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艰难梭菌菌血症的病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著·
一例艰难梭菌菌血症的病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郑笑笑1,徐圣秋1,陈尔真2倡,何 娟3倡
(1.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江苏徐州221002;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上海200025;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上海200025)
[摘 要] 目的:通过分析1例艰难梭菌血流感染治疗成功的案例,为艰难梭菌菌血症(Clostridiumdifficilebacteremia,
CDB)优化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对1例CDB病人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分
析CDB的临床特征。
结果:该病例为结肠炎症伴慢性穿孔致艰难梭菌血流感染的68岁男性病人,使用万古霉素和甲硝唑抗感染治疗后痊愈。
结论:CDB发生率低,死亡率高,早期合理抗感染治疗至关重要。
[关键词] 艰难梭菌;菌血症;万古霉素;甲硝唑;抗感染治疗[中图分类号] R515.3,R97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唱2838(2019)02唱0114唱04DOI:10.5428/pcar20190209
Clostridiumdifficilebacteremia:onecasereportandliteratureanalysis
ZHENGXiaoxiao1,XUShengqiu1,CHENErzhen2倡,HEJuan3倡(1.DepartmentofPharmacy,XuzhouFirstPeople’sHospital,JiangsuXuzhou221002,China;2.EmergencyIntensiveCareUnit,RuijinHospitalAffiliatedtoSchoolofMedicine,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25,China;3.DepartmentofPharmacy,RuijinHospitalAffiliatedtoSchoolofMedicine,
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2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providesolidevidenceforoptimizedtreatmentofClostridiumdifficilebacteremia(CDB)throughanalyzingsuccessfultreatmentofonecaseofbloodstreaminfectionbyC.difficile.Methods:Clinicalmanifestations,pathogenesis,riskfactorsandtreatmentregimensofonepatientwithCDBwereanalyzed,andthefeaturesofCDBwereinves唱tigatedbasedonrelatedliterature.Results:Thisrarecasewasa68唱yearoldmalepatientwhohadcolitisaccompaniedwithchronicperforationandsufferedfrominfectionbyC.difficile.Thepatientrecoveredafteranti唱infectivetreatmentwithvanco唱mycinandmetronidazole.Conclusion:TheincidenceofCDBwasrelativelylower,butwithhighmortality.Earlyrationalanti唱infectivetreatmentisofparamountimportanceinthetreatmentofthedisease.[KEYWORDS] Clostridiumdifficile;bacteremia;vancomycin;metronidazole;anti唱infectivetherapy
[PharmCareRes,2019,19(2):114唱11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2107,8157193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院药学科研基金(JDYX2016QN001)作者简介 郑笑笑(女),硕士,主管药师.E唱mail:xiaoxiao唱0912@163.com
倡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陈尔真,E唱mail:chenerzhen@hotmail.com;何 娟,E唱mail:hejuanwin@126.com
艰难梭菌(Clostridiumdifficile),又称难辨梭
状芽孢杆菌,为G+
厌氧芽孢杆菌,在2%~5%健康成年人的胃肠道中定植,并可在住院病人间传播,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伪膜性肠炎的常见致病菌。
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或化疗药物均可导致宿主肠道菌群失调,使产毒素A、B的艰难梭菌过度繁殖,从而引起感染。
迄今为止,有关艰难梭菌感染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已有较深入的研究,然而由艰难梭菌引起的肠道外感染却比较罕见,仅占艰难梭菌感染的
0.17%[1]。
艰难梭菌菌血症(Clostridiumdifficile
bacteremia,CDB)所占比例更少,占所有菌血症病
例的0.01%~0.02%[2]
,目前尚缺乏相关治疗指南。
本文报道1例结肠穿孔所致CDB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为相关病例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1 病例资料
