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训练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图①所示过程一般发生在________(填细胞分裂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发生该过程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
(2)图①中,若b2链为RNA链,则当转录过程结束时,终止密码子位于________(填“b1”或“b2”)链上。
(3)正常情况下,该生物细胞中最多含有________个b基因,b基因相互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分裂时期)。
(4)由图②所示生物体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________(填“能”、“不能”或“不能确定”)合成黑色素,其中基因A和a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
(5)由图③可以得出,基因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某一性状也可能受多对基因控制。
解析:(1)细胞分裂过程中,图①所示转录过程一般发生在间期。
由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动物细胞的线粒体中也有少量的DNA分布,所以能发生转录过程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和线粒体。
(2)密码子位于mRNA上,若b2链为RNA链,则转录过程结束时,终止密码子位于b2链上。
(3)图②所示的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bb,该生物细胞中最多含有4个b基因。
b基因相互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也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由图③可知,基因型为A_bbC_的个体才能合成黑色素,图②所示生物体中不能确定控制合成酶③的基因,所以不能确定该生物体能否合成黑色素。
基因A和a是等位基因,它们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5)由图③可以得出,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某一性状可能受多对基因控制。
答案:(1)间期此时染色质没有螺旋化,DNA容易解旋细胞核和线粒体
(2)b2
(3)4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不能确定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5)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3.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增强免疫力,但会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其生理过程如图(Ach 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
请回答相关问题:
(1)结构X是________,其中的Ach释放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性。
Ach与肌细胞膜上的Ach受体结合并产生兴奋后,肌细胞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
Ach酯酶能够及时分解发挥作用后的Ach,若Ach酯酶缺失则会导致肌肉________。
(2)T细胞分泌的________可促进细胞Y分化为细胞Z,从而增加抗体浓度。
图中雌激素与该物质具有相同的作用,雌激素主要是通过与细胞Y的________结合来发挥作用的。
(3)分析题图可知,重症肌无力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病。
图中体现出机体存在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图可知,结构X是突触小泡,其中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Ach与肌细胞膜上的Ach受体结合并产生兴奋后,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是由静息时的外正内负变为兴奋时的外负内正。
Ach酯酶能够分解Ach,Ach酯酶缺失会导致肌肉持续收缩。
(2)细胞Y为B细胞,细胞Z为浆细胞。
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激素主要通过与靶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3)由于浆细胞产生的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结合,导致细胞膜上能与Ach结合的受体数量减少,从而形成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病。
图中体现出机体存在着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答案:(1)突触小泡流动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持续收缩
(2)淋巴因子(雌激素)受体
(3)自身免疫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某地区城市绿化,建立了由松柏、刺槐、橡子等组成的人工园林,建立后灌木、草
灰喜鹊在8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
寄生虫——“松材线虫”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种群数量调查结果。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第3年第4年第5年第
2. 83
3. 69 2. 91 1.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