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卷A卷 附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卷A 卷 附解
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
此时,老
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B.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 C.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 D.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
2、下列成语中,源于荆轲刺秦王的是( )。
A. 四面楚歌 B. 投笔从戎 C. 图穷匕见 D. 完璧归赵
3、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古代的(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4、鹏鹏12岁,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拘留,班主任唐老师因有感触,在微博中描述了此事,并采用了鹏鹏的真实姓名。
唐老师的做法( )。
A.合法,微博是唐老师的个人空间,有发表的自由
B.合法,唐老师的做法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教育的作用
C.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 法》
D.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是平面几何的一条定理,下列选项中,不是用来指称这一定理的是( )。
A.毕达哥拉斯定理
B.欧几里得定理
C.勾股定理
D.商高定理
6、“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包括我在内,总共是16名。
下面讲到的人员情况,无论是否把我计算在内,都不会有任何变化。
在这些医护人员中:
(1)护士多于医生。
(2)男医生多于男护士。
(3)男护士多于女护士。
(4)至少有一位女医生。
这位说话者是什么性别和职务?( ) A .男医生 B .女护士 C .男护士 D .女医生
7、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
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即得想办法把氢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打碎,使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
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者都反映微观物质的结构,即微观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 B .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小粒子 C .前者指小粒子内部的组合模式,后者指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子 D .二者都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小粒子
8、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纺织机的发明 C.电力的发明
D.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9、下列成语中,不是出自《论语》 的是( )。
A.升堂入空 B.教学相长 C.诲人不倦 D.有教无类
10、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
两位教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
A.职业知识的差异
B.职业理念的差异
C.职业能力的差异
D.职业认同的差异
11、笔迹检验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文字符号的书写动作习惯特点、文字布局习惯特点、书面语言习惯特点,来认定书写人的一项物证检验专门技术方法。
上面一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
A .笔迹检验的内容很广泛
B.笔迹检验的研究方向
C.笔迹检验的操作方法
D.笔迹检验是一项物证检验专门技术方法
12、下列选项中,与“重庆——直辖市”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法国——法兰西
B.华盛顿——纽约
C.英国——联合国
D.北京市——首都
13、“数学家希尔伯特、华罗庚都是教育家”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数学家都是教育家
B.有的数学家是教育家
C.教育家都是数学家
D.教育家都不是数学家
14、初中生晓东放学后在校外玩要时不慎摔伤.对此事故,承拒责任的主体应是()。
A.晓东
B.学校
C.晓东及学校
D.晓东及其监护人
15、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下面不属于改革教离质置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的做法是()。
A.探索多种评价方式
B.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C.建立多祥的评价标准
D.树立终结性平均理念
1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应当实行()。
A.教学复制人员职务制度
B.管理职员制度
C.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D.教育职员制度
17、蒋老师的亲戚开办了一家培训公司,希望蒋老师推荐自己班上的学生参加辅导班,或者提供班上学生的联系方式。
面对这种情况,蒋老师应该()。
A.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坚决拒绝亲戚的请求,并说明自己的的理由
C.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目时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
D.仅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不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
18、新的教育思想必须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中产生。
A.研究
B.实践
C.理论
D.制度创新
19、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时,如果要插入图片,下列不能完成该项操作的是()。
A.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路径和文件,点击插入
B.复制图片,在PowerPoint编辑页面单击鼠标右键。
选择粘贴
C.复制图片,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编辑→粘贴
D.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图片→自选图形,选择图片文件
20、考试结束后,又要调整座位了。
赵老师排座位的原则是:考分高的学生坐在教室的中间区域,考分低的学生坐在边角位置。
赵老师的做法是()。
A. 符合公平竞争的要求
B. 违背平等待生的理念
C. 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
D. 违背分班教学的要求
21、在履行教育教学义务的活动中,教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最主要、最基本的是要坚持()。
A.团结协作
B.教书育人
C.严谨治学
D.爱岗敬业
22、在Word中,如果双击某行文字左端的空白处.被远中的区域是()。
A.该行
B.全文
C.该段
D.该页
2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对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是()。
A.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B.社会资源优先向教育领域倾斜
C.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D.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24、我们常说的“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是指()。
