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新人教版必修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它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 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但是正由 于小农经济牢固的存在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 和长期延续。
20
课堂小结
刀耕火种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B
28
5.《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
10
(2)耕作技术的进步
出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
──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技术
垄作法,又叫畎亩法,由畎和 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 畎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 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 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它的特 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 而不种在垄上,这不叫做“上田弃 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 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 畎”。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 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 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1
《 天 仙 配 》 欣 赏
2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阅读并归纳
①中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 从原始农业到刀耕火种再到 铁犁牛耕的演变的? ②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 本原因是什么?
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
五谷:







5





菽(豆) 麻
桑 6
六畜:
22
5、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 自给自足、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23
课堂小结
1、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①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耒耜,商周青铜农具很少使用) ②传统农业:铁犁牛耕:春秋战国开始、汉代普及(耦犁)、 隋唐完善(曲辕犁调节深浅) 2、水利工程:战国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坎儿井。 3、灌溉工具:翻车;筒车。 4、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春秋战国开始) ①条件: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②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③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④局限:规模小、十分脆弱。 ⑤深远影响: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世界,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和资本主义萌芽,导致近代的落后. 5、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24
1.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过春节”
又称为“过年”。“年”的甲骨文写法,上面部分
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这一节日形成
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
B.了纪念神农氏 D.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
D
25
D
2.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 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 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耕作技术进步

灌溉水提高

含义和特点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发展有利不利条件
地位
21
4、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春秋战国开始) ①条件: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 的确立. ②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③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④局限:规模小、十分脆弱。 ⑤深远影响: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世界,阻碍商品 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导致近代的落后
A.播种方式的变革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26
3.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图一 骨耜 图二 石犁
图三 铁制农具
A.生产工具由石器到铁器演变
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 D.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D
27
4、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 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汉代代田法
11
2、水利工程:战国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 渠、坎儿井。 3、灌溉工具:翻车;筒车。
12
翻车(魏国马钧)
13
结论:生产力的进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原 因
筒车(唐朝)
14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 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 都江堰。 (余秋雨)
都江堰 造福千秋
李冰父子
15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7
1、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从刀耕火种到铁 犁牛耕 ①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耒耜,商周青铜农具很少使用) ②传统农业: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开始、汉代普及(耦犁)、隋唐完善(曲 辕犁调节深浅)
8
牛耕图 铁制农具
这种牛耕方式 俗称“二牛抬杠”, 也即文献中所说的 “耦犁”。
9
特点: 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等, 能调节深浅,耕作平稳、深浅一致, 极易适应水田耕作。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17
第二组:
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 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④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 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⑤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分 组 讨论
第一组:什么是小农经济?它有 哪些特点? 第二组:小农经济形成与发展的 有条件和发展不利因素有哪些? 第三组:小农经济的地位?
16
第一组:
含义: 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是分散的,且
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 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 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 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 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特点:
18
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 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 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19
第三组:
小农经济发展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