病人,男,68岁,身高162cm,体重70kg,因“畏寒、寒战、高热10余天”入院。
病人于2017唱07唱19出现发热,自测体温40℃,感食欲不振和周身乏力,否认肝区疼痛,无肝肿大,无右肩牵扯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全身皮肤黄染等症状。
2017唱07唱23病人去当地医院就诊,血培养示大肠杆菌、厌氧菌阳性,诊断为感染性发热、菌血症,予抗感染等治疗,但病人体温持续39℃以上,治疗效果不佳,后转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intensivecareunit,EICU)继续治疗。
病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约15年,口服奥美沙坦片控制收缩压120~
·
411·药学服务与研究 PharmCareRes 2019Apr;19(2)郑笑笑,等.一例艰难梭菌菌血症的病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130mmHg,舒张压80~90mmHg。
病人有痛风病史10年,饮食控制,有痔疮病史5年,时有便血,
未做对症治疗。
病人在EICU住院期间的重要临床信息和治疗时间轴见图
1。
图1 病人在EICU期间的重要临床信息及治疗时间轴
Figure1 Importantclinicalinformationandtreatment唱timeaxisofthepatientinEICU
WBC:白细胞;N:中性粒细胞占比;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AKP:碱性磷酸酶;
γ唱GT:γ唱谷氨酰转移酶;TB:总胆红素;DB:直接胆红素;E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2 分析和讨论
2.1 CDB概述与病例概况 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原因,艰难梭菌结肠炎的发病率持续增加,但由艰难梭菌引起的肠道外感染却非常罕见,包括菌血症、骨髓炎、脓肿、腹膜炎等,CDB的发生率很低,
然而其死亡率却高达35%[1唱3]。
本例病人在医院就诊前并未自行服用抗菌药物,且近期无住院史,外院首次血培养即提示大肠杆菌及厌氧菌,至本院急诊
科首次血培养即提示艰难梭菌,因此判断此次菌血
症为社区获得性。
值得注意的是,该病人近期并无腹泻病史,且粪便艰难梭菌培养始终是阴性,这些发现与文献[4]报道一致。
艰难梭菌感染最常发生于有近期抗生素使用史的老年住院病人,但社区相关、
无抗生素暴露的艰难梭菌感染也有报道[5]。
据
Libby等[6]
报道,约75%的CDB病人患有胃肠道疾病,如结肠炎、结肠穿孔或结肠手术,绝大多数CDB病例涉及多种肠道微生物,如大肠杆菌、肠球菌属和
·
511·药学服务与研究 PharmCareRes 2019Apr;19(2)郑笑笑,等.一例艰难梭菌菌血症的病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拟杆菌属等。
该病人多次CT提示结肠多发憩室性改变,乙状结肠旁游离气体影,考虑菌血症来源为肠道,因此静脉注射万古霉素与甲硝唑,并联合口服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根据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剂量调整。
d10电子肠镜检查提示结肠慢性穿孔,证实CDB肠道感染源。
Falcone等[7]报道了一例继发于CDB的念珠菌血症,研究认为严重的肠黏膜损伤与长期万古霉素治疗,导致正常肠道菌群紊乱是引起念珠菌血流感染的两个主要因素。
事实上,多数情况下,艰难梭菌是与其他肠道微生物共同导致混合感染,艰难梭菌可增加其他细菌在混合感染中的致病性,只有15%的感染仅由艰难梭菌引发[8]。
该病人d12血培养示屎肠球菌,药敏结果提示对青霉素及氨苄西林耐药,万古霉素敏感,故抗菌药物品种未予调整。
2.2 CDB的发病机制和高危因素 艰难梭菌致病是通过其产生的毒素介导,主要有毒素A和毒素B两种。
毒素A又称肠毒素,可导致肠壁中性粒细胞浸润,释放淋巴因子,引起液体大量分泌和出血性坏死;毒素B又称细胞毒素,能使肌动蛋白解聚,损坏细胞骨架,导致细胞固缩坏死,直接损伤肠壁细胞。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毒素B的毒力较毒素A强10倍,对于艰难梭菌感染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9]。
肠道微生物引起血流感染通常需要具备3个条件:致病菌在肠黏膜的定植,黏膜上皮正常完整性的损害,以及毒素通过改变嗜中性粒细胞形态和功能损害肠黏膜的免疫功能。
研究者认为,当机体存在炎症和免疫抑制等可以破坏正常肠道黏膜屏障的因素时,可使细菌从肠道转移至淋巴结、腹膜和血液,从而造成细菌的易位[1,6]。
医院获得性艰难梭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抗生素使用的种类、剂量与暴露时间,病人的年龄(>65岁),住院时间,是否与感染病人接触,质子泵抑制剂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以及病人所患基础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肺病、周围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肾衰竭、癌症、电解质或凝血功能紊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等。
社区相关性艰难梭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上述危险因素相仿,但不包括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10]。
总而言之,干扰宿主唱微生物群稳态的任何因素都可以促进艰难梭菌的定植和感染。
CDB的易感因素还包括胃肠道损伤,如穿孔、肠道炎症和手术等引起的肠黏膜屏障破坏[11]。
Wolf等[8]回顾了14例肠外艰难梭菌感染的病例,包括结肠病变,如穿孔、炎症、低动力或肠道手术史等,其中也包括1例患有憩室炎和假膜性结肠炎穿孔的病人。
本例病人包含以上多种CDB感染的易感因素,如高龄(68岁),有长期高血压、痛风及痔疮史,结肠多发憩室及慢性结肠穿孔等。
