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初三初中政治单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初三初中政治单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看到自己的同学身穿名牌服装,上学和放学有家长开轿车接送,小明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老天不公平,为什么不让我也生在有钱人的家里?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①在社会生活中,公平总是相对的,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②公平是人们通过比较产生的一种感受③这种不公平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
A.①B.②C.①②D.①②③
【2】家庭较富有的同学,在学校生活中应当注意()
A.时时处处显示家庭的富裕
B.富裕不是错误,不必在意别人感受
C.拒绝穿名牌服装,拒绝家长接送,不要让同学知道自己家庭的情况
D.平等地对待家庭状况相对贫困的同学,与之友好相处
2.人的一生,会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都要承担一种责任。
承担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角色的是()
A.工人B.农民C.学生D.公务员
3.小伟在八年级下学期时,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课,受到老师多次批评教育,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期末考试各科成绩还不及格。
这时的他怨天尤人,怨父母、怨老师、怨同学,不断思考着:谁对我负责?请你帮他回答,首先应该()
A.他人对自己负责B.自己对自己负责C.学校对自己负责D.社会对自己负责
4.自己对自己负责,就应该做到()
①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负责②对自己的事情抱无所谓的态度
③发现自己错了,应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④做事要诚实守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
①只能扮演一种角色②扮演着不同角色
③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④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承担或不承担责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6.小强平时为人豪爽,爱打抱不平。
一次,他的同班同学小李受到外班的同学欺负,他马上领着几个人找到那位同学“理论”,并把那位同学痛打一顿,为小李“报了仇”。
老师为此批评他,他却说:“我是帮助同学,维护正义”。
据此回答小题。
【1】小强的言行是错误的,因为他没有认识到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是()
A.以大欺小、以强凌弱B.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乃至生命
C.以不正当手段多得利益的行为D.侮辱他人人格
【2】小强应当认识到正义最起码的要求是()
①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②不伤害他人③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④同违法犯罪行为作
斗争
A.①B.①②C.②③D.④
7.下列关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B.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C.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往往是难以兼顾的
8.“人心齐,泰山移。
”这句话说明()
A.在集体中善于团结他人,就能发挥集体的力量
B.只有集体的成员数量越多,力量才越大
C.集体的力量不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
D.关爱集体,表现为发扬集体的好作风
9.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
B.我在为别人付出时,别人也在为我付出
C.我为别人付出的条件是别人也要为我付出
D.只有每个公民都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和谐的社会
10.玲玲经常为她家附近的一位孤寡老人扫地、提水、买米。
玲玲的这种行为()
①承担了社会责任②是在帮助他人
③使她的自身价值得以提高④是一种无意义的行为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1.汪国真在《责任》这首诗里写道:责任仿佛是一扇门/放弃责任/仿佛开门揖盗/遗失的不只是物品/更有良心。
对
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是否履行责任关系到一个人的物品是否安全B.不履行责任是犯法的行为
C.一个人不履行责任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D.有了承诺就有了责任
12.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下面活动中不属于
社会公益活动的是()
A.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十大歌手”竞选B.参加义务植树
C.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D.无偿资助爱滋病孤儿
13.生活给了拿破仑一米五的小个子,却给了他非凡的才智:生活让梵.高一生困苦,却赋予他绘画的热情和天份;生活给了史铁生残缺的肢体.却赐给他一支生花妙笔。
所以()
A.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绝对公平的
B.我们不能抱怨生活,应该听从生活的一切安排
C.生活是公平的,它会让失去很多的人收获也很多
D.既然生活总有残缺,那就不用努力了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题为《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社会蓝皮书指出,2012年.中国宏观
社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突出关注民生,更加注重公平.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
下列关于“公平”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A.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没有公平,社会就不可能有任何发展
B.有了公平,人们的各种期望就都能得到满足
C.公平能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D.公平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只要维护公平就可以实现同步富裕
15.2014年5月3日,第十八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揭晓、本届评选活动于2014年1月开始.经各省级团委、青联和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央有关部委等43家单位严格考核,评审委员会讨论并投票,最后确定获得者。
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举办此类活动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②这是多此一举的活动,不值得提倡
③正义行为应该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赞扬和支持
④此次活动根据投票确定最终结果,体现了公平原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河南在京打工的农妇李何云遭遇车祸死亡后,其家属要求人民法院按照北京市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李何云的死亡赔偿金及被抚养人生活费,因为李何云虽然是农村户口,但她从2001年起就离开农村到北京打工,以打工收入作为其生活的主要来源。
