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核散结片内服联合蜂房方外用治疗乳腺增生180例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核散结片内服联合蜂房方外用治疗乳腺增生180例临床观

摘要】目的:观察乳核散结片内服联合蜂房方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采用内服乳核散结片联合蜂房方研末调成糊状外敷乳房,对照组仅使用由
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乳核散结片(国药准字Z44020007内服。

)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对照组为88.9%;两组对乳腺增生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乳核散结片内服联合蜂房方外用治疗乳腺增生
疗效好。

【关键词】蜂房方乳核散结片乳腺增生
【中图分类号】R27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325-02
笔者自2010年以来采用乳核散结片内服联合蜂房方外用治疗乳腺增生18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纳入合格的受试者300例,所有受试者均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乳腺科乳腺
增生病例,其中医证型皆属于痰瘀互结型。

在实施临床观察中脱落30例,实际
完成270例。

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年龄最大者43岁,最小
者24岁,平均32.2岁;病程最长者20月,最短者4月,平均12.3月。

对照组
90例,年龄最大者42岁,最小者25岁,平均32.6岁;病程最长者21月,最短
者4月,平均12.6月。

两组在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制定的关于乳腺增生的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标准。

1.2.1 西医诊断参考标准。

(1)症状与体征:①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
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连续3个月
或间断疼痛3-6个月不缓解;②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
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
织不粘连,推之可动,可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病人
乳头可有溢液或骚痒。

(2)排除标准:排除初潮前小儿乳房发育症,男性乳房
发育症以及乳房良恶性肿瘤。

(3)辅助检查:钼靶X线摄片、B超、乳腺纤维导管镜、穿刺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近红外线扫描等。

诊断标准:凡具上述“症状与体征”中之一项+“排除标准”者。

根据临床条件应结合“辅助检查”进行诊断。

1.2.2 中医辨证参考标准痰瘀互结。

(1)主症:①乳房刺痛;②肿块成多样性,边界不清,质韧;③舌暗红或青紫或舌边尖有瘀斑,或舌下脉络粗胀、青紫。

(2)次症:①乳房胀痛和(或)肿块与月经、情绪不甚相关;②月经愆期,行
经不畅或伴有瘀块;③舌胎腻,脉涩、弦或滑。

标准:具3项主症或2项主症+
2项次症。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乳核散结片(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4020007)
口服,主要由柴胡、当归、郁金、昆布等组成,每次4片,每日三次;蜂房方:
炙蜂房、公丁香、荜茇、细辛、生半夏,将所有药物研末后调成糊状外敷乳房,
每天1次,每次外敷4-6小时;内服与外敷联合治疗2周为一疗程,间歇1周
后开始下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2.2 对照组乳核散结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三次,2周为一疗程,间歇1
周后开始下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乳腺增生的疗效判定标准制定。

疗效判定标准分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

根据
疼痛的程度、肿物的大小和范围以及全身伴随症状等计算量化积分,采用尼莫地
平法计算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情况,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其中改善率
≥90%为治愈,改善率≥70%,<90%为显效,改善率≥30%,<70%为有效,改
善率<30%为无效。

3.2 两组病例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3 两组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与治疗组比较p<0.05
4 讨论
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地增生和复旧不
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2,3]。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两方联用可明
显抑制纤维组织增生、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并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以及镇痛
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与其调节患者内分泌,降低患者血中E2、PRL水平,提高P水平有关。

内分泌的协调可减少乳腺组织增生,增进乳腺组织修复,从而
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目的。

由此可见,中医内外兼治作为一个重要方法,因其
疗程较短,见效快,操作简单,较为经济,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在乳腺增生治疗
上有着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101.
[2]吴阿娇.自拟消症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120例[J].福建中医药,2000, 31(3):34.
[3]吕以欣.乳腺增生病中药内外兼治20例观察[J].光明中医,2001, 16(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