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作业:3.2 熔化和凝固(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熔化和凝固
一、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物质各种______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______是物态变化的决定因素,随着温度的变化,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都会发生物态变化。
2.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常见状态有固、液、______三种。
物质这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故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有______种。
3.下列情景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A.一块铁放在炉子上烧红了B.阳光下,小雪人“流汗”了
C.玻璃杯被打碎D.一瓶水,越喝越少
二、熔化和凝固
4.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针铁柄勺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
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该过程是一个(吸收/放出)热量的过程。
5.如图所示,水中加冰块,喝着比较凉爽,是因为冰块在(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吸热,冰块消失前饮料温度的特点是。
6.如图甲所示,是小聪“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小聪同学对试管里的海波加热,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的关系图像,如乙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目的是:;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
(3)在海波熔化过程中,如果将酒精灯熄灭,熔化停止。
将酒精灯再点燃海波又继续熔化,说明海波熔化时需要;
(4)结合实验现象和图象可以判断:
①海波熔化过程所需要的时间min,在BC段还能反映的信息:;
②AB段海波处于的状态是。
三、熔点和凝固点
7.明代学者宋应星(江西人)著有《天工开物》,如图所示,是书中描绘古代劳动人民把含铜、铅的矿石洗净后入炉冶炼的场景,因为铅和铜的不同,铅矿先熔化从上孔流出,铜矿后熔化从下孔流出。
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不断热量。
8.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4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9.小刚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在加热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0.下列现象需要放热的是()
A.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化成水B.烈日下沥青路面变软了
C.把铁水倒入模具成零件D.把冰糖放入水中不久就不见了
11.制作冻豆腐,鲜豆腐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在低温下,水逐渐(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并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水结成冰后有一定的体积,占据一定的空间,等到豆腐冻好以后,拿出冰箱,冰(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变成了水,并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但是冰所占的空间却没变,因此豆腐会有很多孔。
12. 如图所示,图甲是萘的熔化图像,图乙是塑料的凝固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萘和塑料都是晶体B.萘的熔化过程用了5min
C.萘在B点时为固液共存态D.与塑料具有相似凝固图像的物质有松香、石蜡、海波
13. 如图所示,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
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
(1)“神奇物质”在55℃。
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神奇物质”凝固时特点的是。
14.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木兰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由表可知,海波的熔点为℃,在第9分钟是(填物质的状态)。
(2)石蜡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15.【探究名称】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进行实验】
(1)在组装图甲所示的装置时,各部分的安装顺序是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进行实验;
【分析交流】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
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拓展】
(4)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__________。
16.(2022·浙江·中考真题)为探究固体熔化的规律,小舟观察海波受热时状态的变化过程,并将记录的温度与时间绘制成图像(如图),图中表示熔化过程的是()
A.ab段B.bc段C.cd段D.ad段
17.(2023·山西·中考真题)西周晋侯鸟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如图所示)。
制作鸟尊等青铜器时,先用泥土制成“内范”,在其外部涂适当厚度的蜡,将蜡雕刻成所需形状,称之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
通过加热使蜡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铜液,待青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和“内范”,就得到与“模”一样的青铜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蜡加热到液态是熔化过程,会放出热量
B.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C.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需吸收热量
D.青铜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18.(2023·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状态。
19.(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冰热量,温度升高。
当冰开始熔化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由此可知,冰属于晶体。
20.(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选填“A”、“B”或“C”);
(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的是;
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通过水给试管加热
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物质中
(3)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其温度为℃;
(4)根据实验数据绘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物质进行实验,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