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频法测周法的误差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 • 电桥法和谐振法是这类测量方法的典型代表。 • 直接法常常通过数学模型先求出频率表达式,然后利
用频率与其它已知参数的关系测量频率。 • (2)比对法 • 是利用标准频率与被测频率进行比较来测量频率。其
测量准确度主要取决于标准频率的准确度。 • 拍频法、外差法及计数器测频法是这类测量方法的典
fc
k
fc ) k (ln k ln f c
fc ) fc
f c fc
(3)测频公式误差
f
f x fx
1 f x • Ts
fc fc
f
f x fx
1 f x • Ts
f c fc
(4)测频计数误差 Tx1 触发电平
t
触发电平 t
Tx2 (a)无噪声干扰的计数脉冲
Tx3 (b) 有噪声干扰的计数脉冲
图5.5 噪声干扰引起的计数误差
(5)结论
• 利用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时,提高频率测量的 准确度(减少测量误差)可采取如下措施:
• ① 选择准确度和稳定度高的晶振作为时标信号 发生器,以减小闸门时间误差。
• ② 在不使计数器产生溢出的前提下,加大分频 器的分频系数k,扩大主门的开启时间,以减 小量化误差的影响。
测频控制
被测信号
&
衰减器
时标输入 自校控制
≥1
宽带
整形
脉冲
放பைடு நூலகம்器
电路
形成器

&
主 门
图5.2 A通道的基本框图
2.计数器 计数器用触发器构成。在数字仪表中,最常用的是按
8421编码的十进制计数器,来了十个脉冲就产生一个进 位。
3.显示与驱动电路 电子计数器以数字方式显示出被测量,目前常用的有
LED显示器和LCD显示器。
停止
C通道
终止 触发器
图5.11 时间间隔测量的原理图
2、相位差的测量
• 相位差的测量通常是指两个同频率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的测 量。相位差的测量,是时间间隔测量的一个应用例子。
u1 u2
T1
T2
图5.12 相位差的测量图
t
T T1 T2
2
T 3600 NTs 3600 Nfx 3600
• 4、比较法测频 • 比较法测频就是用标准频率与被测频率进行比较,当把标准
频率调节到与被测频率相等时,指零仪表指零,此时的标准 频率即为被测频率值。 比较法测频可分为拍频法测频与差频法测频两种。
• 5、示波器测频 • 用示波器测量频率有两种方法。一是将被测信号和标准频
率信号加到示波器的Y通道,在荧光屏上测量被测信号的周 期;另一种是将被测信号分别加到示波器的X通道和Y通道, 观测荧光屏上显示的李沙育图形。
2、电桥法测频
T
R3
R1
PA
R1 2R4 R
1
f x 2RC
R4 R2
图5.16 电桥法测频的原理图
3、频率-电压转换法测频 频率-电压转换的方法是把被测信号的频率大小转换成与之成 比例的电压。
被测频率
fx
UO
uB
Um •
Tx
Um


