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乡村医生的情怀
一个乡村医生二十七年的无悔坚守——泉口镇路口村卫生所聂彦豪先进事迹
![一个乡村医生二十七年的无悔坚守——泉口镇路口村卫生所聂彦豪先进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7877d93967ec102de2bd893d.png)
一个乡村医生二十七年的无悔坚守——泉口镇路口村卫生所聂彦豪先进事迹聂彦豪,男,47岁,中专文化,江西省武宁县泉口镇路口村人。
1986年至今,二十多年如一日,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这个有限的空间里,辛勤耕耘、艰苦坚守,用自己的汗水和真诚服务着一方乡邻。
在农村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他默默无闻地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民群众的健康。
他凭着崇高的医德、以自己的所学和专长,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
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任劳任怨,深得广大农民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且多次受到县、镇等上级部门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一、立志学医,服务乡邻上世纪七十年代,路口村虽然有两个赤脚医生,但是由于山村的闭塞加上医药的匮乏,只能勉强维持着2000多人在小病小灾的时救救急,稍有点急、重的病人就处理不了,特别是在农忙时、深夜里,费时、误事,很多人患病后得不到及时救治和转院处理,往往小病酿成了大病。
同时也由于他家境贫寒,兄妹多,生活十分困难。
母亲因生育过多,加之每天要在生产队出工劳作,又要为家庭琐事操心,终于积劳成疾,每年冬季都要卧病在床一两个月,看着母亲生病时的痛苦,幼小的他就立志长大以后去学医。
去学医,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母亲不再遭受病痛的折磨;去学医,就是为了方便父老乡亲,能不再为缺医少药而经受贫穷与病痛的双重苦难。
1985年10月,聂彦豪从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三年结业后,来到武宁县大洞乡卫生院继续学习西医。
他在学习期间加倍刻苦努力,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
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问题经常向领导、前辈老医生以及同行们虚心请教。
从1986年12月至今的27年来,他在路口村卫生所执业并一直担任所长职务,为国家各项农村卫生政策的具体实施,承担着本村儿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知识宣传工作,并参与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认真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靠着个人的努力,也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再加上手脚勤快随叫随到、用药合理价格便宜,在本村及周边乡村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红医精神小故事演讲稿三分钟
![红医精神小故事演讲稿三分钟](https://img.taocdn.com/s3/m/8166fb5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b.png)
红医精神小故事演讲稿三分钟亲爱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大家好!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的红医精神小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讲述了一位优秀的医生对待工作和生命的真挚态度,这种精神不仅值得我们敬佩,更需我们学习。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杨医生的乡村医生。
他是这个山区唯一的医生,每天工作都忙得不可开交。
尽管工作很辛苦,杨医生从未因此而抱怨过。
他总是充满热情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无论病情的轻重。
有一天,一个严重的交通事故发生了,造成了一位年轻姑娘的骨折和内出血。
由于交通不便,救护车无法及时到达,杨医生成为唯一能够拯救她的希望。
杨医生在得知事故后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带着简单的医疗设备赶到了现场。
当他抵达时,姑娘已经失去了意识,情况十分紧急。
杨医生冷静地处理起来,他用他熟练的医疗技能止住了失血,并稳定了姑娘的伤势。
然而,由于事故地点距离医院很远,转运过程中姑娘的情况变得更加危急。
杨医生决定亲自将她送到最近的医院。
他随即为姑娘做了简单的固定处理,将姑娘抱在怀里起身向医院行进。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夜,风雪弥漫。
杨医生顶着寒风一步步走向目的地。
在尽管自己也冻得已经无法感觉手指的情况下,他紧紧地抱着姑娘,不敢有丝毫松懈。
经过了漫长的跋涉,他们终于到达了医院。
经过紧急救治,姑娘的生命得救了。
医生们对杨医生的专业素养和顽强精神表示了赞赏。
尽管累得支撑不住,杨医生却从不忘记他的职责和爱心。
他始终把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
这个小故事让我深受触动。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会被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很容易忘记我们应该与人为善,关爱他人,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
与杨医生这位杰出的医生不同,许多人在面临困难时选择逃避,抱怨生活的不公平。
然而,红医精神教会了我们,只有把所学的专业知识,无私的奉献与爱心相结合,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不仅在医疗行业,红医精神对于每个人都有启示意义。
英雄榜样事迹感悟与心得体会汇编5篇
![英雄榜样事迹感悟与心得体会汇编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3b7b0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5.png)
英雄榜样事迹感悟与心得体会汇编5篇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
《榜样3》中的每一名员,都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了业绩,无论岗位有多么平凡,他们都有不灭的信念。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摩托车医生贺星龙的一句话:能为乡亲们服务,我感觉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贺星龙为了一个承诺,卫校毕业后返回家乡,成为了十里八乡的唯一一名乡村医生。
18年,28个村,为4600人的健康服务,用坏了12个行医包,骑坏了7辆摩托车,每天坚持24小时随叫随到,坚持不收出诊费,还经常为贫困有困难的村民垫付医药费,而自己家却非常清贫。
