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说课(优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说课第【1】篇〗
说教学目标:
1.会写“虎、操、隙”等13个生字,理解“叶柄、均匀、舒服”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了解作者细致的观察。
3.抓住关键语句,理解爬山虎生长位置以及爬山虎叶子的具体特点,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
说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了解作者细致的观察。
说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语句,理解爬山虎生长位置以及爬山虎叶子的具体特征,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一、承接单元导入新课
(一)链接生活,情境导入
(二)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拉近文本与儿童的距离,导入新课。
二、聚焦观察发现学习前两自然段
(一)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二)借助观察档案梳理结构
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跟随观察高手叶圣陶爷爷,借助观察档案,
思考:
1.每一段都写了什么。
2.试着填写观察档案中的“观察对象”这一列。
(三)聚焦观察发现学习前两自然段
默读1-2自然段,聚焦观察对象,借助观察档案:
1.用“___”画出作者观察发现的语句,提炼要点。
2.圈画重点词语,体会观察高手细致的观察,学习高手的观察方法。
(四)思考:叶圣陶爷爷是怎么观察的?
【设计意图】聚焦本单元大任务:跟随高手学观察,我是观察小达人。
借助观察档案这一工具撬动,学生梳理出文章结构,进而聚焦爬山虎的生长位置以及爬山虎的叶子两个方面。
从叶圣陶先生的观察发现中,中年段的学生已经提炼要点,聚焦重点语句,圈画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链接真实生活经验等策略,谈自己的感受,总结叶圣陶爷爷的观察方法。
本节课重点在学策略,聚焦观察发现,谈自己的感受,感受叶圣陶先生生动而又准确的表达,感受连续而又细致的观察。
三、作业
1.思考作者如何观察爬山虎的脚。
第二课时
说教学目标
1.读懂内容,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并积累相关句子。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细致连续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迁移观察方法,学写观察记录。
说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并积累相关句子。
说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细致连续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迁移观察方法,学写观察记录。
说教学过程
一、借助观察档案回顾已学
出示已经完成的观察档案:
【设计意图】借助观察档案,回顾已经学习的内容,为本节课奠定基础。
二、聚焦爬山虎的脚,感受生动表达、连续细致观察
(三)走进爬山虎的脚完善观察档案
默读第3-5自然段,聚焦爬山虎的脚:
1.用“ ____”画出作者观察发现,概括要点。
2.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观察得特别仔细,表达生动准确,圈画重点词语,谈谈你的感受。
(四)回读课文摘抄佳句
1.朗读全文,再次体会连续细致的观察。
2.找一找你觉得准确、生动的句子,工整地抄写下来。
(三)学习观察记录
选一个事物,观察一段时间,试着用“资料袋”中提供的方法,记录它的变化。
【设计意图】继续聚焦本单元大任务:跟随高手学观察,我是观察小达人。
借助观察档案这一工具撬动,承接上节课已经学到的方法,本节课继续迁移,聚焦本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学生在三个回合的观察以及感受中,身临情境般感受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
学生有了真切的体验后,再次回读课文,进行佳句摘抄,进一步内化于心。
同时联系本节课已经学到的方法和课后资料袋中观察记录的方式,学习观察记录,为单元观察日记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作业
阅读肖复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说课第【2】篇〗
学习内容:《爬山虎的脚》3、4、5自然段。
导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导学重点:
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导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教具准备:
、彩色笔、画纸
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求真,导入课题
1 游戏激趣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爬山虎的脚》的第一,第二自然段知道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在上新课前,我们来共同做个小游戏怎么样
2 、导入课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下面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
(版书:爬山虎)(来用红粉笔板书:"的脚")
(2)齐读课题。
(生读课题)
3、展示目标。
(随机)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过渡:我们都知道人的脚是长在身子下面,你们看课题就应该马上产生一个问题,什么问题
探究一:爬山虎的脚长在哪?
1、学生快速朗读课文3、4、5自然段。
-----划出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句子或词语。
2、抽生交流。
3、直观理解:叶、叶柄、反面。
探究二: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儿的?
1、结合灯片自由朗读课文3、4、5自然段。
在书上画出有关词语,句子。
(读、划、填、画)
2、小组合作完成学习提示。
3、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些自然段找到的,同时引导学生产出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
4、随机理解“蜗牛的`触角”老师特意给你们带来一只小蜗牛,你们想不想看(出示图)(指名看图说出蜗牛的触角什么样)
5、请你选择恰当的颜色笔,将图“爬山虎”的脚画出来。
引导学生一边画一边说出原因,相机引导学生评议。
6、小结:注意从作者不同的方面观察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细心观察,从文句中“不几天”体会作者连续观察。
探究三: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1、自由读课文相关的语句,-----划出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2、抽生交流。
(触、巴、弯、拉、贴)
3、小组演一演。
(假设你就是一株爬山虎,你能不能结合着几个动词把爬山虎爬墙的一系列动作表演出来给学生说清楚要求,用手臂表示一根细丝,握住拳头表示细丝的顶端,张开手表示小圆片。
)
4、抽生黑板上表演。
5、再次结合图,理解“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这句话。
可不可以换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探究四:爬山虎的脚力气有多大?
1、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自己体会?
2、拓展阅读,谈收获。
爬山虎为什么能牢固地吸附在墙上的呢?
我便带着问题去观察了爬山虎。
我细细观察,发现爬山虎茎上有很多细丝,每根细丝都像蜗牛那细细的触角。
当这些触角附在墙面上的时候,每根细丝的顶端都变成了一个个小圆片,正是这吸盘一样的小圆片,牢牢地吸在墙上,使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小段爬山虎拉了下来,那么一株爬山虎有多少个触角呢?于是,我就在爬山虎茎上四个不同的位置,各量出了一米长的茎干,开始仔细测算了触角的数量,四次测算的结果,一米长的茎干上有近25个触角!正是这么多的触角把枝叶牢牢地攀附在高墙上的。
那么,爬山虎的触角究竟能承受多大的接力呢?于是我又开始啊忙碌的测量,并做了一张自制的拉力表:
从测定表中,可知每个触角平承受约0。
125的千克,由此,我们又可以推算出每米爬山虎茎干能承受的拉力是3千克左右。
没有想
到不起眼的爬山虎竟然有这么大方魔力。
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
(惊奇,赞美)
三、小结收获,感情朗读。
1、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
(重视观察)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配乐。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观察身边的一株植物,以《我发现的秘密》写片段。
五、说板书设计(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说课第【3】篇〗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