fx
TX
U0
脉冲形成
单稳
低通
uA
uB
图 5.17 频率-电压转换法测频
计数
译码 显示
fB
B通道
门控信号
TB
图5.10 频率比测量的原理图
5.4.3 电子计数器测量时间间隔
• 1.测量时间间隔的基本原理 • 时间间隔的测量实际也是测量信号的时间,因此与测量周期
原理一样,其基本逻辑和测量周期类似。
TS
晶体振荡
分频电路
主门
计数
译码 显示
开启
门控信号
TB—C
TB-C
B通道
起始 触发器
(1)量化误差
• 无论计数值是多少,量化误差的最大值都是 1一个字, 也就是说量化误差的绝对误差 N 1 。
1 23 4 5 6 7 8 (a)
1 2 34 5 6 78 (b)
N 1 1
NN
f x • TS
图5.4量化误差示意图
• 被测值的读数N 不同时,对量化误差的影响是不同的, 增大N能够减少量化误差。即被测信号频率一定时,主门 开启时间越长,量化的相对误差就越小;当主门开启时 间一定时,提高被测信号的频率,也可减小量化误差的 影响。
(2)闸门开启时间的误差
• 闸门时间准确与否,取决于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 度、准确度,分频电路和开关速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在尽量排除了电路和闸门开关速度的影响后,闸门开启
时间的误差主要由晶振的频率误差引起。
1k TS fS fc
TS TS
ln TS k
k ln TS f c
(ln k ln
• 2、多功能等精度频率计自校 • 自校包括两部分,一是频率计单片机自检功能自校,二是
频率计整机的自校。校准的时标和时基信号采用了内部的 晶体振荡器输出信号及分频信号。 • (1)频率计单片机自检功能自校 (2)频率计整机的自校
• 3、频率测量 • 4、周期测量
5.3.3 结果记录和分析
5.4 扩展知识
1 fc k fc f x • Ts f c Tx • f c f c
f0
kf c Ts
• 实际使用的电子计数器,面板上一般有可变的k和T旋 钮,改变k、T旋钮的位置,k、T的取值会发生相应的 变化,中界频率也会随之改变。
5.3 项目实施
• 5.3.1 所需实验设备和附件
• 1、HC-F1000L多功能等精度频率计 1台
T
Tx Tx
k Tx f
c
f c fc
1
2k
M
当 Tx 越大(即被测频率越低),±1误差对测周精确度 影响越小。也就是说,当被测信号的频率较低时,采用测
周法可提高测量的精度。
5.2.6 电子计数器的自校
• 在使用电子计数器测量前,应对电子计数器进行自校 检验,一是检验电子计数器得逻辑关系是否正常,二 是检验电子计数器能否准确地进行定量测试。
4.逻辑控制电路 由门电路和触发器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它产生各种
指令信号,如闸门脉冲、闭锁脉冲、显示脉冲、复零脉冲、 记忆脉冲等,这些指令控制整机各单元电路的工作,使整 机按一定的工作程序完成测量任务。
5.2.4 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
• 1.测频的基本原理
Tx
被测 信号
放大 整形
晶体振荡
主门
门控信号
5.1 项目要求
• 5.1.1 项目内容 • 从数学定义上看时间是频率的倒数,频率和时
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但对于某些频率,采用 测量周期的方法和采用测量频率的方法,引起 的误差是不同的。通过实验的方法分析测频法 和测周法的误差,并对中界频率进行界定。
• 5.1.2 知识要求
• 了解通用电子计数器的基本组成,掌握采用电子计数 器测量频率、频率比、周期、时间间隔和累加计数等 的方法。了解测频的量化误差、时基误差和计数误差 分析计算,了解周期测量的量化误差、时基误差和触 发误差分析计算,正确理解闸门时间、周期倍乘、比 值倍乘概念。
• 5.4.1 电子计数器累加计数和计时
• 累加计数是累加在一定时间内被测信号的脉冲个数。
放大
主门
计数

