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卸油时采用防满溢措施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管理
118
产 城
加油站卸油时采用防满溢措施的探讨
洪海库
摘要:针对加油站的油罐在液位达到95%时,采用的防满溢措施设置的设施主要有浮球阀和防溢流阀两种,通过多方面进行比较得出,油罐的防满溢采用防溢流阀优于浮球阀,加油站在运营期间更方面更安全。
关键词:卸油;防满溢;浮球阀;防溢流阀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版)的要求,油罐应采取卸油时的防满溢措施,油料达到油罐容量90%时,应能触动高液位报警装置;油料达到油罐容量95%时,应能自动停止油料继续进罐。
对于油料达到油罐容量90%时,国内加油站均采用油罐安装液位仪进行远传报警的措施,本文不进行研究。
本文针对设置有加油和卸油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站进行研究,对于油料达到油罐容量95%时,国内采用自动停止油料继续进罐的措施有设置浮球阀和防溢流阀两种方式,本文仅对这两种方式通过操作方式、安全环保性及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经比较得出油罐的防满溢采用防溢流阀优于浮球阀。
目前广西80%以上的加油站均采用防溢流阀的方式,本文为企业在选择采用何种防满溢措施时,具有一定的引导意义。
1 工艺流程
1.1 工艺流程叙述
加油站设置卧式埋地双层油罐储存汽油,采用槽车自流、密闭卸油方式卸油,并设置油罐液位计量控制系统和自动停液设施,详见图一。
卸油自动停液设施有设置浮球阀和防溢流阀两种方式,采用其一均可满足自动停
液功能。
图一 加油站汽油罐卸车流程图
1.2 工艺流程简图
卸油工艺流程简图:
2 自动停液设施的比较
对于浮球阀和防溢流阀两种自动停液方式,通过操作方式、安全环保性及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比较如下:
2.1 操作方式
浮球阀方式:浮球阀安装在油罐卸油油气回收口上。
油罐卸油前,油罐的卸液口和回气口均与槽车连通,通气管上的阀1、阀2均关闭,然后进行油品卸车,待油罐液位升至浮球阀位置时,浮球顶住回气口,阻止气体回到槽车,油品卸车速度减慢,罐内液面以上的气体逐渐增加,压力逐渐升高,当达到一定压力后,槽车油品无法卸至油罐,卸油自动停止,然后断开与槽车连接的卸液口和回气口,打开阀1,排出罐内气体至呼吸阀的设定压力。
防溢流阀方式:防溢流阀安装在油罐内的卸油管道上。
加油站在正常运营期间,阀1常开,阀2常闭。
油罐卸油前,油罐的卸液口和回气口均与槽车连通,通气管上的阀门不变,直接进行油品卸车。
防溢流阀在安装时已设定油罐安全罐容(最大95%),当油罐内的油品液面低于防溢流阀时,阀体处
于完全开启状态,此时可以正常卸油。
随着油品的注入,油罐内油品液面升高,当液面到防溢流阀的浮球位置时,浮球上升,带动联动机构动作,防溢流阀自动关闭,卸油自动停止。
对于操作方式的比较,浮球阀方式在卸油前后均需要开关阀门,防溢流阀方式明显比浮球阀方式方便,仅需卸车前接通槽车卸液口和回气口即可。
2.2 安全环保性浮球阀方式:
2.2.1 若在卸油前,工作人员忘记关闭通气管的阀1便进行卸油,油罐不能憋压,卸油无法自动停止,如果液位报警系统正好失灵的话,有油品满溢的可能性,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
2.2.2 为使储罐在卸油时有自动停止卸液的功能,需要储罐憋压至一定压力后,通过压力的作用使槽车的油品无法卸至储罐,压力计算公式P=ρgh可算出储罐内的压力值。
其中,ρ(汽油密度)=730kg/m 3;g (重力加速度)=9.8m/s 2;h为槽车油品液面与储罐液面的最大值,槽车液面至地面按2m计,地面至储罐液面按2m计,总高度为4m。
因此P=ρgh=730*9.8*4=28616Pa≈29kPa。
由于呼吸阀的正压为2~3kPa,负压为1.5~2kPa,在卸油过程中需关闭通气管的阀门,储罐才能进行憋压。
2.2.3 若在卸油完毕后未开启呼吸阀下的阀门,罐内憋压的气体无法排出,那么加油机在给车辆加油时产生的油气有难以回收至油罐的可能(真空泵的出口压力小于29kPa时),导致油气在加油区直接排至大气造成环境污染。
若真空泵的出口压力大于29kPa时,即使加油产生的油气回收至油罐,油罐内的压力也一直超过正常的工作压力,对加油站的正常工作产生一定的危险。
防溢流阀方式:由于防溢流阀是通过罐内的液位,直接作用于防溢流阀进行自动开启和关闭,罐内不需憋压,与槽车上储罐内的压力相同,接近于大气压,最大不超过呼吸阀的正压3kPa。
对于安全环保性的比较,浮球阀方式有污染环境、压力相对偏高和可能发生事故的影响,而防溢流阀方式无这些影响。
2.3 成本
影响两种方式的成本仅表现在主要的阀门上,即浮球阀和防溢流阀,浮球阀的成本约在300~500元/个,防溢流阀的成本约在2000~3000元/个。
对于成本的比较,防溢流阀高于浮球阀。
3 广西采用方式的情况
自从《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版)颁布后,广西加油站积极响应国家标准,均设置卸油防满溢措施。
90%以上
的私营加油站采用防溢流阀方式,中石油全部采用防溢流阀方式,中石化在2015年曾尝试采用过浮球阀方式,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防溢流阀方式。
结语
企业采用的两种卸油防满溢措施均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但不同企业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若采用浮球阀方式,虽然前期投资的费用不高,但在加油站的运营期间,需要多耗费人力,且工作人员在卸油操作时疏忽大意的话,存在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可能性;若采用防溢流阀方式,虽然前期投资的费用相对高一点,但不存在以上问题,有一劳永逸的效果。
通过本文探讨,建议企业在选择卸油防满溢措施时采用防溢流阀方式。
参考文献:
[1]GB50156-2012,2014年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S].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