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三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河南省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各人有各人的境界,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
人所有的境界,由低到高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看见一棵树,但不知道那就是树,今天看见一棵树,明天又看见一棵树,看到一千天,他才知道那就是树。
此时,“树”并不是第一千零一棵树,而是树的概念。
如果他进一步了解到什么是概念,而又自觉其了解,他的精神境界就开始进入概念世界了。
有概念而且自觉其有概念,是人之所以高于其他动物者。
一只猫,它知道饿了就吃,累了就睡,看见可怕的东西就跑。
人就不然了。
人不但有概念,而且自觉其有概念。
金岳霖曾说“哲学是概念的游戏”,他用了一个似乎自我解嘲的词。
人们或许以为这句话是一个戏论,这是因为他没有把这句话同人的精神境界联系起来。
一个人所有的概念就是他的精神境界;一个人所有的概念的高低,就分别出他的精神境界的高低。
例如一个人没有宇宙这个概念,他就根本不可能有“天地境界”。
明代杨椒山就义时曾作二诗,一曰:“浩气反太虚,丹心照千古。
平生未了事,留与后人补。
”二曰:“天王自圣明,制作高千古。
平生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一般看来,两首诗是同等地位,但其实迥然不同。
第一首是就人与宇宙关系而言,是为天地境界中的话。
第二首就君臣关系而言,是为道德境界中的话。
又如张巡、颜果卿死于王事,其行为本是道德行为,人也在道德境界。
但正如文天祥《正气歌》所说,“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此等行为意义又不同,虽本是道德行为,但《正气歌》以之与“天地有正气”连接起来,则是从天地境界的观点看这些行为,又不止是道德行为了。
这些分别,以前儒家的人似未看清楚。
这里就牵涉到宋明理学中,理学和心学长期争执的一个问题:在修养功夫中“理”的地位。
程颢说:“学者需要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
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一方面“浑然与物同体”,这是直觉。
一方面又需要“识得此理”,此理是个概念。
直觉所得,须用概念固定,这是概念在哲学中的作用。
由此可见,概念在哲学中不可少。
没有受益于哲学的人,当然也有他的精神境界,那就是自然境界。
中国传统哲学所说的圣贤,都指人的精神境界而言。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
一个人如果真正了解什么是概念,他就像一个长期被监禁在洞穴中的人,一旦被释放出来,忽然看见天地广大,日月光明。
这个人就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可以当“理想国”
的王,所谓“哲学王”。
“哲学王”类似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圣王”。
他们所行之道,称为“内圣外王之道”。
(摘选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一棵树”到“树”这个概念的认知过程,必然会带来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
B.“哲学是概念的游戏”被理解为一种自我解嘲,是因金岳霖不会从境界角度看概念。
C.如果一个人有了天地宇宙这个概念,那么他就可能达到高层次的“天地境界”。
D.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可以当理想国的“王”,这和“哲学王”的“王”意思一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人认识树的过程形象阐释了人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即形成概念的过程。
B.第四段举杨椒山作诗例,印证了前文概念的高低可以分别出精神境界高低的观点。
C.文章批评理学心学之争并引用程颖语,意在强调概念的形成在哲学中的重要意义。
D.柏拉图所谓“哲学王”和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圣王”,都为精神境界极高的人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椒山就义时所作二诗表明,一个人是可以存在于两种不同的境界当中的。
B.若没有文天祥的《正气歌》,张巡、颜杲卿的行为只能是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境界。
C.如果一个人不了解哲学,缺乏概念,那么他的精神境界一般停留在自然境界。
D.根据文意,精神境界的达成应该经历“直觉经验一概念固定一哲学思考”的过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材料一
