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G8这三十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8这三十年
G8这三十年
口林利民
2006年7月16日.参加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领导人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郊外的康斯坦丁诺夫斯基宫前合影
(38被戏称为"清谈馆".说它是"俱乐部"更加恰如其分
如果从1975年11月法美英日德意六国在法国朗布依埃举行六
国峰会算起,八国峰会(G8)已举行了31次一年一度的峰会,但八国集
团形成机制则是在1976年.这年6月,因加拿大入会,六国会议正式
更名为七国首脑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七国确定每年开一次七国峰
会.时间定为每年7月前后,与七国暗合,并规定会议地点在七国轮流
举行.因此,严格地说,七国集团正式形成于1976年,迄今正好成立
30年.
1997年.因俄罗斯入会,并与七国首脑一起以"八国首脑"名义发
^J
镇嫜
表会议"最后公报",七国集团转变为八国集团.据此.2006年7月应
被认为是八国集团30岁生日
初衷:专注经济问题
如果说八国集团从六国峰会转化为七国峰会再转化为八国峰会
的变化只是形式上的变化,那么集团宗旨与会议议程的变化则更有
实质性的观察意义.
八国集团1975年成立时的基本国际背景是,第四次中东战争期
间阿拉伯产油国使用石油武器打击西方,大幅提高石油价格,致使西
方国家爆发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外贸出现战后第一次下降.
法美英德日意等六国工业生产皆大幅下降,失业总人数达1400万,相
互竞争也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大国决定每年开一次首脑会议,就世界经济,贸易,能源等问题进行讨论,寻找药方,协调政策.
简言之,成立八国集团的初衷是要建立一个国际经济协调机构,
但此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西方大国所追求的国际目标的变化, 八国集团的定位与八国峰会的内容也不断变化,导致八国集团的性质也不断变化.
从1975年到1979年的八国集团前五次峰会的会议主题大体与
八国集团成立的初衷相一致,即以讨论世界经济问题为主.
1975年第一次峰会主要讨论世界经济形势,能源,通货膨胀和高
失业率等经济问题;1976年第二次峰会主要讨论七国如何防止世界经济因回升"而触发又一次从繁荣到破产的周期"以及"东西方经济关系";1977年第三次峰会主要讨论七国如何"共同应对未来挑战", 继续减少通货膨胀和创造就业机会:1978年第四次峰会主要讨论经济停滞,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节约石油和稳定货币等问题;1979年第
五次会议主要讨论能源问题,并通过了以解决石油问题为内容的《东京宣言》,舆论因而也称这次峰会为"石油问题首脑会议".
第一次转变:开始兼顾全球政治
1980年的第六次峰会是其宗旨内容发生由专注经济问题向兼顾
政治问题变化的第一次转折.
因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在1980年的第六次峰会上,七
国首脑重点讨论了如何共同应对"苏联的战略挑战",并发表了一项
声明,重申与会首脑"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接受苏联占领阿富汗,并要求苏联从阿富汗"撤出全部军队,让阿富汗人民重新自由决
定自己的前途".
从1980年第六次峰会后,每一次七国峰会在讨论经济问题的同
时.都要讨论相关政治问题.
1981年的第七次峰会讨论了苏联扩军问题.强调加强防务能力,
保持军事平衡和政治克制;1982年的第八次峰会讨论了英阿马岛冲突,两伊战争以及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等问题并发表了相应的政治声明;1983年的第九次峰会讨论了东西方关系和裁军问题,会议第一次就全球安全问题发表声明,强调必须在全球基础上处理裁军问题: 1984年的第十次峰会发表了四个政治性宣言和声明,涉及国际反恐, 两伊战争,东西方关系,裁军等问题;1985年的第11次会议讨论了美苏军备竞赛,朝鲜半岛统一等问题,会议发表的《政治宣言》和最后公报强调加强美欧日合作,敦促美苏重开裁军谈判,创造政治环境"消
除朝鲜半岛分裂":1986年的第12次峰会和1987年的第13次峰会
都重点讨论"东西方关系"及苏联东欧"国内外政策的新近发展":1988 年的第14次峰会讨论了毒品问题,东西方对话,军备控制和人权问题.