A.书的香味
B.植物的气味
C.文化素养
D.贵族传统
25、孙老师把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赶到操场上,让他们在冷风中把作业写完,说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艰辛,这说明,孙老师没有做到()。
A.关爱学生
B.因材施教
C.廉洁从教
D.严谨治学
26、下列选项中,与“中国一香港”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A .北京--承德
B .宁夏--银川
C .新疆一一西藏
D .太原--山西
27、“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 )。
A .社会性
B .历史性
C .民族性
D .继承性
28、某县级政府为了提高本县的中考成绩,将辖区内两所初中列为重点学校,并给予政府倾斜。
该县级政府的做法( )。
A.合法,县级政府有权自主管理
B.合法,有助于校际教育质量竞争
C.不合法,不能设置重点校和非重点校
D.不合法,应该平均分配各类教育资料
29、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 )。
①万吨水压机研制成功 ②原子弹爆炸成功③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④氢弹爆炸成功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从教二十余年,洪老师的很多事迹,让学生终身难忘。
一年秋天,学生们刚开始上课,外面突然大雨倾盆,班上三名学生晒在宿舍外面的被褥被淋湿了,洪老师就让他们晚上住在自己家里,还给他们做饭吃;一名学生从几十里外的山日乘汽车来校时,生活费被盗,洪老师除与有关部门协调外,还自己掏钱替学生垫付伙食费;有一次,校外不良青年来到学校,拿刀威逼学 生,索要学生财物,她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而后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同时向学生讲解自我保护的方法。
有一年春季刚开学,-位老人把她的孙女小芳领到洪老师的面前。
老人说:“小芳以前-直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外地,转了几次学,学习成绩不好。
她害怕老师和同学们嫌弃她,希望老师多费心。
”洪老师说:“小芳是我的学生,我会尽心去教的。
只要她肯努力,踏实学,认真做事,就是好学生。
”在洪老师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下,小芳进步很快,初中毕业时以优异成
绩考上了高中。
洪老师很注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成败进行反思总结。
她的教育随笔《我的表扬何以会成为学生的压力》《如何让给文言文不再枯燥难学》《如何让学生在青春期不恐慌》《班主任怎样才能赢得科任教师的支持》相继获奖,大家都说她是名副其实的好老师。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洪老师的行为。
2、初一新生刚离开小学,进入陌生的新环境,往往摸不着头绪。
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我在接新班时,反复琢磨。
采取了下列措施:
1、建立家长微信群。
一拿到学生信息,我马上建立了班级家长微信群,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孩子所在班级和班主任的情况,我也提前了解了学生和家长的情况。
2、招募学生志愿者提前布置教室。
为了让孩子和家长第一次进教室就能有种温馨的感觉,我在班级里招募“志愿者”,请住得较近的孩子提前一天来校打扫布置教室,还特别招幕几名有特长的学生为班级出第一期黑板报,呈现我的带班理念及经家长和学生讨论通过的班训和班名,劳动过程中,我一一拍照,并将照片发到微信群里。
3、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对一个新班而言,让孩子们树立集体观念是首要任务。
开学前,我在微信群里发起讨论和交流,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
开学第一天,我不急于向孩子们宣布班规,而是先讲解我们的班训和班名。
同时,我还设立了各种为班级服务的“志愿者”岗位,如领取教材“志愿者”、领取校服“志愿者”……孩子们积极报名认领岗位,每个学生都成了班级“志愿者”,班级每一项工作都有“志愿者”在服务。
这样,我班学生的几十颗心很快就凝聚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有灵魂的集体。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庄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句话诠释了终身学习的深刻内涵。
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
终身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A
2、C
3、B
4、【参考答案】C
5、B
6、B
7、C
8、A
9、B
10、B
11、D
12、D
13、B
14、A
15、D
16、答案:D
17、B
18、B
19、D
20、B
21、B
22、C
23、B
24、B
25、A
26、B
27、D【解析】“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继承性。
28、C
29、D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洪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值得肯定。
首先,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洪老师不仅让学生在自己家住,给学生垫付伙食费,同时在学生需要保护的时候,奋不顾身的保护学生并交给学生防身术等,都体现了其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
其次,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标准。
洪老师不从分数来看待学生小芳,而是尽心尽力地教授小芳,使得学生小芳在学业上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体现了作为教师应有的教书育人职业道德。
再次,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要求教师祟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洪老师积极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教育随笔反思自己的教学成果,不断探索创新,体现了作为教师应当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
总之,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精神值得大力弘扬,需要每个老师学习。
2、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是值得肯定的。
(1)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爱岗敬业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材料中该教师对工作高度负责,在新生入学之初就注意引导他们适应新环境,说明他做到了爱岗敬业。
(2)关爱学生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材料中该教师为了让进入陌生的新环境的初一新生尽快适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爱。
同时该教师还确立了班规,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说明该教师对学生严慈相济。
这些都是关爱学生的体现。
(3)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并设立了各种为班级服务的“志愿者”岗位,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了班级“志愿者”,班级每一项工作都有“志愿者”在服务。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符合教书育人的师德要求。
(4)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材料中该教师在微信群里发起讨论和交流,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等,做到了尊重家长,体现了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