曾几何时,广播电视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强势媒体,但在全媒体时代,它却遭遇了多种挑战﹣﹣观众的“听”和“看”正在发生转移,广电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正在分散和降低……4K超高清、3D技术、大数据、5G网络等新技术的背后,是全媒体发展格局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引擎作用越发凸显的现状。
而对新变化、新要求,广播电视行业积极探索融合创新、转型升级。
2019年3月21日至23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在北京
举行。
展会以“融合引领视界,智慧连接木来”为主题,旨在加快促进广电媒休优化升级、更大力度推动智慧广电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视听生活的需求。
目前,广播电视领域的媒体融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缺乏示范模式、引领模式,“融合”水平还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深度”。
(摘编自《智慧视听走近了》材料二
在技术的助推下,人们的“听”和“看”正变得丰富多彩。
4K超高清、3D技术、5G网络……新技术的涌现和完善,为视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让智慧生活更近了一步。
在今年的两会上,新闻中心首次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部长通道”首次进行“5G+VR “直播。
与此同时,各大媒休充分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广泛运用5G、4K、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前沿技术手段,让“黑科技”服务于两会报道。
新技术的加持,进一步丰富了融媒体的报道方式和手段,为传递两会盛况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元素。
(摘编自《4K 超高清、3ID技术、5G;网络﹣﹣﹣智慧视听带来惊喜》)材料三
媒体融合、文化融合是近年来广电集团一直在探索的命题。
而在广电系统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广电传媒业在发起新一轮转型升级﹣﹣推进文化、金融融合。
金融项目如何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广电传媒如何加速战略转型,是热门探讨和探索的主题。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吴保安对“广电+金融”的发展途径和思路举措提出三个认识:一是把握方向导向,把握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二是聚焦广电主业,“广电+金融”的核心就是金融支持广播电视繁荣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体现在广电事业产业的拓展、整体实力的壮大、效率效益的提升上,体现在广电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扩大上:三是要稳健开拓创新,希望各个广播电视机构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拥抱金高画促进深化改革、构建新型体制机制,产生独特化学反应。
(摘编自《深化融合发展,传统广电携手金融产业谋划转型升级》材料四
当前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在质量、效能、服务等方面依然存在短板。
张宏森认为,当前应着力完善技术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在加强内容供给、改进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着力改变重发端不重收端、重覆盖不重受众、重播出不重效米的现象,使公共服务有机融入智慧广电的建设进程,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更加满足群众期待、更加凸显质量效益”。
广播系统内容上的提高和突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培育过程,而业内人士认为,从技术上推动产业升级,效果会更加明显。
技术突破是带动行业转型的关键。
1973年中国开始试播彩色频道,2003 年有线电视数字化,现在高清电视、超高清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每一次产业升级都归功于技术升级的驱动和引领。
要加快广电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必须将广电科技创新生态圈建设融入国家整体科技创新体系。
与此同时,广电生态圈的智慧化监管也亟待加强。