最初的CT扫描显示有乙状结肠的严重憩室病,提高了在慢性结肠穿孔发作期肠道菌群易位及血流扩散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病人自入院以来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持续低水平,营养状态不良,这可能与CDB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严重营养不良与持续的菌群失调有关,在艰难梭菌结肠炎以及随后的细菌易位到血液中起主要作用,可能机制是长期营养不良造成肠黏膜萎缩、坏死,肠道上皮黏膜屏障被破坏,从而导致免疫应答受损[12]。
本例病人先后应用肠外及肠内营养液改善营养状态,作者认为这对于整个病情的转归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外,Mattila等[1]报道的一例CDB病例,在血液、腹部动脉瘤和邻近淋巴结中均培养得到艰难梭菌,文中认为血栓动脉瘤为艰难梭菌提供了厌氧环境,厌氧血栓有可能促进了艰难梭菌在动脉瘤中的存活。
而病人在此次感染前6个月曾发生暴发性结肠炎,提示艰难梭菌极可能通过短暂的菌血症到达动脉瘤,随后几个月处于相对休眠状态。
本例病人门静脉血栓诊断明确,作者认为这也是艰难梭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2.3 CDB的药物治疗策略 艰难梭菌感染的药物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B作为一种侵袭性感染,发生率低,死亡率高,目前没有公认、理想的抗菌治疗方案。
大多数CDB涉及多种微生物感染,因此治疗应针对所有致病菌,不仅要针对血流感染,还应充分考虑肠道感染源,未综合全面地给予抗感染治疗的病例死亡率可高达100%[2]。
本病例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1g,
q8h,ivgtt)、甲硝唑(500mg,q8h,ivgtt)和万古霉素(500mg,q6h,ivgtt和500mg,q8h,po)联合治疗大肠杆菌、艰难梭菌和屎肠球菌等已知血流感染致病菌,最终病人血培养阴性后转院。
静脉注射与口服甲硝唑或(和)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CDB最常用的治疗方案。
甲硝唑作为轻、中度艰难梭菌感染的首选药物,耐药率仅为0.11%[12]。
万古霉素作为严重艰难梭菌感染的首选药物,耐药率缺乏相关报道,97.8%的艰难梭菌分离株显示对万古霉素敏感[13]。
万古霉素为水溶性药物,主要以原形经肾脏排泄,而口服万古霉素不经胃肠道吸收,使其结肠药物浓度始终处于高水平,因此被用于治疗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一般口服万古霉素推荐剂量为125mg,q6h,疗程10d左右,病情危重病人可增加剂量为500mg,q6h,延长疗程[14]。
国内没有万古霉素口服剂型,故多采用万古霉素注射液口服。
实际上,国
·
611
·
ISSN1671唱2838 CN31唱1877/R PharmCareRes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9Apr;19(2)
www.pcarjournal.net.cn E唱mailPharmCR@vip.163.com Phn/Fax86唱21唱65519829 Phn021唱31162330
外虽有万古霉素口服剂型,也多采用静脉制剂用于口服以降低医疗成本。
然而,也有研究表明,在严重肠道功能紊乱及肾功能衰竭等情况下,口服万古霉素可经全身吸收,使血清药物浓度达到检测限[15]。
本例病人同时经静脉和口服两种给药途径给予万古霉素,疗程较长,因此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血药浓度尤为重要。
迄今尚未有万古霉素治疗CDB目标浓度范围的相关报道。
研究发现,老年人、长疗程、万古霉素谷浓度过高(30~65mg/L)是万古霉素引起肾毒性的危险因素,而血药谷浓度过低(<10mg/L)又易诱导耐药[16]。
考虑到CDB的高死亡率,本例病人治疗过程中仍通过剂量调整使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维持在15~20mg/L。
虽然甲硝唑与万古霉素是艰难梭菌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但万古霉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红人综合征,甲硝唑引起的神经系统严重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因此遴选安全性更高的替代药物对于艰难梭菌感染的治疗至关重要。
Hagiya等[11]报道了一例由艰难梭菌引起的感染性胸主动脉瘤的病例,病人静脉注射万古霉素4周后,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调整抗生素为甲硝唑,5周后又由于甲硝唑引起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最终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换为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愈后出院。
非达霉素是一种窄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RNA聚合酶而选择性地作用于艰难梭菌,对肠道正常菌群干扰小。
研究发现,非达霉素可用于万古霉素不耐受的病人,疗效相当且复发率显著低于万古霉素,但价格昂贵[17]。
另外,利福霉素对艰难梭菌也有疗效,利福昔明和硝唑尼特可用于艰难梭菌感染的辅助治疗[13]。
本病例采用静脉注射万古霉素和甲硝唑、口服万古霉素的联合治疗方案,最终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可为类似病例的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MattilaE,ArkkilaP,MattilaPS,etal.Extraintestinal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s[J].ClinInfectDis,2013,57
(6):e148唱e153.