贺星龙医生用他的行动给了我们最完美的阐释:为人民服务!彰显了当代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因此,作为新时期党员干部,要以“榜样”为镜,查找自身不足,时刻用“榜样”这面镜子审视自己,努力锻造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精神信仰,始终秉持在其位、谋其政,一心一意为民、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和自我突破,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英雄榜样事迹感悟与心得体会篇2面对新冠病毒在中华大地的肆虐席卷,他们选择挺身而出,逆行出征,一张张请愿书写满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忠诚与热爱,一次次坚守刻画了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初心,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员对于国家、人民的庄严承诺。
其中,我深刻感悟到“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面对毫无经验可借鉴的全新挑战,中华大地上涌现了无数如“张西京”、“张宏”、“杜云”等凡人英雄,在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发光发热。
虽然他们处于平凡的岗位,但在疫情防控这场斗争中,他们选择坚守,选择克服恐惧、挺身而出,选择做“英雄”去守卫祖国、人民,崇高的使命感驱动着他们无畏向前。
同时,我更加感恩于伟大的祖国。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会努力向榜样靠近,认真践行榜样精神,怀爱国之心,立强国之志,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锤炼过硬本领,积极奉献社会,踏实奋斗,时刻准备好自己,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迎难而上,守护祖国!英雄榜样事迹感悟与心得体会篇3榜样是什么?榜样是船,让我扬起希望的帆,带我驶向胜利的彼岸;榜样是灯,照亮人生的道路,驱走黑暗的彷徨;榜样是指南针,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让我不再迷茫。
行医三十载默默乡村情
![行医三十载默默乡村情](https://img.taocdn.com/s3/m/38f9b92b0508763230121236.png)
行医三十载默默乡村情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人大》 2018年第10期
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担任村里的“赤脚医生”至今,邬昔平已在农村服务了30 多年。
三门县花桥镇上旺村,两间略显破旧的二层平房,成了他生活和事业的归宿。
可以说,农村卫
生服务是邬昔平最熟悉的领域。
“他的医术真的很好,我们从椒江城区特地赶过来的。
”虽然只是个“赤脚医生”,但因
其医术高明,经验丰富,邬昔平深得群众信赖,很多城里人都赶来村里找他看病。
“ 我是农民,也是一名乡村医生。
当选县人大代表后,我要把百姓的心声,乡亲们的愿望,乡村医生的期盼反映给政府,以便政府能制定出更好的政策,让百姓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作
为一名人大代表,邬昔平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
巡河、食品安全督查、教育发展助力……县镇人大组织的各项代表活动不乏这位乡村医生
质朴的身影。
而每次撰写代表建议案时,邬昔平牵挂最多的还是他的“ 老本行”。
他提出的《关于改善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建议》,推动三门县不断加大医疗资源“双下沉”。
作文素材 : 医者仁心,值得写入2022高考语文的精神主题!
![作文素材 : 医者仁心,值得写入2022高考语文的精神主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2a66ff6c85ec3a86c2c50b.png)
作文素材:医者仁心,值得写入2022高考语文的精神主题!医者仁心解读口罩之下的无声,是对生命相托的专注;白衣之下的赤诚,是医者仁心的大爱。
医者仁心人物故事评论01吴天一:医者仁心照昆仑守望生命为高原世界屋脊上,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带领医学团队,常年跋涉在离蓝天、白云最近的天路。
50多年来,他推动我国高原医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在漫长艰辛的奋斗历程,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他的名字,深深烙在青藏高原各族群众心中。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
今年6月29日,他站上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领奖台,戴上了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
高原的守望者【一个愿望】20世纪30年代,吴天一出生在新疆伊犁一个塔吉克族知识分子家庭。
他9岁随父母去南京读书。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
在南京,吴天一顺利通过征兵体检,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别看我个子小,但体质好。
我当时只有一个愿望,参军报国。
”吴天一说。
由于文化功底良好,一入伍他便被分配至中国医科大学培养。
6年的理论培训结束后,抗美援朝已经签订停战协议。
“但当时部队还没撤回,我就强烈要求去前线。
”1957年,吴天一与夫人一起,换上志愿军的服装,来到位于平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12医院。
在那里,因为防治疫情得力,他获得第一个三等功。
1958年随部队回撤到青海后,为响应当时“大练兵”号召,吴天一被分配至某骑兵连。
“我要当一名普通兵。
”吴天一说,在骑兵连他获得了“五好战士”荣誉,为他之后常年在高原“骑马问诊”打下了基础。
【一个决定】20世纪50年代末,大批青年怀着梦想,来到青海建设高原。
意想不到的是,许多初到青海的内地建设者很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心慌、胸闷、头痛欲裂……由于缺乏高原病基本知识,很多高原病被当作普通肺炎、肺充血症治疗,许多建设者相继病倒甚至献出了生命。
吴天一说,当时高原病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尚属空白,国内对它认识不清,国际高原医学领域只有外国人说话。
无私奉献的名人事例「作文素材」
![无私奉献的名人事例「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b5c91b7fa216147916112861.png)
无私奉献的名人事例「作文素材」导读:奉献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精神,奉献是伟大的,令人敬佩的。
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作文范文,快来看看吧。
无私奉献的名人事例一名人介绍: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卓越的胸外科专家。
