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能化博物馆建设思路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11月上 55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能化博物馆建设思路研究
刘鹏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枣庄市分公司 山东 枣庄 277100
摘 要 博物馆在“互联网+”时代下,一改线下展览的传统模式,采取“线上+线下”两大展览模式相结合的展览模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观展体验。

这种新的展览形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信息获取和传播渠道多元化的需求,而且有效增进观众和博物馆的互动交流。

基于此,文章首先列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能化博物馆实例,其次分析“线上+线下”两大展览模式整合对博物馆的必要性,最后提出“线上+线下”结合的智能化博物馆的建设路径,希望推动博物馆的智能化发展。

关键词 数字技术;线上;线下;博物馆
Research on Intelligent Museum Construction Ideas of “Online + Offline” Combination Liu Peng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 Ltd. Zaozhuang Branch, Zaozhuang 277100,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In the era of “Internet+”, the museum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offline exhibition, and adopts the exhibition mode of “online + offline” combination, which provides people with a new viewing experience. This new exhibition mode can not only meet people’s needs for diversified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dissemination channels, but als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udiences and museums. Based on this condition, this paper first lists the examples of intelligent museums of “online + offline” combination, then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exhibition modes of “online + offline” combination for museum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intelligent museums of “online + offline” combination, hoping to promote the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of museums.Key words digital technology; online; offline; museum
引言
当前,博物馆逐渐成为人们旅游的场所之一,其蕴藏大量历史悠久的文物遗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断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然而随着VR 虚拟现实,3D 全景虚拟现实以及其他数字新技术的出现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传统博物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需求。

因此,如何继续扩大博物馆发展规模,提升人们线上线下参馆体验是目前各大博物馆面临的问题。

1 “线上+线下”智能化博物馆可行性分析1.1 博物馆的“线上+线下”发展模式实例
疫情发生时,由于防控的需要,中国许多文博机构已停止营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些数字资源成为重要武器,在提供公众文化服务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赢得了广大用户青睐。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乃至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当地许多博物馆也成为游客最喜欢的文化打卡场所之一,为满足疫情期间群众文化需求,当地博物馆打造“云刷馆”线上模式和线下活动相结合的“闭馆不闭展”全新观展方式,备受人们关注和喜爱。

受众可在机构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其他平台的入口处看线上展览,或者在全景虚拟技术的帮助下,实现网上逛馆。

同时,“云刷馆”还可进行现场体验和互动,实现了人们与展品的零距离接触[1]。

现场直播也是“云刷馆”广受欢迎的一种方式。

“云”上看,
“刷”下买,让人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一场全方位立体体验。

与此同时,在直播热潮的推动下,“云刷馆”也开始尝试利用新媒体积极开展网络直播,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线上线下互动体验和参观展览,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文物,观看到各地优秀的艺术珍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历史与艺术知识的渴求,而且加深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促进了传统文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56 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11月上
化传播和弘扬。

1.2 博物馆“线上+线下”的意义
博物馆的线上和线下观展是相辅相成、共生共存、相互促进的,运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展览模式,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互动方式和平台,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博物馆的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目前我国博物馆的主要形式是以实体为主的展厅式展览,这种展览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所以博物馆需要创新自己的展陈理念。

传统博物馆线下展览受地域、空间及其他因素制约,人们如果要认识传统博物馆,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亲自前往参观认识。

博物馆线上展览,可让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游览和认识自己心仪的博物馆。

然而线上博物馆无法将藏品完整地呈现,与线下博物馆相比,线上博物馆缺乏文化底蕴,需要依靠精湛的拍摄技术,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观展。

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可让人们依据博物馆线上所呈现的特色,确定是否到线下亲身探访。

这样既能满足观众对于文化知识方面的需求,又能提高博物馆的宣传效果。

另外,人们通过观看网上博物馆录像和解说,可以初步认识博物馆,到馆参观后对观展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实现较佳观展体验。

2 博物馆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智能化建设路径2.1 以大众需求为主
在美国,每年到博物馆旅游的人比到大型体育赛事及主题公园旅游的人多,所以博物馆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主流选择。

在过去十年里,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参观博物馆热潮,国内也不例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精神和文化方面的追求越来越高,博物馆应重视公众在博物馆的游览需求。

第一,博物馆要兼顾观众娱乐需要,提高观众与博物馆黏性,提升自身吸引力。

此外,博物馆还应注重与观众之间的交流,通过各种娱乐激发观众的兴趣。

这个“娱乐”不是纯粹“娱乐”,而是博物馆需要从自身出发,结合不同类型的展览内容来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让观众在交流中更加愉快地去感受博物馆的文化,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兼顾受众消费需求,一般博物馆内设文创消费区、拍照打卡区,能为观众增加一些快乐,使其产生一种将博物馆中蕴藏的精神文化“带回家”的意义感,也为博物馆推广做出贡献,提升品牌声誉。

然而一些博物馆文创产品却近乎“无人买账”,从定位来
看仍然是“旅游纪念品”,观众偏少,无法为博物馆创收,甚至亏本。

因此,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就要创新设计出符合大众口味的文创产品。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中也要考虑到受众的心理感受,以满足观众对文物及展品的情感体验。