整形
测 信
门控信号
Tx





译码 显示
图5.9 累加计数和计时的原理图
5.4.2 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比
• 频率比是指两路信号源的频率的比值。N TB f A
TA f B
TA
fA
A通道
主门
• ③当被测信号频率较低时,用测频方法测得的 频率误差较大,应选用其它方法进行测量。
• ④对随机的计数误差,可提高信噪比或调小通 道增益来减小误差程度。
5.2.5 电子计数器测量周期
• 1.测量周期的基本原理
TS
晶体振荡
分频电路
主门
门控信号
Tx
放大
被测
整形
信号
图5.6 测周的基本原理图
计数
译码 显示
5.2 相关知识
• 5.2.1 本章涉及的概念和方法
• 1、频率和周期的基本概念
fN TS
f 1 T
• 2、时间与频率测量的特点 • (1)时频测量具有动态性质。 • (2)测量精度高。 • (3)测量范围广。 • (4)频率信息的传输和处理比较容易。
3、频率测量的基本方法
• (1)直接法 • 是指直接利用电路的某种频率响应特性来测量频率的
1
fx
fx fo
2 L2C
M
A
L1
L2
C
V
图5.14 LC谐振法测频原理图
(2)谐振点的判断
V 0.707
fx
fo
f1 f2 2
f1 f2
f
f0
图 5.15 LC谐振法的谐振曲线
(3)谐振法测频的误差分析
谐振法测量频率的原理和测量方法比较简单,可作为频 率粗测或默写仪器的附属测频部件。测频误差的来源主要有 (1)实际中电感、电容的损耗越大,品质因数越低,谐振曲 线越平滑,不容易找出真正的谐振点。 (2)面板上的频率刻度是在规定的标定条件下刻度的。当环 境温度、湿度等因数变化时,将使电感、电容的实际值发生 变化,从而使回路的固有频率变化。 (3)由于频率刻度不能分得无限细,人眼读数常常有一定误 差。
型代表。 • 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和时间是这类测量方法的典型代
表,是目前最好的测频方法之一。
5.2.2 电子计数器面板及控键示意图
5.2.3 电子计数器的主要电路技术
• 1.输入通道 • 电子计数器一般设置2个或3个输入通道,记作A、B、
C。A通道用于测频、自校;B通道用于测周;B、C通 道合起来测时间间隔;A、B通道合起来测频率比。
Tx
Tx
fs
5.4.4 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方法
• 1、多周期测量
• 是指在测量被测信号的周期时,时间间隔的起点在一个信号 上取出,终点在若干个周期后的信号中取出。经“周期倍乘” 后再进行周期测量,其测量精确度提高。
• 2、测周法测量差频
f F T F T fx fx fx •T2 fx T
• 2、EM32501DDS任意波形发生器
1台
• 3、测试连接线
若干
• 5.3.2 实施步骤
• 1、测量方案的拟定
• (1)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
• (2)测试内容
• 电子计数器具有A、B两通道。A通道测量频率范围比B通道 测量频率范围低,当被测信号频率范围在1Hz~100MHz 时, 用A通道输入;被测信号频率范围100MHz~1000MHz 时, 采用B通道输入;测周时采用A通道。
fx 被测频率
f0 标准频率

F=fx- f0

周期计数

图5.13 测周法测量差频框图
• 3、差频倍增技术
f F Fm
fx
fx mn • fx
5.4.5 其它测量时间和频率的方法
频率测量的方法
直接法
比对法
谐振法
电桥法
拍频法
差频法
示波法
计数法
李沙育图形法 电容充放电法
测量周期法 电子计数法
1、谐振法测频 (1)谐振法测频的基本原理
逻辑 控制
2.测周方法的误差分析
• (1)公式误差
T
ln Tx N
N
ln Tx Ts
Ts
(ln
N N
ln
Ts
)
N
(ln
N Ts
ln
Ts
)
Ts
N Tx Tx Tx fc Ts kTc k
N Ts N Ts
N 1
N 1 k
NN
Tx f c
Ts Ts
k fc
k fc
f c fc
TC
晶体振荡
倍频电路
时标选择
主门
计数
译码 显示
分频电路
时基选择
门控信号
TS
图5.7 自校检验的框图
5.2.7 中界频率的确定
• 中界频率定义为:电子计数器测量某信号的频率,若 采用直接测频法和测周测频法的误差相等,则该信号 的频率为中界频率 f0 。
• 测高频信号的频率时,用测频的方法直接读取被测信 号的频率;测低频信号的频率时,先通过测周期的方 法测出被测信号的周期,再换算成频率。高、低频信 号采用中界频率划分。
T
k Tx f c
f c fc
(2)触发误差
指在测量周期时,由于输入信号中的干扰噪声影响,使输入信
号经触发器整形后,所形成的门控脉冲时间间隔与信号的周期
产生了差异而产生的误差。信噪比越高,触发误差越小,测量
越准确。
Tn 1 Vn 1
Tx
2 • k Vm
2k • M
(3)结论 电子计数器测量周期的总误差可修正为下式。
TS
分频电路
计数
译码 显示
逻辑 控制
图5.3 电子计数器测频原理框图
2.测频方法的误差分析
f
ln f N
N ln f TS
TS
(ln
N N
ln
TS)N
(ln
N TS
ln
TS
)
TS
N TS N TS
• 电子计数器测频的相对误差由两部分组成。一 是计数的相对误差,也叫量化误差;二是闸门
开启时间的相对误差。按最坏结果考虑,频率 测量的公式误差应是两种误差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