他热爱和平,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到火线上挽救为人类正义而战的各国人民。
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1938年初,他率领医疗队来到中国,为解放区带来大批的医药用品及精湛的医疗技术,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工作者。
后因抢救伤员手指感染病毒,于1939年11月12日病逝。
名人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不远万里来中国支援我们的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他叫白求恩,这位医生不仅医术精湛,更重要的是品德高尚。
一次,从前线思念过来一名伤员,伤员失学太多,需要输血,但是卫生员却一脸愁容地向白求恩汇报:“这位伤员需要的O型血已经用完了。
”旁边的一位伤员一听,马上对医生说“医生,我是0型血,让我来输血!”白求恩大夫看着这位伤员,亲切地说:“你在战场上已经负了伤,流了血,不能再抽你的血了。
”说着,他捋起袖子,对卫生员说:“我是0型血,是万能输血者,就抽我得吧。
“可是大家都不同意,因为白求恩大夫已经50多岁了,而且还有那么多的伤员等着他治病,怎么能在让他输血呢?白求恩大夫坚持说不要再拖了,我们及时救活一个战士,就等于在战场上消灭一个敌人。
快开始吧!”无私奉献的名人事例二龚全珍既是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又是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的一名年逾90、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
这位平凡朴素而有着坚定信念,充满活力的长者,发扬着甘将军"联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至今还依然活跃在老百姓中间,关心社区的和谐发展,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体,关爱下一代的教育成长,倡导新风文明。
人们敬重她,爱戴她,深切地感受到她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一、退休不忘为公志龚全珍是甘祖昌将军的夫人,甘将军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在她身上熠熠生辉,成为她的人生信仰和永远的活力。
爱国人物传奇故事小人物故事
![爱国人物传奇故事小人物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0e9b81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a.png)
爱国人物传奇故事小人物故事爱国人物传奇故事:小人物的伟大贡献在爱国主义的教导下,我们常常听到那些被誉为民族英雄的人物。
他们的事迹激发了无数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然而,除了这些耀眼的英雄,也有一些默默奉献的小人物,他们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个这样的小人物故事,展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一位小人物是李文忠。
他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家境贫寒。
然而,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毅然决定放下生活琐事,义无反顾地投身救援工作。
他把自己的出租车改装成救援车,坚持奔赴灾区,将被困的众多灾民从危险中解救出来。
李文忠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成为无数灾民生命的守护神。
他体现了一个小人物对祖国的忠诚和责任,他的故事感动了全国人民。
第二位小人物是张明。
他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医生,一直默默地为村民们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然而,在一次突发的疫情中,他毅然决定留守在村里,全力抗击疫情。
他以日夜不息的工作态度,悉心照顾着每一个患者。
尽管面对生命的危险,他坚守在一线,毫不退缩。
张明的无私奉献和爱心感染了周围的人们,他成为众人眼中的英雄。
第三位小人物是王云龙。
他是一位平凡的环卫工人,每天默默地清扫城市的街道。
然而,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他毅然决定放弃休假,继续坚守在岗位上。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无私奉献。
面对潜在的危险,他毫不畏惧地进行环卫工作,确保城市的卫生和安全。
王云龙的付出和奉献感动了无数人,他成为社会上的楷模。
通过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遍的价值观:不管是大是小,每个人都可以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他们虽然没有被广泛报道和赞美,但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是不可忽视的。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伟大不仅出现在英雄的身上,也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小英雄,只要我们怀揣一颗爱国之心,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变。
小人物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
乡村医生读后感 坚守与奉献的情怀
![乡村医生读后感 坚守与奉献的情怀](https://img.taocdn.com/s3/m/f83aa65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2.png)
乡村医生读后感坚守与奉献的情怀乡村医生是乡村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一环,他们承载着照顾农村居民健康的重任。
近日,我读完了一本关于乡村医生的书籍,深受其内容所感动,体会到了乡村医生们坚守和奉献的情怀。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就这个主题展开论述。
首先,乡村医生是负责照顾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岗位。
他们常驻在农村基层,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由于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较为匮乏,乡村医生需要具备全科医生的技能和知识,能够应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甚至紧急情况。
阅读这本书后,我对乡村医生的责任和艰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其次,乡村医生们坚守在农村,面对许多困难和挑战。
这些医生大多来自城市,要适应农村环境的条件和生活方式,并且习惯长期离家在外。
乡村医生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繁杂,他们要面对病情复杂、患者众多的情况。
