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科学探究的年龄特点及其引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岁幼儿科学探究的年龄特点及其引

在3-6岁幼儿的科学探究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表现出了
不同的探究兴趣。

小班幼儿更喜欢探究自己日常喜欢、熟悉的事物,但探究兴趣不稳定,容易受其他刺激干扰。

中班幼儿则更容易对生活中时有接触但不太熟悉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喜欢观察特征明显、多元、有变化且好玩的事物与现象。

而大班幼儿则开始逐渐对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或问题表现出探究兴趣,喜欢关注事物的变化、细节特点与功用等。

二、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探究方法与表达方式的差异
小班幼儿的探究方法更多局限于直接的感知与操作,探究视角小,对操作过程感兴趣,但不喜欢记录与表达,同伴间较少主动交流。

中班幼儿则会主动记录自己探究的猜想或结果,但还缺乏逻辑性与层次性,经常是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围绕问题进行整体有序观察或两两比较探究,乐于与同伴交流。

而大班幼儿则开始乐意尝试多元化、个性化的记录与表达方式,常常会边探究边交流讨论,甚至还会出现争论与协商。

三、教师应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科学探究研究需求
在幼儿科学探究教育中,教师应该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研究需求,提升自己研究幼儿发展、提供支持性教育的能力,以设计具有年龄适宜性的科学探究活动,最终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因此,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科学探究特点和水平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以为教师们提供科学依据,构建以儿童发展为本、尊重幼儿研究特点与发展规律的适宜性教育过程。

中班幼儿通常对生活中接触但不熟悉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

他们喜欢观察特征明显、多元、有变化且好玩的事物与现象,如公共汽车、小汽车、消防车、救护车等交通工具。

中班幼儿的探究内容选择受到日常生活经验和自身活动视角的影响,更多关注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具体事物,并渴望了解这些事物的用途、结构、功能、属性、特征、变化等。

中班幼儿的探究目的性比小班增强,但他们的探究兴趣仍然比较浅显,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容易放弃或模仿同伴成功的操作,不太深入探究。

大班幼儿开始逐渐对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或问题表现出探究兴趣。

他们喜欢关注事物的变化、奇特的现象,以及事物的
细节特点与功用等。

在探究车的活动中,大班幼儿通常会对各种奇特的车型及其商标、动力与速度、不同功用等感兴趣,同时能拓展到其他交通工具如飞机、飞船等。

大班幼儿的探究兴趣虽然与中班幼儿相近,但视角更为开阔,他们能通过收集与交流信息来拓展探究的范围与内容,并使探究活动向纵深推进。

同时,大班幼儿的探究兴趣开始表现出个性化倾向,个体差异更为明显。

小班幼儿正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发展阶段。

因此,他们更喜欢用手去触摸事物,并且更依赖于手的感知与操作。

教师应该为小班幼儿提供知觉特征显著的探究事物,并将“静态”的活动方式转变为“动态”的活动方式。

同时,小班幼儿的探究视角很小,难以对事物的结构和特点进行有序观察。

因此,教师应多设计实验现象或结果呈现为“是或不
是”“有或没有”“能或不能”等的单维度判断式探究活动,并采
用逐点推进找相同、迭加累积的观察方式引导小班幼儿观察事物的外形特征。

与小班幼儿不同,中班幼儿开始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且探究的视野从点扩大到面。

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够围绕问题进行整体有序观察或两两比较探究。

在有序观察方面,中
班幼儿能够有目的、按顺序一次完成对兔子、公共汽车等事物从头到尾、从前到后的观察与记录。

在喂养兔子的过程中,他们甚至还自发产生了对兔子喜欢吃什么的探究。

然而,中班幼儿对既定刺激物的探究还时常呈现出混沌未分化的状态。

在探究“春天的花”和“公共汽车”的活动中,中班幼儿几乎把春天所
有能看到、正在开放的花都纳入观察范围,并认为它们都是春天才开的。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中班幼儿多次尝试,以提升其探究的质量。

在中班幼儿观察与比较事物或现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区分事物间的复杂关系,并对探究材料的结构性有较高的要求。

中班幼儿相比小班幼儿,更善于记录探究的内容,包括猜想和结果,事物的外形特征、数量、差异或变化等。

但是他们常常主次不分,记录的坚持性也较差,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帮助中班幼儿掌握单维或双维材料的表格式记录方法,以提高他们的观察与探索能力。

大班幼儿则开始尝试多元化、个性化的记录与表达方式,如自己写文字、运用数字、使用图示等。

教师应支持大班幼儿记录方式的多元化趋势,并鼓励他们采用多种记录方式,以拓展他们的表达形式与内涵。

小班幼儿在探究过程中更多的是独自操作或观察,同伴间极少有交流。

他们也往往难以回忆和表达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发现,需要教师逐一呈现具体简洁的问题,多提供具体直观的凭借物,以帮助他们缩小和具体化观察与表达的视点。

同时,教师应注意满足小班幼儿的情感需求,多鼓励他们,以激发其他幼儿的认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