业内人士认为,要抓紧完善广播电视监管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架构、系统方案、标准规范,实现跨业务、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天候”智慧化监管,不断提升广播电视监管体系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摘编自《智慧视听走进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已不再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强势媒体,亟待转型升级。
B.5G、4K、AI、VR等“黑科技”的加持,为两会盛况的报道注人了新的活力。
C.“广电+金融”就是通过金融项目资助广电传媒来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战略。
D.目前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应在重视覆盖,推进均等化的同时,重视质量,提升服务效能(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缺乏示范模式引领模式,广播电视领域的媒体融合还没有取得应有的成绩。
B.近年来广电媒体积极探索多方面的融合以促进战略转型,业内人士认为技术是关键。
C.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视听生活的需求是广电媒体优化升级的最直接缘由。
D.只要实现技术突破,广播电视行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
(3)广播电视行业应如何进行转型升级?请根据材料内容分点闸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岐山臊子面
红柯
陕西地界。
吃面必吃臊子面,西安以及各县镇到处都是岐山面馆,因此原产地歧山就有了民俗村,民俗村大多在周公庙附近。
那个伟大的周王朝肯定与吃喝有点关系,
周武王挥师东进、逐鹿中原,除凭借政治口号以外,臊子面、锅盔、面皮具有极大的号召力。
到泰始皇时代,关西大汉就成了让山东六国瑟瑟发抖的虎狼之师。
已经是2004年了,岐山地界臊子面的最高纪录还保持在六七十碗:一个人一顿吃六七十碗,碗不是南方人吃米饭用的酒盅碗,是大老碗。
你可以想象周秦汉唐那个英雄时代陕西人的饭量有多大!周武王和秦始皇的士兵肯定用的不是碗,是脸盆大的头盔,牛筋一样青橛橛的耐嚼耐咽的长面条,又辣又酸又烫,跟化开的铁水一样的汤浇到面上。
汤是不喝的,回到锅里不停地轮回往返,次数绝对在六七十以上。
吃了面,血就热起来,眼晴跟脸红得喷火,心跳咚咚如鼓,只等一声号令,人的原始血性刹那间就爆发出来了,这就叫气壮山河。
陕西人的黑老碗绝对是古典武士头盔的变形,周人秦人从岐山出来挥师东进,汉人唐人延续这个伟大的传统,东出潼关后,又开凿西域。
他们高贵的祖先本来就是西北的游牧民族,西起周原东至潼关的八百里秦川把他们从牧人变成了农民,从牧草到庄稼,这种奇妙的转折并没有减弱他们驰骋大地的勇气和想象力。
依然是巨大的青铜和铁的头盔,穿越河西走廊,穿越中亚细亚,汗血马、苜蓿、葡萄跟麦子、谷子长在一起,秦腔跟十二木卡姆连在一起。
张骞等孤胆英雄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死面饼子和羊肉往铜钵铁盔里一放,倒上水,架上火,煮烂煮透,一碗下去,肚子就圆了,拍一拍跟鼓一样嘭嘭作响,可以撑到天黑。
羊肉泡馍绝对是戈壁沙漠的产物,一天只吃一顿,人成了骆驼。
周人是比较讲究的,即使征战也不能急吼吼,一定要从容大方。
臊子面汤宽,让人觉得奢侈,头盔那么大一碗汤,碗底就一筷头面条。
可这一筷头面条又长又筋又烫,一粘嘴唇,人就急速吞咽,就发出哨子一样的嘘嘘声,一碗接一碗吃得快得不得了,要用盘上,大木盘里十几碗,一个女子端着,吃一碗递一碗,跟转盘机枪一样。
我小时候亲眼见过十几个小伙子吃筵席,大铁锅不停地煮面煮汤,一大群女子穿梭般端面,还是跟不上,小伙子们出主人洋相,跟不上就用筷子敲碗。
因此红事白事,总要提防村子里虎狼般的壮汉。
这种饮食启蒙对一个乡村少年非常重要。
臊子面的汤是用臊子肉做的。
五花肉切碎,慢火燥一小时,跟炖东坡肘子差不多。
加上辣子、醋,慢慢地让猪肉壈成糨糊状,肉有一股浓烈的酸辣香味,汤也是酸辣味的。
一层辣子油,一口吹不透。
四川、湖南的辣,山西的醋,在岐山面跟前是小巫见大巫。
我七八岁的时候吃猪肉伤了脾胃,再也不吃猪肉了,吃臊子面只吃一二碗,几乎是婴儿的饭量。
你可以想象在岐山那地方,这样有多狼狈,一个人吃不成饭,谁都瞧不起你。
我的外婆是一个乡下老太太,外孙吃不动饭她着急呀,心里急,脸上看不出来。
她慢条斯理地对我讲她辉煌的过去。
农村妇女所有的辉煌就是厨房,有米没米必须让烟囱冒烟,而且要冒得笔直雄壮、直薄云天。
在她的讲述里,碟子面的面条是青色的。
案板上,面被擀开,又揉到一起,再擀开,再揉,再擀,面粉的筋丝全被拉开了,营养全都出来了,煮熟后就是青的,筷子挑起可以看见对面的人人影,跟玻璃一样,客人们吃到六七十碗的时候,总要站起来松松腰带,放开肚子再吃十几碗……我还记得六十多岁的外婆眼冒神光的样子,我的口水咽到咕咕叫着肚子里,我都闻到了又浓又尖的酸辣味道,跟梦一样。
在梦的后边,外婆真的到厨房去操作了。
仿佛在童话世界里。
我听到和面的声音、揉面的声音,我看见面被擀开了,跟被单一样一次次展开,白面变成青面,沿着擀面杖被切成细丝,酸辣汤味弥漫了屋子,弥漫了古老的周原大地,那年我十二岁,我一口气吃了三十五碗。
外婆用鸡肉做的臊子。
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吞吃面条的嘘嘘声。