他们需要经常加班赶集、夜间值班,甚至需要冒着恶劣的天气赶往偏远的偏远山村为患者诊治。
这种坚守和奉献的情怀使得他们不畏艰辛,始终为乡村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除了坚守,乡村医生们的奉献精神也深深打动着我。
他们不仅在医疗服务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还积极推动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工作。
乡村医生会定期走进学校、村庄,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提醒大家预防常见病和传染病。
他们还会为特殊群体提供特别关怀,如孕妇、老人和贫困人口等。
乡村医生们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阅读这本关于乡村医生的书籍,让我对乡村医生的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深深被他们的坚守和奉献所感动,并将以他们为榜样,将来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希望乡村卫生事业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
让我们为坚守与奉献的乡村医生们点赞!。
乡村医生的35年工作感言:因为有你们,我从未停歇
![乡村医生的35年工作感言:因为有你们,我从未停歇](https://img.taocdn.com/s3/m/d6fc4d5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7.png)
乡村医生的35年工作感言:因为有你们,我从未停歇2023年,我已经是一名乡村医生35年了。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这35年里,我走遍了千山万水,照顾了无数的百姓。
有欢笑有泪水,有快乐有痛苦,但这一切都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这份工作的信念。
35年前,我刚来到这个小山村,我所见到的是一片贫困、落后的景象。
当时的村子没有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村民们的疾病只能自行治疗或求助于一些江湖骗子。
我看到这些情况,便下定决心要留在这里,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这个地方的人们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初,我的工作非常艰辛。
村里的人对我这个陌生人并不信任,他们对我有很多怀疑和担忧。
但我依然坚持自己的工作,一步一步地和他们建立起了信任和感情。
我在村里成为了大家信赖的医生,有时即使夜里接到求救电话,我也会第一时间赶去解决问题。
在这个山村里,我看到了太多的悲欢离合。
我曾经看到过无数的贫困家庭,心中沉重。
但是,每一次治愈病人的喜悦,都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这是一份无私的工作,是一份让我爱不释手的岗位。
从医35年,我驻足在这个小山村,成了一个乡村医生的忠实践行者。
这里是我奋斗的舞台,也是我奉献的乐园。
我看着这个地方一天天变得不同,看着这里的人们逐渐富裕起来,看着这里的医疗水平逐渐提高,我的心里有着深深的满足感。
35年的坚持,让我深信:医者仁心,医者爱人。
我和这个村子的百姓们一起度过了好多艰难险阻,共同见证了这个小山村的春雨绵绵,我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谢谢你们,我的患者们和伙伴们。
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信任和支持,我才有持之以恒的动力,用自己的医术和激情去服务于广大群众。
在这里,我也想对那些和我一样默默奉献的乡村医生们说一声:让我们一起携手,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献上我们的爱心和热情。
只有付出,才有回报;只有爱,才会长久。
35年的风雨路上,我收获了太多。
我从未停歇,也将继续在这个小山村里为人们服务。
未来的日子,我仍会坚定不移地走在这个岗位上,继续传承那一份顽强的奋斗精神,为更多的人送去健康和温暖!。
乡村医生走心文案
![乡村医生走心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8b940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4.png)
在我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头顶烈日,脚踩泥土,肩负着守护一方百姓健康的重任。
他们,就是乡村医生。
今天,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感受他们那份无私奉献的情怀。
阳光洒在乡间的小路上,一位身着白大褂的医生正步履匆匆地走着。
他手中提着药箱,脸上带着微笑,这是乡村医生最普通的形象。
他们穿梭在田间地头,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真谛。
一、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乡村医生,一个看似平凡的职业,却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
他们扎根基层,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乡村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华丽的办公室,有的只是简陋的诊所和一颗颗充满爱心和责任的心。
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乡村医生们从未退缩。
他们每天要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患者,不论严寒酷暑,不论白天黑夜,他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救死扶伤,不辞劳苦”的医者精神。
二、医术精湛,解除病痛乡村医生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高超的医术。
在基层,他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疾病,从常见病、多发病到疑难杂症,他们都能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为了提高自己的医术,乡村医生们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
他们深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在他们眼中,每一位患者都是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患者驱散病痛,带来健康。
三、关爱患者,传递温暖乡村医生们不仅医术精湛,更有一颗关爱患者的心。
他们深知,患者来到诊所,不仅仅是寻求治疗,更是寻求一份关爱。
因此,他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用温暖的话语和行动,给予患者关爱和鼓励。
在乡村,许多患者家境贫寒,生活困难。
乡村医生们总是尽力为他们减免医药费用,甚至自掏腰包为他们购买药品。
他们用自己的善良和爱心,为患者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四、传承精神,继往开来乡村医生们用实际行动传承着中华民族“大医精诚”的精神。
