出小数,再求大数。
3、和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和-小数=大数。
4、如果要求两个数的差,要先求一份数:一份数×(倍数-1)=两数差。
例1: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线段图分析:
乙班:160÷(1+3)=40(本)
甲班:40×3=120(本)
答: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40本。
例2: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30本,甲班给乙班多少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请同学们画出线段图,再作答)
线段图略
答案:(120+30)÷(2+1)=50(本)50-30=20(本)
答:甲班给乙班20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
例3:光明小学有学生7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女生:(760+40)÷(3+1)=200(人)
男生:760-200=560(人)
答:男生有560人,女生有200人。
方法总结: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正确且迅速地列式解答。
变式1-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宽:36÷2÷(2+1)=6(厘米)长:6×2=12(厘米)
面积:6×12=72(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
变式1-2:两组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甲组学生人数是乙组的3倍,而乙组的学生人数比甲组的3倍少40人,求参加义务劳动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乙班:40÷(3×3-1)=5(人)
甲班:5×3=15(人)
全班人数:15+5=20(人)
答:参加义务劳动的学生共有20人。
变式1-3:毕业在即,六年级某班为纪念师生情谊,班委决花800元班费买两种不同单价的留念册,分别给50位同学和10位任课老师每人一本留作纪念。
其中送给任课老师的留念册的单价比给同学的单价多8元。
请问:这两种不同留念册的单价分别为多少元?
同学的单价:(800-8×10)÷(50+10)=12(元)
教师的单价:12+8=20(元)
答:这两种不同留念册的单价分别是12元和20元。
➢考点二:几个数的和倍问题
例4: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552棵。
桃树比梨树的2倍多12棵,苹果树比梨树少20棵,求桃树、梨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
线段图分析:
梨树:(552+20-12)÷(1+2+1)=140(棵)
桃树:140×2+12=292(棵)
苹果树:140-20=120(棵)
答:桃树有292棵,梨树有140棵,苹果树有120克。
例5:549是甲、乙、丙、丁4个数的和。
如果甲数加上2,乙数减少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以后,则4个数相等。
求4个数各是多少?(请同学们尝试画出线段图,再作答)
线段图略
答案:变化后都等于:549÷(1+1+0.5+2)=549÷4.5=122
甲:122-2=120 乙:122+2=124 丙:122÷2=61 丁:122×2=244
方法总结:解决几个数的和倍问题时要确认一倍量和它的几倍量,并画线段图辅助,借助图形来解决实际问题。
变式2-1: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共有73块巧克力,如果丙吃掉3块,那么乙和丙的巧克力就一样多;如果乙给甲2块巧克力,那么甲的巧克力就是乙的2倍,丙原有多少块巧克力?
乙=丙-3
(乙-2)×2=甲+2→2乙-4=甲+2→2(丙-3)-4=甲+2
2丙-甲=12
2丙-12+丙-3+丙=73→4丙-15=73→丙原来:(73+15)÷4=22(块)
甲乙
变式2-2:甲、乙、丙三所小学的学生人数的总和为1999。
已知甲校学生人数的2倍和乙校学生人数减去3人与丙校学生人数加上4人都相等。
问甲、乙、丙各校学生人数是多少?
甲校:(1999+4-3)÷(1+2+2)=400(人)
乙校:400×2+3=803(人)
丙校:400×2-4=796(人)
变式2-3:甲、乙、丙三数的和是188,甲数除以乙数,或丙数除以甲数,结果都是商6余2,乙数是(4 )。
➢考点三:典型差倍问题
1、差倍问题的概念:已知大小两数的差,以及大小两数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数的问题。
2、和倍问题和差倍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很相似,如果知道了两个数的差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要求各个数是多少,这一类题,我们则把它称为“差倍问题”。
3、差倍问题的基本关系式:差数÷(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例6: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多8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线段图分析:
乙班:80÷(3-1)=40(本)
甲班:40×3=120(本)
答: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40本。
例7:有大小两个书架,大架上的本数是小书架上的4倍,如果从大书架上取出150本放到小书架上,这时,两架上的书的本数相等。
大小书架原各有多少本?
小书架:150×2÷(4-1)=100(本)
大书架:100×4=400(本)
答:大书架原来有400本书,小书架原来与100本书。
方法总结:首先要在题目中找到1倍数,被除数的数量和除数的倍数关系要相对应,相除后得到的结果是1倍数。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考点四:差倍问题的变形
例8:仓库里存放大米和面粉两各粮食,面粉比大米多3900千克,面粉的千克数比大米的2倍还多100千克,问仓库有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
线段图分析:
大米:3900-100=3800(千克)
面粉:3800+3900=7700(千克)
答:仓库有大米3800千克,面粉7700千克。
方法总结:正确找出当两数之间刚好满足“整倍数”的关系的时候对应的“差”是多少,然后再根据基本公式计算。
➢考点五:三个数的差倍问题
例9:育红小学买了一些足球、排球和篮球,已知足球比排球多7只,排球比篮球多11只,足球的只数是篮球的3倍。
足球、排球和篮球各多少只?
线段图分析:
篮球:(11+7)÷(3-1)=9(个)
排球:9+11=20(个)
足球:20+7=27(个)
方法总结:将三个量用线段的方式表示出来,分别标出两两之间的关系,转换成为两个数的差倍问题再进行列式计算。
1、甲、乙、丙三数之和是2013,甲数比乙数的2倍还少3,乙数是丙数的2倍,甲数是( C )。
A、288
B、576
C、1149
2、一个长方形操场,周长是78米,已知长是宽的2倍,这个操场长(26 )分米,宽(13 )分米。
3、鸡兔同笼,从上面数8个头,有22只脚,鸡有( B )只.