[2] KaufmanE,LiskaD,RubinshteynV,etal.Clostridiumdifficilebacteremia[J].SurgInfect,2013,14(6):559唱560.[3] DoufairM,EckertC,DrieuxL,etal.Clostridiumdifficilebacteremia:reportoftwocasesinFrenchhospitalsandcom唱
prehensivereviewoftheliterature[J].IDCases,2017,8(1):
54唱62.
[4] LeeNY,HuangYT,HsuehPR,etal.Clostridiumdifficilebacteremia,Taiwan[J].EmergInfectDis,2010,16
(8):1204唱1210.
[5] NaggieS,FrederickJ,PienBC,etal.Community唱associated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experienceofaveteran
affairsmedicalcenterinsoutheasternUSA[J].Infection,2010,38(4):297唱300.
[6] LibbyDB,BearmanG.BacteremiaduetoClostridiumdifficile-reviewoftheliterature[J].IntJInfectDis,2009,13(5):e305唱e309.
[7] FalconeM,RussoA,IraciF,etal.RiskfactorsandoutcomesforbloodstreaminfectionssecondarytoClostridiumdifficile
infection[J].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2016,60(1):
252唱257.
[8] WolfLE,GorbachSL,GranowitzEV.ExtraintestinalClostridiumdifficile:10years’experienceatatertiary唱care
hospital[J].MayoClinProc,1998,73(10):943唱947.
[9] 杨雪妹,吴允孚.艰难梭菌的生物学特性与实验室诊断[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3):232唱234.
YANGXuemei,WUYunfu.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la唱
boratorydiagnosisofClostridiumdifficile[J].ChinJInfect
Chemother,2013,13(3):232唱234.InChinesewithEnglish
abstract.
[10] 杨雪妹,吴允孚.艰难梭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诊治进展[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4):312唱316.
YANGXuemei,WUYunfu.InfectionscausedbyClostridium
difficile:changingepidemiologyandmanagementupdate
[J].ChinJInfectChemother,2013,13(4):312唱316.In
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
[11] HagiyaH,KimuraK,UedaA,etal.InfectivethoracicaorticaneurysmcausedbyClostridiumdifficileafterendovascular
aorticrepair[J].JInfectChemother,2016,23(1):62唱64.[12] DaubyN,LiboisA,vanBroeckJ,etal.Fatalcommunity唱acquiredribotype002Clostridiumdifficilebacteremia[J].
Anaerobe,2017,44:1唱2.
[13] ShahK,BrauchR,CherabuddiK.SuccessfultreatmentofClostridiumdifficilebacteremiawithaorticmycoticaneu唱
rysminapatientwithpriorendovascularaorticaneurysm
repair[J].CaseRepInfectDis,2017,8472930.
[14] CohenSH,GerdingDN,JohnsonS,etal.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inadults:2010
updatebytheSocietyforHealthcareEpidemiologyofAmeri唱
ca(SHEA)andthe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
(IDSA)[J].InfectContrHospEpidemiol,2010,31(5):431唱
455.
[15] ChiharaS,ShimizuR,FurukataS,etal.OralvancomycinmayhavesignificantabsorptioninpatientswithClostridium
difficilecolitis[J].ScandJInfectDis,2011,43(2):149唱150.[16] RybakM,LomaetroB,RotschaferJC,etal.Therapeuticmo唱nitoringofvancomycininadultpatients:aconsensusreviewof
theAmericanSocietyofHealthSystemPharmacists,theIn唱
fection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andtheSocietyofInfec唱
tionsDiseasesPharmacists[J].AmJHealth唱SystPharm,2009,66(1):82唱98.
[17] CornelyOA,MillerMA,LouieTJ,etal.Treatmentoffirstrecurrenceof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fidaxomicin
versusvancomycin[J].ClinInfectDis,2012,55(Suppl2):
S154唱S161.
[收稿日期] 2018唱02唱23 [修回日期] 2018唱12唱04[本文编辑] 兰 芬
·
711
·
药学服务与研究 PharmCareRes 2019Apr;19(2)
郑笑笑,等.一例艰难梭菌菌血症的病例报告及文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