乡土医生的情怀
![乡土医生的情怀](https://img.taocdn.com/s3/m/5f6608da4693daef5ef73df3.png)
乡土医生的情怀作者:张涛来源:《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08年第06期白衣卫士的故事1961年,正是灾害的年头,病魔降临河南省通许县苏刘庄的一个农家。
一个32岁的青年妇女和她8岁的小儿子先后感染伤寒,求医无门。
父亲领着10岁的大儿子沿门求告,红着眼圈的乡亲们,为他们拿出了家里的最后一分钱。
3角,5角……最后凑起来的169元钱,最终还是没有挽回母亲和弟弟的生命,但却成为一生的重担,压在孩子的心上。
在母亲坟前,孩子发誓:“我要当医生。
”这个孩子,就是日后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村医马文芳。
2003年,非典危机降临,马文芳彻夜奋战,成为乡村的白衣卫士。
与此同时,他却失去了自己的父亲。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至此浮出水面,感动世人。
一时街头巷尾,谈的都是这个白衣卫士的故事。
通许县委组织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把马文芳的动人事迹拍摄下来,为党员干部和医生树立一个好典型。
2005年,通许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开始拍摄专题片《村医情怀》。
当时我作为一个电教新兵,幸运地参与了拍摄创作,结识了马文芳,也触及了一个纯粹的灵魂,经历了一次“人为何而活”的终极思考。
暴雨中的初逢摄制组一行在驱车到大岗李乡苏刘庄的途中,恰逢一场瓢泼大雨。
硕大的雨滴噼里啪啦地敲打着车窗,附近的乡村静默在雨帘中,喧嚣而又静谧。
看来,今天很难拍摄到什么了。
忽然前面的雨雾中,出现一个身影。
天雨路滑,我们连忙刹了车。
那人手里举着一把雨伞,肩上挎着一个药箱,正蹲在地上,用一根小木棍清理自行车轮胎上的泥巴,不时伸手抹一下脸上的雨水。
随行的小丁一眼就认出了他,激动地说:“他就是马文芳。
”马文芳?我们愣了一下。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可能都设想过与他第一次相遇的情景,却没有想到是这样的情景。
但想想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
马文芳总是奔波着,他把一辈子的时间都给了他的乡亲。
刮一次风,他会想到谁的病情会受影响;下一场雨,他会想到谁的风湿又要犯了。
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场相遇,一点也不奇怪。
融入乡村文化,守护百姓健康:一名乡村医生的心路历程
![融入乡村文化,守护百姓健康:一名乡村医生的心路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b429db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d.png)
融入乡村文化,守护百姓健康:一名乡村医生的心路历程2023年,我身为一名乡村医生已经服务了多年。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乡村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意义和重要性。
我认为,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必须融入乡村文化,守护百姓健康,才能更好地开展医疗工作。
我的心路历程始于毕业后选择到乡村医院工作。
那时候,我没有特别深刻的认识,就是一心想要回报社会,献身医学行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明白了乡村医疗工作的意义所在。
首先,乡村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医生必须和当地人民融为一体。
乡村人民的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医疗资料。
作为医生,必须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饮食习惯等,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其次,守护百姓健康是乡村医生的使命。
乡村医疗工作涉及面广泛,常常需要处理一些慢性病、急救、传染病等多方面的医疗问题。
而且,由于乡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医生必须积极主动,采取多种方式,介绍更多更好的医疗方法,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这需要乡村医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医疗技能,同时更重要的是必须有责任感和爱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最后,乡村医疗工作是需要不断更新的。
随着技术和医学的不断改进,乡村医疗工作者需要不断磨砺自己的技术,保持高度的学术水平,为当地患者提供高效、专业的医疗服务。
为此,乡村医生需要加强自身的学术培训和交流,积极了解最新的医学技术,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在我看来,乡村医疗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我经常踏足户外,深入当地人民的生活,了解社会变化和民情。
每次当我站在一户家庭的门前,看到那一位位期盼的眼神时,我觉得我有义务和责任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将自己的医学知识用于实际应用,真正地造福人民。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投入到乡村医疗的工作中去,融入乡村文化,守护百姓健康,为乡村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我相信,只要每一名乡村医生都能够全心全意、真心诚意地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乡村医疗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好,百姓的健康医疗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2024乡村医生培训总结(2篇)
![2024乡村医生培训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16815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a.png)
2024乡村医生培训总结随着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医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提高乡村医生的综合素质和医疗水平,培训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2024年的乡村医生培训中,我有幸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下面我将对整个培训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指导和帮助。
首先,在培训期间,我对乡村医生的职责和使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乡村医生是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仅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人员,更是乡村社区的健康守护者。