第二次转变:从经济议题为主转向政治议题为主
1989年是八国集团峰会内容与宗旨变化的一个根本性的转折
点,八国集团峰会的内容开始以全球政治议题为主,经济问题相对已镇嫜
退居次要地位.
1989的第15次会议和1990年的第16次会议都重点讨论了人权
问题,八国集团从此以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教师"自居, 在每一次峰会上都对第三世界的经济政治进程发表意见.在1991年的第17次峰会上,因爆发海湾战争和苏联东欧剧变,七国峰会重点讨论了加强国际秩序问题.
此后,八国峰会的会议内容与宗旨脱离其成立时的初衷,政治色
彩不断加重,以至八国集团由最初成立时的一个西方大国的经济论
坛完全转变为政治论坛.近年来,八国峰会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综合性,八国集团越来越谋求自封为"全球治理"的总负责,如2003年八国峰会的议题是全球经济增长,团结和国际安全:2004年的主题是"自由,合作,通向繁荣与安全";2005年的主题是援助非洲和
改善环境.
今年的主题则是能源安全合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在教育领
域展开国际合作.朝鲜和伊朗核危机也纳入了八国集团视野.
"八国集团不具有代表性"
八国集团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显赫,最有权势的领袖们组成的政
府间组织,有人称之为"西方大国俱乐部",也有人称之为"富国俱乐部".其成员在联合国"五常"中拥有四席,包括美俄英法四国;经济上,八国GDP总量和贸易总量占世界3/4左右,主导着国际金融,贸易与市场;军事上,八国集团的军费开支占全球4/5以上,世界上军费开支最高的八个国家,八国集团占了七个,他们的军事装备,军事科技和军事实力与行动能力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力量.世界上五个合法核大国有四个属于八国集团.
正因为如此.八国集团踌躇满志,从1975年成立开始,从经济到
政治,从西方到东方,从局部到全球,视野不断扩大,关注的议题不断
昌
为
鉴巷
界
增多.经济领域如能源,经济增长,反通胀,全球贸易等;政治领域如
东西方关系,人权与民主;安全领域如毒品,恐怖主义等;地区问题如朝核,伊朗核问题,两伊战争,英阿马岛之战,巴以冲突等,无不成为
八国峰会的议题.鉴于八国集团的权势与影响,要忽视八国集团及八国峰会的存在与影响力是不明智的.
但是,对八国集团的作用与影响也不能夸大其词.八国集团的局
限性也非常大.从规模看,八国集团仅占世界总人口的13%,代表性有限,更不能与联合国相提并论;从构成看,尽管美日德等经济总量在全球名列前茅.但俄罗斯,加拿大并不是世界上最有经济实力的国
家,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经济增速或是发展前景.俄罗斯与加拿大都不及被关在八国集团大门外的中,印及巴西等非西方大国.鉴此,欧
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其近作中指出:"八国集团不具有代表性."他还指出,八国集团在机制上不是一个谈判集团,而是一个以清谈和讨论为主的论坛,会议虽然定期举行,但比较松散,缺乏约束力,论而不
作是其特点.
八国集团因不同的利益关系还存在各种内部矛盾.不但俄罗斯
与其他西方七国有矛盾,就是西方七大国内部也矛盾重重.如美国出手阻止德日谋求"入常",德法联手阻止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等.此外,还要看到世界潮流已不同于2O世纪甚至近代以来的数个世纪,中小国家的独立生存发展和自已当家作主的能力与意志不断增强,出现质的跃升,大国对国际政治的操纵主宰能力削弱,这些都限制八国集团发挥作用,使其务虚多,务实少.
三十年来,八国集团关注,讨论的问题虽然很多,作出的决议,声
明,宣言也很多,但大都论而不行,行而不成,难以落在实处.因此,G8
被戏称为"清谈馆",说它是"俱乐部"更是恰如其分.
(摘自《嘹望东方周刊》)
●
一J
镇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