2007年11月29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这个判决结果()
①体现了农民工享受“同城待遇”②北京的城乡差别已被消除
③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④彰显了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7.2008年4月28日凌晨,由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列车运行至山东省境内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间脱线,与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列车相撞,造成71人死亡,416人受伤。
“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暴露出了铁路某些部门内部管理混乱的问题,悲剧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受到了严肃处理。
这警示我们()
①无规矩不成方圆②正义的制度是为少数承担重大责任的人制定的③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意外事故和伤害就会减少很多④因责任意识淡薄伤害了他人的身体甚至生命,是非正义的行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8.山东人才网在对200家用人单位人事主管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多将“责任感”排在录用员工标准的第一位,这启示我们()
A.责任感可以取代职业技能
B.责任感强的人就能找到好工作
C.只有认清自己的责任,才能扮演好社会角色
D.责任感强的人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二、探究题
1.日本以中国三种农产品过量出口冲击其国内产业为由,对这三种农产品实施临时保障措施,矛头直指中国。
中国认为,中方这三种农产品出口的迅速增长,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日方将其自身竞争力减弱归咎于中方产品的增加是不公平的,日方滥用保障措施风气一开,必将损害两国经贸关系大局。
因此,中方以牙还牙,而且将反报复措施的矛头指向日方的强项:汽车、手机和空调。
一场贸易大战一触即发,中日两国长期形成的良好经贸关系面临挑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这对我们今后参与社会生活有什么启示?
2.在一次讨论会上,围绕着“责任与回报”,同学们各抒己见,甲同学说:“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物质回报的权利,但同时也须付出代价。
”
许多同学不同意他的看法,你同意吗?为什么?
3.材料一:年初,东台一名姓朱的女士,身挎皮包,下班途经少年宫,一名歹徒趁机伸手将包抢走,随后飞快跑到一辆已经启动的摩托车上飞奔而去。
开车途经此地的王先生当即加大油门紧追,与歹徒展开了一场追逐战,最后摩托车因急转弯摔倒在地,歹徒也因此被抓获。
材料二:2013年8月,台风肆虐青岛的第二天,一名女青年被飞浪卷入大海,在青岛打工的魏青刚三次跳入大海将人救出,面对他人的追问,他只说了句“我是河南人”,便悄然离去。
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歹徒的行为有何危害?
(2)材料一中的王先生和材料二中魏青刚的行为共同说明了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
山东初三初中政治单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看到自己的同学身穿名牌服装,上学和放学有家长开轿车接送,小明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老天不公平,为什么不让我也生在有钱人的家里?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①在社会生活中,公平总是相对的,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②公平是人们通过比较产生的一种感受③这种不公平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
A.①B.②C.①②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平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公平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不公平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排除③,正确答案选C
【2】家庭较富有的同学,在学校生活中应当注意()
A.时时处处显示家庭的富裕
B.富裕不是错误,不必在意别人感受
C.拒绝穿名牌服装,拒绝家长接送,不要让同学知道自己家庭的情况
D.平等地对待家庭状况相对贫困的同学,与之友好相处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平等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人生来平等,这种平等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体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所以正确答案选D
【考点】对公平的认识;对平等的认识
2.人的一生,会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都要承担一种责任。
承担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角色的是()
A.工人B.农民C.学生D.公务员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责任与角色的认识。
其中,工人的责任是完成生产任务;农民的责任的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学生的责任是努力学习;公务员的责任是为人民服务。
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3.小伟在八年级下学期时,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课,受到老师多次批评教育,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期末考试各科成绩还不及格。
这时的他怨天尤人,怨父母、怨老师、怨同学,不断思考着:谁对我负责?请你帮他回答,首先应该()
A.他人对自己负责B.自己对自己负责C.学校对自己负责D.社会对自己负责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谁对我负责?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其中ACD都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
【考点】谁对我负责
4.自己对自己负责,就应该做到()
①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负责②对自己的事情抱无所谓的态度
③发现自己错了,应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④做事要诚实守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怎样对自己负责,根据教材知识,自己对自己负责,就要学会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所以排除②,正确答案选C
【考点】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5.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
①只能扮演一种角色②扮演着不同角色
③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④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承担或不承担责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角色与责任关系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们会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变换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但是有些责任是我们不愿承担但又是必须承担的,我们也要积极承担起来,所以排除①④,正确答案选C
