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晓景》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眉山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 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晓景》这 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 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诗的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 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 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 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 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 肉鲜多了。
吃完以后,只见饱嗝上涌、酒足饭饱的苏轼, 忽又下箸,口中大赞:“也值得一死!”闻者 无不雀跃。这大约即是苏学士“拼死吃河豚” 典故的来历吧。
大家齐思考
1.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 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2.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 象。
蒌蒿
芦芽
河豚又名气 泡鱼,一般于 每年清明节前 后从大海游至 长江中下游。 河豚可以食用, 但是有剧毒, 可是肉却鲜美、 柔嫩无比。
宋朝大文豪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美 食家。话说苏轼居常州时,最爱吃的便是河豚 了,可是河豚虽然味道鲜美,却有剧毒。
有一士大夫家,烹制河豚有秘方,用蒌蒿与 芦芽做河豚的佐料,以起到解河豚剧毒之作用。 于是他想请大名鼎鼎的“苏学士”品评。待苏 学士前来品尝,全府上下一干人等皆躲于屏风 后,想听“苏学士”高论。但见苏轼只顾埋头 大吃,不说褒贬,众人不免相顾失望。

lóu hāo
蒌蒿
chóng

tún
河豚
自学古诗提示:
1.一个学生读诗句; 2.一个学生解释重点字词; 3.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诗 句的意思; 4.一个学生纠正出现的错误。
1、这首诗描写( 春 )季.
2、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 竹 )、 (桃花 )、( 江水 )、( 鸭 )、( 蒌蒿 )、 (芦芽 )、( 河豚 )。
想象诗中优美的画面,用自己的语 言描绘出来: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 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 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 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 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丽景色 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பைடு நூலகம்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 人。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 人。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 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 中赞到:“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惠崇春江晓景
学习生字 朗读古诗 理解古诗 古诗欣赏
hu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