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八十二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时代背景
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无度又昏庸无能,司马懿父 子掌握朝政,废曹芳、弑曹髦大肆诛杀异己。此时文人的命运与建安时大不相同。
拥曹的何晏、夏侯玄等人被杀。嵇康拒绝与司马氏合作,亦惨遭杀害。
阮籍本有济世志,但不满于司马氏的统治, 故以酣饮和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最后郁郁以终。
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借古讽今,寄寓情怀,形 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第一章
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今存
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 人先生传》。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 《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 赋》、《狝猴赋》。考《隋书·经籍志》著 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张溥辑《阮 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至近 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隐忧。 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
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第二章
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
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公 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 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 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 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 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第二章
诗人并没有直接点明诗中所抒发的“忧思”, 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写带有 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在诗人的衣襟上,造成一 种凄清的气氛。
第 叁 章
第三章
拓展阅读:《世说新语》
求为步兵校尉
原文: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
翻译:步兵校尉的位置空着,听说步兵校尉的厨房里还有几百斛酒, 阮籍就请求作步兵校尉。
第二章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
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永远得不到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
永恒的悲哀…… “阮旨遥深”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其三十九》)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其三十三》)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亲者”(《其十七》)。
第二章
主题: 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
第三章
司马昭为了拉拢阮籍,就想和阮籍结为亲家,
阮籍为了躲避这门亲事开始每天拼命地喝酒,每天 都是酩酊大罪,不醒人事,一连60天,天天如此, 那个奉命前来提亲的人根本就没法向他开口,最后, 只好回禀司马昭,司马昭无可奈何地说:“唉,算 了,这个醉鬼,由他去吧!” (详见《晋书·阮籍传》)
第三章
阮籍终晋一朝没担任过什么真正的官职, 是以名士终老的;其实他的心里是充满用 世之志的。他曾登广陵楚汉相争之古战场, 长叹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把 刘邦、项羽都不放在眼里,可见其本人的 志向与才略。
第三章
阮籍清白眼
嵇喜前来吊丧,阮籍不仅不打招呼,还对他白眼相加。对 此,嵇喜相当不悦,认为阮籍这是看不起他,于是就在灵前拜 了一拜就走了。之后嵇喜将这事告诉了他的弟弟嵇康,嵇康安 慰兄长阮籍本就是这样一个人,瞧不起那些热衷功利的人,对 这些人,他都是加以白眼的,不必放在心上。之后,嵇康就带
着酒和琴前去吊丧,阮籍一改对嵇喜的白眼态度,对嵇康青眼
相对。嵇康见阮籍如此憔悴,并不忙着安慰,只是与他弹琴对 饮,以此来慰藉阮籍心中的伤痛。
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
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说
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蓄在形象的描写中。
第二章
• 请找出诗歌的诗眼?
忧思 • 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
第 贰 章
第二章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一个孤冷凄清的夜晚,“酣饮为常”的诗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 他披衣起坐,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实景 把这“夜”看成是时代之夜:在此漫长的黑夜里,“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伟大的孤独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
第二章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壹 新课导入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单击此处添加内容
目 录
பைடு நூலகம்
貳
内容赏析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单击此处添加内容
叁
拓展延伸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单击此处添加内容
第 壹 章
第一章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第二章
艺术特色
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
琴者,将无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 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
第二章
中间四句似乎在写景,但是句句景中 有人,用象征的手法,寄托一种绝对 的孤独感,一种幽深而难以名状的愁 绪。这种从生命本质意义上提出的孤 独感是过去诗歌中从未有过的。
第二章
这首诗采用动静相形,情景交融的手法,取得 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起坐弹鸣琴”是动,清 风吹拂、月光徜徉、鸿号鸟鸣也都是动。 这茫茫夜色笼罩着的一切,象征着政治 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承受着的重压。
“明月”、“清风”——衬托其高洁不群 “薄帷”、 “吹我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
明月相伴、清风
相慰,形影相吊, 高洁而落寞幽独
视觉、感觉
第二章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孤鸿”——给人以失群无依之感 “翔鸟”——令人顿生无处栖生之哀 “孤鸿”、“翔鸟”——眼前之景/自我象征 它们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仿佛在传播一种哀切的声情。 “北林”、“外野”——凄清幽冷之境界 听觉
第一章
作家作品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 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
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
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 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
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阮籍透过不同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