【考点】角色与责任的关系
6.小强平时为人豪爽,爱打抱不平。
一次,他的同班同学小李受到外班的同学欺负,他马上领着几个人找到那位同
学“理论”,并把那位同学痛打一顿,为小李“报了仇”。
老师为此批评他,他却说:“我是帮助同学,维护正义”。
据此
回答小题。
【1】小强的言行是错误的,因为他没有认识到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是()
A.以大欺小、以强凌弱B.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乃至生命
C.以不正当手段多得利益的行为D.侮辱他人人格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非正义行为的认识。
凡是阻碍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题文中的小强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所以正确答案选B。
【2】小强应当认识到正义最起码的要求是()
①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②不伤害他人③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④同违法犯罪行为作
斗争
A.①B.①②C.②③D.④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正义行为要求的认识。
注意关键词“最起码的要求”,根据教材知识,正确答案选C
【考点】非正义行为;正义行为的要求
7.下列关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B.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C.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往往是难以兼顾的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因此集体更应该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所以错误的选项是D
【考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8.“人心齐,泰山移。
”这句话说明()
A.在集体中善于团结他人,就能发挥集体的力量
B.只有集体的成员数量越多,力量才越大
C.集体的力量不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
D.关爱集体,表现为发扬集体的好作风
【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关爱集体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而且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所以正确答案选A
【考点】关爱集体的表现
9.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
B.我在为别人付出时,别人也在为我付出
C.我为别人付出的条件是别人也要为我付出
D.只有每个公民都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和谐的社会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承担责任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作为公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所以不正确的选C
【考点】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0.玲玲经常为她家附近的一位孤寡老人扫地、提水、买米。
玲玲的这种行为()
①承担了社会责任②是在帮助他人
③使她的自身价值得以提高④是一种无意义的行为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责任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责任就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
题文中的玲玲承担来对他人的责任,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中④是错误的,可以排除,正确答案选A
【考点】承担责任
11.汪国真在《责任》这首诗里写道:责任仿佛是一扇门/放弃责任/仿佛开门揖盗/遗失的不只是物品/更有良心。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是否履行责任关系到一个人的物品是否安全B.不履行责任是犯法的行为
C.一个人不履行责任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D.有了承诺就有了责任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责任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不承担责任,轻则是不道德的;重则是违法的。
所以B错误;是否履行责任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所以A错误;D的观点太绝对,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12.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下面活动中不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是()
A.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十大歌手”竞选B.参加义务植树
C.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D.无偿资助爱滋病孤儿
【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公益活动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公益活动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
其中BCD都属于社会公益活动,所以正确答案选A
【考点】社会公益活动
13.生活给了拿破仑一米五的小个子,却给了他非凡的才智:生活让梵.高一生困苦,却赋予他绘画的热情和天份;生活给了史铁生残缺的肢体.却赐给他一支生花妙笔。
所以()
A.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绝对公平的
B.我们不能抱怨生活,应该听从生活的一切安排
C.生活是公平的,它会让失去很多的人收获也很多
D.既然生活总有残缺,那就不用努力了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平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相对的。
所以A错误;BD观点太绝对,也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C
【考点】对公平的理解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题为《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社会蓝皮书指出,2012年.中国宏观
社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突出关注民生,更加注重公平.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
下列关于“公平”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A.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没有公平,社会就不可能有任何发展
B.有了公平,人们的各种期望就都能得到满足
C.公平能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D.公平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只要维护公平就可以实现同步富裕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平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公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所以A的观点错误;B