他们肩负着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家庭访问等多项工作任务。
通过培训,我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为乡村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在培训中,我学到了大量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专业的讲座和实践操作,我对多种常见病症和急救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我学会了正确使用各类医疗设备,识别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还了解了一些最新的医疗技术和理论知识,使自己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此外,培训中还加强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乡村医生工作中常常需要与社区的各个部门和居民进行交流和合作。
在培训中,我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背景的医生们一起学习和研讨。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团队协作、如何有效地沟通,这些对我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最后,培训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乡村医生的情怀和责任感。
在培训中,我看到了许多乡村医生为了赶赴患者家中,穿越山河、跋涉艰辛的场景。
他们没有轻松休息的时刻,始终保持着对患者的关怀和责任感。
这使我深深感受到乡村医生这个职业的神圣和伟大之处,也激发了我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获得了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更增强了对乡村医生事业的热爱和信心。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断学习和进步,一定能够在乡村医疗事业上有所建树,并为乡村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2024年的乡村医生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乡村医生观后感
![乡村医生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de038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4.png)
乡村医生观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部关于乡村医生的纪录片,深受触动。
这部纪录片展现了乡村医生们在艰苦条件下为乡村居民奉献的精神和医疗技术。
他们在偏远的乡村,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条件,却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为村民们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乡村医生们不畏艰难、不怕辛苦的精神。
他们常常需要徒步走很长的路才能到达村民家中,有时候甚至需要骑马穿越山林。
而且,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他们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疾病问题。
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另外,我也看到了乡村医生们对患者的关爱和责任心。
在纪录片中,有一位乡村医生对一个患有重病的村民进行了长期的治疗和照顾,甚至不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他们不仅是医生,更是村民们的朋友和家人。
这种对患者的关爱和责任心让我深深地感动。
在纪录片的最后,我看到了乡村医生们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乡村居民带来了健康和希望。
在他们的努力下,许多患病的村民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帮助,村庄的医疗
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这让我深深地为他们感到骄傲。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乡村医生的辛勤和付出。
他们不畏艰难,不怕辛苦,用自己的双手为乡村居民带来了健康和
希望。
他们的精神和奉献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乡村医生
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希望我们能够更多地关注和支持乡村医生,让他们的辛勤和付出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尊重。
乡村医生工作感人事迹
![乡村医生工作感人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784a443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0.png)
乡村医生工作感人事迹
乡村医生的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感人的工作。
以下是一些乡村医生工作中的感人事迹:
1. 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
乡村医生通常会面临大量的工作量和医疗需求。
他们经常会在繁忙的工作日之后和周末加班,甚至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以确保病人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
2. 积极救治患者。
乡村医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和紧急情况。
他们会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尽管医疗条件有限,经验不足,但他们会尽力寻找各种方式和办法,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
3. 关爱弱势群体。
乡村医生经常会遇到一些贫困、孤寡、残疾等弱势群体。
他们会充分关心和照顾这些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医疗问题,并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
4. 坚守岗位,守护健康。
乡村医生常常会面临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的工作环境,但他们会坚守岗位,不畏艰难,为了居民的健康而努力工作。
他们是乡村健康的守护者,为了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这些乡村医生工作感人的事迹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和向他们致敬的榜样。