最后还要兼顾受众的生理需求,除了最基本的卫生间以外,具备条件时,可设立休息区、咖啡间和其他设施。

2.2 持续提升藏品价值
博物馆的藏品为研究和教育提供了依据,怎样把藏品更好的呈现在受众面前,是智能博物馆应考虑的问题。

2.2.1 博物馆在陈列中应体现人文关怀,为弱势群体服务。

展览要兼顾孩子,老人、残疾人需要,例如,为一些展品提供三维复制品,使其符合盲人需求,叙述文字的规模、色彩上可兼顾弱势近视及老人需求,为其游览提供便利。

此外,博物馆还可结合自身特色来制作一些小模型等[2]。

二是可增强与相邻博物馆藏品的交流,组织联合临时展览,比如,北京老舍纪念馆和郭沫若纪念馆就有老舍主题联合展览,信阳博物馆和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联合主办了陶瓷艺术展,这些临时展览使那些终年旧貌换新颜,别出心裁的题材与形式,可以吸引多人参加展览。

2.2.2 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智能博物馆要想获得更多观众的关注,就必须做好展览策划工作,从内容上进行创新,比如增
加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或事件,提高参观者的兴趣。

具备条件的博物馆可联合当地企业进行相互宣传,实现共赢,比如企业赞助展览,博物馆将企业元素加入到了展览当中。

再次,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博物馆陈列当中,利用互联网进行互动,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拉近观众与展品之间的距离。

从展览形式来看,我国很多博物馆都在着手进行“数字化博物馆”的尝试,把藏品转化为可编辑数据并与声音、图像、文字相结合,可以用3D 显示,AR 显示、全息投影等非传统方式的系列展览。

在展品设计和制作上采用数字技术,不仅提高了展出作品质量,而且使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展品背后所隐藏的历史信息。

2.2.3 展览时间方面也可有所革新,可在闭馆之后临时开展活动,或进行夜游活动。

此外,还可以采用“延时闭馆”和“延时参观”两种方式[3]。

目前全国各地区都在尝试推出类似的活动。

故宫博物院“上元之夜”活动取得成功之后,很多博物馆都在仿效,开展具有自己特点的各项活动,比如,天津博物馆每周六尝试延时闭馆服务,上班人群获得更多的参展机会。

此外,一些博物馆还推出了以夜间为主题的活动。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11月上 57
2.3 以科技游戏赋能文化
数字游戏是互联网技术发展与社会文化需求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型艺术表现形式。

作为综合数字载体,它可以把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混合在一起,并且具有互动性,沉浸感,给用户多向审美体验。

随着网络技术与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网络游戏,从而获得丰富、刺激、愉悦的感官享受和精神满足。

时下,游戏越来越成为国民级娱乐休闲方式之一。

时任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高政在2018年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年会上指出,应以网络游戏和其他大众文化消费品为依托,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做到高质量发展,坚持创造性转化的原则,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所以,文化和科技可以相互渗透,并最终达到高度统一。

线上线下结合智能博物馆应把文化和科技结合起来,开发角色扮演游戏,模拟某一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开发益智类游戏,如把藏品设定为连连看和消消乐模式,过关后可以得到文物“碎片”并集成了一个可以得到相关的文物。

再如开放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界限的AR 游戏,也可作为线上线下博物馆的探索取向。

以文创产业为基础,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搭建起一个全新的互动场景——虚拟博物馆。

作为一种前置性文旅融合的创新性尝试,腾讯AR 探索手游“一起来捉妖”线上博物馆如图1,它的核心就是通过“AR 探索”在线游戏玩法把文物当成活化定制的角色,结合守护彩云之南“神鸟”特点和传说,开展创新化演绎,使其人格化,具有鲜活个性和特殊技能,让它亲切可人,从而用感情“唤醒”
了青少年群体,拉近人们和千年文物之间的距离。

图1 AR探索手游“一起来捉妖”博物馆版
再次,在游戏模式的前提下,借助虚拟和现实相叠加AR 技术手段,使博物馆场景更加生动化,沉浸感更强,让更多人
了解到博物馆文化,帮助传统民俗艺术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以“一起来捉妖”“金翅鸟”游戏角色举例,作为一个专为云南省量身打造的游戏角色,将永久指定投放到云南博物馆这样的标志性建筑,玩家可参与云博和其他地方的金翅鸟“捕捉”,也可与之合影,由此“激活”在游览基础之上的体验深化。

最后,通过对传统博物馆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实现“一馆多品”的全渠道运营,创建线上线下主题活动,为参观者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还能提升博物馆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智慧博物馆建设给博物馆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其前景十分广阔。

智能博物馆一方面要重视线下对人和物的信息收集、保护和研究、传播与展出,另一方面要运用好数字技术手段建立人与事之间信息交流的智慧管理平台,有效整合社会资源,让人们更好地享受到博物馆所提供的优质服务,促进博物馆文化事业的繁荣及创新。

参考文献
[1] 杨晶.浅谈中小型博物馆的可持续运营与管理[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7):76-79.
[2] 白爽.现代化智慧博物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探讨[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21,15(5):82-84,88.
[3] 刘辰琛,张雨婷,林燕,等.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能化博物馆建设研究[J].商展经济
,2021(7):7-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