的观点太绝对;D中我国的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
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公平的作用
15.2014年5月3日,第十八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揭晓、本届评选活动于2014年1月开始.经各省级团委、青联和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央有关部委等43家单位严格考核,评审委员会讨论并投票,最后确定获得者。
下
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举办此类活动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②这是多此一举的活动,不值得提倡
③正义行为应该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赞扬和支持
④此次活动根据投票确定最终结果,体现了公平原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正义行为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
题文中获奖者的行为都属于正义行为,对于组合式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排除②,正确答案选C
【考点】正义行为
16.河南在京打工的农妇李何云遭遇车祸死亡后,其家属要求人民法院按照北京市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李何云的死亡
赔偿金及被抚养人生活费,因为李何云虽然是农村户口,但她从2001年起就离开农村到北京打工,以打工收入作
为其生活的主要来源。
2007年11月29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这个判决结果()
①体现了农民工享受“同城待遇”②北京的城乡差别已被消除
③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④彰显了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平正义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法院的判决结果体现来公平正义,其中②中城乡差别还存在,所以排除,正确答案选D
考点:公平正义
17.2008年4月28日凌晨,由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列车运行至山东省境内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间脱线,与烟
台至徐州的5034次列车相撞,造成71人死亡,416人受伤。
“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暴露出了铁路某些
部门内部管理混乱的问题,悲剧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受到了严肃处理。
这警示我们()
①无规矩不成方圆②正义的制度是为少数承担重大责任的人制定的③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意外
事故和伤害就会减少很多④因责任意识淡薄伤害了他人的身体甚至生命,是非正义的行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正义制度和规则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正义制度的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所以排除②,正确答案选B
【考点】规则和正义制度
18.山东人才网在对200家用人单位人事主管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多将“责任感”排在录用员工标准的第一位,这启示我们()
A.责任感可以取代职业技能
B.责任感强的人就能找到好工作
C.只有认清自己的责任,才能扮演好社会角色
D.责任感强的人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责任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主要说明来责任的重要性,其中AB的观点太过绝对,是错误的;C的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正确答案选D
【考点】责任的重要性
二、探究题
1.日本以中国三种农产品过量出口冲击其国内产业为由,对这三种农产品实施临时保障措施,矛头直指中国。
中国认为,中方这三种农产品出口的迅速增长,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日方将其自身竞争力减弱归咎于中方产品的增加是不公平的,日方滥用保障措施风气一开,必将损害两国经贸关系大局。
因此,中方以牙还牙,而且将反报复措施的矛头指向日方的强项:汽车、手机和空调。
一场贸易大战一触即发,中日两国长期形成的良好经贸关系面临挑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这对我们今后参与社会生活有什么启示?
【答案】1)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
(2)在生活中与他人合作时,需要树立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等,努力维护合作公平。
【解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竞争与合作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题文中的日本属不正当竞争,没有遵守竞争的规则,即公平,所以从合作与公平的关系回答即可。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如何正确对待合作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合作中需要遵守的规则以及在合作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回答即可,注意看分答题。
角度要多元化,运用政治语言。
考点:合作与公平;在合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在一次讨论会上,围绕着“责任与回报”,同学们各抒己见,甲同学说:“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物质回报的权利,但同时也须付出代价。
”
许多同学不同意他的看法,你同意吗?为什么?
【答案】不同意。
因为甲同学的说法是片面的。
(1)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回报的权利,但回报更重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是新的知识或技能、积累宝贵的人生经验等。
而不一定是物质的回报。
(2)承担责任必须付出代价的说法是正确的。
承担责任不仅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备受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有时因坚持原则而遭到埋怨,甚至成绩下降。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等。
同时我们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的不好而受到责任,甚至受到处罚,这就是责任的回报与代价。
所以题文中的观点的片面的。
【考点】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
3.材料一:年初,东台一名姓朱的女士,身挎皮包,下班途经少年宫,一名歹徒趁机伸手将包抢走,随后飞快跑到一辆已经启动的摩托车上飞奔而去。
开车途经此地的王先生当即加大油门紧追,与歹徒展开了一场追逐战,最后摩托车因急转弯摔倒在地,歹徒也因此被抓获。
材料二:2013年8月,台风肆虐青岛的第二天,一名女青年被飞浪卷入大海,在青岛打工的魏青刚三次跳入大海将人救出,面对他人的追问,他只说了句“我是河南人”,便悄然离去。
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歹徒的行为有何危害?
(2)材料一中的王先生和材料二中魏青刚的行为共同说明了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