A、3
B、5
C、6
4、强强一次捐款175元,分别是20元和5元的,共有23张,其中5元的有( B )张.
A、4
B、19
C、13
5、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310千克,运来的苹果是梨的61倍,运来苹果多少千克?梨:310÷(1+61)=5(千克)
苹果:310-5=305(千克)
6、两个数的和是616,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上是0,若把0去掉,就与另一个加数相
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616÷(10+1)=56
56×10=560
答:这两个数分别是56和560。
7、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20,其中甲、乙两个数的和是丙的3倍,甲比乙多10。
三个数各是多少?
丙:120÷(3+1)=30
甲+乙=120-30=90 甲-乙=10
甲:(90+10)÷2=50
乙:(90-10)÷2=40
8、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6.6元,已知圆珠笔的单价是钢笔的
41。
钢笔和圆珠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圆珠笔单价:6.6÷(4-1)=2.2(元)
钢笔单价:2.2×4=8.8(元)
9、某农具厂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多生产2800套轴承,第一季度比第二季度少生产1200套。
第三季度生产的是第一季度的3倍。
求每季度各生产多少?
第一季度:(2800+1200)÷(3-1)=2000(套)
第二季度:2000+1200=3200(套)
第三季度:3200+2800=6000(套)
1、理解并熟记公式: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和-小数=大数
2、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弄清两种量彼此间的关系,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两种量间的这种关系,以便于找到解题的途径。
3、除了列式计算外,也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和倍问题。
4、差倍问题是大数、小数、倍数以及大小数之差四者之间发生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离不开三个基本公式:两数差÷(倍数-1)=小数(一倍数);
小数×倍数=大数(几倍数);
小数+两数差=大数(几倍数)。
5、为了更好的弄清楚题意,通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
6、除了列式计算外,必要时也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差倍问题。
1、两个自然数的和是286,其中一个数的末位数是0,如果把这个零去掉,所得的数与另一个数相同,那么原来两位数的积是(6760 )。
2、两个数的和是194.5,较大数除以较小数商是4,余数是12,这两个数分别是(158 )和(36.5 )。
3、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则新数比原数大56.34,则原数是( 6.26 )。
4、甲对乙说:“你给我l30元,我的钱将比你多1倍.”乙回答:“你只要给我20元,我的钱就比你多2倍.”甲原来有(110 )元,乙原来有(250 )元。
5、校园里有桃树和杏树共112棵,其中杏树105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几倍?
105÷(112-105)=15
答: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15倍。
6、图书馆有文艺书和故事书共960本,其中文艺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买来故事书多少本?
故事书:960÷(3+1)=240(本)
7、两根电线的长相差30米,长的那根的长是短的那根的长的4倍。
这两根电线各长多少米?
短:30÷(4-1)=10(米)
长:10×4=40(米)
8、甲、乙二工程队,甲队有56人,乙队有34人。
两队调走同样多人后,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2倍。
问:调动后两队各有多少人?
都调走:(34×2-56)÷(2-1)=12(人)
调动后甲队:56-12=44(人)
调动后乙队:34-12=22(人)
(第1天)
1、小明和小强共有画片200张,小明的张数比小强的张数的2倍还多20张,则小强有(60 )张画片。
2、有两层书架,共有书173本,从第一层拿走38本书后,第二层的书是第一层的2倍还多6本,则第二层有(92 )本书。
3、甲乙两数之差是79.2,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正好和乙数相等,甲数是(88 )。
4、小阳期中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语文是(92 )分,数学是(100 )分。
5、李大伯家的猪场里有母猪和小猪共84头,其中小猪的头数是母猪的3倍.母猪和小猪各有多少头?
母猪:84÷(3+1)=21(头)
小猪:21×3=63(头)
6、小云比小雨少20本书,后来小云丢了5本书,小雨新买了11本书,这时小雨的书比小云的书多2倍。
问:原来两人各有多少本书?
后来小云:(20+5+11)÷2=18(本)
原来小云:18+5=23(本)
原来小雨:23+20=43(本)
(第2天)
1、三块布共长220米,第二块布长是第一块的3倍,第三块布长是第二块的2倍,第一块布长(22 )米。
2、今年哥俩的岁数加起来是55岁,曾经有一年,哥哥的岁数与今年弟弟的岁数相同,那时哥哥的岁数恰好是弟弟的2倍,哥哥今年(33 )岁。
3、一个人用140元买了一件外衣、一顶帽子和一双鞋,外衣比帽子贵90元,外衣和帽子共比鞋贵120元,一双鞋(10 )元。
4、今天食堂买回四种菜,包菜和花菜共53千克,花菜和白菜共40千克,白菜和菠菜共28千克,包菜和菠菜共(41 )千克,四种菜共(81 )千克。
5、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340棵,梨树的棵数比桃树的3倍还多20棵,果园里有桃树、梨树各多少棵?
桃树:(340-20)÷(3+1)=80(棵)
梨树:80×3+20=260(棵)
6、李师傅生产的零件个数是徒弟的6倍,如果两个人各再生产20个,那么李师傅生产零件的个数是徒弟的4倍,两人原来各生产零件多少个?
徒弟原来:(20×4-20)÷(6-4)=30(个)
师傅原来:30×6=18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