他们不仅承担着保障乡村居民健康的重任,还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医者仁心的精神。
一个乡村医生的初心和坚守
![一个乡村医生的初心和坚守](https://img.taocdn.com/s3/m/198be68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8.png)
46Z'Magazine 丨2019丨CURRENT EVENTS 时局中等城市核心期刊·特别报道·责任编辑丨何玉梅一个乡村医生的初心和坚守14岁立志要当一名医生,20岁成为一名卫生员,为3385名村民守护健康,51年坚守乡村。
步行攀山,船行过河。
岁月更迭,处处留下了他坚定而有力的脚印。
51年的执着守望,万缕青丝岁染白。
他是雍元书,湄江湖村的一名村医。
2017年,在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主办“寻找最美医生”的活动中,湄潭县复兴镇湄江湖村乡村医生雍元书荣获“最美医生”称号,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医。
14岁立志成为一名医生湄江湖村,因环绕湄江湖而得名,距湄潭县城50公里,重山环绕,地理位置偏僻。
1948年,雍元书就出生在这里。
“我小时候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走三四个小时到镇上去看病是常事。
”在雍元书尘封已久的记忆里,看病是村里人最大的“难关”,甚至有人因为找不到医生而耽搁最佳救治时间,失去生命。
“我算是运气好的,几次生病都挺了过来,但是我的家人就没有这么幸运。
”每每说起亲人因病离世的往事,雍元书的心里都隐隐作痛,深知医生对于湄江湖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14岁!从14岁起我就决定要做一名医生。
”对于自己多久确定医生这个职业,雍元书回答干脆利落。
记者从雍元书的眼神中看到了他当初的那一份坚定。
不过,当记者问雍元书为什么想当一名医生时,“走上行医这条路,与我过世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文丨■ 罗国波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龚 琴省市媒体采访雍元书(左一)(仇正腾/摄)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47以先看病。
遇到家庭特别困难的村民,他还会免收医药费。
现在的乡村医生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的打针输液,而是为村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呵护群众的身心健康。
身为湄江湖村乡村医生的雍元书,具体要负责对本辖区内0-6岁儿童的预防接种及儿童健康体检,目标儿童的动态管理,新出生婴幼儿,孕产妇按时家庭访视,居民死亡登记等工作,一但发现疑似传染病,他还得及时上报卫生院。
最美乡村医生观后感
![最美乡村医生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2b74f3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1.png)
最美乡村医生观后感最美乡村医生观后感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信任你确定有很多值得共享的收获,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最美乡村医生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美乡村医生观后感1不管行医道路多么困难,行医条件多么困难,乡村最美的医生,怀着一颗金子般的心,一种对生命不离不弃的执着情怀,长年扎根农村,弘扬乡村医生“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德和高尚情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勾画出“白衣天使”的大爱形象,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生动内涵。
“最美乡村医生”克服了冰雪、狂风、高原缺氧等恶劣自然条件,在基层第一线,谱写了一曲最美的生命赞歌。
我们要感谢以周月华、邓前堆、洛松江村等最美乡村医生为代表的宽阔农村医生,是他们让我们得以重新发觉人性的真善美,重新端详生命的意义。
在祖国极其艰苦、恶劣的“老、少、边、贫”的地方,一群乡村医生用他们真诚、和善、美丽的举止,生动诠释和践履了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也因此赢得了中国“最美乡村医生”的赞誉。
始终坚持“有钱没钱咱都看病”的行医原则的内蒙古医生王布和,云南大化县翻山越岭,不分昼夜,为村民供应出诊服务的瑶族女乡村医生蒙超英,捧起生命新希望的高原乡医洛松江村,一个个一般却又不一般,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乡村医生的感人事迹,谱写下又一首人性和生命壮歌,让人内心深处除了感动之外还有深深地震撼。
乡村医生担当着为农村居民供应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是最贴近基层大众的生命守护者。
多少年来,他们扎根田野,服务农夫,以朴实的情怀、高尚的品德,为进展农村卫生事业和爱惜农夫健康发挥了不行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向“最美乡村医生”致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由于我也是从事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以最美乡村医生那样的一颗“仁心”,我也可以用我的力气关怀身边可以关怀的人。
要始终以为人民服务的准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淡泊明志,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孤独,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乡村医生于学进
![乡村医生于学进](https://img.taocdn.com/s3/m/54d75211eff9aef8941e06f2.png)
《百姓故事》:乡村医生于学进今天《百姓故事》的主人公是文登区大水泊镇后土埠岭村乡村医生——于学进,从业四十六年来,他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走村串户、看病疗伤,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和夸赞,并被评为今年第三季度“文登好人”。
每天早上6:30,于学进都会准时出现在村里的卫生室,清点药架上的药品,为一天的诊疗做好准备。
于学进告诉记者,每天都得熟悉熟悉药品,点一点少什么药,少什么东西都有记录,少什么就得打电话,或者亲自到医院去进,进回来别耽误病人用药。
其实,说是6:30,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哪有上下班一说,只要乡亲们需要,全天二十四小时,他都要做好出诊的准备。
于学进说,村民白天都在外面干活,晚上回家一睡觉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随时电话一来找马上就得到,因为人家就这个时间用着。
村里孙国珍老两口因为身体不好,腿脚又不方便,平时可没少麻烦于学进。
