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测试02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
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
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
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
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
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
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
第三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铁矿属于自然资源中的()
A.可再生资源
B.非可再生资源
C.气候资源
D.土地资源
2.下列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煤炭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煤炭资源在我国分布均匀
C.对于煤炭资源,注意保护和培育,便可持续利用
D.对于煤炭资源,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3.近几年来,某市中、小学对部分教材循环使用,每年就可以少订教材10万多册。

教材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A.煤炭资源
B.森林资源
C.土地资源
D.石油资源
4.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

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的特点。

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地热能
C.海洋能
D.天然气
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需要实施综合管理。

读海洋污染示意图,完成5—6题。

5.对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加大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力度
B.加快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C.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
D.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
6.我国海洋污染源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A.大陆架采油
B.大气污染
C.陆地污水排放
D.过往船只污染
7.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多
B.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分布均匀
D.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
8.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
A.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占多少,垦多少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9.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的总量最少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多地少
10.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的南方地区
B.耕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西部季风区
C.林地主要分布在低缓的丘陵地区
D.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读我国某地区地形类型比例表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11—12题。

我国某地区地形类型比例
11.该地区最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
B.丘陵
C.中、低山
D.高山
12.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
13.从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描述可推断当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A.草地
B.耕地
C.林地
D.建筑用地
14.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中,合理的方式是()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
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
C.陡坡开垦为耕地,减少我国的粮食压力
D.在宜林山坡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15.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B.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南丰北缺的特点
C.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D.引黄济青工程可以缓解青岛市用水紧张的状况
16.读如图,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的特点是()
A.夏季多,冬季少,年际变化小
B.冬夏多,春秋少,年际变化一般
C.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D.秋冬少,春夏多,全年降水平均
17.为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A.西气东输工程
B.南水北调工程
C.西电东送工程
D.“三北”防护林工程
读漫画,回答18—19题。

18.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A.土地资源紧张
B.生物种类减少
C.水资源短缺
D.矿产资源枯竭
19.这一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其解决途径主要有()
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②跨流域调水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④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世纪是“水的世纪”,人人都应节约用水,下列不属于家庭节水措施的是()
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B.推广节水器具
C.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D.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二、综合题(共50分)。

21.(16分)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________,但各类比例不尽合理。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类型。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3)我国________少;________较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把“十分珍惜、________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我国自然资源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表。

材料二《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森林”,该报道呼吁不能“为嘴伤林”。

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账,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森林”
(1)根据材料一回答: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看,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从我国自然资源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看,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2)炭火烧烤对资源环境有哪些不良的影响?
(3)目前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保护有严重危害、浪费资源的现象?
(4)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至少写出两条)
第三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B
【解析】教材用的纸张主要来源于树木,因此教材的循环使用可保护森林资源。

4.【答案】D
5.【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保护措施。

加大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力度,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

6.【答案】C
【解析】我国海洋污染物的80%来自陆地,每年仅沿海工厂和城市直接排入海洋的污水就达100亿吨,我国海洋最主要的污染源是陆地排放的污水。

7.【答案】D
【解析】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其中草地和难利用土地比重较大,耕地、林地比重较小;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8.【答案】D
9.【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和理解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同时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土地资源总量大,但耕地所占比重小,人均耕地占有量更小。

10.【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D
【解析】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减少湖泊面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过度放牧,易造成土地沙漠化;陡坡宜发展林业,不宜开垦为耕地。

15.【答案】C
【解析】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措施是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16.【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长江径流量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河流流量的多少,反映一个地区水资源的多少。

因此,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的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17.【答案】B
【解析】为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

18.【答案】C
19.【答案】B
2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家庭节水的措施。

四个选项中D项不是家庭节水措施,而是工业节水措施,其余三项均为家庭节水措施。

二、
21.【答案】(1)齐全
(2)草地林地耕地
(3)耕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合理利用耕地
22.【答案】(1)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大气污染、森林资源减少等。

(合理即可)
(3)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浪费森林资源;大量的剩菜和剩饭,造成粮食资源的浪费等。

(4)节约用纸;课本循环使用;少用一次性餐具等。

(合理即可)
23.【答案】(1)东南沿海
(2)B
(3)多跨流域调水
(4)大 C
24.【答案】(1)利用率低,水浪费严重
(2)水污染
(3)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4)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