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4【新中国治淮六十周年】纪念邮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4【新中国治淮六十周年】纪念邮票
2010-24【新中国治淮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局2010年10月14日发行【淮河】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七
大河之一。
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
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向东会合颍河、涡河等大支流,最后在江苏江都县三江营注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
总落差200米。
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流域面积3.06万平方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流域面
积15.8万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为三江营下游入江水道,长150公里,流域面积为16.46万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
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上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1950年10月14日,在新
中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情况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毅然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
1951年5月,毛泽东主席发
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为淮河治理翻开了历史性的崭新一页,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治淮是新中国大规模治
水事业的开端。
6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淮河作为全国江河治理的重点,摆在关系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地位,先后12次召开国务院治淮工作
会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领导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治淮建
设。
1957、1969、1970、1981、1985年国务院先后5次召开治淮会议,推进治淮工作;1991年9月,国务院召开治淮治太会议,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1992、1994、1997 年,国务院先后3次召开治淮会议,加快治淮步伐;2003年10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和治淮工作会议,要求2007年底基本建成治淮19
项骨干工程;2009年12月,国务院第95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淮河治理,要求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推进治淮工作。
2010年6月,国务院召
开治淮工作会议,要求用5至10年时间着力解决好淮河洪涝干旱等突出问题。
迄今,淮河流域已修建大、中型水库5700多座,总库容279亿
立方米。
淮河中游建成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大大提高了淮北平原和淮南、蚌埠等城市的防洪标准。
开挖了一批骨干排水河道,建成蓄洪区28个。
下游扩大入江水道,特别是2003年建成的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结束了淮河长达800年没有独流入海的历史。
60年来,淮河流域共修筑各类
堤防5万公里,水闸5000余座,大型灌溉区81处,设计灌溉面积达1000万公顷。
60年来,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配置能力明显
增强,水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初见成效。
淮河流域内初步形成了防洪、除涝、灌溉、航运、供水、发电等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减
灾兴利能力显著提高。
淮河治理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2010年10月14日,为纪念新中国治淮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了2010-24
【新中国治淮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4枚。
版式一为1版4张。
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南湾水库】【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淮河入海水道】【
南四湖二级坝水利枢纽】【南湾水库】主图为“南湾水库”及大坝俯瞰,边饰为绿色生态和白鹭翱翔。
整个画面不仅可以领略到“高峡出平湖”的壮
美,体会着绿色生态和白鹭翱翔带给我们心旷神怡的心境,而且通过南湾水库大坝上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亲笔题词,感受着老一辈革命领
袖和中央政府治理淮河的决心。
南湾水库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淮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浉河上,它是建国后首批兴建的大型治淮骨干工程。
水库于1952
年12月开工,1955年11月建成并蓄水。
控制流域面积1100平方公里。
水库现有防洪标准为万年一遇洪水。
南湾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
主,兼顾发电、养殖、城市供水及旅游开发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
南湾水库防洪效益显著,直接保护下游信阳市人民生命财产和农田以及京广铁路
、宁西铁路、107国道、312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九光缆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
同时,南湾水库是河南省信阳市区唯一的饮用水
源,是灌区内农业旱涝保收的可靠保证。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主图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俯瞰,边饰为金黄的稻穗和高压线铁塔。
整个画面不仅
可以领略到治淮工程的壮观,而且金黄的稻穗、高压线铁塔更是带给我们无限收获的希望。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被称为“淮河上的三峡工程”,位
于淮河干流中游王家坝和正阳关之间,跨河南霍邱和安徽颍上、阜南三县,是国务院确定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之一。
控制面积4.22万平方公里。
2001年12月2日主体工程开工,2007年6月20日竣工。
工程总投资22.67亿元。
该工程由12孔深孔闸、49孔潜水闸、14孔姜唐湖进洪闸、临淮岗船闸和城西湖船闸、主坝、南北副坝等组
成。
工程建成后,配合现有水库、河道堤防和行蓄洪区等,削减洪峰、控泄洪水,使
淮河中游正阳关以下淮北大堤、淮南、蚌埠等主要防洪保护的区防洪标准由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兼有防洪、
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该工程对完善淮河流域防洪体系,促进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调度,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具有极其重要
的作用。
工程先后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荣誉。
【淮河入海水道】主图为淮海入海水道近期工程——
淮安枢纽俯瞰,边饰为现代化城市一角。
整个画面看到的是桀骜不驯的淮河经过治理以后,变得温顺轻盈,淮河两岸变得繁华昌茂、货运通达,现代
化的城市伴随着淮河奔流不息的脉搏,温馨依恋,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母亲河的博大胸怀。
淮河入海水道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境内,是承泄洪
泽湖水的重要防洪工程,西起洪泽湖,东至黄海,经过清浦、楚州、阜宁、滨海4县(区),是国务院确定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之一。
淮河入海水
道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
工程分近期和远期两期实施。
近期工程——淮安枢纽,它位于江苏淮安市楚州区,其上部渡槽承京杭运河航运之需,下部涵
洞则沟通淮河入海水道,是亚洲最大的“水路立交”工程。
2003年6月完成主体工程,2006年10月通过竣工验收,彻底结束了淮河800
年没有入海通道的历史。
这一工程在2003、2007年淮河防洪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近期工程使
洪泽湖防洪标准从目前的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远期工程
可进一步提高到300年一遇。
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重大水利建设工程,曾先后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
【南四湖二级坝水利枢纽】主图为荷花映衬着的
南四湖二级坝水利枢纽,边饰为水底游动的鱼类。
整个画面展现的是一幅渔歌唱晚、鱼肥荷香,看不完、赏不够的淮河美景。
拦湖大坝横架淮河南北
,碧水一泓孕育两岸生灵,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几代治淮人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无惧无畏的浪漫情怀。
南四湖二级坝水利枢纽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
县境内,微山湖和昭阳湖之间,东起微山县欢城镇,西至微山县张楼乡。
邻接江苏省徐州市,南四湖由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和微山湖串联而成,
主要承接苏鲁豫皖4省8市34个县(区)53条河流来水。
南四湖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6~25公里,总库容约53.7亿立方米。
南四湖
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是全国六大淡水湖泊之一。
1958年在南四湖湖腰位置兴建的二级坝枢纽,将南四湖分为上、下级湖。
南四湖也是南水
北调东线重要的调蓄水库,具有调节洪水、蓄水灌溉、水产养殖、航运交通、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
【新中国治淮六十周年】纪念邮票(版式一
)淮河发潘于河南南都桐柏山,向东会合颍河。
涡河等大支流,最后在江苏江都县三江营注入长江。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综合治理的大河,治淮
是新中国大规模治水事业的开端。
以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准河的决定》为标志,新中国治淮已走过60年光辉历程,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地处安徽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的淮河
水利委员会是水利部派出的淮河流域管理机构。
2010-24【新中国治淮六
十周年】纪念邮票志号2010-24(J)发行日期2010-10-14全套枚数4枚(4-1)J南湾水库1.20元999.97
万枚(4-2)J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1.20元996.13万枚(4-3)J 淮河入海水道1.20元998.42万枚(4-4)J南四湖二
级坝水利枢纽1.20元998.37万枚版式一每图16枚邮票(4×4)各自为1张,每版4张64枚邮票共16套。
全套面值4.80元印刷版别胶版齿孔度数13度邮票规格50mm×30mm整张枚数【版式一】16枚整张规格【版式一】(背胶)240mm×150mm设计者张石奇摄影者郑泰森、孟宪玉、缪宜江、韩茂林责任编辑秦巍印刷厂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发行量996.13万套售价4.80元/套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
三毛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