村民孙国珍告诉记者,有时下大雪感冒了,老头子也不能走,自己就慢慢地走到于学进家,拍拍他家的窗叫他给打个吊瓶。
他就让自己先回家,再怎么大风大雪,他都会风雨无阻来给自己打吊瓶,没地方找这么好的医生。
这样的事情,对于干了四十多年乡村医生的于学进来说,再平常不过了。
也正因为如此,在后土埠岭村,只要提起于学进,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
村民于学运说,不管什么时候,就算是半夜找他也行,有时候病好了于大夫也会再来看看。
不仅本村村民对于学进赞赏有加,邻村群众对于他的医术和医德也是有口皆碑。
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于学进接到邻村一位村民的求诊电话,说家里老人突然犯了哮喘,呼吸困难。
听到这,于学进二话没说骑上自行车顶着大雪就往邻村赶。
于学进说,哮喘病人都是从小支气管不好,支气管不好赶上流行性感冒促使得急性发作,一分钟也不能耽误,耽误了就有生命危险。
尽管雪天路滑,但于学进一心想着病人,一路加速骑行,不小心把腰扭伤了。
于学进忍痛赶到三公里外的邻村,为病人打上针,看着病人好转后才推着自行车一步一挪地回到家。
一位村医40年的坚守
![一位村医40年的坚守](https://img.taocdn.com/s3/m/52cde7e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66.png)
一位村医40年的坚守
秦风明;秦爱国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6(000)021
【摘要】56岁的李建廷,是山西省平顺县西沟乡申家坪村唯一的村医。
一间60平方米的诊所既是他工作的地方,也是他生活的地方,而在村民们眼里,这间不大的诊所是被视作护佑他们生命健康的"圣殿",是一份平安和踏实的念想。
李建廷在农村基层卫生一线坚守了40年,用默默奉献守护着村民的安康。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秦风明;秦爱国
【作者单位】山西省壶关县树掌中心校;山西省壶关县树掌中心校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位乡村医生的情怀——记"四川省健康卫士楷模"、营山县城南镇保真村医生侯方杰
2.走进灾区,我是一名神圣的乡村医生——一位乡村医生的援川随笔
3."一元村医"穿越半个世纪的坚守
4.浙江:"一元村医"坚守半世纪
5.一位六旬乡村医生的坚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设床 位 5 0多张 , 设有 内科 、 科 、 外 妇科 、 医学 影像 等科
室。最 近 , 又投资约 3 0多万元购置 了沈 阳 F n 30毫安 5 Z一0 x光 机 、绵 阳美科 C B /一 7 C型 B超机 、上海 医光 X CB 6 2 GS9 I一 8型胃镜及生化检验设备 。手术室配有 呼吸机 、 麻醉 机、 心电监护仪 、 高频 电刀 、 无影灯 、 无菌消毒柜 、 紫外线灯
白天 就 到 附 近 几 位 有 名 望 的 老 医 生 家 里 向 他 们 请 教 ,
位慈善家 , 有人说他是一位创业者 , 自己却说 , 他 他只是一 个大家能用得上 的人 。
乡 村里 的“ 善 医书籍。工夫不负有心人 ,
令旗靠着 自己的坚毅和勤奋 , 在几 年之间就成 了当地小
村 卫 生所 成 了远 近 闻 名 的 “ 村级 医 院”
于是 , 谷令旗 想出 了一个办法 , 附近村庄招募 一批愿 意 从
从医的高 中毕业生 ,由卫生所 提供 费用送到医学院学习 。 毕业之后 , 这些人回到 了史楼村卫生所工作。就这样 , 谷令 旗 的卫生所有了一批 德艺兼备 的医生 。同谷令旗 一样 , 这 些 医生把病人视为亲人 , 凭着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 尚的 医 德, 赢得 了患者的认可和群众 的赞誉 。 当谷令旗的医术 、 医德为濮 阳县几所医院了解后 , 竞相
曼奎 蚩
苤焦
解决 了村 里年 轻 人 的就业 问题 。
史楼村卫生所所长谷令旗是 当地村 民,96年 ,卫{ 17 河南省濮阳市濮 阳县梁庄乡史 楼村 , 是一个人 口不足 10 50人的普通村庄。 近年来 , 这个普通 的小村庄却 出了名。 在通往濮阳县的公路 口,每天都有人询 问史楼村 的地址 , 而其中一大部分人是 冲着史楼村卫生所而来 的。 这家乡村
困难 , 无钱医治 , 他的家人来到史楼村卫生所求助 , 谷令旗 为他做 了手术 , 并免 除了全部费用 , 患者手术后又存 活了 3 年多 。王宝云的家人逢人 就说 :谷 大夫是我们 家的大恩 “
聘请他去坐诊。谷令旗婉拒 了这些医院的聘请 , 他说 :我的 “
根在农村, 农村的老百姓更需要我。” 他说到了 , 也做到了。
名气的医生 ,乡亲们生 了病都愿意到谷令旗那里去看病
用乡亲们 的话说 , 因为在那里看病 , 是“ 能不 花钱就不用
钱。那个 时候西药 比较缺 ,谷医生就准备 了许多小偏方
‘ 方 可 以治 大 病 ”。 偏 ’ 18 年 , 生 在 谷 令 旗 身 边 的 一 件 事 , 他 对 自 己 自 97 发 让
医术 和村卫生所有 了新的想 法。当时 , 史楼村 的一位老
在田间喷洒农药 , 不小心 中了毒 , 由于村卫 生所 条件 有限 谷令旗让老人的家属尽快送他 到县里 的医院进行抢救 , E
于史楼村离县城偏远 , 交通不便 , 到县城 , 没 老人就停止
呼吸 。这件事让谷令旗很是震动 , 他说 :作为一名医生 , “ 在不忍看到类似的悲剧在 自己身边发生 。”
卫 生所 的所 长 谷令 旗 更 是 常被 人 提 及 。 提 起 谷 令 旗 , 人 说 他 是 一 位 好 医 生 , 人 说 他 是 一 有 有
毕业 的他满怀热情 回到家乡当了一名“ 赤脚医生” 。那时{ 的史 楼村卫 生室 , 只有 两间 草房 , 内一 张桌 子 、 室 一把 } 子、 一个药箱 、 几瓶常用 的西药。 艰苦的条件 , 没有让谷令旗灰心。为了尽快提高 自 的医疗水平 , 乡亲们提供更高质量 的医疗服务 , 为 谷令 j
19 9 6年 ,谷令旗被 评为濮 阳县拥 军优属先 进个 人 ;
19 9 7年 , 为濮 阳县十大杰 出青年和濮 阳市拥军优属先 被评 进个人 ;9 9年 , 19 被评为濮 阳县致富带头人 ;0 7年 , 20 被评 为濮 阳县优 秀乡村医生 ;0 9年 ,被评为濮阳县优 秀农村 20
由于医务人员缺乏 , 谷令 旗贴 出告示 进行招聘 , 长 但
时间都没有结果 ,大多数医生都不愿到乡村卫生所工作 。
管、 氧气瓶及 各种外科器械 , 并配有发 电机组 、 水塔 、 制氧 机等设施 , 为方便病人急救需求还购置 了一辆救护车 。先 进的医疗设备 , 加上高超的医术 , 一心为 民的医德 , 使史楼
史 楼村卫生所 已成功实施食道癌切 除手术 10多例 。 6
许 多拿 到病危通知书 的食道癌患者 , 在史楼村卫生所接受
手术后 , 能再存活几年 , 都 最长的存活 了八年。 并且 , 史楼村卫生所为经 济困难 的患者免除了大部分 医疗 费用 。梨元 乡辛店村村民王宝云食道癌晚期 , 因家庭
当地人把史楼村卫生所称为“ 贫民医院” 外地人则称 ,
史 楼 村 卫 生所 为 “ 慈善 医 院 ” 。 史 楼村 卫 生 所 的 医生 医德 好 , 术 好 。 O多 年来 , 技 2 这个
卫 生所 做过食道癌切除手术 10多例 ,常 规手术数不胜 6
数, 解除 了无数病 人及 其家属的痛苦 , 挽救 了无 数人 的生 命。 卫生所每年为经济 困难的患者免去的治疗费用从 2万 元到 8万元 不等 。村里 的五保老人 、 残疾军人也在这个卫 生所接受免费诊疗 。2 0多年来 , 卫生所出资为村里培养 了 2 0多名大中专医学毕业生 ,并为这些毕业生安排 了工作 ,
当年 1 , 2月 谷令旗 自费 到安 徽 、 河北 、 阳等 地的 医 绵 院进修 , 习专业技 术 , 学 回村 后开始着手 改变村卫 生室 的
面貌。 9 8 , 18 年 谷令旗在 自家 院子前盖了 7问房 , 建成 了一 座卫生所 , 健全 了科室 , 添置 了医疗设备 , 并聘请急诊科医 生。没多久 , 谷令旗的卫生所就住满了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