(选自《经典阅读》,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叙述为主,文风直白豪放,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陕西人的英雄气概和豪爽情怀。
B.作者认为,周武王挥师东进、逐鹿中原,除了用政治口号鼓舞外,特色食物对士兵的吸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C.文章写十几个小伙子吃筵席时出主人洋相和红事白事时提防村子里的的壮汉,表现了当地落后的民风。
D.作者在文中既如实介绍了陕西的特色饮食风俗和自己儿时吃面的记忆,也任由思绪驰骋,想象了祖先吃面时的场景。
(2)文章以画线句子结尾有何用意?请简要赏析。
(3)本文语言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题。
卢简求,字子藏,长庆元年登进士第,释褐
..江西王仲倚从事。
又从元稹为浙东、江夏二府掌书记。
裴度镇襄阳,保厘洛都,皆碎为宾佐,奏殿中侍御史。
入朝,拜监察。
裴度镇太原,复奏为记室。
入为殷中,赐绯
..。
牛僧孺镇襄汉,辟为观察判官。
入为水部、户部二员外郎。
会昌木,讨刘稹,诏以许帅李彦佐为招讨使。
朝廷以简求累佐使府,达于机略,乃以简求为忠武节度副使知节度事、本道供军使。
入为吏部员外,转本司郎中,求为苏州刺史。
时简辞镇汉南,弘正为侍郎
..,领使务,昆仲皆居显列,时人荣之。
既而宰执不协,弘正出镇,罢简求为左庶子分司。
数年,出为寿州刺史。
九年,党项叛,以简求为四镇北庭行军、泾州刺史、泾原渭武节度押蕃落等使、检校左散骑常侍、上柱国、范阳县男、食邑三百户。
十一年,迁检校工部尚书、定州刺史、御史大夫、义武军节度、北平军等使。
十三年,检校刑部尚书、凤翔尹、凤翔陇西节度观察等使。
十四年八月,代裴休为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东节度观察等使。
简求辞翰纵横。
长于应变,所历四镇,皆控边陲。
属杂虏寇边,国之移授,所至抚御,边鄙晏然。
太原军素管退浑等三部落或抚纳不至多为边患前政或要之诅盟质之子弟然为盗不息简求开怀抚待接以恩信所质子弟,一切遣之。
故三部之人,欣然听命。
咸
通初,以疾醉,表章沥恳。
制以太子太师致仕
..,还于东都。
都城有园林别墅,岁时行乐,子弟侍侧,公卿在席。
诗酒赏咏,竟日忘归,如是者累年。
五年十月卒,时年七十六。
赌尚书左仆射。
(节选自《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十三》,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原军素管退浑夺三部落/或抚纳不至/多为边患/前政或要之诅盟/质之子弟/然为盗不息/简求开怀抚待/接以思信/
B.太原军素管退浑夺三部落/或抚纳不至/名为边患前政/或要之诅盟/质之子弟然为盗不息/简求开怀抚待接以恩信/
C.太原军素管退浑夺三部落/或抚纳不至/多为边患/前政或要之/诅盟质之子弟/然为盗不息/简求开怀抚待/接以思信/
D.太原军素管退浑夺三部落/或抚纳不至/多为边患前政/或要之诅盟/质之子弟/然为盗不息/简求开怀/抚待接以思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
隋唐时有“释褐试”,见“解试”“省试”之后的第三层级考试。
B.赐绯:赐给绯色的官服。
唐代五品、四品官员绯色官服、有时官品不及而皇帝推恩特赐,以示恩宠。
C.侍郎:古代官名。
自唐朝以后,中书省、门下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最高长官之副官,地位渐高。
D.致仕:交还官职的意思,即退休。
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休沐等一些词语指
代官员辞职归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简求善于谋划。
他多次在幕府任职,协助裴度治理襄阳、洛都,协助牛僧孺治理襄汉,裴度两次向朝廷举荐他。
B.卢简求历任要职。
他镇守汉南,掌转运使职务,历任刺史、御史大夫等职务,最后以太子太师的官职退休。
C.卢简求治理有方。
他善于处理边疆事务,用恩惠和信任对待杂虏,退浑等三部落都乐意听从他的命令。
D.卢简求晚年安闲。
他退休后在园林别墅生活,有子弟在身边侍奉,有官员陪同饮酒赋诗,生活惬意舒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而宰执不协,弘正出镇,罢简求为左庶子分司。
②简求辞翰纵横,长于应变,所历四镇,皆控边陲。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答题。
江城子①
苏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②.碧连天,晚云间。
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③.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
去翩翩,点轻烟。
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
莫忘使君
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注】①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冬天。
