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第9课 三峡》同步练习卷(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三峡》同步练习卷(4)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不见曦.(xī)月B.素湍.(chuǎn)绿潭
C.夏水襄.(xiānɡ)陵D.重岩叠嶂.(zhànɡ)
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2.解释句子中的词语。

(1)至于夏水襄.陵襄:
(2)或.王命急宣或:
(3)则素.湍绿潭素:
(4)良.多趣味良:
(5)属.引凄异属:
(6)不见曦.月曦:
三、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
B.自.三峡七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C.每至.晴初霜旦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常有高猿长啸.若啸.呼状
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B.绝巘/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
四、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5.按要求用《三峡》原文的句子回答:
(1)描写三峡两岸山峰相连,遮天蔽日景象的句子是:。

(2)以一个例子说明夏季三峡水流极快的句子是:。

(3)春冬之时三峡景象是:。

(4)“晴初霜旦”之时三峡景象是:。

(5)引用的渔者歌谣是:。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6.流淌在荆楚大地的汉江,清澈、安宁,她传承了悠久的秦楚文化,抚育了一江两岸的儿女,让我们一起参加班级“背起行囊走汉江”专题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我“走”我策划】为使本次专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请帮助班长策划并完善下面活动项日。

(本专题中已设计的活动除外)
项目一:探寻母亲河源头
项目二:调查汉江水资源现状
项日三:
(2)【我“走”我发现】在行走汉江的过程中,小组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激发了同学们作为汉江儿女的自豪感。

请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使用的语言为“汉语”,文字为“汉文”,章太炎先生说,“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和夏水(今汉江)得名,”是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材料二: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周封熊绎“子男五十里”,在汉江流域建立了楚国,几代楚人在荆山拔荆斩棘,使楚国逐渐强大。

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令人景仰。

我的发现:
(3)【我“走”我抒怀】顺流而下,汉江美景入眼帘。

请以“汉江风光无限”为主题完成句子,抒发对汉江的赞美之情。

汉江是美的,美在其山,;美在其,。

……汉江之美令我陶醉!
(4)【我“走”我参与】活动结束后,班级根据襄阳市近期颁布的《裹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向大家征集公益广告用语,呼吁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

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一条。

(格式大体一致,字数不限)
示例:拒绝抛洒,净化汉江。

我的设计:
二.阅读理解:
7.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湍/绿潭
B.哀转/久绝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天蔽日(隐瞒)
B.良.多趣味(确实)
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绝.(消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何陋之.有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已而之.细柳营
D.策之.不以其道
(4)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7)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三、课外类文阅读
8.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

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

”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

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

”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

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解】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横山、庐山。

③: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疾:
②谒:
(2)翻译下列语句。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然十一二峰者不可悉见。

(3)请写出甲、乙两段文字所抒发的共同的思想感情。

四、诗歌鉴赏
9.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各题。

峡口①进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1)“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和。

“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之情。

“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三峡》同步练习卷(4)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2.漫上;有;白色;实在;连接;阳光或日光;
三、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3.C;4.D;
四、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在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6.走访汉江两岸居民;汉江赋予了我们民族名字,而且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连绵起伏;水;碧波荡漾;让垃圾远离汉江水,让清澈伴随母亲河;
二.阅读理解:
7.C;A;B;B;
三、课外类文阅读
8.快;拜、拜谒;
四、诗歌鉴赏
9.地点;季节;惜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