之前苏轼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自求外放到杭州做官,后又请求调任密州,此词是他于密州为官两年即将离任时所作。
②马耳、九仙山:密州(今山东诸城)周围风景秀丽的山峰。
③南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三记载密州城北有台,“东坡为守日,葺而新之,子由因请名之日超然台。
”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是苏轼即将离任密州时所作,既有对密州风物的描写,也寄寓了词人的人生感慨。
B.上片先写词人登临密州有名的马耳山、九仙山时的所见,晴空里晚云飘逸,显得闲适自在。
C.“真个是超然”一语双关,在抒发词人的超然情怀的同时,点出词人登临之处是超然台。
D.下片“小溪”三句。
描写鸥鹭由团缩静卧到翩然飞去的情态,暗喻自己即将似轻烟离去。
(2)本词上下片的内容结构及抒情方式有何特点?请结词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达诗人宁愿突然死去,也不愿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认同世俗媚态的两句是“,”
(2)歌曲《山路十八弯》中描写了山路的曲折难行,李白的《蜀道难》中与之类似的两句是:“,”
(3)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通过对恶劣的行路环境的直接描写,既点了诗题,又暗寓诗人人生之路上面临的艰难险阻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虽然学习人文学科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不能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条件,但它往往能改变人们的观念、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受到人文学科潜移默化积极影响的人可以在工作中取得更大______.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学科的作用是一种“大用”。
它的价值无法用短期经济效益来衡量,但从长远来看,它能产生包括经济效益在内的巨大效益。
不论社会怎么发展,人文学科都是______的。
如果人们普遍看不到这一点,一味追求短期效益,就会造成一个社会人文精神的______.而且,(),不仅要看中国对全球经济和国际政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还要看中国文化对全球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发展人文学科,是______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成就必不可少丧失提升
B.成就不可或缺失落提升
C.成果不可或缺失落提高
D.成果必不可少丧失提高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国家和民族的全局发展来看,中国要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B.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来看,中国能否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C.从国家和民族的全局发展来看,中国能否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D.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来看,中国要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的价值无法用短期经济效益来检查,但从长远来看,它能产生包括经济效益在内的目大效益。
B.它的价值无法用短期经济效益来衡量,但从长远来看,它能产生以经济效益在内的巨大效益。
C.它的价值无法用短期经济效益来检查,但从长远来看,它能产生以经济效益在内的巨大效益。
D.它的价值无法用短期经济效益来衡量,但从长远来看,它能产生包括经济效益在内的巨大效益。
8.(6分)下面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标志,请写出该标志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整体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9.(5分)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个字(含标点符号)。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
它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享受,有时甚至超越人体本身所能带来的感受,让人以超乎真实的外貌、感觉进入网络平台。
但这些只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